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的主体包括哪些人拳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4-28

继承权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1.法定继承人

。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2.遗言指定的继承人。3.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

继承权通常是指继承人按照法律的规定获得死者也就是被继承人合法财产的一种权利。现实中能够享有继承权的人是由法律明确作出规定的,这就是继承权的主体。那究竟继承权的主体包括哪些人呢?律师365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是合法有效的遗言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具体为以下3类:

1.法定继承人。即指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以下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根据《继承法》第16条的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言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继承。

3.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依照协议,扶养人承当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当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另外,根据《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存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存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首先要肯定的便是继承权主体,也即哪些人具有遗产继承资历。而遗产继承资格的确定,在没有遗言的情况下,应依法定遗言的方式来分割遗产。而依法定继承相关亲属关系的确定,则是依据《婚姻法》所规定的亲属关系间权利义务来明确是否具有继承资历的。

综上可知,继承权的主体包括了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以及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继承遗产时,如果有遗嘱的话,则是根据遗嘱来继承,要是被继承人未对财产作出安排的,那末才进行法定继承。当然,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更复杂的情况,这时候大家可以咨询我们律师365的律师进行详细了解,我们会根据你的具体问题进行解答,切实维护你的合法利益。

延伸浏览:

继承权在哪里公证

享有继承权的条件是什么,继承方式有哪几种

继子女继承权如何肯定,继子女能继承遗产吗?

酒泉男科医院
老是中暑怎么办
赣州权威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