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地球不需流浪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09
2019年2月22日,周五,晚。一家人去德思勤院看《流浪地球》没想用四折卡,一张票居然还要56元,3张168元,这银子花得心痛。印象中去年还大多是30几元,票价涨得太快,我等也没有想看就看的任性啊。
还好,这部硬科幻也算价有所值,颠覆了我对中国科幻的想像。没想,中国的科幻一起步,就是奔跑的姿势,不得不说,历害了,郭帆导演,历害了,中国制作人。
宏大的叙事结构,地球、太阳、木星、宇宙、人类存亡、振救地球…,这次不再是振臂高呼,而是中国人挺身而出,成了人类的救世主。当看到中国救援队舍生最后一博,其他国家的救援队纷纷放弃与亲人最后团聚的机会,毅然掉转车头的画面,内心的震撼不可言喻。这一刻,中国成为世界仰视的中心,万干车灯汇聚的场景,真有万国来朝的气象。是的,终有一天,中国会告别憋屈的日子,大国角力,中国一定不会是千年。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这一定不是梦。
浓郁的家国情怀,韩子昂、刘培强、刘启、韩朵朵,三代人,父子情、爷孙情、兄妹情,中国式家国同构,中国味亲情表达,“希望就是回家的方向”特别是刘培强驾驶空间站飞蛾扑火般沖向死亡、点燃木星时,家里的小朋友也抽咽起来,平常看他没心没肺,对我也不恭不敬,常口口声声“胖子胖子“没想到这小子内心很柔软,这很好,做个有情感的好人,比什么都重要。当然一谈学习,还是有远交近攻(孩子学习时,离远点还能交流,坐近了就会忍不住武力攻击)的时候,不过看他新学年好像有发奋图强的迹象,也让自己有了新的期待。
有人说,这部开创了中国科幻元年,3亿元、4年时间、11000张概念图、7000人的协作团队,中国人的匠心之作,终于璀璨问世、一鸣惊人。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记智,有好评,有差评,这很正常,但都不能否认中国终于有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科幻作品。
中,地球流浪了。长沙上空,太阳似乎也流浪去了,过去6O几天,只有几天日照,都是阴雨绵绵, 创五十年来多雨记录,有人给这段阴雨缠绵的曰子取了个洋气的名字一一一依芙-不德干-内库-毛德川。
但愿,地球不需流浪。
但愿,太阳不再流浪。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流浪
流浪,就是居无定所,生活没有着落,只好去他乡寻找生路;流浪者,从表面意义上解释,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四处漂泊谋生的人,其中有无劳动能力的乞讨者,被抛弃的弱智儿童,被子女赶出家门的年迈老人,从小就无依无靠的打工仔等等。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没有家可以依靠,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露宿者(流浪汉)问题是社会问题,在社会有一些人没有固定的屋,居无定所,因为经济能力不足。他们在城市中流浪,行乞或当苦力等临时工人,在公园、天桥底、住宅后楼梯等处睡觉。每个流浪汉必须符合这三大特征,否则就称不上流浪。现在这个社会,太多的压力已经把流浪给蒙上一层浪漫的色彩;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流浪自由自在这一方面,而更多的忽略了流浪所带来的后果,前途渺茫、生活受困、身体遭罪、精神折磨等等。
上一篇:没有任何令人厌恶的艺术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