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登科在浮躁中寻觅安静与升华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11
湖州晚报蒋登科 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诗人箫风为散文诗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在《湖州晚报》主持的 散文诗月刊 以专辑形式推出了全国各地的散文诗群落,颇受关注。2016年6月26日推出的是 中国散文诗巡礼 港澳篇 ,我应约撰写了一篇评述。由于篇幅原因,刊出内容有删节。
在浮躁中寻觅安静与升华
港澳散文诗散论
蒋登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香港、澳门具有特殊的地位。港澳文学一直是在和大陆文学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下发展的。有人曾说香港、澳门是文化沙漠,我以为这种说法太过武断。事实上,香港、澳门因其特殊身份和地位,在和大陆文学界交流的同时,一直和国外的文化、文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只是由于我们对其了解太少才做出了有些偏颇的判断。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两地的文学更是以其特殊的方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于台港地区的散文诗,我并不陌生。早在2002年出版的《散文诗文体论》一书中,我就以一个专章三节的篇幅讨论了台港散文诗创作,包括 当代台港散文诗的文化境遇 、 台港散文诗的艺术主题 、 台港散文诗的现代色彩 ,只是由于资料原因,没有涉及澳门的散文诗。通过考察,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总起来看,台港散文诗基本上遵循了散文诗的文体规律,既善于继承民族传统中的优秀艺术因素,也敢于大胆借鉴西方艺术经验。同台港的抒情诗一样,台港散文诗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散文诗在台港诗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出现特别有成就的散文诗大家,就已有的创作来看,不少散文诗还显得比较粗糙和肤浅,对既有的艺术主题的看重远胜于对散文诗深度的开拓,这些都是需要在进一步的探索中予以调整和强化的。 现在看来,这些看法已经有些过时,因为散文诗的新人新作不断出现,港澳散文诗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感谢箫风兄的信任,命我针对 中国散文诗巡展 港澳篇 来谈谈港澳散文诗创作,使我有机会重新走进港澳散文诗的世界。
港澳散文诗在过去并没有成为一种很受重视的文体,也很少专门从事散文诗创作的诗人。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港澳地区的诗人与大陆文学界的交往更加密切,散文诗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1997年6月,香港散文诗学会成立,夏马担任会长,孙重贵等担任副会长,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个以推动散文诗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学社团,在团结诗人、促进创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7、1998年,香港散文诗学会连续推出两部《香港散文诗选》,收录夏马、陶然、张诗剑、谈耘、傅天虹、天涯、巴桐、王彤、林子、春华、丽双、钟子美等近百位诗人的 00余章作品,著名散文诗人柯蓝撰写了序言。年,香港散文诗学会策划出版了两套《香港散文诗丛书》,收录了孙重贵的《东方之珠》、天涯的《但愿人长久》、张诗剑的《生命之歌》、夏马的《相约在城门河畔》、华而实的《香港情怀》、文榕的《花语》、春华的《浅水湾的涛声》、陶然的《生命的流程》、蔡丽双的《春风》、钟子美的《致聪明人》、秀实的《秋扇》、谈耘的《香港故事》、海若的《情绕心间》等1 部个人散文诗集,大体展示了当时香港散文诗的创作实绩和作家阵容。
香港散文诗界与大陆诗界出版界的交流也日益增多。2004年,蔡丽双散文诗集《剑气书声》《白云心语》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香港作家首次在大陆出版个人散文诗集。其后,夏马、张诗剑、孙重贵、文榕等诗人不断在大陆报刊发表散文诗作品,受到读者关注,还有一些诗人的作品在内地散文诗大奖赛中获奖或入选 年度散文诗 等选本。2006年10月,中外散文诗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理事会在成都双流县毛家湾举行,海梦、张诗剑、夏马当选为主席。这个学会是在香港注册的,促成了香港与大陆散文诗界的一次大汇合,体现了大陆和香港诗人的通力协作。
在推动创作、促进交流的同时,香港散文诗界也非常注重阵地建设。香港散文诗学会2001年创办的《香港散文诗》季刊(其前身为《香港散文诗报》),起到了团结队伍、促进创作、培养新人的作用。它不仅刊登香港本地诗人的作品,也刊登大陆及东南亚各国的散文诗作品,是中国大陆以外影响最广泛的一家散文诗刊物。此外,张诗剑担任总的《香港文学报》、蔡丽双担任总的《香港文艺报》、孙重贵担任总的《世界华文诗报》、文榕担任主编的《橄榄叶诗报》等,也以大量篇幅刊载散文诗作品及评论。香港散文诗学会还注重散文诗发展史料的收集整理,组织编写了规模宏大的《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2007年初版,2010年修订再版),共收入684位中国内地、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散文诗作家的简介及代表作,这是散文诗发展史上的一项大工程。
在散文诗理论研究方面,香港散文诗界也付出了努力。2000年底,香港散文诗学会在九龙召开 香港散文诗研讨会 ,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的 5位诗人、学者参与会议,会后汇编出版了《香港散文诗研讨会论文集》。这些论文是研究中国散文诗尤其是港台散文诗的珍贵文献。
相比于港台,澳门的散文诗作家和散文诗活动相对较少。但不能说澳门没有散文诗。事实上,郑炜明、高戈、陶里、姚风、苇鸣、贺绫声、袁绍珊等大批诗人都有散文诗作品问世。 澳门文学 、 澳门诗歌 等概念也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我们期待人们对 澳门散文诗 这一概念的界定和阐释。
下面,我试图通过对这次巡展入选诗人的作品作一简单解读,进一步了解当下港澳散文诗的创作队伍及其艺术追求。
夏马是位资深诗人,他的作品也许不新奇,甚至还沿用了几十年前的书写方式,但他对香港历史、文化以及香港和中华文化的关联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是懂得历史的诗人,香港的一草一木都能够勾起他的深沉感悟。在《不屈的山》中,诗人说: 应该去读一读大屿山,读一读大屿山的东涌谷。读一读东涌谷中的古城寨,碑石斑驳,乱草萋萋之中,有一尊锈迹斑斑的古炮,至今仍昂首挺立,指向蓝天大海。为这古老的山,铸就了不屈不挠的山魂。 他对灵魂非常看重,一个民族、一个人都是需要灵魂的,因此他呼吁 都来读一读这山吧,在这风云漫卷的时日。 通过这些朴实而真诚的文字,我们读到了诗人的情怀与胸怀。
朱祖仁带给我们的是一道异域风景。诗歌的写法很多,可以用熟悉的方式写陌生,也可以用陌生的方式写熟悉,二者都可以出现好诗。朱先生对两种方式都有所尝试。他在《火烈鸟》中勾画了一幅异域风情画。它们的奔波、互助、悠闲都显得那么协调、绅士,这或许就是诗人试图提供给人类的启示。而《迷惘的心灵》写的是几乎所有人都熟悉的一场空难,许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作品没有以廉价的眼泪去展示悲哀,而是以期待、寻找的线索,抒写了人们对失踪者的寻觅与期待,体现出一种悲悯情怀,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锺子美的诗和散文诗都追求表达的精致和意境的建构,又常常于作品中表达他的人生感悟和追求。《玫瑰园的黄昏》细致地抒写了水浮莲,诗人感慨: 他们生命的底蕴就是浪浮,以浪浮开始,以浪浮结束。这一川宏伟的漂流,是绿色军团的溃散,也是绿色军团的重整再出发。 如果说这还只是体现在浅表的层面,那么诗人由此想到的人类的命运,则将作品的意境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这一川水浮莲,不正是人类移民史的缩影吗?为了生存,为了追求,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他们的迁移和行进。 诗人感悟到了人类流浪的命运以及艰难,更获得了一种超越的力量: 在岸上以目光追随水浮莲流动的我,其实也是流动的一份子。 我读懂了历史和人生永不休止的真谛──生命永不言败的真谛。 永不言败,这是诗人从一池水浮莲身上发现的启迪。
诗人孙重贵、招小波、秀实、文榕、向云、恒虹、吴燕青、刘祖荣、周瀚、芷诺等都是香港散文诗界的实力诗人或者潜力诗人,他们关注世界的角度不同,在艺术上的取向不同,但正是这种多元化的追求,构成了散文诗创作的丰富。孙重贵关注历史、文化,试图从中获得反思或者启示,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散失的迷茫和弘扬传统的渴望,并由此揭示了诗人对人性之真的思考。招小波善于抓住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生命的陨落等等抒写自己的人生思考,通过一些细节性的描写,于淡然之中显示出一种尖锐,体现了诗人对于正义、公平等话题的关注和思考。秀实的散文诗一直写得比较精致,常常透过一些意象、场景抒写内在的细腻感受,他通过朋友、夜晚甚至蝼蚁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象,抒写诗人对于人生、世界的体验,体现出一种见微知著的诗美效果。文榕以女性的细腻,与自然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借助优美的文字,抒写诗人对爱、美、安静这样一些人生境界的品味,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每个故乡都隐约着一坐青山,每坐青山都笼罩蒙蒙细雨,每丝细雨都漾着微甜,彷如我梦想的夙念,自始至终,都是淡淡青山后隐去的颜容。 这样的诗句在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向云的作品有一种纯洁的向往,无论是雪域高原的寻觅,还是对鼓浪屿的赞美,都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干净。恒虹的作品带有故事性,通过和母亲一起体验太阳之美的经历抒写了自我成长: 是的,我应该摆脱母亲那温暖而苍弱的双手的搀扶,独自去追寻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吴燕青写的是人物,而且是两个身份相差很大的人物,但诗人能够抓住细节,抒写自己对尊严、爱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向度的思考。刘祖荣的作品从细节出发,抒写诗人对于境界、情怀等问题的感悟。在物质化时代,他看重的更多地是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周瀚的作品写的诗人性, 疲惫的旅人 可能是某一个人,也可能是任何一个人,写出了人生的奔波劳碌以及没有停歇的命运。这,或许就是现代生活,就是真实的人性。我们是否可以从中看到鲁迅《过客》的影子? 芷诺擅长短章,其作品往往抓住个人内心的点滴感觉敷衍而成,细腻而别致。 清醒地昏睡 一类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感悟,而 河水从你的肉身倒流至闹市中我的眼眶,为今夜的乐曲增添一点色彩 ,则将浓浓的思念蕴含在精致的字句之间。
在入选诗人中,澳门诗人只占了两席,但他们的作品却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关注。贺绫声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色,《恋》通过对现代技术中的一些机器语言的解读,抒写了对数字化时代的爱、美等话题的思考,揭开了数字化时代的一些神话的秘密;《醉驾》写的是一种非常状态或者超常状态,抒写了诗人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失联》则利用一种看似无聊的状态,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暗示了人性的冷落。袁绍珊以诗的方式抒写对北京、台北、澳门三地的体验,用情感的脉络将中国的两岸三地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体会到了同源文化在不同地域的衍生。在诗人笔下,北京是温暖而有 的;在台北,诗人通过自我想象和对现实场景的打量,获得了关于幸福的独特思考;而对澳门,诗人真切地感受了它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究竟是进步还是后退,诗人并没有完全的把握,于是体现出一种茫然的心态。从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澳门的散文诗创作是很有特色、很有潜力的。我们期待更多的诗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总体来说,作为中国散文发展中的重要板块,通过老中青不同年龄诗人的共同努力,港澳散文诗创作以其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文化、多样的笔法,为散文诗的百花园奉献了不少精彩作品,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港澳散文诗界在理论研究上还显得相对薄弱,不少诗人在创作上依然延续着既有的路子,在文本上呈现出叙述加抒情的套路,在文体探索、艺术创新、题材开拓等方面还显得动力不足,这有待于诗人们在进一步的交流碰撞之中,强化散文诗的独创意识和超越意识,为散文诗的发展奉献更多的精品,提供更多的诗学启示。
2016年6月日,于重庆之北
老年人抽搐原因
悦而D3滴剂多少钱一盒
老年人小腿肌肉疼痛怎么办
小孩吃了不消化吐怎么办维生素D滴剂的作用
新零售系统
上一篇:梧桐散文花开冬季不是传说
上一篇:流年曾经的几棵树散文
- [人生感悟]深圳要蒸发了?DQ海岸城新店高能来袭,掀起今夏潮cool风暴!
- [人生感悟]大S结婚照曝光!具俊晔一本正经哑肩太僵硬,她笑得欢快却太端着
- [人生感悟]验孕成功了,但却很难见到胎心胎芽?孕妈别慌,没准是日子算错了
- [人生感悟]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 [人生感悟]“不该让我背锅?”男生考公政审没过,抱怨“连坐”不公平
- [人生感悟]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 [人生感悟]【上海战疫】上海:新国际博览区域内方舱医院将关闭
- [人生感悟]恋就是让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女孩有人照顾 有人惦记 如果让她哭 你算什么男子汉 你算大笨蛋 艾特ta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