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含晖洞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11

寂寞含晖洞,关于遂昌含晖洞停车的介绍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情结,对家乡的历史掌故、山山水水、点点滴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日常生活中,读到或听到有关的信息,神情会有些震动,总想去看个究竟。含晖洞,从徐文平的《处州摩崖石刻》中读到了它,一次出差遂昌,利用午休时间,游了一趟。

从县城出发,驱车约十分钟便到一山脚的小村落。古代,这里肯定属于偏僻小山村,但现在随着城市扩展,这里已是郊区。很多别墅式的房子,又依山伴水,显出是块宝地。一株古朴的枫杨树,在风中飘洒着落叶,立在村尾的古道旁。在遂昌局林总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徒步游览。

一坐简易而古老的石牌坊矗立路口,正面是含晖胜景”背面是灵泉古洞”一条用大鹅卵石砌成的小路往山上延伸。也许是年久失修,路是残破不堪,有些路边已坍陷,有几段的石块已残缺,露出泥土。两旁除几处是农家人种的甘薯地外,其余大都野草野藤丛生。络石以贴着地面为主,而霹雳形状虽与之想像,却显得蓬松而大丛。野刀豆则爬满路边灌木丛,开着紫色的花,还有成串的荚子,蝴蝶和蜜蜂繁忙的飞舞,还不时有小蝗虫跳跃到路中,对我们的到来似乎无动于衷。

走过一段,见一亭子翼然路上,近看上写着点翠亭往上看,两旁的山上各有一古松,曲杆虹枝,且树枝相向而伸,与黄山上迎客松相似。再往上看,两山汇合处有一长亭,亭前是一排整齐的梧桐树,郁郁葱葱,遂加快步伐。至亭里,发现亭子也是破旧败落,亭椅落满灰尘。有一匾,是原遂昌县委书记于甲子年题的留仙亭下还有一对子含晖胜景自古有,洞里有仙传说久呵,字与对子都太小儿科了些!想必现在的亭子可能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修建。据说此亭古代就有,是纪念在洞内修道成仙的章思濂而建。

往上看,有一黑虚虚洞口朝外开着,说,那就是含晖洞了。因天色转阴欲雨,又多古木参天,还不见其他游人踪影,遂觉得有些恐怖。走近洞口,见洞内端坐着一男一妇,向着我们上下打量,好生吃了一惊。再仔细看洞口,石壁上最显眼的便是晖洞 含字有些模糊。落款是青田端木国瑚这端木是青田籍进士,好诗文,可能也是位热爱家乡的人,留下了许多描写丽水山水的诗篇文章。据资料介绍,此洞系远古时期地壳运动时岩崩拥垒而成,看后确是如此。另还有洞天一览小蓬莱等题刻。

入内,洞厅甚大,潮湿阴凉,估可容百余人。洞内里边两侧乱石杂陈,顶部石隙似窗子,有光透入,可能这就是含晖的来历吧!中间有一南海观音塑像,隐约可见。让我想起〈记〉里的蜘蛛洞。从左侧石隙往上爬出洞,一片较宽阔地林地,又一巨石立着,一面极平整,似人工凿成,布满苔泥,细看则无有题刻。见前方为一寺庙侧门,便从中入内。有两黄狗吠着冲来,又听到里面的喝斥声。原来,这就是三台寺了,里面有一对老夫妻在看守。庙里供着一少女村姑模样,原以为是陈十四夫人,一问才知仍是观音,只是没有莲坐。

坐聊一会,继续往上爬。只是台阶全是绿苔,也算是体验了叶绍翁的应怜屐齿印苍苔了。有一船舰状巨石在山腰上,背上是船蓬样的亭子,想起〈圣经〉里停在亚拉拉山上的诺亚方舟。上去一看,见亭前后各有一匾,分别是慈舰渡同登彼岸不知章思濂是不是乘此船升天仙去的?

下山路上,我们才看到三台寺的正门,外有济公和尚守门。再往下,又见一洞,额题灵泉古洞两侧的楹联洞天奇石尽含晖,胜地靈泉常滴翠进内才发现原来与含晖洞相联,从含晖洞右侧下来就是该洞,洞外石壁上又有题刻灵泉洞落款是练溪吴守基,可能是缙云人吧。洞前有两株参天的银杏古树。

回家后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在洞壁和石船壁上,还有很多题刻,只是当时比较匆忙,未曾发现。另外,还有朱元璋兵败躲进此洞,逃过一劫等传说。另有明万历年间,四明诗人屠隆应汤显祖之邀,同游含晖洞,写《灵泉洞》一诗,觉得好,录于下:谽谺咫尺开双洞,虚敞何年凿五丁,闻有羽人修玉液,久无云屋贮仙经。松间云雾寒长住,石上灵泉泻不停。天气欲沉秋飒飒,疏星斜迸断崖音。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含晖洞

含晖洞由含晖、灵泉两石洞上下相续,系古代岩崩拥垒而成。其位于遂昌县城东4公里的三台山麓,洞中可容百十人,洞壁有古代名人题刻,洞内凉气宜人,灵泉脉脉,洞上方三台寺。含晖洞始建于宋绍兴年间,建有留仙亭,望城亭,石船亭,含晖胜境牌坊等景观。

小儿便秘怎么调理
儿童流鼻血怎么处理
浙江治疗白癜风方法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