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青春中秋献月亮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23

中秋节到了,女儿提前打来:“爸;中秋节的月饼我已准备好了,到时托人捎回,你不要再买了。”几句暖心的话,不由得使我想起小时候的中秋节。

我出生在五十年代未,那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别说“月饼”了,一天连饭都吃不饱。我是老大,出生后在家是最值钱的,我婆把我当掌上明珠,在邻居家串门时,谁只要给些好吃的,我婆就揣在怀里,留给我吃。记得在我五、六岁时,那年过八月十五,那时人们都不叫中秋节,也不懂什么文文绉绉的中秋,都统统叫八月十五。那晚,我婆和我妈,在院里放了一条三条腿板凳,上面放着我婆不知从那里拿来的几枚红枣,几个点心,几块饼干,还有暖熟的几个柿子,那时农村人管这些也叫月饼。凳子上放了个泥做的一个香笼,我婆点燃香,瞌了几个头,闭上眼睛,虔诚地念叨了一阵子,然后才起身回房子了。

我不想其它的,就看见凳子上的点心,馋猫似的一直盯着。我婆早就给我说过:“要先叫月亮吃,停上几袋烟功夫,你再吃。”我呢?连一袋烟功夫都等不及了,乘我婆和我妈不注意,拿上一个点心跑到大门外吃去了。

吃完了回到院子,我像没事一样的玩着。停了不知多长时间,妈妈在收拾贡品时,发现少了一个点心,追问我,我心虚地说:“不知道”。妈妈生气了,只听我婆说道:“算了,别骂娃,是月亮吃了”。

我婆护着我,为我解了围。

时过境迁,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婆为我解围的事还常在我记忆中回荡。后来我被招到社办厂上班,单位每年发些月饼,那可是正而八经的月饼。我也顾不了那么多讲究,月饼发下来,拆开后每样取两个,然后又包好,把六个月饼悄悄埋在我婆被子下面。这样我做了几年,意思让我婆多吃些,以报答当年解围之恩和养育之恩。

记得有一年,我婆去我姑家过八月十五,十多天没回来,我也忘了月饼的事,等我婆回来,老鼠把几个月饼吃的尽光,还把被子咬了几个窟窿,我婆回来后哭笑不得,也没说什么,只是花了几天功夫把被子补缝好了。

岁月不饶人,我婆去世了多年了,我妈接过了我婆的班,每年八月十五晚准时献月亮。现在除过当年的红枣、柿子,惹人眼馋的水晶饼外,还有梨、苹果、核桃等。就月饼品质多达几个品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不饶人,我妈前年不幸去世了,如今,我老婆又接过我妈遗留下来的传统,每年八月十五晚上,早早摆好了桌子,准备好儿女拿回来的月饼,还有家里的土特产献月亮。看到满满一桌子的贡品,我开玩笑的说:“你摆的这些,月亮几天几夜都吃不完”。

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儿子、儿媳都回来了,老婆把献月亮的供品准备好,叫上媳妇如数家珍的教怎么献月亮。我说:“现在都啥年代了,年轻人谁还学这个?”老婆瞪了我一眼,我知趣地走开了。

接下来,等待的又是儿时的那几袋烟的功夫,是美美地吃上几口甜美的月饼的幸福时光。

共 110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篇精彩的短文,为我们叙述了西府人八月十五献月亮的风俗习惯,淳朴而甜美。我们如同坐在白发苍苍的奶奶温暖的怀抱,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温馨而动人。浑圆的月亮爬上了中天,明亮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河川,淳朴善良的西府人家在院子摆上供桌,虔诚地点燃香烛,摆上敬献给月亮的石榴、大枣、苹果、月饼等贡品。老人们恭恭敬敬地磕头祷告,祈福儿孙满堂,健康成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圆圆的月亮似乎听懂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也看到了惹人口水不断的贡品,笑眯眯地将银辉洒满每一家院落和在一边抓耳挠腮的儿童的猴急样。这在困难的年月里,就是孩童们解馋的佳肴,而这美味佳肴必须先等月亮吃完了才敢动,哪一个孩子能等到月亮先吃呢,都是在大人不经意间偷偷地抓上一个点心,跑到大门外悄悄地品尝去了。当文中的母亲发现献月亮的贡品少了一块点心,严厉的质问时,慈祥的奶奶上前解围:“月亮吃了。”读到这里,我们既可怜孩子的凄苦,又为善良的奶奶的机智幽默而拍手叫好。八月十五献月亮的风俗习惯,由奶奶传给了妈妈,妈妈又传到了儿媳,儿媳又在传给自己的儿媳,这一美好的风俗传承了一代又一代人,并且将继续传承下去。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这不仅仅是在传承一个风俗,更是一种良好的美德与祝愿,值得永久传承。文章短小精悍,文笔淳朴,幽默风趣,传承着一种感人的正能量,。【丁香:乔山人】

1楼文友: 22:02:04 八月十五献月亮的风俗习惯被老师写活了,我们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光,美好而幸福,苍凉而温馨。拜读佳作,问好老师,并祝老师佳节快乐,幸福安康。

2楼文友: 22:07:40 如今幸福的日子已经溢满了我们的生活,过去八月十五献月亮的贡品早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不再稀罕。但是,只有不忘记过去的苦日子,才能品尝到今天生活的甘甜。但愿我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感恩祖国的强大繁荣。在这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伟大强盛,幸福永久!

楼文友: 00:11:22 谢谢乔山人老师深夜编稿,谢谢乔山人老师衷恳的点评,闰土心领了。

中秋节是个传统节日,在民间,它仅次于春节,人们献月亮已由来已久。

4楼文友: 00:20:24 实在人写实在事实实在在,

中秋节中秋过了团团圆圆。

这一代代传承,感人肺腑,引人入胜。

5楼文友: 05:08:22 好美的习俗,中秋节是中国老百姓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读闰土老师的故事,感受到的还是一份浓浓的过节真情。

6楼文友: 05:09:26 婆婆护着小时的闰土,硬说月饼让月亮吃了。好暖心的呵护。

7楼文友: 05:12:21 八月十五献月亮,特别是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院子里摆上桌子,桌子上面放满好吃的,别说那个年代了,就是在现在,小孩子也是忍不住要偷吃的。一篇朴实的文字,很感人。问好闰土老师!

8楼文友: 05:1 :06 感谢乔山老师深夜审稿,辛苦了!谢谢您!敬茶老师!

9楼文友: 06:52:20 朴实的故事,纯美的乡俗。

10楼文友: 06:54:17 我老妈也在十五晚上供月亮了,在院子里放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葡萄,西瓜,桃,月饼等等,还点燃一炷香,看着就喜庆。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灯盏花制剂都有什么

灯盏花制剂好用吗

女性睡觉每天腰酸背痛
小儿便秘饮食注意什么
便秘肚子胀吃什么药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