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篼月到中秋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28
又是中秋,先是短信,又是,再是,当然也有,祝福再祝福,无数美好愿望,飞也似地扑将过来,立刻让人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好些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有了联络,好些尘封的情感再次打开闸门,流淌出久违的感觉。这样的时候,这样的氛围里,许多思绪不请自来。
早上跑到弱水边看了一圈,正赶上太阳升起的那一瞬间,河水汤汤,浮沬荡荡,当阳光从东方红晕里忽地一下跳出来的时候,金针般的光芒立刻把眼睛刺得睁不开来,走进树林里,才好张望簇簇红光描金的树杆。晨光晨景虽然百般妩媚,却牵不住我的思想,这时候我想的却是5年前的那个9月下旬,母亲在病危中坚持要回家,我只好带她详装回去,提着妹妹给她、她走那儿都不释手的小包,到河边来,看着满河洪流,让她缓解心情。顺着河堤往前走,母亲指点远处,说这是哪儿,那是哪儿,我明知她有些恍惚,也不点破,逆流而上走了一大圈哄她走回家来。这是母亲最后走过的路之一。每次我走到这里,都会想到母亲;一想到母亲的一切,眼里自然涌出伤感的泪水。
那个中秋如何过的我记不太清了,但是紧挨着中秋的那个十一我刻骨铭心。因为那是母亲最后一个十一,那个时候,陪着母亲过节的我以及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她在之后不到一个月就会永远离开。
父亲离开的更早,他生前的最后一个中秋我不在身边,是赶到十一回去陪病中的他的。父母健在时候的那些中秋,母亲早早烙好锅魁,父亲早早准备瓜果一牙牙切开摆在小方桌上,我们围坐在月光下,甜美地吃着。虽然没有人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但父亲母亲挂念的一定是远在外地出差的小儿和上学的孙儿,我肯定会怀想没有回到家来团圆的姊妹兄弟和求学在外的儿子。
怀想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更加浓重,想念在父母恩情不断发酵中更加稠醇。
从霞光沐浴的胡杨林里走回家,一眼看着靠在客厅墙边的父母遗像。于是,净手后洗了水果,取了月饼,献于前边。明明知道这只是一种形式而要做,完全是一种心念而已。当然,这是必须的形式,用以表达心意的形式。午饭后,猛然生出一个念头:做一个像母亲做过的“八月十五的锅魁”。她说,吃的东西好多呢,过两天做吧。我说,过两天不是八月十五了。于是,发了面才午休。家乡“八月十五的锅魁”,也就是比较厚一点的麦饼吧,曾经,奶奶做过,上边用针尖绘画出极美的纹线、用各种菜叶色彩染成好看的花卉,那种香醇美妙的味道,至今难忘;曾经,母亲做的,她巧妙地用各种工具做出各种花样,味道也做了大量改进,更加香酥可口,让我每到中秋,就想着这一口。如果我赶不回家团圆,父亲一定会把一箱子水果锅魁托运到班车上打来了。现在,方便的时候我能从妹妹那儿拿来些她们创做的新口味的锅魁,试图吃出些从前的意思。锅魁就是家乡的月饼,虽然没有一点馅料,但其味道绝不比任何月饼差。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情感,承载着无数儿女对父母祖宗的祈念。
我的“锅魁”做出来了,色、形、味都没有母亲的模样,只有献祭于父母遗像前、晚餐时嚼到嘴里的情感,是那样醇厚绵长,不绝如缕。
昨天晚上是短信集中的时候。天南地北的问候交织在小小的上。今天早上给大哥打了,下午给弟弟打了。兄弟远望难相见,只能通过声音来团聚一下了。父母去了,故乡的家里没了拴心的木桩,所以我们也没有了曾经奔赴围绕的急切念头。好在,兄弟姊妹各自团聚,健康平安,这个团圆之日,也算是快乐之日了。
电视里讲今年十五月儿最圆,再相见要到2021年。可惜的是,平时晴朗很多的夜空被覆上薄薄一层云,月亮只能隐隐约约地朦胧在半天上。看来,美好也是种无常,能否看得到,全看天意。阴晴圆缺由不得人,悲欢离合人也无法躲避。晚上去看老王师傅,老伴刚去世还不足 个月的八旬老人,见我去看他非常高兴,忙忙拿出好几种水果摆在面前。问问一个人的生活,他说真不习惯,想起来有时候会落泪,“你说,现在活着有什么意思?”面对他诚恳的诘问,我只好说“自古以来就有话,‘人老不好活’。但不好活也得活,您还得好好活,像您过去的精神一样,给我们做出榜样来。”他摆着手说“不行啦不行啦。”细细一看,跟他分别两个多月,他齐整的白发硬是从头顶上减去一半还多。正如他说:“别人说让我好好活的话都有道理、人死了要想开的话也明白,但是一进家门就由不得想起来曾经活着一起生活习惯了的人,由不得地想跟她说话,由不得地伤心。这种感觉,谁遇到谁才能感受得到的啊。”我只经历过失去父母的伤痛,感受不到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亲人离开的味道。他说的有道理,谁的伤心谁明白,是任何道理都解决不了的。想通了算什么?感情的东西有时候与道理无关。
在这个团圆之夜里,一个逝去爱人的老人,他的伤痛,他的孤独,他的难过,不是谁都能解得开的。圆缺,人生中从来都不少见的事情,遇到谁身上谁承担,这也是命运赋予的一部分吧。
回家的路上,风飒飒,叶刷刷,云淡淡。月亮还在云层后边缓缓穿行,看不清它的面庞,看不明它的色彩。或许它太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仰望着它,所以它需要一些矜持,“犹抱琵琶半遮面”,把更多悬念留在人们的思想里。
中秋,一个世界上所有华人心潮起伏欢欣伤感的日子,像钱塘之潮,汹涌奔流,悄然回复。日月生活,也许天天中秋、天天如潮、天天圆缺、天天悲欢。团圆无缺,作为一个美好的生活期望是不错的,但还是得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团圆之后分离,高兴之后悲伤,总会潮涌潮落般来到我们面前的。
月到中天,依然朦胧。这就是生活、人间、社会,没那么多清浊分明的事情,没那么多正邪清楚的道理。教导人们清醒的多是现实,即使中秋,也不可能处处朗月晴空,人人团圆。
不过,这个中秋对于我来说还是好的,一家团圆,人人平安。人不可奢望,不能祈求所有好事都摊到自己身上;人也不必失望,不要以为遇到难题困厄这世上再见不到月光。人康健、事顺达、不全好也没厄运,我们还能向这个世界索取什么呢!
201 年9月19日
共 2 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月到中秋,那些关于和家人团聚的记忆如潮而来。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这个团圆的节日,更让我们对亲情的记忆加深了几份。忆往昔,每当到了中秋佳节之际,都会吃到母亲做的“锅魁”(即作者家乡的一种麦饼,类似月饼),尝着父亲准备的瓜果,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赏月,那幸福的记忆永生难忘。如今,父母早已离开我们,但吃“锅魁”的习惯一直在延续下去,兄弟姐妹虽然各在一方,但大家都过得安好,这和团圆在一起一样幸福快乐。在一年年月光的伴随下,我们也渐渐老了,月圆月缺,也使我们对生死看得更透彻。文笔娴熟,主题突出,感情充沛,佳作,推荐共赏!欢迎您继续投稿筐篼文学。【:蓝明】【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92111】
1楼文友:201 - 10:41:15 每逢佳节倍思亲,拜读之中老师的美文,学生受益了很多,问好,远握,祝愉快。 享受文字的快乐。
回复1楼文友:201 - 1 : 6:56 节日好,辛苦啦,献月饼!
2楼文友:201 - 10:1 :54 祝贺精品!!!期待精彩继续!!! 我是您不经意间忘却的一个人,您是我无意之中想到的一个人。
回复2楼文友:201 - 16:55:59 感谢总编鼓励,节日祝福!
楼文友:201 - 15:50:48 欣赏学习佳作,问候朋友,节日快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积累素材,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
回复 楼文友:201 - 16:56:18 感谢鼓励,问好节日!
弥勒灯盏花药业发展
灯盏花药业哪家好
弥勒灯盏花药业产品
红河灯盏花主要成分右腿抽筋是怎么回事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上一篇:追风筝的人回喀布尔放风筝
上一篇:江南秋念远方的妈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