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边走边看话古玩随笔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9-23
摘要:看多了,学多了,就慢慢悟出了,特别是听了马未都的话,才知道,收藏古玩,丰富自身古玩知识,修养方为王道,而不在于你是不是一定要拥有它。 随着年龄的增长,没事的时候,喜欢到各地的收藏市场转,看到不错的东西,就买点。时间一长,天南海北的朋友交了不少。也熟悉了全国各地的一些古玩市场。
全国最大的古玩市场,非潘家园莫属,它地处北京三环路的东南角行程,从北京西站到潘家园大约14公里,这时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经营各种古董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
这里共有三千多个摊位,连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也在此经营本民族工艺品。潘家园的魅力就在于它的 奇 和 旧 。所谓 奇 是指地摊上的货物中确实有珍奇宝物;所谓 旧 ,就是出售的物品,都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进去逛逛吧,很多好东西等着你去发现它呢。
北京除了潘家园还有琉璃厂,北京琉璃厂最早始于明代,得名于明代烧作砖瓦内府器用的琉璃窑厂。清时形成了以经营文玩为主的琉璃厂文化街。琉璃厂的古文化商店共有100余家,除字画古书外,还有碑帖、印石、墨砚、毛笔等,凡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用的东西,这里都可以买到。
广州西关历来是南方地区古董的集散地,如今成为全国四大古玩市场之一。古玩城是一条长约一公里的古色古香的古玩专业街,主要经营古旧陶瓷、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翡翠玉器,还有不同类型的新旧相交以旧为主的艺术品。西关古玩城有一些颇具实力的古玩商活跃在古玩界和拍卖界,因此在这里常常能够看到一些珍品级的好东西出现,其中陶瓷占的比例最大,远达隋唐,近至民国。
六朝古都的南京夫子庙,也是重要古董集散地之一。在夫子庙正殿的后面是一片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群,这里深藏着大大小小近二十家古玩店铺,夫子庙的古董市场和艳俗的旅游工艺品混杂在一起需慢慢逛。
来夫子庙的多是游客,故而这里的古玩店主要经营的是各类工艺品、字画和仿古画。当然偶尔也可以见到一些晚清、民国时的瓷器、杂件。夜晚的夫子庙彩灯齐放是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上海城隍庙藏宝楼是华东地区较大的古玩旧工艺品市场,也是上海人气最足的古玩市场。每周六、日两天有交易。这里保留着明清古玩早市交易(又称 鬼市 )的特色。西安的文物古玩市场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历来都是举足轻重的。其中。陕西西安古玩城规模较大。形成时间较长,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古玩交易早市,临时摊位达到 00多个。在古玩城,瓷器、玉器、字画、像章、书籍、古币等都有专门的店面。
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也很有名气,位于成都市青羊宫、杜甫草堂、百花潭和文化公园之间,与四川省博物馆临街。从成都火车站到送仙桥大约7公里,主要经营民间工艺品、旅游用品、文化用品、字画、钱币、邮票、珠宝、翠钻、刺绣、骨雕、奇石、金银铜器、古董珍玩、陶瓷器、古旧家具、古籍善本、仿古家具等,是西南较大的古玩市场。
走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感悟就多,发现的道道也多。发现,古玩已经越来越与我们远去,远去的是它的原来的收藏价值。这不,原本一文不值的东西,精心涂抹一番,就可以价值连城;巨大的利益,令这个市场不断膨胀,更有一些家族,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在这个晦暗不明的江湖里营生。
前不久,到上海城隍庙,凌晨时分,附近的老街已人影幢幢。在这条十米左右见宽的街道两旁,从入口的牌坊处就摆起了小摊,一路向里延伸了几百米。借助街道内昏黄的路灯,不时有影影绰绰的手电筒光束扫过两边的地摊,而小摊主则几乎隐没在黑暗之中。
这里就是上海最有名的“鬼市”。一位苏州画廊老板明显淘到了满意的货品,他展开一幅泛黄的某名家山水画,笑着对说:“这东西寓意好,开价10块,最后6块成交,我拿回去裱一下,也不卖贵,开个三五千元,肯定有人买。”
在“鬼市”,一块等于100元,一角等于10元。这幅1000元成交的旧画,在他的画廊可以标价几千元。这名老板还展开一幅书法,说这是仿某大师的字,仿得还可以。你如果确实喜欢,可以优惠,让人无语。
文人都喜欢紫砂壶,由于烧制时的温差,紫砂色泽变化多端,素有“五色土”之誉。无论粗犷中透着古朴,还是简朴中蕴涵灵巧,无不风姿绰约,走进了文人书斋数百年。
明清至民国时期紫砂壶,由于文人的参与,渐渐演绎成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人文历史、哲学睿思,及文人士大夫的欣赏习惯,息息相关,并主导古玩的走向与脉络,它不再是实用器,已上升为一种文化样式,并影响几代人的审美情趣。
相传明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个书僮供春,把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制品、纯粹的日用品,推入古藏雅玩,成为一门古玩,于是有了“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说。民国时期又将紫砂壶推向巅峰,成为陶艺收藏中最为风情万种一个门类。
紫砂壶最妙的是纯手工的捏拍镶刮工艺,将钮、盖、腹、把、嘴、足等,分别镶制而成,其中蕴借着制陶人的心绪、气息与文心,并随着时代更迭与文人把玩,成就款款精巧器型,光润可人。
那是一种从砂锤炼出来的紫砂陶泥,既不夺茶香、无熟汤气;又能吸收茶汁渐成“茶垢”,使注入的沸水也有茶香;既有陶的透气性,又有瓷的不渗水,“色香味皆蕴”。
真正的好壶,不仅泥好、工好、款好,还要会“养”,这才能玩出它的细、润、柔、雅,使之神采温润。品茗、把玩正是一个养壶的过程,随岁月的流逝,壶渐显滋润感,犹如文人读书,读着读着,这人便有了“气质”。
前不久,到江苏的丁蜀镇去了一趟,在丁蜀,紫砂是绝对的主题,因为在这里,几乎所有商店名都和紫砂有关,旅店的壁画、装饰也全是紫砂系列。
在丁蜀,你无法数清有多少作坊,因为每一座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低矮平房都可能是一个家庭作坊,一家人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小的流水线,专门生产紫砂壶坯,而他们还只是“制造机器”,因为会有专门的中间人给他们下订单,他们需要做的只是重复着拍泥、转壶等工序。
经营紫砂的老刘介绍,紫砂壶成本并不高,千元的已经非常精致了,但卖出去远不止这个价。现在主要做仿品,进价五百,卖出去两千,工艺好的价格甚至翻几十倍,个别仿大师壶卖到几十万元的也有。
前不久,一位朋友想要一个陶俑的佛头,转了几个古市场都没的找到合适的,一位远方朋友说,你真想要,给你推荐一下地方,有时间去看看,在河南的某村。
乘火车转汽车,来到了某村,该村的家家户户都制作汉陶俑,做得惟妙惟肖,从挖泥、捣泥、塑像、上色到烧造,完全一条龙。更绝的是,你要什么就能给你什么,仿得非常好,我当时1000元买了几尊陶俑。
那里的老老少少整天就坐在桌边为陶俑画线,也没什么文化,但手法非常娴熟,草稿都不用打,拿起笔来随手一勾一画,眉毛就栩栩如生地出来了。这些村民就是陶俑流水线上的工人,由于长年累月画一样的东西,极其娴熟。
什么东西成了流水线,价值就不好说了。流水钱就是不停地复制,他们可以复制任何一个品类,只是像景德镇瓷器之类的,工序更加复杂,需要的仿制高手也更多,包括会烧制的,会画画的,各自封闭地完成工作,最后由中间商“串联”成一件完整的瓷器。
有时,这些仿品第一次出手时还知道是仿品,但随着不断流转,真假逐渐模糊,时间长了,假的也能成真的了。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是瓷器、书画和玉器三分天下,在字画、瓷器、玉器被资金不断炒作的时候,陶器夹缝求生存,其价值一直未被市场认可。
据上海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运营总监、展览总监王燕表示:“现在收藏热,藏家的收藏门类可谓五花八门,但对陶文化领域涉足者却很少。有藏家认为陶器保值增值功能差,也有藏家认为陶器品位不高、收藏价值较低。其实陶器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不是陶器没有文物价值,而是我们的藏家群体缺乏文化历史内涵。”
说实话,普通人根本无法判断一件陶器的艺术价值,它需要考量很多方面。首先要看产地,比如几大重要窑口,此外是器型、图案花纹、釉色、胎质,以及作者是否名家,其工艺水准如何。
而古陶还特别要关注文字款识、存市量多少等。古陶器历史悠久外形质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是传统的收藏门类之一,也是文物中数量最多的品种之一,比较典型的包括封泥、秦汉瓦当,北魏、汉、唐俑人及动物俑,彩陶和代表各个时期的陶器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我们的收藏过程中,在赝品云集的市场收藏一件有价值的陶器并不容易。特别是高古陶器经历了几千年岁月,能保存下来已经是奇迹了。高古陶无论是稚拙自然的素面陶还是色彩斑斓的彩绘釉陶都是古人艺术美的再现。
记人有人说过,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古陶收藏要讲究年代,特别是能够代表某段时期、某个地域的经典陶器。古陶中的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最具收藏价值。
古陶中的唐三彩、宋三彩、辽三彩是市场的佼佼者,特别是其在国际市场的拍卖成绩非常骄人。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一件唐三彩马拍出了近400万英镑的高价;200 年,一对唐三彩马被买家以157.6万美元买走……。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收藏往往与我们的审美结合起来,古陶的色泽比较朴素,不具有装饰美感,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外表多留有泥土等历史痕迹,从某种角度上说,确实上不了大雅。
同时,古陶大多是冥器,属于陪葬品,所以有些人比较忌讳收藏古陶。总之,大家对古陶的认识不够,藏家怕买假货,而市场又缺乏专业的评估机构。因此,陶器想惊艳市场,必须要经历其质朴之美逐渐被藏家认可的过程。
古陶是很重要的收藏门类。比如封泥瓦就曾是当时最著名的收藏家最关心的藏品。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它的价值不被认可。与铜器相比,陶器的造型和文饰变化多,不乏经典,虽然陶器存世量相对较多,但完好性不如铜器。
古陶作假的手段五花八门,藏家识别起来也需要经验积累。古陶作假一般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制作者以真品为参照,然后毁掉一些价值低的、与原器属同胎的陶器,调和配比后用其泥土做成范模,晒干入窑焙烧,然后入土使其生锈。
有的是将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此外还有依照史书进行仿制,以迎合按图索骥的藏家。还有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上再入土的短期做锈法应运而生,不过这种低劣作伪很容易穿帮,用开水一冲就臭气熏人。
还有是把陶器刷一层龙须菜煮成的汁,再撒上古墓里挖出的土,重复几次就能以假乱真了。自然,普通人是无法鉴别的,这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先要看器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
如陶鼎和陶钟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绝迹了。藏家要掌握各时代器型特点。留神一些新器型,一些没见过的奇特器型大都是现代臆造的。其次是掂重量,新的重,老的轻。此外是听声音,新的清脆,老的发木。最后是观察颜色,真品彩陶绘画色彩黑中泛褐,假的多是墨汁所绘。”
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隋唐五代精美的越窑青瓷到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瓷系列,都成为世界瓷器史上的耀眼之星。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随着收藏投资市场的活跃,古瓷器价格一路上涨。
现在,无论是古瓷或是新生出炉的陶瓷,都有人在收藏,瓷器收藏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瓷器收藏与钱币、邮票收藏投资一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古瓷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现代收藏称现玩)、古董。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
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尤其是御用汝瓷。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各地、各国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
目前市面上,一块带有芝麻钉的汝瓷残片已达数千元,如果是一件完好无缺的汝瓷器,那将是数万,数百万元甚至更高的价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要数元代青花彩瓷了。
而唐代青花(唐青花是由白瓷与三彩孕育而生,唐代白瓷成熟的烧制工艺,使三彩器与唐青花以其洁白的衬底映照出艳丽的色彩效果)因其存世数量极少而难得,故唐青花瓷从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上讲,均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汝、官、哥、钧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倒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
共 6219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中,从几处古玩市场入手,转而描述到古玩中所涉及到的分类、历史、文化等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的详尽的,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属于古玩的画卷。尤其是,以古玩行业中的陶瓷为主,进行的具体的表述,古陶的出现,以及到了后来的瓷器,从窑口的不同,到了宋代以后的瓷器巅峰。让人感觉到陶瓷文化的瑰丽的同时,也心生向往。当然了,就收藏而言,古玩一行中的“看过即拥有”,则是最好的心态,尤其是对于初尝爱好者,更是如此。就作品的整体而言,这一篇随笔,很大程度上,对于古玩有着一个不错的概括,不管是古玩的发展,还是如今的现状,都比较的中肯。。——履泽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0:10:59 不错的作品,期待更多精彩。欢迎赐稿江南烟雨社团。祝福愉快。
2楼文友: 16:11: 6 玩是一种大境界,欣赏好文。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分为哪些种
灯盏花产业医药市场发展
哪里有生物谷灯盏花滴丸卖
老人严重缺钙怎么补小儿便秘怎么调理
云南有哪些灯盏花药业
上一篇:玉秋菊
上一篇:柳岸花金色的油菜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