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梅花三弄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17
摘要: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梅花三弄》名义上是笛曲,实际上是现代的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的目的,旨在比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还有那节节向上的气概。《梅花三弄》的旋律优美、流畅。形式上典雅独特,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的描写,赞颂了文人雅士的高洁品格!
前不久,我在空闲的时候,前往一个超市去购物。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行走,无意中飘来了姜育恒的一首老歌——《梅花三弄》,这首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浅浅的忧伤淡淡的愁,在一夜之间就弥漫在大街小巷的上空,它也曾经让我缠绻不已过。
这首歌是电视剧《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片头曲,它的一度广泛流传,甚至掩盖了《梅花三弄》古琴曲的风头。它作为《梅花烙》的片头曲,同时也是电视剧《梅花三弄》的总主题曲,它就像每本小说前面的楔子,用诗歌、辞赋的手法将故事给人娓娓道来。每每听到这首歌,都会被开头的那阵“咚、咚、咚”的鼓点声,震得心痛。姜育恒的声音不算十分完美,但是宽厚温和中带些沧桑,和琼瑶作品风格不谋而合。
时至今日,我还能够哼唱上几句:“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这一唱三叹的歌声和旋律,既有着很强的穿透力,足以浸袭听者的骨髓,又有着很深的磁性,让人的思绪离不开它的惆怅。
特别是其中那沧桑的独白:“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以特有的魔力,似一只无形的手,活生生地拉住了听者的灵魂,使人陷入无边的无法自拔的泥潭中。所以从通俗歌曲的角度来看,姜育恒演唱的《梅花三弄》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
就在我在他的歌声里缠绵不已时,突然,想起了关于梅花三弄的那个典故的来历:东晋谯郡(今安徽宿县境内)有个叫桓伊的人,字叔夏,小字野王。擅长吹笛,淝水之战时立有大功。他曾抚筝而歌,讽谏孝武帝应和宰相谢安精心合作。他又曾经在青溪河边应王徽之要求,奏笛曲《三调》,奏毕即离去。所谓的三弄,就是三变奏的意思。明代《神奇秘谱》所载琴曲《梅花三弄》,据说即根据此笛曲改编而成。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指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晋书》和《世说新语》里都曾记载了这段精彩而动人的典故。
当年,王徽之 赴东晋的都城建康,当他所乘的船顺水而下停泊在青溪码头时,恰巧桓伊打马从岸上经过。其实,此时的桓伊与王徽之素未谋面,并不相识。只是从社会的传闻中,相互产生了敬仰倾慕之情。就在他将要擦肩而过成为过客时,船上一位客人大声地对王徽之说道,“徽之,快看,那是赫赫有名的桓野王(桓伊字野王)。”激动的王徽之,便马上命人拦住桓伊的去路,然后大胆地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此时的桓伊,已是高官贵胄,但他听说是久闻大名的王徽之,来到建康,便欣然下马。三两虎步就走上了船。桓伊也不拘小节,一屁股就坐到船舱里的胡床上,拿出自己心爱的那支玉笛,吹奏起梅花三弄的曲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走上岸,头也不回地上马走了。这一次会晤,宾主双方并没有交谈过任何一句话。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也正是这一次相见,使得《梅花三弄》增加了神秘色彩的同时,也使得《梅花三弄》经久不衰地流传,并成为了今天的十大经典名曲之一。
根据《晋书》的介绍,桓伊是武将,曾经被封为右军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也许正是他喜欢韵律,受到音乐的陶冶,使得他的心性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据说桓伊为人十分谦虚而朴素,个性淡定不张扬,曾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的谦和,从未招忌,在朝野深得人心。也正是由于他有着这样喜欢静雅的性格、平和的秉性,才能够静下心来精研音乐、潜心节拍的。《晋书》称赞他在音乐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 8 年),一度强盛起来的后秦苻坚,率领大军进攻东晋。时任中郎将的桓伊与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一道,共破苻坚于淝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而丞相谢安也因此立下存晋之功,从而进官至太保。后来晋孝武帝之弟司马道子与谢安发生权争,屡进谗言,对谢安极尽诽谤之能事。使得晋孝武帝对谢安产生了猜疑之心,并渐渐地开始冷落、疏远谢安。
旁观者清,为了国家的安危,桓伊为此很是不平,在一次宴会上,桓伊为晋孝武帝演奏一曲悲歌——《怨诗》,诗中唱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其“声节慷慨,俯仰可观”。使晋孝武帝十分感动,甚有愧色。端坐一旁的谢安也为之动容。
“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另一位主角人物就是王徽之,他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但,王徽之行为怪诞,故作超脱,有才而放荡不羁,做官而不管事。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玩世不恭、吊儿郎当、不尽责守。
王徽之曾经在车骑将军桓冲手下,担任骑兵参军一职。一次桓冲故意问他:“你在哪个官署办公?”他望都未望一眼桓冲,就诙谐地回答说:“不知是什么官署,只是时常见到牵马进来,好像是马曹。”桓冲瞥了他一眼,又问:“官府里有多少马?”他悠哉悠哉地回答说:“不问马,怎么知道马的数目?”桓冲又大声地问:“近来马死了多少?”他仍然不急不缓地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
表面上看,幽默诙谐,但王徽之的答复都有来处。西汉时丞相府曾设马曹,但东晋时军中并无马曹一职,王徽之为显示自己的率性和超脱,表明自己不理俗务,故意将自己说成是马曹。后来,宋代的大诗人陆游曾有这样的诗句:“文辞博士书驴券,职事参军判马曹”,诗句中说的就是关于王徽之的这一段典故。
而上述对话中的“不问马”,则来自《论语?乡党》,原文是说孔子的马厩有一次因为不慎失火,孔子“不问马”,只问伤了人没有。“不知生,焉知死?”一句,则来自《论语?先进》,原文为“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王徽之答非所问,令人捧腹大笑,但句句都有来历。其应变之妙,学问之深,无法不令人佩服。
桓伊既敦和又风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闻,二人相会虽不交一语,却是难得的机缘。正是由于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导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诞生。
《梅花三弄》的千古妙音,在历史上备受追宠。据说,到了明清时期,金陵的十里秦淮河,简直就是《梅花三弄》的旋律在流淌。《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几乎成了以秦淮八艳为代表的名妓们的必修科目。桨声灯影里传来阵阵清笛声,为当时一佳景。秦淮河甚至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观。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作曲家王建中将古曲《梅花三弄》改变为钢琴曲,其表现主题是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而作的,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然而,现代人玩古风,无论是表现政治品格,还是表现男女之情,毕竟少却了古人的高格雅意,品味高下自见分晓,也毋需多言。当然对于乐曲的领会和理解,自古就是千人千面千心的,不可同日而语,有的时候,就是同一个人,也会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又不同的体会。
了解了梅花三弄的典故,再来品味《梅花三弄》琴曲,定然有着更深的体会。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晋隋以来有此笛曲。原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一直流传至今。
梅花,那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
打开《梅花三弄》的古琴曲,一弦裂帛后便打开了流淌的音符,前半部分的泛音曲调,不急不缓地在三个不同的徽音上作了三次重复的处理,主要描写了梅花的清雅的外貌和高洁的性格。而乐曲的后半部分,曲调则比较明快一些,在加上音色的变化,从形态上用音乐的语言来描绘梅花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大雪纷飞里,摇逸枝条,那花朵:抿红的有之,盛情绽放的有之……
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记得有一位诗人这样描写《梅花三弄》的听后感的:梅花一弄戏风高,薄袄轻罗自在飘。半点含羞遮绿叶,三分暗喜映红袍。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错把落英当有意,红尘一梦笑谁痴。梅花三弄唤群仙,雾绕云蒸百鸟喧。蝶舞蜂飞腾异彩,丹心谱写九重天。虽然不能够完全代表《梅花三弄》琴曲的内容,但足以说明他对《梅花三弄》的喜欢。
梅花,志高洁,冰肌玉骨,凌寒留香,历来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对象。《梅花三弄》说是笛曲,实际上是现代的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的目的,旨在比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还有那节节向上的气概。
《梅花三弄》的旋律优美、流畅,形式上典雅独特,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的描写,赞颂了文人雅士的高洁品格!
共 6 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梅花三弄》也是我最喜欢的乐曲。最主要的是通过琼瑶的电视剧梅花三弄熟悉并深深地被吸引,时隔多年再次由作者的笔端展现在我眼前,依旧是最销魂梅花三弄。这首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浅浅的忧伤淡淡的愁,一夜之间就弥漫在大街小巷的上空,它也曾经让我缠绻不已过。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美妙的文笔,娓娓道来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不仅欣赏了名曲,更增长了知识。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枯木禅琴谱》说:“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梅花三弄》是笛曲,实际上是现代的箫曲,后被改编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这种反复的处理的目的,旨在比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还有那节节向上的气概。《梅花三弄》的旋律优美、流畅。形式上典雅独特,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的描写,赞颂了文人雅士的高洁品格!作者志趣高雅,文采飞扬,才思敏捷,每一首古曲都能洋洋洒洒挥就成一篇篇美文,给人以视听的双重享受,精美文字,强力推荐共赏!【:兰馨慧智】【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92819】
1楼文友:201 - 2 :11:40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国庆节快乐!
回复1楼文友:201 - 22:29: 8 感谢你的精心和温馨问候!
2楼文友:201 - 2 :14:26 欣赏美妙文字给我们带来的视听享受,老师辛苦了,敬茶!
回复2楼文友:201 - 22: 1: 1 《梅花三弄》确实是一首优美的乐曲,不愧为十大经典名曲之一!
楼文友:201 - 2 :18:01 期待老师的十大名曲的收官之作《平沙落雁》的问世,祝您精彩继续,收获多多!
回复 楼文友:201 - 22: :57 我确实在写散文《平沙落雁》,不久就将与读者见面,再次谢谢你的和点评!也祝你创作愉快,精彩不断!
4楼文友:201 - 21:02:29 读了雨春的文字,才明白这三弄的含义,笑自己真是才疏学浅。梅花三弄的歌曲是极其熟悉的,悲戚缠绵,琴曲并不曾听过,想必也是极动听的吧?否则怎么会描写的如此动情?再一次欣赏雨春的曼妙文字,开心不已,祝福快乐!
回复4楼文友:201 - 22: 6:51 谢谢你的驻足留墨!也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5楼文友:201 - 20: 9:20 恭喜作品加精,祝秋天快乐,写作快乐,生活快乐!
回复5楼文友:201 - 2 :29:00 谢谢你的回眸,谢谢你的美好祝愿!也祝你好心情!
6楼文友:201 - 15: 6: 8 祝贺雨春精品再现,期待你下一个精品点缀江山! 刘柳琴,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笔耕不辍,全国第二届职工文学创作班学员。2012年荣登草根名博文化新人榜。已在多家站发表作品近百万字。
回复6楼文友:201 - 08:51:12 谢谢驻足留墨!
7楼文友:201 - 00: 4: 1 琼瑶的《梅花三弄》让我们那一代年轻人感动了很久,其曲目忧伤淡雅,故事情节感人,一时间风魔大江南北。今又见雨春老师的梅花三弄。才知道梅花三弄的典故与来历。没有听过此曲,而他却被雨春老师刻画的如此生动感人,想来定是一首很好的曲子。祝社长美文成精! 缘于文字我们相识在江山!
回复7楼文友:201 - 08:49: 9 谢谢你的精彩的留墨点评!也祝你创作愉快,精彩不断!
宝宝喉咙痛发热
儿童吃什么治感冒发热
宝宝病毒性感冒治疗方法
小儿肠痉挛腹痛饮食注意什么如何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药
小儿便秘饮食注意什么好
上一篇:流年扶一路向暖征文散文
上一篇: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的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