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走马观宝岛下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17

摘要:走进台湾宝岛,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走马观花似的一游,环岛7日,看风景,赏风俗,品美味,购特产......虽然未免有些脚步匆匆,但跨过那一湾海峡,踏上那一块宝岛,台湾从此不再神秘和陌生。 【台北海岸与野柳奇观】

10月20日,台北的天气真不错,碧海蓝天,空气清新,让我们有幸观赏到了台北海岸的日出,还有野柳地质奇观,大自然如此雄宏、瑰丽,真令人心旷神怡。

昨日,夜宿台北县福华渡假饭店时,我们住在15楼,走上阳台,面朝大海,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听导游说这里是台北有名的北海岸,可以早起看海上日出,欣赏独特的海岸风貌。于是,我和同事5点时分就睡不着了,早早起来只为观日出。饭店离海边并不远,而且仅走几十米有一处最佳观赏日出的地方,但需通过一道门岗才能进去。守门人说,我们不属于他们那个宾馆的客人,要买门票才能进去。其实,再往前走一段路也可到海边,一样能看日出。见时间还早,我就和同事商量干脆绕行到另一处海边。此时的北海岸,还在沉睡中没有醒来,只有我们在黎明中穿行,感受台北海岸的气息。

6点时分,天由微亮开始大亮了,往海岸望去,只见远海天边黛色如墨,如长城一般横贯在海的那边。晨风吹来,有些微凉,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凉意。观海,海浪一浪接着一浪,卷起波涛翻滚到海上,拍打在沙滩上,阵阵涛声在晨空里回响,又仿佛震荡在心头。远处的天边渐渐有了红光,可那黛色的云层却仍不见散去。我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下这景象,也唯恐错过了拍日出的最佳时机,我们就一边在沙滩上散步,一边等候在海边。6点 2分,天边现出了一屡红光,并逐渐冲破黛色的云层,把一道道金光射向天空。我们眼睛盯住前方,看着红日开始露出头来,一轮圆弧渐渐放大,止不住一阵欣喜,随即连按快门。时间在流动,日头在伸展,仿佛破墙而出,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并用它的光芒照亮了大海,照进了海岸上的每一个角落。霎时,海风不再惊人,我们从太阳那里得到了温暖,在沙滩上奔跑,微笑绽放在脸上。我和同事相互拍照,也拍下了海上日出精彩的瞬间。初生的日出,让万物变得鲜亮,海成了金色的,浪涌到沙滩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银光;而我们的脸上也是红彤彤的,心情格外敞亮。那一刻,我们几乎要雀跃了,多想用手捧起那道道霞光,还有那圆圆的红日。我喜欢太阳喷薄而出的壮观,爱听晨光中大海涛声的奏鸣,因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有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那么,我的心情呢?

沐浴在北海岸的晨光下,看着镜头里那些激动人心的美妙时刻,我陶醉在金秋的艳阳里,让行走的心情也如太阳一般开始灿烂起来。

看完日出,用过早餐,收拾好行囊,导游说将先带我们去参观一个海岬的地质奇观。沿着北海岸,用了不多的时间,我们便来到了台湾野柳地质公园。野柳位于台北县万里乡,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过千百万年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了蕈状岩、烛台石、薑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导游买好门票,我们一行人一边在公园门前留影,一边观赏周围的景色。穿过一块花园式的空地,便走上了长长的海岬之路。这个海岬长约1700公尺,所有的地质原貌都在这里得到展现。而著名的莫过于“女王头”了。听到有说,它其实就是一块经过海水侵蚀和风化的薑状岩,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今日的面貌,从某一角度看,酷似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头像,因而得名并已成为野柳奇观的标志。当我们走近蘑菇状地质奇观时,观看女王头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纷纷在女王头像下拍照留影,为了防止对这一奇观有损害,公园采取了一些隔离措施,要与“女王”合影,得耐心排队才能抵达,并需同伴配合,迅速按下快门。我们因为时间问题,不敢久留,而且想多看景观,也就只能远远地拍下“女王头”的侧面,没有留下与她的合影。“女王头”给野柳这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增添了人情味,也让野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质奇观,现在已经成为大陆游客必游的景点。在野柳走马观花似地穿行,让我有幸拍到了一些薑状岩(如蘑菇一样的岩群,十分壮观、有趣),你看,海狗石、台湾版图石、烛台石、壶穴、海蚀洞等奇异景观,是多么美妙神奇啊!

走到海岬中部,海岬延伸到大海中,两边相望,天海一色,蔚为壮丽。而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大海边还有好几个台民手握长长的鱼竿,或坐或蹲在海边,眼盯着鱼线在海水中飘动,悠闲而平静,耐心等待着鱼儿上钩。天蓝蓝,海蓝蓝,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垂钓,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啊!不知不觉中,我真舍不得离开这个难得的地质景观区,真想有时间好好感受这奇异美景。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走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伴在一个紧贴峭壁的平台相遇,这是个绝好的景观台,可以一览野柳奇石的全景,还可以看到海边的一些常见植物。此时,当你远眺延伸到大海中的野柳海岬,你不禁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叹。于是,我们再次拿起相机,在这里相互拍照。湛蓝的天空下,我们与蔚蓝的大海、还有那些奇岩怪石合影,也将野柳的野趣深深地融进了脑海里......

【日月潭水洗日月】

对于台湾的了解,最初应该算是日月潭和阿里山了。也不知何时,听说台湾有个日月潭,那时年轻嘛,就充满了想象力:明月之夜,一潭好水映着日月,美丽的姑娘在月下起舞,让潭水都跟着蹁跹起来。想象总是迷人的,日月潭也在心中留下了神秘的面纱。此行台湾,对日月潭就更加充满了向往。一周的旅游,现在总算可以一睹日月潭的风采了,心情似乎格外不同。

这是在路上时间最多的一天,参观的景点却只有 处。上午8点半出发,经过2个来小时的行程,我们先行抵达中台禅寺参观。导游介绍说,中台禅寺创建于1994年,是一个佛教胜地。整个禅寺建筑气势宏伟,装修风格结合中西建筑元素,其主体建筑以石材为主,象征修行的坚固和永恒不变。不仅主建筑吸引人,寺内祖师伽蓝殿的晶雕玻璃、四大天王与柱身合一,万佛殿中的药师七佛塔等,都是精心雕琢、充满艺术感和深具禅意的作品。由侧面看主体建筑,彷佛是一位在青山中禅坐的行者,正面外观则像蓄势待发的喷射机,象征禅宗“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无上心法,设计兼具时代开创新意与绵长的禅宗古意。中台禅寺由惟觉老和尚担任主持,目前在全台湾省有80多家分院,并且定期举办神修活动,成为众多佛教信众的信仰中心,慕名而来的游客和信众络绎不绝。

走进禅寺,寺门高大,十分壮观。正门处是佛祖座像,南无弥勒尊佛金身大肚,笑口常开,喜迎游客,座像两边的对联写着:“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以禅示人。殿堂内,四大天王(四面人头)像则分镇在殿堂四周,其金刚严肃的眼神令人为之震撼。另有18个法师座像也分布在殿堂内,让我们感受到了禅意的威严。人们在这里参观,朝拜,内心多了安宁。只因我们不是专为拜佛而来,除了拍照也无心对禅寺有更多了解,匆匆浏览,只期待能够早点看到日月潭。

下午2点左右,大巴沿山路盘旋而上,拐过一个弯,碧波万顷的潭水扑面而来,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仿佛心跳都加快了。沿潭边的观景路步行,看悠悠碧水,波光粼粼,湖中不远处还有如草墩似相连的一长条悬浮物,像绿色链条漂浮湖面,感觉别有生趣。我们便对这群山之中的壮观湖景赞叹不已,忍不住要与秀美碧潭合影留念。记得还是在读中学时,我们经常要到农村去劳动,那时的池塘、小河、沟汊较多,但河水却是清澈见底,掬一捧水喝,沁心润肺,带着甜味。可现在由于过度地占地、填湖,早已难得一见沟渠湖汊了,更别说看到碧绿的湖水了。如今,在台岛之上,能有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心底涌出了多少喜爱。也许有人说,日月潭还是太小,赶不上大陆的西湖之美。而再看眼前,四周群山环抱,起伏的山峦与婀娜多姿的湖水相映成趣。我们徜徉在潭边,眼前是一泓碧水,湖面辽阔,在蓝天的映衬下透出了它的轻盈、透亮,优美如画,又是多么惹人垂怜!导游告诉我们,日月潭是一个高山湖泊,位于南投县鱼池乡。它是台湾岛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790多公顷,周长 000多米,以拉鲁岛为界,北半形如日轮,南半侧状似月钩,因而得名。日月潭,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难怪会让人念想呢!

十多分钟之后,我们来到了专供游人泛舟日月潭的游轮码头——水社游客中心。乘导游联系安排游轮的空隙,我和同伴们在码头上相互拍照,把欢笑留在了日月潭边。面对满潭的湖水,我忽然感到,日月潭多么像一个圣女,她的自然,她的柔情,总能让人赏心悦目。此刻,站在她的面前,我顿觉心也如这湖水一样明净起来。

乘坐游艇横渡日月潭,是大家都喜欢的游览方式。船在碧波中起伏,颠簸,我们的心也在荡漾。而我更是对碧波有一种特别的喜爱,你看,游艇劈波斩浪,那是何等气势;而浪花因船的飞驰溅得很高,在湖面上欢快地追逐跳跃,又是何其欢腾。在自然的面前,我感到自己多么渺小,有时甚至还不如飞溅的浪花。是不是只有面对自然,我们才能学会让自己强大?船行至中央,我们亲睹了葱绿的小岛——拉鲁岛。岛因其小而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又称珠子屿、光华岛。据说,每当夕阳西下,新月东升之际,这里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优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小岛的四周,铺有木板路,应该是如码头的木桥一样,方便人们上下的吧!

穿过拉鲁岛不一会,我们便抵达了湖的对岸——玄光寺码头。这里也是一个供游人休闲的地方,站在山上眺望日月潭美景,视野俱佳,不仅可以看到湖心小岛,往来游艇泛起的涟漪,而且四周的山峦景色及附近的人文景观也都尽收眼底。真乃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在这里,我们虽然无暇去了解日月潭更多的人文历史,但在通往玄光寺的阶梯上有一凉亭,金盆阿婆香菇茶叶蛋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据说,经营茶叶蛋的阿婆从少女时就开始卖茶叶蛋,做了50多年,如今80岁了,其茶叶蛋却越卖越旺。老人的茶叶蛋是以南投当地出产的阿萨姆红茶和香菇做成的,风味特别,深受游客欢迎。台湾开放大陆游后,更是一曝而红。假日经常可卖到五、六千枚,创造了台湾地区庶民经济传奇。我们团队的组织者听了介绍后,赶紧派人站队购买,并按每人两枚分发,一尝味道果然不一般,不仅入味可口,而且还有淡淡的香菇清香,真让我们大饱了口福,现在想来还有回味。

对我们观光客来说,日月潭只是走马观花式的一次游湖,无法真正去领略她的美。比如我们,就连较近的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等都没有时间去参观,更不用说还有蒋氏家族在此生活、住过的地方了。日月潭自然的风景名胜历尽沧桑,是在台湾人民的精心呵护下,才得以让更多的游客欣赏到她的风姿。新华社首批赴台采访的高级陈斌华先生在台湾行走十年,出版了介绍台湾的专著《自在台湾》,他在书中写道,要领略日月潭的美景,需住到临湖的饭店,“入住后,你可以静下心来,坐在房间的阳台俯瞰,远山青翠,拥抱着清澈的潭水,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看来我们是无福享受这样的美妙了,但“你是心中的日月,落在这里,旅程的前后多余,只为遇到你。”我会说,日月潭,我来过!一潭好水洗日月,你将与天地同辉,为岁月留痕!

【阿里山神木】

从有常茶园上阿里山的时候,已是上午10点50分了。阿里山海拔约2216米,坐大巴上阿里山需一个多小时,全是盘山公路,颠簸是难免的。导游说,从山下到山上温差大,还得带上外套。主要问题是对晕车的人来说,要上一趟山就很困难了。于是,出发前,导游征求大家的意见,对不上山的人则还需签一个协议类的文书,表明是自愿放弃游这一景点的。最终有兴致上山的只有1 人,其他人因晕车和其他原因自愿留在了山下。

大巴开始在山路上盘旋起来,不停地起伏摇晃,让人不敢离开座位。导游反复对我们说,开车的师傅是最棒的,言下之意,一方面想让我们放心坐车,另一方面也是对师傅的鼓励。师傅年轻,稳重,那技术还真没得说。不过想上山的我们,并没有被难行的山路所吓倒,大家一边看着车载电视《张学良》,聆听那一段过往的历史;一边谈笑着看沿途的风景,好像没有感到有何不适。车向上开着,窗外可见山峰相错,雄姿巍然,山坡上摈榔树、修竹连成一片,使阿里山充满着勃勃生机。看着阿里山的美景,我不想错过,顾不得东转西弯的摇摇晃晃,还是拿起相机对着沿途的风景不停地按下了快门,收藏起青山、茂林和野趣天热的美景,还时不时地为大自然的造化惊奇、叫好。

不知转过了多少弯,爬过了多少坡,只觉车越往上走天越蓝。挺拔的山峰、茂密的森林,还有沿途翠绿的茶树,都有一种想让我下车去走一走的冲动。其实,对于阿里山的感知,最早还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高山青》,那让人耳熟能详的歌词莫过于“高山青,涧水长,阿里山的姑娘美于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也因为这首歌,激发了我们对阿里山的向往。之前,导游曾介绍说,阿里山的姑娘是否美如水,那是仁者见仁了。但上了阿里山,那里的小火车、云海、日出、晚霞、森林(神木)“五奇”才是阿里山真正的美之所在。当然,只有住在山上才能看全这“五奇”景观。我们这次能够看到几奇呢?

共 717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将自己游览宝岛台湾的所见所闻向读者娓娓道来,【台北海岸与野柳奇观】是那样的壮美和神奇,让人印象深刻人恋恋不舍;【日月潭水洗日月】终于揭开了隐藏在心中多年的面纱,“日月潭,我来过!一潭好水洗日月,你将与天地同辉,为岁月留痕!”;【阿里山神木】“让我对眼前这棵躺倒的神木肃然起敬,更为台湾人民崇尚大自然、保护物种的精神所感动。”“沉浸在阿里山的传奇中,不见阿里山姑娘美如水,也不再遗憾。”品读作者的游记,如同与作者一道游历了宝岛台湾。作者不但把所见所闻如实描述还将的感想感悟与读者分享,一篇语言生动,文字精炼,感情真挚的游记性散文。倾情推荐共赏!【:鱼在游】

1楼文友: 07:2 :58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回复1楼文友: 07:29:58 谢谢鱼在游老师辛勤!远握:))

2楼文友: 07:24:49 一篇让读者免费游览台湾的游记散文,值得细细品读!!!

楼文友: 07:25:14 希望作者在荷塘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回复 楼文友: 07: 0:45 谢谢!望多多关照帮助:))

回复 楼文友: 07: 5:25 谢谢!望多多关照和帮助!

4楼文友: 19:59:5 把宝岛游览的遍,赞赞赞

月经量多吃点什么好

月经量多如何调理

月经量多吃点什么补

老年痴呆前期怎么治疗
氨酚烷胺颗粒小儿能服用吗
老人心肌缺血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