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山寺梵音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8-30
摘要:五月的山寺,庙会嘈杂着青山绿水。走在寺院,梵音在耳,人就有了一份感悟,意绪也跟着缥缈。这是一种撼人心魄的东西,那种感受,由心底生,从灵魂出,是尘世间任何一种流行音乐都让人无法体验得到的。 夏日的古城,热风熨遍了大街小巷;五月的山寺,庙会嘈杂着青山绿水。
终于等来了一个周末,迎来了一天晨曦。我喜欢在这个诗意的清晨,去象山园感受庙会,踩踩洒了晨露的石阶,吸吸带着梵音的空气。
山间的石阶曲曲折折,进了园门,上了石阶,才感觉到呼吸的粗重。也难怪,平日里忙于尘杂,来这石阶上走走的心情淡了甚或没了,腿脚自然也就少了些轻快和矫健。好在来得早,曲径上无有人影,一个人不受干扰,走走停停,心从所欲,倒也轻松惬意极了。
石阶尽头,寺院高耸山腰。这是一个没有多少古迹的小寺,名不见经传,事不留史典。但山寺布局清雅,修造独特,绘事精妙,工艺精湛,在地方上却是家喻户晓,万人仰慕,信众络绎,香火不绝。山下有国道,贯通东西,车辚辚,马萧萧,路边行人各自走。越过国道,就是几座桥,走过小桥,走过小河,便是一座存在了千年的古城。山与城相守,城与寺对望,给这方城外山寺平添了几分静气和灵气。
寺院的清晨,是寂静的,安详的,只有风拂林叶的叹息声。偶尔,有早起僧俗的脚步声,与风同轻,悄然远去,归于寂灭。信步一方寺院,林间已有晨晖,筛落一地枝叶疏影,人踩其上,如入画中,恍惚若见水草纵横,烟云如黛,满身都是霞光绘出的风景。
忽然,寺院里传来了低沉的乐音,轻轻袅袅,飘荡而出,如一股潺潺的清泉,洋洋洒洒流进了天空,流满了山谷,流向了古城。音乐是寺院里特有的佛乐,舒缓,悠远,迷离,轻柔,一声接着一声,一波连着一波……
梵音,是从寺东的一角渗出的。走过去,却是一幢新修的二层小楼,有室数间。开着小门的一室,一老僧跌坐其间,双手合十,在作早课。屋宇空旷,别无长物,仅一床一桌,一钵一锅,一张木凳,一卷佛经。佛乐从墙角落的老音响里流出,在老僧的身边缭绕,在半空的屋梁缭绕,幽幽的,沉沉的,缓缓的。老僧闭了双目,口里喃喃,满脸愉悦。他的意念,他的思绪,此刻已经随着这梵音,走到了遥远的亘古,回到了极乐的世界,看到了幸福的彼岸,沐浴着普照的佛光。
梵音是无言的戒律,晨诵是信仰的经幡。寺院不再安静,新的一天又将开始。庄严肃穆的大殿,只一会儿就香火明灭,人影重重,僧人居士们齐集殿堂,开始诵唱佛经。在老音响飘流的佛乐里,复又重叠了一阵迟缓凝重的唱经低音,由弱到强,汹涌澎湃,浑浊浓稠,如吟如叹,飘荡半空,经久不散。这声音,没有兴奋时的高亢,激动时的飘忽,哀伤时的悲凄,虚无时的迷茫,它永远只是一种低音,一种合声,那么单调,那么悲壮,那么庄重,那么执着,那么浑厚沧桑,那么撼人心魄。
走在寺院,梵音在耳,人就有了一份感悟,意绪也跟着缥缈。这是一种撼人心魄的东西,就如同前些年在壶口瀑布聆听黄河之水天上来,满眼是一种气魄,满耳是一种鸣响,满嘴是一种惊叹,满心是一种震撼,那种感受,由心底生,从灵魂出,是尘世间任何一种流行音乐都无法让人体验得到的。
寺庙外有石径,石径旁有小亭。亭一盖四柱,立于山前。亭间四面有围栏平木,可坐可卧。清晨,除几位晨练之人在亭外活动,周边少有人迹。信步入亭,放松心绪,耳聆梵音,目极远山,内心变得格外的安详与平和。记得昔年的下雨天,邀了三五知己,忙里偷闲,来此逍遥,纵论天下之事,亭外半山雨幕,亭下谈笑风生,自然书生意气,依稀一腔 。如今,岁月蹉跎,物是人非,霜染华发,年已半百,梵音入耳,自知天命,心里想象着能有张小桌子,置于小亭间,与友人对弈,与故人品茶,静听梵音沁心,细嗅茶香入脾,感受山寺幽清,觉悟世界真谛,不也是一种无边的快乐与幸福么?
晨钟之后,唱经之后,寺院复归于平静,山亭一派静穆,山野也顿觉空旷起来。蓦地,我听到了一声沉闷而悠远的钟声,腾跃散出,余音袅袅,如一卵投石的涟漪,一绺绺的覆盖,一圈圈的扩展,一直飘到寺外,飘到石阶,流到小亭,荡到山谷,飞到小城,散到世外,散落,弱化,寂灭。接着又是一声,再一声……
人在红尘,烦;心有俗杂,倦。这个清晨,我竟于无意间,聆听到了一种神奇的声音,一种从来没有听过的声音,心有所惑,人有所悟,心境突然一下子通透起来。远离尘嚣,洗涤尘虑,摒弃尘杂,清净尘缘,也许是仙佛们彻悟大千世界后的最终归宿和必然选择,我辈愚人自是前路迷茫,望尘莫及,但今后不妨再来山寺,静坐小亭,听闻梵音,心游八荒,坐一刻,一时仙,坐一天,一日仙。如果有缘,坐上一年,坐上一世,清净六根,忘却名利,或许真成仙成佛了。
山下是时时可望可见的红尘世界,山上却是日日缥缈虚幻的梵音净土,也许,山寺的晨钟暮鼓,佛家的觉悟众生,信众的礼佛参禅,要的就是这份看透,这种执着,这般坚守,这番苦悟。
太阳不觉间已升高了,小城一派嘈杂,人间一派热闹,静立小亭,远望脚下,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楼宇林立红尘滚滚,大千世界的一天,又平平常常的开始了。回味梵音,叹息一声,回转身子,下山好了。在这个现实世界里,我等还是芸芸众生,未知未觉,难弃红尘,难离俗世,那就还是回归尘杂,继续开始自己无边无际的烦恼好了。
离开山寺,拾阶而下,与开始上山进寺赶庙会的善男信女擦肩而过,我忽觉得山寺的存在,与这个千年古城的众生,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这个清晨,我的内心世界,又有了别样值得珍藏的东西。
走过小桥,要进城了,蓦然回首,身后犹是佛气满山,朝阳普照在天地间。
共 2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写得宁静、安详,一如这文章的主题,也如这文章的吟咏对象——梵音。从开篇起,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记晨曦中游山寺之见与感。所见是城外山寺的清雅与寂静。行人少,只一方晨晖,布下霞光,沐人心神。接着,便是轻轻袅袅的梵音。老僧晨课,一脸喜悦,满屋素朴,佛光普照。再对梵音的描写是众僧的唱经,与佛乐相衬,夺人心魄。在佛音的伴随中,作者步入石径,有亭翼然,忆及过往书生畅谈,作者更多一份期许。在石径上漫步的作者进入畅想,想红尘烦恼,想山寺梵音,“坐一刻,一时仙,坐一天,一日仙”,干净的话语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安静的追求。文章最后落在作者离寺入城,但心已净,入红尘也觉得有了不一样的意义。总之,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首梵音,清静无为,安然自守,引人向往,推荐欣赏。【:寻君】【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8:49: 5 见素抱朴,清静无为,人生真意,梵音有之。
回复1楼文友: 21:56:59 谢谢寻君老师精妙透辟的点评!老师的编者按写得很精彩,也很全面,详尽地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和意蕴,点评到位,妙语如珠,令人敬佩!谢文友,辛苦了!致敬问好,遥祝夏安!
2楼文友: 19:51:05 跟随作者走进寺院,感受不一样的清幽。人在红尘,很难感受佛家圣地的安宁,在这里会净化心灵,感受佛学的魅力!问好萧关!
回复2楼文友: 22:25:12 谢谢娇娇老师点评拙文!人在红尘,心仪宁静,无缘脱俗,有意悟禅。出世入世,无意高低,天道济民,惟愿本真。此文确有几分佛道意味,非为弘扬虚玄之事,愿读者以平常心待之。问好朋友,敬祝夏祺!
楼文友: 17:18:11 寺院既是修心之地,也是悟道之地,亦是旅游感悟人生之地,看了此文,对寺院有新认知,对人生有新感悟。问好老师,夏安!
回复 楼文友: 15:25: 谢谢志平老师阅评拙文!问好,致敬,遥祝夏安!
生物谷灯盏细辛注射液规格
生物谷灯盏细辛注射液有哪些作用
灯盏花的注意事项
微小店官网小儿预防感冒药物
男性尿频尿急尿痛怎么办
上一篇:荷塘遥远的村落散文
上一篇:丁香天边的流星雨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