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从动物的美德说开去随笔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14

真是幸运,我读到了一篇文字《动物的美德》,由此引发了说几句话的欲望,权当咀嚼佳肴时浅饮一杯红酒,增添另一番涩涩的滋味。

1、寒鸦

“寒鸦,叫声颇为难听,但吃起东西来却彬彬有礼:年长者先吃,年幼者后吃。”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本应尊老爱幼是古老文明的标识,是高于禽兽行为的本真,是怀恩厚谢的优秀品德,也是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自然而不做作的“伟大本性”,更是看似平常、其实不然的道德还原。可在事实上,寒鸦做到的某些人不一定能够做到,因为世风传承的社会氛围变质了。

似乎是北京卫视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例:弟兄三人成家后在同一条胡同居住,互为毗邻,彼此却视同路人。如果说,各自成家的兄弟间互不往来已经有悖常理,更不可理喻的是对待含辛茹苦把他们拉扯成人的父母也是寡情到无人伦之情的地步!可怜的老人因为年逾杖朝之年而无法自食其力,竟在兄弟三人的家中月月周转、受尽白眼。就这样,一生好强的老父终于无法忍受儿女的欺辱而撒手西去,留下了茕茕孑立的老母一人等待着死神的召唤。当采访时,老人无言的泪水潺潺流下,她颤抖并瘦骨嶙峋的双手,怎能擦尽一生的悲哀呢!她的子女,起码的做人道德好像被狗吃了一般,使人感到心痛,使人不齿提起、不想提起!

想想看,象上述这个例子的主人们,在社会上还能混出个人模狗样?哪一位熟悉他们的人还会和他们同行、和他们共事?他们自己的孩子看到此景该有怎样的一个心路历程?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想善待的人,还能善待他人、还能有真正的朋友?随着精神文明的日渐式微,这样的报道比比皆是、令人痛心!

寒鸦的所为,是原始意志自然而然展现的美丽风景,是那些不孝儿孙为之惭愧、不敢正视、应感到刺眼的霹雳之光!

2、赤蚁

“非洲有一种赤蚁,竟会赏善罚恶。一旦某个赤蚁干了坏事,同伴就会群起而攻之,立刻判处其死刑,并活活的把尸体吃掉;而那些做好事的赤蚁,则会处处受到同伴们的尊重和爱护。”

惩恶扬善,本应是人类最有资格具备的美德。人类也曾经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将这种美德总结、归纳、规范到认识和自觉的理论高度,就如我国的诸子百家,可谓泱泱万言、不惜笔墨。遗憾的是,这种美德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的却不是尽如人意,人类的聪明智慧似乎有意在这个时候显得“木纳”起来,这也许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吧,我不得而知。

记得有一年“五一”期间,山西太原的一群地痞流氓将北京的一个警察当众活活打死,几乎无人站出来伸张正义、见义勇为。这可是在属于京华地区的“三晋”大地,是在自北魏以来文化发展空间里花团锦簇的神府之地,是有着“三教合一”的68寺在五台山地区依然昂然雄峙并号称“地上博物馆”美誉的福地山西!走在山西的土地上,大凡有点文化的人们都会对这片历史上传脉文化、在清朝曾一度为中国最富地区的土地怀存着虔诚的拜谒之情、抱愧之心。恭良谦让的山西大地不知道在何时滋生了这样一小撮杂碎!

其实,在祖国的其它地区也层出不穷这样的恶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落魄现象。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似乎没有更多的带来精神文明的同步提升,相反看到的是精神文明的堕落。我们用自然界最高的智慧打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同步生产出了更多的精神垃圾出来。好人不敢做也不想做、好事不敢干也不想干,凶悍狠毒之流纵横无绊、善良刚正之众世风不睐!这种可悲的现象,使人击额怆然,使人不敢正视历史的眼睛!

而只有丁点的非洲赤蚁,却比我们做的更好,美德的光鲜比我们保养的更为靓丽!

、大雁

“大雁不仅飞行秩序井然,始终保持“一”字或者“人”字队形,而且是头雁打头,幼雁居中,最后是还是老雁压阵。头雁在前面紧拍几下翅膀,气流就上升了,幼雁靠着这股气流滑翔,飞起来很省力。”

看到这种现象,我的感慨颇多。在这里,我不想过多的杂谈关于基本人性的堕落问题,只想在这里用最少的笔墨假以道德的背景说一下关于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乱侃一番团队精神的建设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的干部前赴后继般落马。譬如三峡工程建设、譬如某省几任交通厅厅长的连续翻船、譬如东北部分地区处级以上干部的团体倒台、譬如以某省为代表的几个省市塌方式腐败等等,不胜枚举。就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发布中通报的腐败案件让人触目惊心:

五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处置问题线索达到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 .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有5.8万人;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4 人,中央纪委委员有9人。纪律处分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 万多人;共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共追回外逃人员 45 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已有48人落。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除过法律体系的还不健全、监督体制的还不完善,制裁力度的还不够狠等因素外,我想还有着道德天平严重失衡的这种因素。道德的堕落比令人毛骨悚然的刑事犯罪可怕的多,道德意义上的监督比法制体系建设的完善更具有现实的意义,这就是《孙子兵法》中阐述的一个经典理念:攻城攻兵不如攻心。

和大雁在迁徙中飞行一样,干部队伍中道德建设也有着同样的规律。腐败,是一个连锁反应,也只有连锁反应的腐败才非常的可怕,因为连锁反应的腐败最具有生存和壮大的生命力,也最具有冲击波产生的杀伤力。从我个人看到的现象分析,一支干部队伍在道德层面上的健康发展,应该关联三个方面:“一把手”、中坚骨干和退居二线的优秀老干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大雁队形里面的头雁、幼雁和老雁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建立,其实质就是“一把手”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和对年轻干部的着意培养,中坚骨干的自我锻造和向周围优秀干部的学习,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对于前面两者的关爱与行为斧正。这段论述,不包括正常的监督体制和法律体系的作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古人的总结,深具彻悟其中。

大雁的飞行秩序还有着团队精神的体现。工作多年,对于团队精神的建设深有感触:一个自律的班子、一个互相补台的班子、一个相对民主而懂得彼此尊敬的班子,对于一级政府、一个企业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而基础,就是团队精神的打造。

大雁的列队飞行,不仅体现着爱幼之情和飞行省力,还有秩序的建立与落实,还有道德修养层面的自觉遵守与自我约束。

4、老鼠

“人人喊打的老鼠,也会表现出非凡的品德。生物学家西蒙斯亲眼目睹了下面一件事:两只老鼠同行,后面的一只叼着前面一只老鼠的尾巴。西蒙斯信手捉住了老鼠,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后面的一只是瞎子。”

这是一件流传很久的真实故事。还有相似的一个故事:英国有一个妇女,养了一只瞎狗和两只猫。无论何时何地,猫儿离不开狗,猫狗相依为命。走路时,两猫一左一右为瞎狗引路。看到此景,怎不令人引颈仰视!我赞叹于残疾者的坚强和对生命的行为诠释,我感动于相依相守的至情至真,我痛心于市井之间看到的种种残忍!

同样的,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做到,也不想做到。

前年,我曾经在宁夏银川步行街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年龄四十多岁的盲人卖力而不休止地吹着唢呐,一位眼睛正常但双腿残疾的老人双手撑着尺余的手拐时不时选择地点、匍匐带路。他们之间连接着一个细细的尼龙绳子,来来回回,沿路行乞。这一幕,很多银川的朋友也许都看到过。他们用自己“联营”的手艺和互助,用超出常人的酬劳换取少得可怜的生资,绝对不是那些苟且偷生、骗人施舍的江湖盲流。

但是,漠然的人流只欣赏他们艰难的表演,衣冠楚楚者有之,红男绿女者有之,而能将“佛手”展出的人,却是寥寥无几。那日,我深感社会良知的丢失。当然,也有感人的情景出现——一位不到五岁小女孩,用她胖胖嫩嫩的小手把一块钱悄悄地放进了盲人悬在脖子上的小包中,不料旁边的残疾者回身磕了个头,竟吓得小女孩落荒而逃,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而周遭人们的笑声,几乎要湮没了唢呐凄厉的高歌!

广袤的自然界有着许多美丽的现象,人作为高居自然界金字塔尖的高级动物,倘若用心灵的笔蘸取那许多的美丽,为自己的人生轻描淡写,那么这份美丽就会更加鲜活。而超出个人自律之外的品德锻造,是需要一个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社会保障等领域繁荣富强的同时,还得有保障传统优良文化的制度建设和监督落实。我们期待着十九大以后道德体系的国家行为,期待着我们渐行渐远的优秀传统美德真正回归!

共 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到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好地诠释了生物的进化过程,人类自然也不能例外。然而,人类是高于其他生物的的,尤其是人类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更能知道人与动物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禽兽”之间的区别。杂文《从动物的美德说开去》从寒鸦、赤蚁、大雁和老鼠几种动物的行为上起笔,由此延伸到我们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或不孝敬父母、或不遵守社会秩序、或没有团体意识、或缺乏爱心,通过层层递进,揭露了我们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作者揭露这些丑恶现象,并不是想博得点击率,而是像柏杨先生写《丑陋的中国人》一样,让我们能警醒,让我们的社会更文明,让优秀传统美德真正回归!文章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给人以警醒,让读者思索,好文鼎力!【:上大人孔乙己】

1楼文友: 10:29: 1 文章具有 匕首和投枪 的效果,远不是随笔所能及的,所以,把作者自定的随笔改为 杂文 ;另外, 看过来 一词力道略显不足,与文章精辟的论述略有不符,改为 说开去 , 说开去 具有一定哲理、禅悟,与老师的文章相得益彰。感谢老师投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楼文友: 11:06:19 非常欣赏老师的编按语和精彩的点评。题目修改和文章类别的重新定位我觉得很好,感谢厚誉和支持!春节将至,祝老师新春愉快,吉祥纷呈!

2楼文友: 10: 2:22 文章博古论今,引用数据翔实,事例可查可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寓意深刻,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寒鸦 一段中那三位兄弟,用阮籍先生的话讲,就是连 禽兽不如 ; 赤蚁 一段让人想到了曾经的 退避三舍 也只是表面文章,骨子里却是狰狞可怖; 大雁 一段,通过翔实的数据,让读者想到了那些阮籍不齿的 隐身在棉絮之中如跳蚤一般的君子 ; 老鼠 一段更是让我们惭愧,让有着 博爱 精神传承的炎黄子孙汗颜!

回复2楼文友: 11:10:08 老师解读精到,使得拙作在立意和意境上拔高了许多。

写评语有时候要比写文辛苦得多,因为要读透文章本身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客观上多了一层辛苦。而老师的解读,完全到位。辛苦了,很感谢!

楼文友: 10: 2:52 阅读驼影润沙老师文章,更应该是读在于文章之外。在品读作者文字构成的斑斓世界中阅读时,应该用的现代眼光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发现文章深层次反映的社会内涵。从而通过文字沟通与作者沟通,通过心灵来感觉文章中的古今,在心底感知作者描述的那一段往事,去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由此用来改变自己,改变被曾经扭曲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回复 楼文友: 11:16:1 有愧于老师的赞誉!我的文字,是我生活中经历和感悟所得,在这一点上钦佩老师的慧眼如炽。我总觉得,人生一世,总应该朝着美好而去,而不是颓废、不是仇恨、不是怨天尤人、不是明哲保身。尽己力为之,尽烛火之明,一是获得良心的安稳,二是或可影响身边的一些人,如果然,则甚好!

再谢老师精彩阅评!

4楼文友: 10: 4:07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动物的行为,其实是出于一种本能,是生存的需要,与道德无关。《诗经》一文中,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古人以为蜾蠃有雄无雌,无法进行交配生产,没有后代,于是捕捉螟蛉来当作义子喂养,这是古人一种观察上的错误;啄食顺序指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阶层化及支配等级区分现象。挪威的动物学家埃贝观察鸡群发现的一种行为,所发现并命名。在鸡群中,社会等级高的有进食优先权,若有地位较低违反此原则,将会被啄咬警告,因此被称为啄序。此现象及概念亦发现在具社会阶层性的生物如蚂蚁、蜂类和其他鸟类。当然,这也不妨碍我们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事例,但给孩子讲时需要说明,以防误导失去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回复4楼文友: 11:2 :17 老师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方面涉略很广,我是由衷的敬佩。对自然界存在的生存法则,我也完全认同。感谢老师直抒观点,并指正拙作引证不够严谨所致观点的不足处。再谢老师审稿辛苦和详评鼓励,并祝阖家春祺!

5楼文友: 11: 5:00 老师言重了,文学创作引用和科技论文是两个概念。只是给孩子讲述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是遵循社会道德准则;二是需要引导孩子去探索前人误解的地方。祝老师新春快乐!

回复5楼文友: 11:59:26 对老师的观点赞许。隔屏远祝老师新春吉安,工作愉快,一切如意!

6楼文友: 12: :45 读完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动物的这些美德,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更应具有,而人却在丧失,当人在丧失这些美德时岂止连动物都不如?老师寓理于事,有理有据,对比阐述,层次分明,见解独到,笔法犀利,感悟透彻,文中列举的事例具有代表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老师对动物的熟知,对生活的留心,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让人佩服!在对动物美德的阐述和人的品德分析中,传递了老师一种情怀和关怀,也是对人性的拷问和呼唤!

回复6楼文友: 16:01: 感谢红叶老师认真而精彩的阅评。来到贵站后,一直得到老师的鼓励,十分荣幸!祝老师春祺如意、裕顺吉安!

血糖高是什么造成的

糖尿病的最佳疗法

测血糖仪多少钱

首荟胶囊可以长期服用吗
新生儿黄疸应该吃什么药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