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老酸奶传言须及时证实或证伪1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6-10
评论:对“老酸奶传言”须及时证实或证伪
4月9日,微博上盛传一则堪称恐怖的消息:身份认证为经济观察报的朱文强于凌晨一时发微博称:“央视一哥们说,以后别吃果冻和酸奶了,问为啥,他比喻说,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中午十一时,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发出相似的内容:“转发来自调查的短信。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 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两则微博,转发均以十万计。看上的反应,多数人都“宁肯信其有”,还有人从技术角度做了更详细的说明:“老酸奶和果冻粘稠成型,其实是大量添加工业明胶。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食用明胶是合法的添加剂,但价格比较贵,于是一些不良商家就用工业明胶替代”。 人们之所以选择相信这种“不细说”的消息,或与有关央视的一些记忆有关:6年前,央视《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曾对坦言:几乎每一期舆论监督节目都会遭遇公关,有一段时间节目的播出率只有50%,未能播出的节目被贴上橙色标签永远锁入了柜子。再往前几年,《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亦曾披露:由于难以应付众多的说情者,《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分量一度由47%降到 17%。有如此经验在先,而且朱文强的微博里明确表示:“这哥们儿称,这才是今年3·15晚会重头,可惜没播”,人们自然宁肯相信央视有过这样的调查,而且还猜测央视再次“被公关”了。 由是,央视和老酸奶、果冻一起,立即成为口诛笔伐的靶子。特别是央视遭受的隔空质问尤其汹涌。 看目前情势,对于这样的消息,央视有必要立即证实或证伪:是不是确实有过这样的调查?老酸奶及果冻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若有问题,是普遍的还是只属个案此次双方强强联合?显然,若没有进行过这样的调查,或调查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如两则微博所描述的那样,则这样的微博便是谣言,央视理应及时辟谣,甚至还应该为此诉诸司法机关,追究造谣者的;而倘若确实有过这样的调查结论,也应该马上借机公诸于世,给公众一个明白,同时,也要对节目为何尚未播出给出合理解释。 总之,无论真与假,对此都没有丝毫拖延的道理。拖延处理,既有损公众的知情权,有损央视的公信力,同时也会对商业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无论是冤枉了好企业而参与表演的600多名市民,还是放过了坏企业,都是监督的失败。
尿路感染可以用什么消炎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的危害秦皇岛白癜风上一篇:治理地方投融资平台堵不如疏
上一篇:秋冬空气质量差 八招跟肺癌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