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向死而生杂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10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这个道理似乎不用多说。可是面对生死的问题,还是有许多人放不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诚然,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多不容易,宁在世上捱,不愿土中埋。

也不尽然,据说黑泽明的一组经典短片,名字已忘记了。其中之一演绎的是日本一个山村的老人过世了,村子里的男女盛装打扮,敲锣打鼓弹奏丝竹,唱着悠扬的歌曲跳着舒缓的舞步,从村庄进入田野,送其入土为安。

我看到那场景颇为惊异,因为与我所经历过的丧葬的印象截然相反,无论乡村无论城市,都是白色孝衣孝布和白花,还有号啕的哭声和沉痛的悼词。我不知道黑泽明从哪个年代的日本哪个小山村挖出这个题材,似乎在日本也没有多少普遍性。然而,我在黑泽明的短片里还是得到了关于生命的新的理解,尽管亲属和朋友难以割舍情感,难以摆脱永远的告别所意味着的感情黑洞的悲哀,而终老到死长眠,入土为安为生命的归宿,还是应该庆祝的。

我想,如果我们事先从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也许就会淡然了许多。

有一个电视台的,袁君,因为同事的突然过劳猝死,她担任了葬礼的主持,在整个过程中,她渐渐地发现这件事情使她改变了。那天,她做好了晚饭,等着老公和女儿的时候,脑子里不断地浮现出同事的故事:“他总是在每一条播出之后卖力地回味,看看整个事件是否还有继续跟进的可能,看看自己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是否还有缺陷。他说:“这既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成功有时就是一种为难。”这是她为他写的悼词,在那时她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人倏忽而逝的一生中,袁君窥到了真正的自己。

这时的袁君会不会忽然地哽咽起来,身体里那最柔软的部分变得更加柔软且脆弱。她也许会想到,老公和女儿就要到家了吧,不会……。突然间,她觉得老公和女儿怎么如此重要起来。她会由衷地反省着,平时强势的她,总要老公按她的意志换哪件衬衫,一定要女儿去读她给她指定的英语报和磁带,要是有一天没有了老公或者女儿,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她说:“还好,我还有时间,还有健康,还能好好地善待每一个重要的人,善待身面的亲人。”

袁君说自己如灵魂开窍般明白了,一辈子没多长,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光原来这么短暂,趁还来得及,一定要不留遗憾地去感受、去感恩、去爱。

她还主持了一个亿万富翁的葬礼,惊异地发现,这个才活到45岁的富翁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公司繁忙的事务和更复杂的人事关系,他几乎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她在他的账目里发现,他一天的开销只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孩子一天的开销,在日记里写道最快乐的时候是一次自己的座驾抛锚,让司机在车里等着拖车,自己步行走回公司。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喜悦地看到了迎春花……

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最后一次见到迎春花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这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

袁君说:“最后的时光里,他一定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芬芳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笑着走过那条通往天堂的小路,甚至还哼起了儿歌……所以,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是的,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有一种活法就叫向死而生。

事情过去很久,袁君还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富豪,当自己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袁君总会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袁君的体会让我也想到了不少当今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人的生命如此,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亦如此。有的事情是非得你置于死地而后生,有时你会说:”釜底抽薪,死而复生“。李嘉诚,乔布斯都曾经做过报童,快递之类的为了维持生计的活计。也有过死而复生的体验。因此,我们在生活里会碰上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是很正常的,不可能你做的事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理解你,甚至还有一些奸吝小人,在看笑话,在找你的茬。真的不必放在心里,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情,就要事先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坏事,会遇上这样的小人,这不也是向死而生吗。成功有时候就是一种“为难”,要知道在某个时候是一定要为难自己的,你不为难自己,就会有人来为难你,你得顶得住,你得挺过去,才会有“后生”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了说,我们也得感谢小人,感谢污蔑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去学会识人,去学会坚强,去学会宽容……也许冥冥中他在助你走向成功。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向死而生,不是等候死,而是预料死,你都预料到了,就能避免了。向死而生,是说的如何生,你都在考虑生了,必然会很好的生。

共 18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人生偶然,死则必然,尽管亲属和朋友难以割舍情感,难以摆脱永远的告别的悲哀,而终老到死长眠,入土为安为生命的归宿,还是应该庆祝的。一辈子没有多长,我们在这里相遇,就应该好好珍惜每一刻时光,生命是可贵的,不能为了工作,而忘记了生活的意义。从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后生的机会。文章论点清晰,论据充分,对死亡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好文推荐共赏。【:一叶芭蕉】

1楼文友: -04 18:14:06 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向往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如飞蛾般冲了进来,留恋忘却在江南的画中。

2楼文友: -04 18:24:50 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杂文,向我们传递了如何对待死,更应该乐观积极坚强地等待生,让生的更好更有价值更有幸福。知死而生,才能更好地生。

楼文友: -04 20: 6:54 佳作,美按,大大滴点赞!

4楼文友: -04 2 :52:22 看到死亡,才会知道生命的重量。死亡并不可怕。谁也没有死过,故死亡之前当祈祷,赎罪。向死而生,旧死新生,新天新地。将光和盐洒在这条奇妙的路上。

5楼文友: -05 12:0 :11 观点中肯,论据充分,死不惧,至怕生的时候不知如何活。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热淋清颗粒作用

威门 热淋清颗粒怎么样

威门热淋清颗粒的作用

怀孕七个月腿抽筋怎么办
宝宝腹泻如何治疗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吃几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