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散文司马迁为何狂骂秦始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21

秦始皇一统天下,西汉司马迁也没有给他好脸,还挖空心思把他骂了个不休。

在司马迁的传世名著《史记》中,秦始皇不是个好皇帝,塑造出来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狂妄、怪戾的暴君。司马迁简要记录了秦始皇的出生、成长后,着重记述了秦始皇执政后,焚书坑儒,严厉法度,滥杀无辜,大秦国速成速亡、子孙大败的事实。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嘲讽味道。不仅如此,司马迁还变着法地狂骂秦始皇,“骂娘”骂得歇斯底里,简直成了市井叫骂的“鼻祖”。太史公煞有介事、有意无意地道出了秦始皇极为不光彩的身世,和其不知姓氏、 不羁母亲“赵姬”的风流韵事,言其强烈的淫欲,非得有 能搅动桐木车轮的情人嫪毐才能满足。与其说是嫪毐 硕大,不如说是“赵姬”阴器奇特,描述几乎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后居然有好事者据此,将其列入“古代十大名妓”之列,殊为可笑。不过,这也许正是太史公所希望的结果。

秦始皇,“千年一帝”,功高盖世,司马迁不主唱“赞美诗”,让人已觉奇怪。更令人生疑的是“重量级”的人物国母“赵姬”,堂堂的太史公弄不清其姓名和出身,倒对赵姬的“名人”私生活了如指掌、津津乐道。好像不“戏说”这些低俗的“花边”,《史记》就吸引不了别人的眼球,成不了千古名著。一个严肃的史官忽然热衷于追星逐臭 、哗众取宠,甚是怪异。最使人费解的是,作为文绉绉的史官,司马迁“不务正业”添些“桃色作料”倒也罢了,偏偏还要骂人,喋喋不休、发疯地骂人,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史记》虽然是正史,但从出土的秦简来看,里面写的也不全是事实,无非是纪实内容多一些。像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史记》里说是迟到要杀头,而当时的制度仅仅是罚款。这就是说《史记》不是绝对客观的史书,里面不实的成分,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意念,暗藏着司马迁对秦始皇的极度厌恶和仇恨。

秦始皇一个古人究竟得罪司马迁什么了,让他如此狂骂不止呢?

文者贵曲。来了解一下司马迁的遭遇,也许可以看清他的真正目的和言外深意,见识到一代史圣“骂技”的高超。

公元前99年,悍将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时任太史令、春风得意的司马迁自恃受宠,仗义执言,想为好友李陵辩护几句,不料触怒了汉武帝,蒙屈下狱,惨遭宫刑,为年轻付出了惨重代价。司马迁视此为奇耻大辱,悲愤交加,痛不欲生。但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立言于世,司马迁“含垢忍辱忍受”顽强活了下来,一心只为《史记》创作。当写到秦始皇时,触人生情,不由得想到了和他相提并论的汉武帝。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司马迁不禁悲从中来,怒从心起,他怒不可遏。可又敢怒不敢骂,司马迁也不甘心自己白白受辱就此罢休。不报复汉武帝,他寝食难安、心潮难平,他已忍无可忍!。然而,一个文弱书生又能奈何得了皇帝什么呢?秦始皇使他心头一亮。骂不了汉武帝,还骂不了旗鼓相当的秦始皇!借古讽今、指桑骂槐这可是文人的拿手好戏。有了上一次血的教训,司马迁谨慎起来。上一回三言两语惹下大祸,这次弄不好还要小命不保,司马迁深知骂也必须骂得巧妙,太岁头上动土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煞费苦心,大展文采,含沙射影把汉武帝骂了个痛快,出了胸中久藏的那口恶气。

再来细细品味一下《史记》中与秦始皇有关的文字吧。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似乎很是规矩。一本正经地地写了秦始皇从生到死,一直写到秦朝灭亡,功过皆论,好像客观公正,其实不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对秦始皇功绩一笔带过,大谈了秦始皇的“过”,再三写他为政的残暴。有了这些恶因,司马迁顺理成章写秦始皇由此招致的恶果。到了儿子胡亥那里,大秦朝短命而亡了。这颇有点讽刺意味。秦始皇想让子孙世世代代当皇上,专门给自己起了个“始皇”的名字,结果呢,不到三世可玩儿完了,他笑话秦始皇痴人做梦,异想天开,教训秦始皇“恶不过三代”。司马迁这样写意在咒骂汉武帝多行不义,很快会国破家亡,落不了好下场的。他巴不得汉武帝及其家族快快完蛋。

写到这里,司马迁意犹未尽,觉得还不解恨。因为在写秦始皇时,受他的皇帝身份的束缚,的确有些缩手缩脚,担心说得太多露出破绽,让人轻易猜出用意再遭受不必要的罪过,有些内容只是点到为止。到后面写吕不韦时,他可就放开骂了。前面《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写秦始皇的父母简简单单,只是说他的父亲庄襄王,母亲是吕不韦的小妾,没提名字,仅此而已。在《吕不韦列传》里,司马迁做了巧妙说明。说庄襄王才智平庸,曾在赵国作人质,在这期间认识了大富豪吕不韦,喜欢上了他有孕在身的小妾并强为己有。她的母亲呢,是赵国都城邯郸的绝色艺妓,姓名和身世依然不知,司马迁冠其名曰“赵姬”。后被吕不韦选中当了小妾。表面上先看没说秦始皇父母的坏话,还夸奖他母亲漂亮呢。实际上骂意凸显。先看庄襄王,说他才能不大,是有意骂他“没材料儿”,他好色不义、夺人之爱骂他“王八蛋”。更妙的是赵姬刚怀上孕,庄襄王娶走,中了野心巨大、老奸巨猾吕不韦的“美人计”,糊里糊涂做了个“后老大”,成了可怜的“窝囊废”。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庄襄王的父亲呢?可想而知。不仅辱骂秦始皇的父亲,还捎带骂了他的祖宗。顺便再提一下身世离奇的秦始皇,不就是标准的“杂种”么?姓氏是秦,骨血是吕。司马迁恨不得把秦始皇骂死。

再看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她不知家门,下九流出身,暗骂其为来路不正的“贱货”。奉子嫁给庄襄王,无奈变作“烂破鞋”。丈夫死后,身为太后不知羞耻,又和吕不韦胡乱勾搭,骂她“骚货”。寂寞难耐之际,与奇人嫪毐暗合折腾得昏天黑地,骂其“淫货”。她始终是吕不韦政治投机的工具和玩物,风 荡,“不要脸”的“下三烂”。司马迁骂到这种程度感觉还不过瘾,恶毒地大骂秦始皇母亲的“性器”。像唐朝柳宗元恼恨之极也不过把人骂作驴,鲁迅将人骂成“乏走狗”,司马迁“骂功”高强直骂女人的生殖器,民间的怒骂也不过如此。司马迁骂到兴头上,管他落什么“泼夫”、“泼男”的,管他有没有生命危险,他豁出去了。高明的他却不直接描写,故意将嫪毐的男根夸大,以此渲染赵姬的阴处,让人随意可怕的想象,笔法老到了极致。司马迁唯恐别人看不出他的真实用意,故意添“油”加“醋”,陡起“高腔”,处心积虑地将赵姬的“好事”捣鼓大,让人都知道她不是什么好人,跟着一起骂她。

司马迁真够狠的,连秦始皇的儿子,他也没有放过。胡亥,名字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司马迁故意起的,颇不吉利。谐音:糊涂孩子,“孬种”也。其阴险暴虐,秦始皇“恶终”后篡权夺位,失了江山,是逆子,更也是“败家子”。缘何?上梁不正下梁歪,秦始皇作孽多端的报应也。

不著一字,骂尽风流,“史圣”该叫“骂圣”了。

共 265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史记》中,司马迁花了大量的笔墨,撰写了秦始皇的传记,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他对于秦始皇是贬低比较多,褒扬比较少。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原来,司马迁因为李陵之事,而遭到了汉帝不公正的对待,他无法报复汉帝,便将气出在了秦始皇的身上,借“骂”秦始皇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本文文笔幽默,内容详实,观点鲜明,。【军警社团:施云南】【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40519】

冠心病要检查哪些

冠心病支架后的饮食

为什么会得冠心病呢

三个月的宝宝咳嗽怎么办啊
腰酸膝软是什么原因
月经血不畅是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