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姜公手中的钓鱼竿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18

提笔而言,实不知该说些什么。但看了看所起的标题,也索性将自己尚不成熟的幼稚文字和思考拙献于此。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歇后语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在此也不多做解释。姜太公原名姜子牙,也是如今的安徽籍人氏。说起来也是我们这里的一颗历史巨星。可实在是惭愧,我获知姜子牙是我们这里的老祖先也是前几天的事。也就是这次重新的认识,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也有意对他进行一番思考,接下来我就来谈谈这个故事。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人士,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国君覆灭商朝,建立周朝。建国后又辅佐了成王和康王,可谓是四朝元老。享龄1 9岁,算是中国古代真实历史中活的寿命最长的。别的不多说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姜公手中的钓竿”。

相传周文王夜里忽得一梦,在幡溪有一只白熊向他袭来。周文王被惊醒,便找来卜臣算算是吉是凶。卜臣算了算,忙向周文王禀告说这是大吉之兆。天降谋士要助大王富国强兵。周文王自然是欣喜万分。第二天就派人去幡溪打听有没有什么奇人异士。这一打听,还真是应了卦象。那里一个月之前来了一个白发老翁,整日里拿着一根鱼竿去钓鱼。说来钓鱼倒也没有没有稀奇之事。可怪就怪在这根鱼竿上,这个白发老翁钓鱼时从不放鱼饵,鱼钩是直的,钓鱼时鱼钩离水面盈尺。

这个白发老翁不是别人,就是姜尚。姜尚本来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因为资质不好,又被赶下昆仑山来。幸而也曾学得一招半术,整日里就在市井之间摆摊算卦,因卦算得很准,被当时的商朝官员看上了,把他举荐给了纣王。修仙不成的姜公,就想着能够满腹经纶,有朝一日可以辅佐君王,富国强兵,使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他终日里学习一些军事政治方面的知识,也算是文韬武略都精通。但纣王可不想有人管束,姜公的愿望在这里已然是落空了。因卦象算得精准而成名的他,岂能不知商朝王气已尽,天下始终是要改朝易代。他就趁着纣王要修鹿台的时候进谏劝阻。一切都依着他的计发展,姜公就这样带着自己的铺盖卷回家了。他早知周朝的国君周文王礼贤下士,百姓都极为拥戴他。这天下迟早要改上周的国号。于是,姜公就想去周文王的幕府之中。可一想还是不妥,这样去是得不了什么重视的。于是心生一计,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渔翁,整日里钓鱼,再在合适的时机给周文王托一个梦。自己就能成为周朝的军师,且周文王曾被纣王羁押,又有其子伯邑考之仇。想必周文王还是要挥戈牧野,灭掉商朝的。姜公就靠着这样一个如意算盘开始了计划,坐钓月余,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周文王听见派出的探子回报,不禁心中大喜,有臣子说,派人把那个白发老翁召来,也就可以了。可周文王决意要亲自走一趟,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说不定是那个神仙的化身,来助他成就大业的。

第二天周文王就和随从来到幡溪,经村人指路,终于来到那个钓鱼台。一看那个老翁,白髯飘飘,独自坐在那么一块大石上垂钓,倒也是有几分仙气。周文王不敢怠慢,一直等到白发老翁下了巨石才敢迎上去。问了老翁的名字,老翁说道姜公,周文王倒也不很惊奇,直至老翁说道自己的别号“飞熊”时,周文王心中暗惊。这不正是梦中遇到的那个吗,正合卦象,真乃天助周国。自此姜公就随文王回国,辅佐周君灭了商朝不提。

现在我们再来细说姜公手中的钓鱼竿,此钓鱼竿无鱼饵,直钩。这也倒显得周公与他人不同,否则派来访奇人异士的探子也不会把他钓鱼的事传给周文王。可是细想一想,就不仅仅是如此了,为了突出自己的特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隐起来的一面。

这个钓鱼钩虽是愿者上钩,而后就钓来了求贤如渴的周文王。可事实却不是钓来一个君王那么简单。

首先钓鱼竿是直钩,就是说还不能直接用来钓鱼。需要把鱼钩打弯,这个过程就值得思考了。凭我个人的猜测,姜公的寓意是自己就是这根鱼竿,满腹经纶,渴慕着建立一番功业。但自己没有一个名望,权位。就如这直的鱼钩一样,虽有钓鱼的本领,但没有人把它打造成一个弯的鱼钩来实现它这个功用。就谈不上钓鱼。自己凡夫俗子一个,空有大志,而无处施展自己的谋略。所以我以为这个打造弯鱼钩的过程,就是给姜公一个名望和权力,让他可以来“钓鱼”。

鱼饵就是整个周国,周文王的任务就是要把鱼饵变大,变肥。也就是要实现富国强兵。为争夺天下和灭商朝奠定基础。

钓鱼的过程也是颇有些讲究的,姜公是这根鱼竿,要来钓鱼,这鱼自然也不是普通的鱼,这个鱼就是整个天下。姜公用这根鱼竿要为周国钓得天下,实现他建立功业的伟大宏图。

钓也不是普通的“钓”。钓鱼的时候不是等鱼儿上钩。也就是不能等着商朝的军队打过来。而是我们打过去,逼他改朝换代。

说白了,这只鱼竿完全改变了以往的钓鱼方式,是一种具有攻击性和挑衅性的全新钓鱼方式。想必这样的“钓鱼”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拙思献此,还请各位文友勿怪鄙文扰目。

共 19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对《封神榜》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典故全新诠释的力作。首先,有标新立异引人入胜之妙。关于“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约定俗成的注释,然而,作者却冲破了约定俗成的城墙,做出了新异的注释——“姜公的寓意是自己就是这根鱼竿,满腹经纶,渴慕着建立一番功业。但自己没有一个名望,权位。就如这直的鱼钩一样,虽有钓鱼的本领,但没有人把它打造成一个弯的鱼钩来实现它这个功用。就谈不上钓鱼。自己凡夫俗子一个,空有大志,而无处施展自己的谋略。所以我以为这个打造弯鱼钩的过程,就是给姜公一个名望和权力,让他可以来‘钓鱼’”。“鱼饵就是整个周国,周文王的任务就是要把鱼饵变大,变肥。也就是要实现富国强兵。为争夺天下和灭商朝奠定基础。钓鱼的过程也是颇有些讲究的,姜公是这根鱼竿,要来钓鱼,这鱼自然也不是普通的鱼,这个鱼就是整个天下。姜公用这根鱼竿要为周国钓得天下,实现他建立功业的伟大宏图”。“钓也不是普通的“钓”。钓鱼的时候不是等鱼儿上钩。也就是不能等着商朝的军队打过来。而是我们打过去,逼他改朝换代”。作者以简洁的文字,姜太公的满腹经纶视为“直钩”,需要授权视为“锤打成可以钓鱼的弯钩”,特殊的钓鱼方式——主动进攻。其次,作者敢于冲破权威的束缚,作出新颖的理解,着需要极大的勇气;最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行文功力,值得赞赏。好文章,极力推荐!【:皂角树人】

1楼文友:201 - 12:22:2 一篇标新立异的好文章!极力推荐!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回复1楼文友:201 - 1 :19:52 感谢树人老师的点评

儿童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疗

小儿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宝宝经常流鼻血

新手如何开微店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有什么作用
怎么样治疗月经不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