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贱的似乎好活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10
马列氏,名字无从稽考,庄儿上同辈人或喊她老马婆,或喊她老五保。
她经常对人说:“我男人给马克思是一个姓(都姓马);我给列宁是一个姓(都姓列),五百年前是一家。”请来教她学背毛主席语录的教师艾叫真,马上纠正说:“人家老马是法国人;老列是英国人,咋会给您俩同姓?”她板着脸说:“你这孩子死脑子,咱这国的人逃荒要饭到外国去的多得很,也有外国到咱这国的。”教师摇摇头说:“我是没听说过。”她生气了:“白叫你吃大米饭!亏你还是当教师的。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咱这国,帮咱打老日。凭啥?因为她姓白,老祖先在咱这国,是亲三分向,他没忘本。”她喝呛了,金黄色的大米喷洒在墙上,星罗棋布,两眼泪花盈莹。她恼了,把碗筷往锅台上一摔,怒吼:“你这也不信,那也不信,我说毛主席万岁你信白(不)?”“咳……信!”“万万岁信白(不)?”“信!咳……”“万寿无疆信白(不)?”“咳,信!信!咳……”他一手擦泪,一手捶胸,边“咳”边“信”着。
满头白发不说,满脸皱纹不说,满嘴只剩俩门牙也不说,她的衣着打扮不得不说。军帽、军褂、军裤(蓝色),俨然空军离休干部。帽子上有毛主席像章,领口两枚,胸口一枚,一个款式,均“武空精制”(武汉空军),红彤彤、金灿灿,硕大无比。两肩各打一块补丁,一黑一蓝,好比绸缎上补的麻袋片,又好比麻袋上补的绸缎。有人问:“咋不找两块绿布补?”她说:“这叫拥军爱民。”鞋是闺女做的。这不伦不类的穿戴,令人啼笑皆非,又耐人寻味。
可别小瞧这个老五保,吃的比广大社员好。青黄不接的大春上,社员们籴回一把救济粮,掺糠、掺野菜,甚至是野草,与草上撒点料糁子喂牲口好不到哪去。她不一样,每天都吃不稠也不稀的大米饭——金黄色的大米,似乎永远吃不完,全庄人都愿意上她家串门。
队里召开忆苦思甜大会,煮了一锅野菜汤,男女老少都得喝,苦而涩,不亚于汤药。喝罢大合唱:“天上布满星,月亮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然后是找几个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字字血、声声泪地诉说。
她的诉说叫人哭不得、笑不得。上去第一句:“你瞧我学习好白(不)?”接着就号啕大哭起来,悲哀悲痛,比演员的感情来得还快。先培养听众情绪,烘托氛围也无可厚非。第二句却叫人目瞪口呆,公然控诉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食堂。主持会的红卫兵小将站在云水怒战斗队红旗下,桌子一拍怒吼:“下去!是谁叫你控诉新社会的苦?”一个女红卫兵拍了两下桌子(第一拍不小心拍在毛主席语录上,她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改拍第二次)质问:“快说!究竟是哪个乌龟王八蛋唆使您老人家满嘴喷粪的?”她吓坏了,哆嗦着指认说:“是他!他说旧社会的苦絮叨多少遍了,再说还是老一套,不是讨荒要饭,就是被地主压迫剥削。说点新鲜的,就说吃食堂。”那个富农分子转移矛盾焦点,绝地反击:“你恶狠狠地拍毛主席语录,是对毛主席的仇恨。”在一片谴责声中,那个女红卫兵作了深刻的检讨,才算平息。
忆苦思甜大会马上改成批斗大会,报复性的。几个红卫兵蜂拥而上,把那个出点子的富农分子拖拉到空地上,一脚跺着腿弯跪在地上。红卫兵头头先作上纲上线的批判:“你是亡我之心不死,蠢蠢欲动想变天,恶毒攻击共产党,诽谤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接下来是红卫兵们霹雳啪啦地拳打脚踢,一不小心就把他打得一塌糊涂。她站在一边大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谆谆教导我们说:‘要文斗,不要武斗。’”然后是吓得捂脸嗷嗷大哭。
当夜,她翻过来调过去就是睡不着,那个富农分子惨遭毒打的一幕一直在眼前晃动。“喷粪!臭嘴!我扇你喷粪的臭嘴!”她狠狠地自打了几个嘴巴。噩梦醒来是早晨。她打算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给他送去一小碗金黄色大米。
由于学习毛著积极刻苦,还由于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做了大量的好人好事,她被县里运去组成了报告团,又运到各公社做报告。别的成员照稿念,独她有稿不念,出口成章,先背二十段毛主席语录,然后介绍自己做过的好人好事,重点介绍怎样处理邻里关系。
她与她隔着墙头,那边种的丝瓜、倭瓜爬满墙头,争先恐后地在这边结果。她担心长老了没被那边发现,就把秧子翻过去。由于倭瓜太大太重,翻过去挂不住,正好掉进茅屎缸里,击起民粪(愤),满院臭哄哄的。她骑在墙头上骂得口吐白沫,跳下去舀瓢凉水灌进去,又爬上墙头接着骂。她不给她一般见识,一句不还,只作解释,只陪笑脸。
次年一天刮大风。那边的丢蛋老母鸡把蛋下在这边。她给她送过去,陪着灿烂的笑说:“她婶子,你瞧我学习好白(不)?”她不给好脸,一把夺过去,顺手掂个棍,边打边骂:“我打死你,叫你浪里云,浪到别人家里去……”能把那只鸡打得“咯咯”乱飞。“蛋也送过来了,别打了!”“要是你家的闺女背着你跑到别人家里生个小孩儿,你就不生气?”“伟大领袖毛主席谆谆教导我们说:‘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只鸡家懒外勤是有错误,可也不是阶段敌人,你不能用一棍子打死的办法。”她听到最高指示,心里不服气,也不敢犟嘴,扔下棍子进了屋,“嘭”的一声关上了门。她仰脸看着满天飞舞的鸡毛,边走边嘟嚷:“谁说鸡毛不能上天(毛主席语录)?”
……
当天夜晚,报告团长在学习会上宣布了每位成员在报告中引用毛主席语录的段数,她名列第二,共背54段(比第一名仅少一段)。她说:“我再补背两段中不中?”团长说:“现在背的不算!”她一夜没睡好,早饭也没味。
报告团有位民政领导同志。民政领导同志说:“烈士有抚血(恤)金。”她马上说:“我也是烈士。”民政领导同志笑笑说:“大娘,你这个‘列氏’不是我说的‘烈士’。烈士是死人,还得是为革命牺牲而死的人。”
二十天后。她衣锦荣归,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身上斜披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金字绶带,先到农场走走,再到庄上转转,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拐弯抹角来到队长家。向队长汇报了到处作报告,到处热烈欢迎,到处陪吃陪喝的盛情后,质问队长:“你说说,我帮队伍上干活算不算革命?”“算!算!肯定算!”“我活学活用毛著,还做恁些好人好事,算不算革命?”“算!算!肯定算!”“百年后,我要为革命牺牲而死了,你得给我弄个烈士!”“弄!弄!肯定弄!”她怕他哄她,要求立个字据。队长不识字,被逼无奈,撕了半张学生作业纸,盖上他的章。
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卖身契,又忽然想起了喜儿的卖身契:“卖身契为啥都是画押?”她拐回去还纠缠队长。队长被迫又在纸片上摁了个又红又大的大拇指头印。
一队红卫兵男女,一律绿军褂、军帽、红袖章,高举着风雷激战斗队的大红旗,敲锣打鼓进了庄儿,雄赳赳、气昂昂。说是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不准养猪、养羊、养鸡、养鸭……
她弄不明白,割了尾巴照样活,咋不砍头?
她又纳闷:“为啥不包括养狗?”
她怕狗,也恨狗。旧社会要饭被地主家的狗咬过三回(有一次没淌血)。狗是地主老财的帮凶,是贫下中农的死对头。新社会的狗是旧社会的狗顺成的(生的),它们是亲戚。地主富农家再养狗是想变天;贫下中农养狗就是阶级立场问题。这次趁机叫狗消灭了心净。想到这一层,她很兴奋,走着背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去找红卫兵。红卫兵头头挑着俩大拇指头夸她:“大娘,高!您老阶级斗争觉悟实在是高。你的观点为进一步清理阶级队伍,保持革命的纯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是社会科学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创新和发展。读过鲁迅吧?他在《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一文里就积极主张打狗。你的想法与鲁迅先生惊人的一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我们回去立马向总部汇报,建议在全县、全省、乃至于全国,迅速掀起一场轰而烈(这个头头经常玩新词,甚至连单纯词也拆,诸如匍而匐、既尴又尬、且忐且忑等)的打狗运动。”
不久,真的打了狗,全国性的。她戴上大红花到县外省外做报告。讲演稿的题目是《我是怎样想到打狗的?》
她养三只鸡,两公一母。每当看到俩公鸡叨架时,她就心里难受。当闺女时是一朵花,同庄儿俩男孩子争着对她好,谁要是要饭要了一个馍,也得给她掰半拉。后来决斗,一死一残。这次趁割尾巴,她决心全卖掉。一次性卖,她拿不动,远路没轻重。先卖哪一只?正发愁时,两个公鸡各叼一条小蚯蚓,发出“咕咕”的喉音,放下又叼起,叼起又放下,变着花招勾引本家母鸡。母鸡左顾右盼立踟蹰。两个公鸡醋意大发又叨架,一蹦两尺高,一地带血鸡毛被翅膀扇动着,忽起忽落。她抱住那只只想独占“花魁”的红公鸡去赶集,脚下生风,一路没歇一次,就走到了城东关。
那里设了卡子,红旗猎猎一大片;红卫兵男女一大片;赶集的黑乎乎一大片。听人议论:“不会背‘老三篇’不准进城。”“有急病咋办?”“不能讲客观。”“主要看主观,看你‘三忠于’、‘四无限’。”
太阳偏西了,她抱鸡挤到办公桌前,怯生生地问:“我,我背五十条毛主席语录中不中?”扎小辫儿的红卫兵说:“不中!,必须会背‘老三篇’。语录谁不会背?我管包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谆谆教导我们说:“‘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啥叫‘老三篇’?”娃娃脸说:“《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招风耳说:“您老到南关、北关、西关打听打听去,那三关都要求背‘新五篇’。我们看今朝战斗队体血(恤)民情(红卫兵指挥部的副指挥长家在城东一片)。”
真是山外山、天外天。她在当地一片背毛主席语录可是数一数二的,谁知道外边都时兴“老三篇”、“新五篇”了。她大开了眼界,也很激动。回家路上她反复地朗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她终于弄到一本“老三篇”,是部队首长送她的。要想会背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还得破费几碗金黄色的大米;关键是怕耽误割尾巴,咋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主动找到红卫兵问:“我带头割尾巴,把几只鸡都卖给战斗队中不中?你瞧我学习好白(不)?”
红卫兵们很感动,当场爽快答应。革命归革命,卖鸡归卖鸡,双方少不了讨价还价。这个说:“俩骚公鸡太老了,老得谢了顶,难煮。”她说:“不老,叨架叨的。”那个说:“这只母鸡与公鸡们眉来眼去的,也不是什么好鸟。俩公鸡因争风吃醋而叨架,它是破坏团结、扰乱社会治安的罪魁祸首。”她说:“我这几只鸡够本分的,公鸡母鸡都不勾引邻居家的鸡鸭。”头头总结说:“公鸡也好,母鸡也罢,一个个风流成性,生活作风极不检点,想做爱就做爱,不分场合,不背人;腰里别副牌,谁来给谁来,爱情不专一。这给广大青少年啥影响?话说回来,您老也有责任,家教不严。便宜卖!”她怕担责任,万一弄个晚节不保……便宜就便宜。
部队农场铡草,全庄儿人都来“投标”。她在首长面前一连背了十来条毛主席语录,都是有关部队建设的,譬如“部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再譬如,“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这就深深地打动了首长──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竟然熟练地背下来那么多语录,而且都是活学活用,当场拍板同意她帮忙。
或许因为太激动,她说她能背六七十斤重的东西。并当场试验──用大背筐(竹篾编织的,直径约1米,高约1.5米,专用来背草的)背铡碎的稻草,摁得结实实的,足有五六十斤重。铡草摊离草屋近百米,路又坎坷,筐把她压得腰弯90度,筐口里的草顺着头往下掉,两只眼只能看脚尖。远远的望过去,只见草筐动,不见有人行。战士们关心她、可怜她,不让她背。她就背毛主席语录:“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然后征求意见:“你瞧我学习好白(不)?”
部队首长又来农场视察,把铡草的战士训一顿:“你们严重违背尊老爱幼的道德准则,严重影响了军民关系!”于是,给她派个轻活,坐在铡刀前用棍拨草。每铡一天,就能抖出一小堆稻谷。这些稻谷在潮湿的垛里捂得时间长了,舂出米来就成了金黄色,有的青霉色。卫生员一再告诫她:“大娘啊,这些变质的稻谷不能吃,里边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她总是笑笑说:“我这老婆子一把抓不完的年纪啦,不怕!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谆谆教导我们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农场忙时,她是帮忙者;闲时,她是帮闲者。农场的一草一木谁也别想捞摸。谁要是进入农场大院,她先是大声吆喝一阵,然后是盘问。谁要是真的有事到农场,她也要挡驾,俩腿一叉拉,俩胳膊一伸展,就是一个大大的“活大”字,挡住去路,斩钉截铁地说:“首长不在家,有事给我说!”然后少不了用毛主席的话教育来人:“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共 74 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你瞧我学习好白(不)?” 马列氏同志的经典口头语,让人听着忍禁不俊。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打扮是非主流的,她的言行则是主流的。学习毛主席语录,背毛主席语录已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的一言一行,无不以毛主席语录为指导。只是,她往往弄巧成拙,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时代气息很浓厚的一篇文章,欣赏。问好作者,感谢来稿。【编辑:水中石】
1 楼 文友: 201 -02-02 20:46:57 一篇时代感很浓的文章,欣赏。小孩经常流鼻血怎么治胸闷夜间咳嗽怎么治疗温州牛皮癣医院地址
孩子感冒发烧伴咳嗽出行必备的常用药品
运动导致腰部肌肉拉伤
上一篇:小编收集了豪华的反义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