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缘与戈多重逢随笔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14

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堡中呆得太久,一个人不免会走漏真气,精神的虚无就会伺机而入,蒙尘的“戈多”就会隐匿、远遁甚至消陨。

与其等待,不若寻找。于是,一再被梦勾摄的莫菲,顺从内心声音的召唤,只身飞抵香格里拉,再坐摩的辗转深入永安矿区,开始了匪夷所思的寻找之旅,最终与戈多重逢。

八零后作家一朵怜幽,通过莫菲在都市和僻野之间的身 移和精神辗转,以一个个梦与幻象为助推剂,从表及里的延拓和由外而内的掘进,潜入人性冰山之下,探秘“戈多”的丰实内涵,透析人性景观和精神焦灼,细绎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重塑生命目标和价值体系。

每个人的青春都逃不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

但爱的内涵远载,各个不同。比如,血脉亲缘是一种爱,携手终老是一种爱,放手成全对方幸福是一种爱,灵魂照面或精神相依也是一种爱。

多层级的爱,是寻找戈多的主题内涵之一。

一朵怜幽的《寻找戈多》,以一个在香格里拉煤矿做安检工作的友为原型,攫取矿井生活经历为素材,承接《第四种爱情》爱的主题内容加以拓展和虚构出来的。

一对追梦的人,于最深的红尘相遇,通常会萌生一段莫逆之恋。那种滤除了烟火、幽微的 ,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心电感应,那种相知相惜的隔空守望,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距离美化和诗意阐释的情愫……凡此种种,因纯粹与浪漫而被标举为“第四种爱情“。这种拥有“类爱情”特质的情感,一度受到心无所托的世人追捧和神往,乃至演化成了一剂打通心脉互慰空寂的精神解药。

当莫菲空降到永安煤矿,郭守义父子的单调生活就注入了鲜活的元素。

成天与矿井打交道的郭坚,北上出差归途中,邂逅了莫菲。他邀约搭的车,主动推荐旅店,还违背律令领引莫非进入矿井深处……他以拘谨的热情、腼腆的倾慕、笃诚的品行、充沛的力量,动心动情却不失分寸,习得了生命中第一份真纯的爱。

凡爱之体验有得处,皆有悟。血脉之亲与身不由己的敬慕,牵引着莫菲,深掘出了生父郭守义和母亲、孔叔之间爱的守望与成全,打捞出了掩埋于岁月深处的旖旎风光。

之于郭坚,爱是一种经历。他爱得率真而大胆,主动坦诚爱,追逐爱,当爱而不得时,退回矿场,微笑继续自己的生活。

在作者的审美界定中,若水与林森,吴心与金士邑,郭坚与莫非,归属于拥有第四种爱情的人。他们皆不沾尘缘,不是恋人、不是爱人、更不是情人,却心有默契,精神互通,共享一个诗意而清明的精神世界。

之于郭守义,以诗为念并谦恭地爱着,且自守信仰、安于做一位煤矿安全工作的老矿工,除了造化弄人,也源自于他笃定、重情、安忍乐命与大义的心性。

于饱满而闪光的人性中,真爱,苦事,憾情,涩果,一切身、心、灵、精神的爱与成全,都基于阴差阳错的缘。

在一个人性异化的时代,社会和人生都是荒诞的。比如《等待戈多》。

陌陌荒野中,两个流浪汉,一个闻臭靴子,一个语无伦次地梦呓……

他们在干吗?等待戈多。

戈多又是谁?希望,理想,一个非现实的代名词。

等待终结了吗?他们在落空的等待中等待下去,妄自在永不终结的等待中耗转着虚无的生命。等待戈多,描画了一幅战后西方人现时态的生存图景——绝望,虚无,荒诞,了无意义。

生活的体验、阅历的直销、智慧的泼洒、爱与信仰的守成等社会内容,构成了人类有机体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而生命总是和痛苦、死亡相伴而生,但比生老病死更可怖的却是生存的虚无与生命的无意义。

《荒城》,一个充满了变数、欲望和不安全因素的都市,滋养了一群以白黎为代表的精神病患者,她们被惊惧、凉薄、死寂紧紧囚住,碎裂的心形同一座荒城。莱昂纳德•科恩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蓝冰凌,是暖,是关爱,是那一缕光。于是,无论是恋父的移情,还是真爱的嫁接,还是因恨而迷情,还是因伤而锁心,白黎和陆玲在悉心的照顾和对症下药的治疗下,两人重启心门,实现自我复苏,重塑生活的自信,走出了心的荒城。唐微微勇敢指证,案件嫌犯落,程红霞的孩子最终被丈夫找回,精神康复的她们,也回归家庭。

《尘缘》中的都市,就是原地不动,亦满身智慧尘埃。因愧疚和,面对灵魂相通的吴心,金士邑却不能心随意动,唯有在无爱的婚姻中寂活下去。

栖身“那样的城市”,世人怎会不被一种虚伪的表象所蒙蔽,将一生典当给欲望,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自己却惘然不自知?

在那样的都市里,每个人都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寻找戈多》借郭守义的话,影射浮华都市,可谓是触目生凉,字字戳心。“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苦”,一个苦乐悲辛的源地,可不是一个被吸去了精气的虚空之所,被贪念分割的是非之地?莫菲的心理暗伤,难道跟邻里对婚前婚后的母亲判然有别的褒抑毫无关联?莫菲的梦魇缠身,难道不是与爱和亲情的麻木与失语、信仰困惑和精神失重相连?

于是,在梦约的牵引下,莫菲逃离了“那样的”都市,一头扎进了另一个接地气的真实世界。

最危险的地方,最是考量人性价值、存在意义的地方。

在一个矿难事故频仍的国度,从事煤矿安全工作,最能彰显一个人最大的生力、命力及一撇一捺互支撑的生命格局。

莫菲寻梦,探幽,拾趣,如感如见。她住小平房,做香菜鸡蛋饼,与郭坚父子亲如一家人;她乘罐笼,坐矿车,垂直进入矿井深处。

置身于逼仄、暗沉的地下空间,她体会潮湿、冰凉、粉尘的矿井生活和不见天日的压抑,她也体会罕见的新鲜与刺激,甚至也初涉了一些有关于通风系统、瓦斯监控、抽采指标、安全房间等煤矿安全常识,俨然成了一枚矿工。

然,之于地道的矿工,却是苦乐自知。生存,残疾,死亡,是时时悬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今天的鞋脱下来,明天不知道还能不能穿。每一次升上矿井,重见天光的他们,宛若一次新生。

沙丘、天坑,盛开的格桑花,那花的颜色,血的颜色,还带着腥味。花海中的那个人,梦里依稀而熟稔的面容,不正是救人而受伤的郭守义吗?

一个预警危险的梦,催促半梦半醒的莫菲奔向一号矿井,奔向生父,献上了稀有的B型RH阴性血。

托生于梦的玄想,于一次形而上的寻找中,自动地向现实靠拢,于形式化的意象里潜行,使浪漫而诡异的梦约软着陆。

郭守义虽有些古董,有些独裁,有些表里不一,但,甘于奉献、视矿工生命安全为己任的信念,一辈子爱己所爱却安忍孤独、为情独身的殉道精神;略显古板的郭坚,也愿意终生留守矿区,以灵魂相望高贵于精神相守的方式,默默地分享莫菲的爱和幸福……

不言而喻,这一对将生命 、生活质感、精神能量等统合于一身的矿工,心中存有大爱的父子,他们平而不凡的人生,有因果,有理性,也有逻辑。

他们安于职守,掸落世埃浮尘,耗损着真实的心力,消解着激荡的精气,孜孜以求于存在价值和生命质地的追寻、践行和超越。他们是英雄主义情结的自我回归,是莫菲心心念念所寻找的戈多。

在梦与诗的远方,寻找“戈多”的过程,是一场阵痛与欢愉此消彼长的精神游历。

距离产生美,也衍生镜像之悟。

之于祁阳,懂一个人比爱一个人更重要。在婚姻生活中,他懂莫菲,他惜莫菲。他朝着莫菲期望的方向变。

较之于郭坚的汹涌,祁阳的心跳声平稳,然,这平稳更让莫菲心动。较之于郭守义的平视善待,母亲和孔叔的小心呵护,这小心又让莫菲有了春的回暖。

跨时空的夜读,贴心的接机,掌心里的温情,母亲的絮叨,曾经的不经意,曾经的违和感,曾经的排斥与怨恨,在碎片记忆的重组与彻悟中,善思善情的莫菲,从吾心出发,抵达他心理,学会体谅每一个人的艰辛与自尊,拾回忽略的亲情和爱,悟出人性的美意、生命与爱的与担当,完成了信仰和精神的形而上地体认。

之于莫非,这一次脱胎换骨的远行,她的思想臻于成熟,绽放出智识之光。对郭坚的爱暗转为亲情,对丈夫温情的回应,对孔叔父爱的谢忱,对郭守义因崇敬而献血的行为、父女相认的圆满……

荒城时代,两个世界,两代人,在爱与痛的理解与渴望中成功突围,滤念清心,人性向暖,各归各位,找到生命的位置和爱的归属。

爱与的担当者郭守义,真情涌动而自持自重的郭坚,施予母爱、悦纳爱情的莫亚萍,始终如一的爱之守护者孔云天,身、心、灵游离而最终被爱感化、走出心的荒城、重获新生的莫菲,为人真诚的洛桑,风趣的老黑,是好人,是思想深邃的人,不就是充满温爱、生之希望的戈多吗?

戈多,是血缘内外那些用心活着、以爱和感恩回报生活的人,是胶固而瓷实的信仰和坚守不渝的生命品格,是平凡而有意义的生活本身。

一个人不惜千里迢迢地行走于蛮荒之地,甚至置身于凶险重重的矿井中,从他身外的世界去找寻“戈多”,似乎匪夷所思,却又在情理之中。

善思颖悟的一朵怜幽,以发达的梦思和有会于心的虚构为翅翼,自如地在梦境与生活、真实与想象、作为他者的他心理与作为读者的我心灵之间翔飞,回摄温情和记忆反刍的同时,自主地转宕到一个亦虚亦实的生命现场,切脉心灵暗疾,揭秘人性密码,诠释并抵达有启迪、有诗意、有曙光的人生愿景。

一直挖,一直挖,总有一天我们会与另外一个自己,或者与更多相同灵魂的人重逢在隧道里。白黎,一个精神病患者尚已明白。

回归内心,遇见另一个自己,与“戈多”重逢。读者亦然。在一个个妥心帖意的遇见中,亲近底层社会,反顾都市浮华,清洗蒙尘之心,认领那些曾经错位、误读、忽略的“细节的深刻”,慰抚心理暗伤和精神阵痛,在唤醒人性良知和解决精神能源危机的同时,一次次赢得了意料之外的精神动力和审美狂欢。

共 6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此篇随笔,是作者对80后女作家夏群《荒城》一书的解读。夏群——江山文学逝水流年文学社团副社长一朵怜幽,她的作品文采斐然,哲理性强,读罢,总能让人沉思。《寻找戈多》就是一篇令人深思的小说。戈多——是美好与希望的象征。莫菲虽然有幸福的家庭,衣食无忧,还有爱她的老公,可她却感觉生活平淡无味,来到煤矿寻找心中的戈多。并与郭坚相遇,萌生了一段莫逆之恋,这种相知相吸的隔空守望,慰藉了彼此空寂的心灵。《荒城》塑造了现代都市里以白黎为代表的精神患者,他们或因情所伤,或被爱迷离,或感到人间的冷酷,心破碎后,形同一座荒城。经过对症下药的治疗后,对生活充满信心,重塑自我。以及《尘缘》中相爱不能相守的吴心,金士邑的纠结与无奈。作者从人物个性,事物分析,文章内涵,仔细全面地解读了《荒城》的意义所在,总结出了“荒城时代,是两个世界,两代人,在爱与痛的理解与渴望中成功突围,找到生命的位置和爱的归属。戈多,是平凡而有意义的生活本身……是精神动力和审美狂欢。”可见,作者知识渊博,随笔厚重大气,文笔优美,令人赏心悦目。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五十玫瑰】【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6:26: 8 欣赏雁子美文,受益匪浅。

感谢雁子的分享,祝福佳作连连!

回复1楼文友: 10:51:47 谢谢姐姐用心编审。

2楼文友: 00:18:57 2017年,第一次在络上阅读作品,而且阅读这篇作品不仅是非常的对味,更重要的是文中的观点,令我佩服。佩服什么呢?佩服作者在别人的作品中挖掘出属于自己破天荒的人生认识,总结出厚地高天的思想。

写这类作品,对原作入木三分的评价,并提升原作品品味的人,很少,不多。我曾在江山文学上,阅读过作者小鱼人在天堂中肯的评论过余秋雨先生的作品。

原作我没有时间去阅读,从此文作者的解读中粗略了解到大意,当然也就不需要去阅读原作了。 戈多 作为一个代名词,始终是一个朦胧虚无的幻影,一个梦魇中的海市蜃楼,表现人类永恒的在无望中寻找希望的现代悲剧。

作者对 戈多 的阐释,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给读者一个极大的启迪: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不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应该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将痛苦的人类推入绝望的深渊,于无望之中给人留下一道希望之光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

戈多 作为一种幻像,使某些人爱得无怨,疼得无悔,爱到卑微,疼到廉价。作为文学作品,也许是可取的,作为现实生活,恐怕还是要双向互动,才会持久。试看,你在不知不觉中,不爱别人了,没理由要别人再爱你。据我观察,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中,人性是没有绝对的底线,条件和诱惑足够,人的行为和情感必然扭曲。功利性的欲望满足,必然带来占有、抛弃、征服、背叛,欢乐将短暂,痛苦深入骨髓。

读别人虚构的故事,作者有俯视众生的眼睛,有揭露生存规则的智慧,有捕捉群众心灵困苦的逻辑,有沉重而优雅的人生感悟,有特别的文笔将思想灵动智慧的表达出来, 。

文中有太多经典的句子,它具有撑开人性世界的启发意义,慰藉读者心灵的基础。认真阅读的读者,可以分享到作者的思考,特别是阅历后的感悟。需要耐心而带有思考性的阅读,需要悉心体会作者思想流转汹涌的高度,就会发现文字的力量,其实是生活本身的巨大力量,可以被时光雕刻。

回复2楼文友: 10:52: 4 戈多 作为一种幻像,使某些人爱得无怨,疼得无悔,爱到卑微,疼到廉价。

但,怜幽给了我们微茫的光,暖在,希望就不会灭

楼文友: 00:20: 5 酒后阅读,酒后留评。祝福作者,新年快乐,创作快乐!

回复 楼文友: 10:5 :45 哥们,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4楼文友: 00:27:54 雁子,读你写的作品,越来越有兴趣了。

回复4楼文友: 10:5 :24 偶的神,哥们,你也太能熬了。

谢谢哈,雁子虽愚钝,但会勤奋读,用心写。、

5楼文友: 16:41:06 很感动,雁子抽出这么多宝贵的时间,读了这几篇作品,写出这么深刻的赏析,惭愧,但同时又感到很荣幸。

感谢文字和流年让我们相遇。抱抱。

谢谢雁子,问候新的一年平乐安顺,创作出更多佳作。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回复5楼文友: 17:48:14 感谢怜幽,给我们凉薄的生活注入了一抹光。

愿我们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戈多,带着阳光和暖,一起前行。

6楼文友: 10:22:14 怜幽此作我是读过的,《荒城》也读过并向多人推荐过,但是都不及雁子阅读之深刻。阅读雁子的佳作,也是研读怜幽作品、加深对作品理解的重要途径。两位才女,石语深深倾慕中

回复6楼文友: 10:5 :58 花儿客气,你的评,虽短,却常有惊人之语

7楼文友: 11:06:56 人生条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辩证的看待,多洞明世事者,会活得很累,甚至活得很苦。曾国藩认为,心是世间最能承载的器皿。地球可以承载万物,而磨练后的心可以承载宇宙。后人称曾国藩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城府的人,曾国藩将心磨练强大了,可他的各大生理器官并没有跟随他的心而变得强大,懒得陪伴他强大的心而提前衰竭,仅仅让他活到61个春秋。寻找戈多者,给予曾国藩老谋深算、才华横溢、且强大的心,一个很好的讽刺;如果我们将寻找 戈多 的人,视为没心没肺的人,或许正好迎合了没有信仰的现代人,派生出 戈多 信仰。

当然,通世事,识人情,善 洞明 ,能 练达 的,并不一定是有学问的,能写文章的。书呆子往往懂 事理 而不懂 世理 ,执着坚持事物的合理性,不知道人间世故的复杂性,认准一个 死理 ,常常是到处碰壁,甚至撞得头破血流。富有书生意气的人,常常抱着 有理走遍天下 的信念,雄纠纠气昂昂地往前冲,结果,遇事常是剪不断理还乱。不少读书人讲真情,不通人情,直来直去,我行我素,真诚待人却不懂得讲究方式,坦率处事却不知注意策略,对人情世故,不会去 练 ,更谈不上 达 ,不像那些老于江湖,深谙社会的人那样,能处事波澜不惊,遇事隐而不发。当然,我们不是主张读书人该去修炼老于世故的混世哲学,更不是倡导滑头主义,而是主张在讲究 事理 时能有些方法,在坚持真理时能有些策略,在真诚待人时能懂些 人情 ,在给人以真情时能有些练达。

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寻找戈多者,真还是一种另类的美丽,不被别人看好只属于寻找者自己的美丽。就像我们知道的那些满头白发的人,言行仍然孟浪,表象快乐的美丽。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寻找,都不要离开保护自己,更不要因为执著的寻找而打扰别人。每个人都有自由寻找的自由,但别人没有义务为这类自由买单,而承接麻烦和尴尬。我在络上和现实中都经历过心智成熟不对等的人,他们所追求和倾诉,给予我沉甸甸的感觉。我总结,对这类人的理解,就是包容。而包容就是不去掺和,不去过分关注,不去参与,不去迎合,更不要去捆绑,让他走他的小道,自己过自己的独木桥。

理性一点,寻找戈多也不很保险的事情。就像缘分,简单甚至肤浅的以为,都需要珍惜。当心还没有认可,别人就邀请你上床,就不必珍惜这类缘分,何必去作形式的就范。在这个浑浊的社会,即使你想寻找 ,也要尽量寻找一个温暖的怀抱。哈哈!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抨击盲目的寻找,令人担忧。这个 担忧 ,担忧得很有高度。我的理解,这个高度就是中国文化中的 中庸 高度。

在文字水质化,作家多于读者,文字垃圾多于生活垃圾的今天,再次来到我喜欢阅读的这篇作品中,再次观赏作者的创造,并再次留下聊天式的段落。

回复7楼文友: 16:44: 7 谢谢哥们,你这一评,我才发现自己发的文,是初稿。

哈哈,心有戈多,并付诸行动,哪怕寻而无果,总归比不知戈多,或知却不行类者,境界高了些许。

练达,洞明,雁子都稀不具备,正在努力中。

8楼文友: 14:48:0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孕期小腿抽筋后一直疼

孕期小腿抽筋是缺钙吗

经常腿抽筋是缺钙吗

缺钙的人吃什么好呢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疗效如何
宝宝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