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肘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08
肘,盘在窗台上,一支手擎着烟斗,斗里的烟袅袅地飘起了。于是,窗外的景色,便在诗人闲适的心境里映照出来。
微风,绿色的竹林轻轻摇曳,池塘的水面浮动着湛蓝的天光,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噢,看,那是什么?土拨鼠!胖胖的绅士,悄悄地爬动,左顾右盼,可爱的胡须在太阳下闪亮。也许,它和我都爱这草木?诗人这样想着,心里十分惬意,微笑了,把熄了的烟斗点燃,衔在嘴里。也许,谁知道呢,我们都在约会暮色中的情人。突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造物啊!垂怜你的子民,让我们领略和享受这种感觉吧,“万物和谐”是多么美好啊!诗人顿时感到他是富有的,而他的缪斯便也乘着灵感的风约他旋舞了。
这里,诗人遣词造句的技巧也很值得我们学习。风从这里开始“闲散”下来,风,不仅令眼前的景物进入微动的静谧,而且它也进入了诗人的意境。池塘的水面像“旗”,多么形象,天光云影在波动。而且它的“湛蓝”又以特别的悦目而赏心。土拨鼠“胖胖的”那样纯朴可爱。扬着“透亮”的胡须,阳光使一切带有暖意。土拨鼠消逝在灌木丛中,一切又复归于静。结尾处,点题了,心中的暖意不只来于阳光熏,风更来于自然和谐的感受,而且还有“柔软似水的湛蓝”。此处再一次运用“湛蓝”这个词儿不是强调它的悦目,而是诗人感受了自然之美的“清纯”。
如果要给这首小诗提取关键词,那就是“静谧”――风闲散下来;“亮丽”――池水中的天光;“谐趣”――胖胖的土拨鼠;“纯净”――淇蓝的天空。这些,不正是自然之美的特征吗,这种人与自然动植物和谐之感温暖了诗人的心,点燃了诗人的灵感
最后,讲一点哲理。假如站在窗前的不是诗人,是一个饥肠辘辘的“猎手”,碰巧手边有一支猎枪,事情会怎么样呢?几分钟之后,便会有一个因为饱餐烧烤而油光满面打着饱嗝的汉子坐在我们的面前。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
只有人不再以饥饿的眼观看自然,自然才能现出她的婀娜多姿。自然,不仅是使用的对象,而且(也因这使用)而演变成为人的抒情环境。人在开发自然无限丰富性的同时,也在开发自身审美情感的无限丰富性。马克思说过大意如此的话。 共 99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先读诗歌吧,你会感觉到微风吹出的诗是美妙迷人的。然后再读赏析的文章,你会突然感觉到进入了一篇优美的散文中,作者赏析第一段,就把微风下竹林、池塘组成的美景渲染了出来,把土拨鼠的可爱样子活画了出来。就是作者赏析诗歌的遣词造句,赏析诗歌表现的主题,也是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读了作者的赏析文字,突然明白,越来这样品文才会把文字越品越美。欣赏受益了。【编辑:春雨阳光】
1 楼 文友: 2012-0 -10 08: 6:16 谢春雨细心深入而精彩的点评,更谢编者友好的鼓励。 宋振邦,沈阳人,早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后毕业于 大学数学系,现在河南油田,系石化系统作协会员。淮安妇科医院地址怎样调理宝宝积食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可以吃通心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