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诗之舞者杂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11
舞乃手之动作,蹈乃足之动作。于是有手舞足蹈之云耳!
舞蹈乃人类生活表达的艺术化。其衍生于人对生活的表达,其于对人类生活的提炼,舞蹈就是如此纯粹。其传递的喜乐悲愁,超过喜乐悲愁之本义。舞蹈者用音乐浸 绪,用肢体之舒张敛缩与人交流,与物协同,引导人的想象进入真善美的世界,触动人蛰伏的敏感,人的眼睛凭之看见“抽象”。这种“抽象”成为人们体验古朴风土,生生不灭的原始之凭据。如是,我们看见了生活的本质,而非所谓人文的负载,或某种旨意的牵附。蓑翁不可以抑制有关世态的悖逆所酿成对朴素的戕害。因此,艺术的形式,用了梦的色彩与幻觉中的素材,复活了人与天地间的恬然,也修复了人性的残弱片块。因此,于舞蹈之中,我们看到了人的真实的生活情况,以及生活之中真实的愉悦与忧伤。如是,人之心灵,回到了纯粹的场景。
蓑翁欣赏艺术所虚拟的忧伤、快乐。这种忧伤与快乐,无疑是清澈的,正若风掀起的水面的涟漪,或云之落影于水面溅起的水花。其蕴蓄的真、善、美,都是如此诚挚和纯净,喜因有所喜而喜;忧因有所忧而忧。心性的流露,依附了天地与共的“理想”。而舞蹈的行为却是云的飘逸与云的不断幻形。
蓑翁对舞蹈代替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更多的趋同,忧伤、痛苦、喜悦、快乐总是在舞蹈中表达得那么具体贴切,其实它把人的感受回归了原始的那种状态,变形之痉挛,发颤之肌肤,哀伤之眸,明清之顾看,那种动作中的行为,就是如此淋漓尽致。
音乐是最好的声息,其有水一般的清澈,也有气一般的柔逸。其对人灵魂的濯洗,所达到的效果,远胜过其他的工具,以及其它物象之影响。音乐之中,那舞蹈就如籽籽透亮的露珠,蘸于初发之嫩叶,柔风款款,摇之动之。
杨丽萍,是怎样的舞蹈者呢?她的柔柔之臂,蜿蜒成连天之路,其明澈的目光穿透夜的深暗宽厚。其尖尖之指,临天之磴阶。其修长的腿,支护这美之腰干,裸着的脚板,从不曾有鞋袜的隔绝,蓑翁似乎看得见她移动的舞步,有无数无形之细纤,如树之根须,不断吸吮土地深层的蕴能,而蕴能却以光的明暗,叙述生命之律动。她的舞蹈中,可以看得见人类于天于地于自然的图腾与崇拜、似乎也有她内心于天于地的祭祀。这场景,即使不见巫者之乐鼓,不见牺牲之肴贡,但有幽远的音讯,自不断变幻的身形发出,如光,也如草木之气息,而最后成为告祷,成为天地的语言。任何生命的个体,对自然的理解,都有基于个体差异的表达。或者歌唱,或者舞蹈,或者文字,或者绘画。
什么是原生态呢?我们不必用所谓含有学术意味的名词去定义。也不必用其它生僻的词语,去囊括它的体现。反正,只要是一种生存生活状态的描述,可能这舞蹈隔我们生活的现实很远,杨丽萍的舞,其实是把生态中我们忽略的东西,或者潜在的东西,借以意象,作了深邃的诠释而已。我们看到了内隐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奇妙的组合,我们感受了日常的被形式掩盖了的最真实,如是灵魂得到了松弛。
虽然,艺术很纯很纯的,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但离我们的心灵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等等,她的舞,诗之超然、诗之空灵、诗之淡泊、诗之抒情,似“自我”而非“自我”,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诗人”。木刻、或剪影似的凝定,胜于诗之意象,不动而亦可见动之万端。
于云南遥远的深山里,生活着她的族人,他们依附于大自然里,又是如何敬畏生命,祈天禳地的呢?我们是不是可以于这舞蹈中得到一些解读。
杨丽萍,传递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一个美丽动人的轻盈身影,流逸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引领人的感觉顺着民族之风俗,秉人文之名片进入原生态。
杨丽萍的舞蹈纯净而柔美,乃特殊的艺术形象与特殊的灵慧气质、在自然原始的朴拙风貌之中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其神韵,所含的一份灵气,也若幽兰之馥。杨丽萍,她舞着蹈着,对于她来说,她不是在舞台之上表演。她是在一个与天地融合的境界,用自己的方式-----舞蹈,回复阳光、雨露的请柬。
她的舞蹈,令人啧啧赞叹,她的尖尖十指,若春莺之试舌,婉转而柔细;也如晶晶之雨露,落荷而生之幽颤。也如子建《洛神》之妙语,词香文润,意醇义厚。
她的舞蹈,那怕就是一个小小的休止,一个瞬间的停顿,也可沉淀出一股隽永的心灵之美。她的舞蹈,时有的剪影式的定格,宛若雕塑沉淀了美之永恒。
从天地交合阴阳协调中获取灵性,致使她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具有一种本能而浪漫的意识,这种意识已经浸淫了生命的每一个细胞,从而使她的舞蹈艺术独辟蹊径,自成风格。她是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舞者、真正独一无二的至情至性的舞者。
她的独舞《雨丝》,对于原生态的演绎,尤为纯粹。
《雨丝》中,朦胧之暗,如此湿润,空气中游离的光,慢慢的隐去,化作雨之剔透。
一种乐音,押着雨斜斜的韵脚。这是春天刚开始的一个黄昏,濛濛里,淅淅沥沥的,乃是欣欣之木,萋萋之草,谐雨之合唱。
一丝丝,一线线,这是春天的第一场雨。雨中,雨的丝丝,雨的线线,顺着少女心思的方向,逆着少女明眸之探看。暗,滋滋之暗,却是眸子中的黑,充盈着水灵灵的润泽。蓑翁此时想到了,温温之雨水渐次成熟的梅子,渐次张开的新芽。何况云南彝乡彝山的雨水,一年四季,都是爽人心脾的,没有冷意呢!亚热带气候中的雨水,时时刻刻都蕴含着阳光的温度,更何况这是春天的第一场雨呢?
雨的丝丝,雨的线线,听了少女的心律,谙着少女的心率,飘舞。蓑翁似乎看到的不是一个人,与夜相融,而是一棵树,萌了新芽的树,发了新枝的树,或杨或柳,亦非杨非柳。雨之菲菲,顺着枝,顺着叶的暗脉或明纹。
夜的深浅,在雨的飘落之内,成为人似梦如幻的慰藉,风还是斜的,与雨交织。到底风是弦,雨是弦呢?总而言之,夜的声音,如此津津,其香之悠长更若梵阿玲扯出的一丝缠绵。少女,伊的身形,渐次丰腴,花瓣已经排开蕾萼之围。少女的心思渐次殷实,雨中的舞蹈,似乎快了一些节奏。伊的眸子,似乎透过幻的纱幔、梦的帘帷,释放出爱情的光泽。
夜里,那音乐触及的地域,布满了青春。草蔓之新色,爬满天地之间,顺雨之逆向。少女的舞蹈以及舞蹈的影象,已经占住所有的感觉。
我想,这样的夜之后,青春定然蓬勃,绿也成为光的方式。
共 246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到题目就心存好奇,诗的舞蹈,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舞蹈,没有经历过甚至没有耳闻目睹的我们,肯定不会体味其中的深意,以及那来自内心深处的颤动。或许,人生就是舞蹈。舞蹈的人生将是生命的感动,生命的活力。蓑翁似乎看到的不是一个人,与夜相融,而是一棵树,萌了新芽的树,发了新枝的树,或杨或柳,亦非杨非柳。雨之菲菲,顺着枝,顺着叶的暗脉或明纹。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发出这样的叹谓。作者情感收放非常自如,那种淡淡的感觉,如行文间的洋溢着的一丝淡然,就足够我们回味无穷了。语言简练流丽,欣赏了,!【:简单爱好】
1楼文友:201 - 08:18:22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祝创作愉快!
2楼文友:201 - 08:19:24 诗的舞者,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舞蹈,没有经历过甚至没有耳闻目睹的我们,肯定不会体味其中的深意,以及那来自内心深处的颤动。
高血压中风治疗方法
老年人脑中风的症状
老年中风前兆
生物谷灯盏细辛注射液价格热淋清颗粒怎样服用
云南生物谷产品
上一篇:青海设立格萨尔圆光文化传承基地
上一篇:爱情名人名言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