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颂清明祭祖先牛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2-02-06

《山之颂、清明祭祖先》

人生。

家。

氏族宗亲。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

是多么亲切的尊长。

他们像一座座大山。

在儿孙面前巍峨高耸。

他们的每一道皱纹里:

蕴涵无数慈祥如云的故事。

山是如此的高大。

我则从来未见过他们。

那些遥远的故事。

从父母亲人的言语中拾零。

像一片片枯老的叶子。

缀满旧时的大地。

时光的碎片如同坚硬的岩石。

带着阳光的折射塑成山一样的身影。

远山在呼唤。

那是当地下党的爷爷在传递。

抗日的。

燕子山麓那急匆匆的身影。

掩护打鬼子的行动。

博山矿井下的立木。

青石关处的驮夫。

爷爷用信念建立党支部。

那稍纵既逝的声音。

激荡着反抗的火种。

人与畜牲的区别。

在于懂得生与死。

一九四二年的秋天。

叛徒将爷爷出卖。

莱芜鬼子的大棒。

砸断壮士的双腿。

拖着长镣的勇士凛然面对死亡的嚎叫。

任伤腿腐烂生蛆。

任铁钉扎进琐骨。

人。

怎能向魔鬼屈服。

龙种岂能跪在跳蚤面前。

爷爷。

像山一样倒下。

那是地火发出的愤怒吼声。

奶奶独自一人去流浪。

翻过高山淌过冰河。

为讨一口饭食。

被财主家的恶狗撕咬。

逃亡在鬼子的弹雨间。

儿子当了八路。

女儿远嫁他乡。

年迈的奶奶四处要饭。

破衣烂衫难以御寒。

苦菜花开遍地黄。

乌云当头遮太阳。

鬼子似虎狼。

受苦人何时得解放?

奶奶讨饭到沂蒙。

忽听枪声震天响。

八路匆匆提枪上。

猛然队中喊声娘。

那人马背翻身下。

抱住奶奶泪成行。

八路爸爸跪。

一别六年重相逢。

奶奶恍惚如梦乡。

母子相见在。

战地黄花分外香。

枪声炮声近山岗。

战友粮袋倒给娘。

儿子含泪转身去。

娘影飘入乱群行。

八路冲上东山梁。

老爸忽觉马背晃。

原是母亲系干粮。

泪涌如泉杀敌忙。

相遇成绝别。

硝烟逝去胜利日。

才知奶奶命早亡。

饥寒交迫染恶痢。

荒山野岭无地葬。

尸身不知弃何方。

呜乎哀哉我高堂。

衰草萋萋原上黄。

淄水涛涛马鹿庄。

路见不平拔刀助。

姥爷英名威四方。

大家闺秀俊姥姥。

十里太河花模样。

英雄拥美天下配。

山河壮丽一代芳。

抗日旌旗尽仆仰。

白皮红心做村长。

明应敌顽维持会。

暗送八路粮与枪。

教子抗日赴国难。

弱女披甲上。

一门忠烈映汗青。

壮志入云啸天纲。

月黑风高夜。

奸佞偷梁害忠杰。

假借土改镇强龙。

翟氏叔侄赛毒蝎。

四七年里秋风下。

先杀我舅石墙侧。

再绑姥爷姥姥慌。

可怜一世英雄灭。

乱棒之下无路择。

太河乱石血成行。

野滩目睹悲风斜。

小姨十二丧爹娘。

卖入人家童养媳。

铁血小妞愤出走。

一路寻哥寒霜烈。

青山松柏悲风隆。

高堂化云入汉中。

曾经浴火浩然去。

将其出售给包括马云在内的一个投资者团体 巍峨万仞含秋冬。

死节有义民族魂。

累累白骨筑铜钟。

且领群山瑶台上。

后人长记画紫红。

祖父祖母贫家子。

外公外婆富门姿。

贫富家国山魂在。

忠烈仁义贯云驰。

莱芜悬松有大气。

淄水古槐侍长戟。

高堂威名叠。

血脉含悲擎赤旗。

曾为人杰死鬼雄。

魂去九霄犹张弓。

冤命怒贼化金凤。

万丈烈焰只向东。

大羽载风巡千古。

不负先人赤霞浓。

而今怀歌高山处。

领略人生念。

清明清风化飞雨。

祭祖含悲乱花絮。

泪浸纸背字字凄。

声声杜鹃啼血句。

但折白菊遥相拜。

后人骨气万代续。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祭祖

祭祖乃是敬拜、祭祀祖先,包括在父母丧礼上的敬拜和祭祀。祭祖是华人的传统习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合肥去哪里看白癜风
太原皮肤科重点医院
贺州医院白癜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