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兰月叶空苗乡城步采风作品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08

丙申年兰月叶空苗乡城步采风作品,绝句、律诗十首(平水韵)、新诗一首、散文诗一首

一、【铺头】
吾亦爱吾庐,悠然古铺间。
楼台淹日月,溪壑共云山。
纯孝生芝意,鳌头释褐还。
繁华摇落处,往事忆乡关。
《注释》
1、吾亦爱吾庐:出自晋末诗人陶渊明的《读三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意思是群鸟为找到可以栖息的地方而高兴,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2、纯孝生芝意:指北宋时期的上高人易延庆,字馀庆,聪慧而博学,尤其长乎声律。初官临淮知县,乾德年间因父亲去世而在墓旁筑庐守孝,墓侧产灵芝。太宗时官大理丞,又因葬母而弃官。母亲生前喜欢吃栗子,他便在墓前种了两棵栗子树,树长大后结成连理。当时人称他为“纯孝先生”。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
4、释褐:指脱去百姓的布衣换上官服。古代也指平民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做官。这里指宋朝淳熙乙巳(公元1185年),易祓考取状元,皇帝赐封释褐状元。

二、【吊龙】
夜访苗家寨,双龙月下飞。
空灵飘逸舞,韵动洒脱挥。
闲适当中乐,陶然已忘机。
迢迢携手北,一路洞庭归。
《注释》
1、迢迢:形容遥远
2、携手北:资水、沅水两河发源地来自苗乡城步,一路北上流入洞庭湖,笔者把两条吊龙想象成它们。

三、【蓝玉故里】
驰骋沙场将,扶城世代尊。
山光祠故里,溪影太平村。
落叶人何在,冷阁殿几轩。
凄凉蓝狱案,乌饭祭英魂。
《注释》
1、扶城:现城步县丹口镇太平村。
2、祠故里:原为蓝氏宗祠,后为纪念蓝玉,更名为“蓝玉故里”。
、殿:蓝玉故里上厅中间为宫殿式神龛。
4、蓝狱案:蓝玉卓越的军事才能,屡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嘉奖和赏赐,这渐渐滋长了他居功自傲、专横跋扈的恶劣作风。蓝玉高傲自大的行为引起正在加强和巩固明朝中央集权的朱元璋的极大不安。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 9 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王献称蓝玉有谋反行为,因此,蓝玉被朱元璋以谋反罪打入大牢,全家均遭处斩,株连者达15000余人。这就是惊骇古今的“蓝狱”案。
5、乌饭:是蓝氏家族祭祀蓝玉的重要节日,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族人们都要接亲人回家,备以丰盛酒菜,吃祖传的“乌米饭”,俗称过“四月八乌饭节”,用这种祭祀活动来表达对蓝玉的怀念。

四、【木叶吹歌】.叶空
昔闻苗岭奇人事,慕仰前来众客围。
木叶吹歌惊四座,幽音变调拂行衣。
龙吟虎啸忽飘洒,万壑千泉渐式微。
绝艺淡泊名与利,无言守望古来稀。
《注释》
在城步苗乡,唱山歌、吹木叶好似孪生兄弟,吹木叶的人必会唱山歌,但会唱山歌的人却不一定会吹木。1949年10月在城步出生的杨光清老人就是能将两者发挥到极至的人,“我父亲是把吹木叶的好手,但却脾气暴躁,不肯教我,我是向邻村于师傅学的。”于师傅叫于满凤,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女歌师,吹木叶也远近闻名。她教杨光清怎样选叶、怎么握叶。说起学吹木叶,少年时候的他没少下功夫。他曾躺在杨梅树下两天两夜,认真领悟吹歌诀窍,也吹掉了几萝筐树叶,终于能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为掌握吹歌诀窍,他尝遍山中树叶,年青时曾误吹过有毒的虫叶子,让他唇边至今留下伤疤。由于长年吹木叶,他的嘴唇也与别人有所不同,里面有一条小小凹槽。而今的他早已吹得出神入化,小小一片树叶,到了他的嘴里就能吹出千变万化的歌声,并由此获得“江南一叶”的美誉。

五、【清溪古民居】.叶空
青峰卅六锁云霞,坐落古居几百家。
福禄堂屋雕寿喜,溪泉渠水引鱼虾。
于今旧院寂烟火,终古垂杨剩暮鸦。
杨氏犹闻戎马啸,官厅史记翰林华。
《注释》
1、青峰卅六:清溪古民居建筑群背靠城步著名旅游景点三十六峰。
2、福禄堂屋雕寿喜:清溪古民居具有浓郁的苗族文化特色。正屋的堂屋门以六扇门为主,下半部为平板,上半部为花窗图案,雕刻福、禄、寿、喜等文字及喜鹊、鹿葺、梅花等图案。
、溪泉渠水引鱼虾:早在明洪武十一年(1 78年),清溪杨姓先民就用青条石修筑了一条长2000米、宽60厘米、深70厘米的水渠,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虽然历经六个半世纪,至今尚未衰败,仍在为民众所用。
4、犹闻:好像还听到。
5、杨氏官厅:“杨氏官厅”门额题写于明崇祯五年(16 2年)。当年杨氏先祖、明廷太仆寺少卿、江南巡按监军监察御史杨乔然奏请崇祯皇帝题写了“杨氏官厅”门额,趁还乡祭祖之机将此门额从北京怀柔县迁至祖籍地城步大竹坪杨家祠堂。这块门额至今保存完好,是城步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县人民政府对此予以立碑保护。
6、戎马啸:这里引申为杨氏官厅的武将。
7、翰林华:这里引申为杨氏官厅的文官。

六、【红军桥】
重走红军路,征途万里尘。
秋风吹乱冢,白日照羁身。
饮马清溪水,烽烟战火轮。
青山依旧在,只是换新人。
七、【大寨】
一夜溪声眠倦客,平明报晓入阁楼。
轻询岭上多云否?只待晨曦镜里留。
八、【上排梯田】
梯田山雨浥轻尘,小路迢迢不见人。
云海隐峰秋色渺,翠竹慵倚玉颜新。
九、【城市新跨越】
一步倾城新跨越,苗山侗水又长征。
油茶斟满酬远客,一洗轻尘共太平。
十、【青钱柳】
兰月飘香步小城,云山雾岭采风行。
今朝柳别衡阳雁,不舍南山邂逅情。


共 20 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组作品用简洁的文字,详细叙述了苗家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及东南亚。苗族的历史悠久,苗族人民善于歌舞,歌舞形式丰富多彩,苗族舞蹈、鼓舞、芦笙舞令人叹为观止,因此,苗族被称为“歌舞的民族”。苗族人也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跟随作者的文字,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感谢赐稿江山,期待精彩继续,问好【编辑/寒天客】
1 楼 文友: 2016-09-06 07:47:11 欣赏佳作,不足之处敬请谅解,问好湛江癫痫病医院
中药调理月经量少
淄博中医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