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独角兽今成大巨头科技股助燃美股牛市九位置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1-01-22
今年3月9日是美股牛市九周年,标普500指数从危机后的最低点666点向2800点迈进,尽管估值高企,但由于上市企业的多元化、盈利复苏,接力资金仍源源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雏形的科技独角兽苹果、微软,早已成为了大巨头,目前仍风光无限,1997年上市的亚马逊如今已经有全线发力之势,2000年后上市的谷歌、脸书、柰飞如今更是动能满满,被称FANGMA(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Microsoft、Apple)的这几只股票成了美股引擎截至2017年二季度,FANGMA就贡献了纳斯纳克指数涨幅的近60%,也占到标普500指数同期涨幅的近40%,占总市值的近15%。而且,FANGMA等大型科技企业的股价更是逐年递增,即使经历了去年9月的大幅回调和今年2月的闪崩,事后引领大盘上涨的仍是它们。
目前,美国科技类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7.72万亿美元,而中国这一数值仅为2.08亿美元。近期,中国的证券交易所、证监会接连表态,资本市场需要支持新经济发展,百度、易、搜狗等境外上市中概股更是表达了回归A股的意愿,CDR(存托凭证)的回归模式也受到热议。
对中国来说,吸引海外上市股票以CDR方式回归是战术性的设计,而A股的发行机制改革才是根本。专注私募股权投资的母基金汉领资本香港董事总经理夏明晨对第一财经表示,在美国上市,对企业的盈利要求不高,因此当FANGMA这类企业仍是初创企业、尚无稳定现金流时就能够上市,但上市违规或造假成本很高,监管层对信息披露以及对承销商、投行等的要求也管理会员的生命周期很高。简单来说,美国市场稳定、透明、可预测,规矩就在那里,满足了就能上市,剩下的交由市场判断。
科技股不熄火
去年的3月9日,美股牛市进入八周年,面对估值高企的美股,各界当时甚至预计可能看不到第九年牛市了,然而牛市仍在持续,科技龙头无视去年的一片唱空声,对于大盘估值的贡献仍在与日俱增。
九年前,当金融危机来袭时,标普500指数从1500多点狂泻至最低666点,当时感觉天崩地裂,再跌下去整个经济都要垮塌了。多年活跃在华尔街的资深投行人士冯磊告诉,当年的他正在华尔街一家对冲抑郁症病人的认定是要经过医学鉴定的基金工作。
也正是从2009年的3月开始,随着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QE)的推出,以及美国政府的各项救市举措,美股开始触底反弹,这一反弹就是整整九年。当然,牛市与美国经济的复苏、央行放水、大蓝筹的上涨都息息相关,但各界也认为,成长型科技股是美股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就过去一年的回报来看,亚马逊大涨近87%,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苹果公司涨幅都在30%~40%之间,而另一只曾经的科技独角兽柰飞一年回报高达87.5%。
尽管在今年2月初的闪崩期间,科技股大幅回撤,但如今,引领大盘反弹的也是科技股。也就在今年3月9日当日,柰飞、谷歌母公司Alphabet、脸书周涨幅分别为10%、7%和4.8%,推动纳指当日大涨1.79%,报7560.81,当天超越了闪崩前的高点,再创历史新高。而当周,道指、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周涨幅分别为3.3%、3.5%和4写起来方便。.2%。
冯磊的观点代表了一大部分人的看法,他对表示,当前有三大积极因素支持美股上行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经济内生活力旺盛,科技飞速发展,但还没有真正产生化学反应、迸发出火花,未来可能彻底提高生产率;其次,与历史水平相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非常宽松;此外,减税也将暂时提升企业盈利。
资深宏观交易员袁玉玮则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看多科技股、看空传统板块,未来科技股集中的纳指可能拥有更大的上行动能;纽约美提斯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董伟琴对表示,今年看涨科技板块。同时,盈利的改善也将助力牛市的持续。由于税改的影响,分析师提高了2018年标普500指数每股盈利的预测,幅度为7.0%。
另一方面,足够包容、不设上市盈利门槛的资本市场也推动独角兽成为了大巨头。以亚马逊为例,当年连年亏损、前景令人半信半疑,如今似乎再也没人质疑它的前景。亚马逊是以研发投入赢得未来的典型,因此尽管直到近两年才盈利,但美国资本市场仍然给予其高估值,因为买的是未来,如今亚马逊也逐步进入稳定期。夏明晨告诉。
即使是在2月2日闪崩当日,亚马逊还逆势上涨。去年四季度,亚马联人心、暖人心逊实现净利润1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7.49亿美元增长154%,每股盈利为3.75美元,均超分析师预期,这已是亚马逊连续11个季度盈利;亚马逊AWS云服务是近两年的另一个主要盈利点,去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为51.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5.36亿美元增长45%。去年第四季度,随着亚马逊配送成本的降低、早期仓储业务投资的回报渐显,推动其运营利润率达到3.5%,创出自2010年以来第四季度的最好水平。
美科技股总市值7.72万亿美元
以FANGMA为代表的美国科技类公司逐渐成为美股市场当之无愧的市值巨头。而在A股市场,海康威视、京东方A、三安光电、科大讯飞等新兴产业领航企业市值也跻身市场前列。近年来,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对科技类企业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今,中国监管层鼓励包括科技独角兽在内的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其用意不言自明。不过,对标美国科技行业,中国仍有一段路要走。
今年平安好医生、小米、蚂蚁金服等独角兽将在中国香港上市,目前市场的反馈非常积极,更多优质的上市也将吸引更多资金涌入,而不必担忧IPO冲击市场,A股未来也应该鼓励更多独角兽。瑞信TMT行业负责人AlainLam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以中美两国科技企业市值占GDP的比例来进行比较,目前美国科技类上市公司占GDP比重高达39.83%,而A股该比例仅为16.42%;从两国科技类公司市值对比来看, 美国科技类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7.72万亿美元,而中国这一数值仅为2.08亿美元,前者已超出中国2.71倍。各界认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宜宾白癜风治疗费用忻州哪家医院白癜风医院好乙肝抗病毒复查要做哪些检查
太原治疗妇科长沙治疗子宫内膜炎多少钱
济南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