荷塘那段苦瓜一样的爱情小说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26

第一篇:意外相逢

如果不是慧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还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慧还是鬼使神差地出现了,如同一个孩子突然间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宝藏一样,惊喜交加,五味杂陈,一时间我不知该如何表现,只好本色出演:与慧一样,眼泪无声地聚集在眼眶,然后,任其在寒风中婆婆娑娑地纷纷飘落,一如当年的离别……

这是与慧分别五年后的第一次邂逅,我们来到一个名叫红茶坊的茶社,这里的服务人员的数量显然比顾客要多,不过倒是显得安静。

卡座上玻璃小桔灯和座位上的顶灯次第亮了起来,桔黄色的灯光瞬间铺散开来,小小的卡座里满溢着温馨感。

慧,一年前就已经从德国留学归来,现在在一家德国企业工作。而且,我们住的地方相距也不是太远。

那晚,两个人话其实并不多,也许都在回忆过去的岁月,也许彼此对对方这几年中的变化都不愿主动去提起,也许谁也不想去触及对方心里那根最柔软最脆弱的神经。

我注意地看着慧的吃相,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把食物细细地切成小块,再小心地送到嘴里,慢慢嚼着,不露牙,不出声。我此前一直与她开玩笑说这是儿童在学习使用餐具。灯光下的慧一派斯文,一派淑女,如同当年。如果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她在德国的留学的几年里拿刀用叉的动作更加娴熟了。

把慧送到她居住的小区门口时,已经是夜深人静了,看着慧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后,我才转身在路灯下踽踽独行……

第二篇:遭遇感情

与慧的相识是在抗洪救灾的第二年夏天,当时一大批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人生梦想和万丈豪情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到那个南方的城市,进入了那个若干年后被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企业,而那个城市也是慧的家乡。南方,对于当时的年轻人,尤其是北方人来说,就是一个让梦想能插上翅膀的地方,一个的年轻人圆梦的代名词。

进入那个企业的前一段时间,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有一个很大的舞台,让我们在上面大杀大砍拳打脚踢 上演,而是形式上与学校一样,进行岗前培训。其实所谓的“岗前培训”首先让我们对第一个东家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讲解一下她的发展历史,公司如何由一个几个人的小作坊不断地发展壮大,创始人如何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迎来的柳暗花明,公司的未来和前途是如何的光明与辉煌,不过事后证明这些讲解其中的水分比黑心商贩卖的猪肉还要多,另外就是对一些书本上营销理论进行所谓的“温故而知新”。

培训的日子与校园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每天也是拿着书本去培训教室上课、下课、吃饭、睡觉,日子过的单调而又乏味,间或有打牌、下棋等简单的活动项目,也是小范围内进行。

日子一天重复着前一天,好像拷贝一样。

有一天培训课时,我忽然发现我前排坐的是一个长发飘飘的女孩子,而且巧合的是那节培训课的内容是分组讨论,于是第一次与慧有了近距离的了解与接触。

具体那次分组讨论的内容,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只是清晰地记得慧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但眼神中略显忧郁。

那家公司当时的总部在两个城市之间,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形容实不为过。于是,在培训之余,公司后面的小树林就成了我们不断光顾的地方了。

小树林里里有一棵很大的香樟树,树的一边是个种满了荷叶的小池塘,小树林成为我和慧第一次相约的地方。最初的日子里,我们几乎天天晚上去小树林,我声情并茂地讲着,她含情脉脉地听着,如一个忠实的学生。

第三篇:静水流深

与所有一见钟情的恋人一样,相见恨晚是最大的感受,总想把以前二十多没有说话的补回来一样。

多数时候,我都会拉着慧的小手牵引她拾级而上,走在通往小树林里假山的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现在早就记不清那时候日日夜夜地在说些什么,反正呢呢喃喃地说了一大堆已经记不清想不起两节火车皮都装不下的甜蜜的废话,都留在那两旁是密密匝匝的树枝的小道上了。而且较之开始时精彩程度也随之下降了不少,主题多半是“我弟弟结婚我出三百块钱现金还有一束鲜花”、“大学时与同班的一个同学一起进了文学社,后来慢慢就喜欢上她了”、“初恋时只有每天站在楼梯间里看着身材高挑的女友走进教室里心里才算踏实”。后来甚至连小学时一个小女孩子夸自己长的好看引起同学起哄的事情都讲了出来。

那时,小树林里的小桥流水、一草一木,都显出一派的鸟语花香、柳绿桃红。

其实,那时的慧,也刚刚结束一段让她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也许她略显忧郁的眼神可以诠释她内心的伤痛。

慧形容她与男友的开始简直如同瞎猫撞上死耗子一样偶然,毫无理性可言。在一次放暑假回家的火车上认识了男友,一个同校的学长。学长潇洒的球技无可辩驳地迅速征服了慧,于是感情就像夏天疯长的椰林在两人心头滋生。慧爱得很深,也很投入,事后证明他们的爱是不对称的。慧从来不对男友说半句谎话,可以说是赤胆忠心、心无旁骛。甚至她那个时候有个惊人的决心,要把爱情爱到地老天荒。后来提前毕业一年的男友与她的联系越来越少越来越冷漠,直到一封无情的绝交信为这段情感画上了一个令慧极为伤感的句号。

轻轻为慧擦去脸上的泪水,我暗自发誓从此以后永远也不会离开她,永远给她遮风挡雨,不记她再受任何的伤痛。

然后,轻轻地拥她入怀。

为了让慧彻底忘记过去,一天,我神秘地告诉她带她去一个好玩的地方,她显得很期待也很高兴,像个孩子一样。在车上,她一听我告诉司机去市里的动物园,心里就乐开了花。倒不是想念那些光吃饭不干活的狗熊老虎们,而是喜欢两个大人像逃了学的小孩子的那种感觉。

动物园人不多,我们像国家元首检阅三军仪仗队一样,检阅了这群无所事事又愁眉苦脸的动物家伙们。

你说多不讲理,凭什么猴子看我不要花钱,而我看猴子就要花钱?我愤愤不平地问。因为你吃饭也要花钱,猴子吃饭也不要花钱。慧说得好像颇有哲理,不愧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说出的话。

那天玩得很开心,一不小心天色就黑了下来,街灯也次第亮了起来。我们来到一条熙熙攘攘的步行街,附近是茶楼酒肆、餐厅饭馆鳞次栉比,花花绿绿的一条街,充斥着花花绿绿的吃客,有一点颓唐,有一点享乐,满是市井的俗艳,也满是浅斟低唱的气息。

第四篇:离别时刻

大学里称谈恋爱叫上班,甚至有的男孩子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胆假设,小心追求,大有凭她就是个仙女,也不怕她不思凡的劲头。不过工作后才知道,如果公司的员工有谈恋爱时的一半热情,恐怕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

我和慧也一样,每天下班后固定是那个小树林的“员工”。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由于那个公司的产品基本上属于国内率先推出的,而且,全国市场也没有经过过前期的宣传与推广,络建设更是一片空白。

因此,公司领导层决定原定三个月的培训缩短到二个月,让我们这批大学生分为五个大区派驻到全国各地分公司。当分配的名单下来后,才知道我被分到了北京,慧被分到了上海。

那天下班后,天空又飘起了雨,我们撑着雨伞又来到了小树林里,一路无语,默默地走在台阶上,只是清晰地听到雨滴打到伞上发出的嘭嘭的声响。

想到不久就要到来的离别,慧的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女人的脸隔了雨中的伞,总是格外凄苦,不流泪也像在流泪。

培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离别的气氛也是越来越浓了。每次慧都会不自觉地轻唱起许茹芸的那首感伤的曲子《独角戏》:“在这里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总是回忆……”

离别的日子还是不可阻挡地到了,那天晚上,我们最后一次来到了小树林里,想着从此两人天涯孤旅,我们的眼泪都没有停过,恋人的分别总是在泪水中结束的。慧又唱起了那首《独角戏》,而两个人任由泪水横流……

即使到现在,我还一直惊异于那份镇静,那样的一个孤男寡女、瓜田李下的夜晚,竟然什么都没有发生。多年以后,我仍然忍不住要想:假如那天晚上是另外的一种情形,我们还会在五年后偶遇时那样满怀着感激回忆从前吗?

第二天,我们彼此都没有去送别对方,只是不想彼此看到对方泪流的样子和感伤的场景。但是,心都已经被对方带到要去的地方了。

第五篇:两地传书

初到分公司时,在总公司培训时的那种兴奋劲顷刻间就荡然无存了,因为映入眼帘的与当初领导“描绘”的大相径庭:宽敞的办公环境变成了一套临街的三室一厅商品房、二个人一间设备齐全的宿舍也变成十几个人共眠的大通铺,晚上上厕所不小心就会被一条条或粗壮或细小而且又不知主人是谁的腿绊倒,由于当时饭多菜少,所以每当开饭时,大家都会抡圆了胳膊抢着夹菜,我敢保证那种像刚放出来的光辉形象绝对像动物园饿了很多天的狼一样,资本家的恶行罄竹难书!

梦想与现实的落差,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城市的小媳妇被诱骗到一个小山村卖给一个单身多年的汉子一样,心里的滋味像苦瓜!

因为没有前人的经验借鉴,开始的一段时间,工作方面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盲人摸象。

这样的环境下,我对慧的思念就化作了一封封的书信飞往上海。

慧,是那种多愁善感的女孩子,不太善于交际,又加上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自然有种被人冷落的感觉。她在信中说:坐在角落里,听着别人高谈阔论或者开怀大笑,自己好像是个局外人一样,仿佛这里的谈论与笑声离自己很遥远,这时她只有静静地思念远方的我。

那种感觉,让人心碎。

偶尔,慧也会把打到办公室找我,每当这时,同事们都在旁边起哄说是“领导查岗”。

日子在思念中过得还是有些堕落,每天晚上都会和一帮无所事事的同事一起喝酒,体重一下也没心没肺地窜升了二十多斤,而老同学在小范围地聚会时,都戏说我这是从一个豆芽菜到一头大肥猪的嬗变。

记得那年八月的一天,我又收到了慧的信:这几天上海又刮起了台风,晚上狂风夹着大颗的雨点使劲地拍打窗户,声响吓得她一直不敢睡。如果你在我身边,我就可以安心地躺在你的怀里安稳地睡去了。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发现泪水已经浸湿了枕边。每当华灯初上时,我总是一个人踽踽独行在下班的路上,而两街市两旁霓虹悬惑,看着身边的行人一个个疾步而过,行色匆匆,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也期望着将来有一天你也能来到我的身边,到那时,也许会有温暖的灯光从某一扇窗里透出,为我照亮前行的路。

......

看着这样的书信,想像着记忆中的慧,思念就慢慢演变成心痛。

在这样的心情下工作效率自然不会高到哪里去,而且刚刚踏入社会没有足够的处事经验,很难融入那个公司相当复杂的人际关系中。

记得那个冬天,天气很冷,而且经常下雪,一次和同事们喝过酒后,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和当地一帮小青年打了一次群架,而且我们也没有占到便宜,以此为导火索,我也离开了那个公司。

有雪的冬天,本应是一个浪漫的季节,但是那个冬天,在对慧的思念中变得漫长而又痛苦……

第六篇:苦乐重聚

带着满身的疲惫,我回到了山东老家。

那年春节,我的心情如同家乡的冬天一样,寒冷且萧条。那年春节给我的记忆就是,妹妹在妈妈的眼泪中远嫁他乡,爸爸站在村口眺望着妹妹婆家接亲的车队一直消失在视线中才悻悻回家。

刚一过春节,我就急不可耐地和远房的一个在上海打工的表弟来到上海。

见到朝思暮想的慧,我激动得不知从何说起,紧紧抱住了她,好像生怕一松手,又会失去她一样。

慧也是哭了一轮又一轮,眼泪汹涌如九八年的洪水,我信誓旦旦地对慧说:“这次来上海就不会离开了。”说那句话时,我显得底气十足。

现在想想也是,爱是一种,会让一个不谙世事的男孩瞬间成长为了一个有心的男人。如果一个男孩子还没想好和对方到哪一步,就决不能往前走这一步,这一步是小卒过河的一步。

那晚我们一直手牵着手,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倾诉着心中的相思,好像权且把对方当做不收费的知心大姐了。

慧,是借宿在姑妈家的,那晚破例向姑妈撒了个谎说是一个女同学从外地过来,要陪她一起玩,那晚就不回去了。我知道这个举动对于一向保守的慧来说,是何等的勇气。

整个一晚上我们在小宾馆里都是黎明静悄悄,没有发生任何越轨的事情。

慧说:“我们把最美好的事情留到最后一刻做。”

我打趣地给慧说:“我不想看到你像一个烈女对待老色鬼一样。”

也许那年是天气的原因,也许是我来的时间的确有些早,很多招聘公司一直没有开张,而且表弟也是在那种家庭作坊式的公司工作,居住条件相当简陋,而且是那种工作与住宿在一起的那种,所以每天晚上我只能与表弟挤在下铺的单人床上。

共 10680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令人感动的情感小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恋是美好的。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因为爱情一旦错过,那将会遗憾终生。小说描写了主人公与慧有缘无份的爱情。所有的相遇都是美好的。1999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慧所在的南方城市。有幸进入一家企业,在接受培训时,长发飘飘的慧,吸引了“我”的目光。于是,两个人慢慢地熟悉起来。与所有一见钟情的人一样,只感相见恨晚。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久,这批大学生被分到了全国各地分公司。“我”去了北京,慧去了上海,两个人从此只能在思念中度过了,思念慢慢演变成心痛。后来,离开公司,回山东老家,又坐车去了上海,两人重逢,格外珍惜。然,工作难找,“我”不辞而别,逃离了上海。后来再见面,发现感情不再。于是,在慧去德国的日子,“我”遇到了阳,开始了一段新恋情,并结婚生子。慧后来嫁一个德国老公。小说语言风趣,构思巧妙,情节一波三折,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表达了“我”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值得细品,倾情荐阅!【:阿巧】

1楼文友: 21: 6:02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2楼文友: 2 :1 :58 一篇写青春、爱情的情感小说。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表达了 我 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值得细品!!

楼文友: 2 :14:54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4楼文友: 01:44:58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5楼文友: 22:54:48 没爱过的人,向往着爱情是甜的;不会爱的人,拥有的爱情是苦的;只有爱过会爱的人,懂得苦瓜就是爱情的味道。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小孩口臭是什么原因

婴儿有眼屎

小孩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长期便秘腹胀是什么原因
灯盏花龙头企业发展
灯盏花药业都有哪些产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