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红生命中三位男士的交往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25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女作家萧红两任丈夫分别是萧军和端木蕻良,而骆宾基则是萧红在香港弥留之际的男友,可以说,萧红就死在他的怀抱中。20世纪80年代我与萧红生命中这三位男士或多或少都有过交往,但从未向他们提起过萧红,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他们永远的痛。

萧军和端木蕻良

我是198 年6月结识萧军先生的。那天我去北京雅宝路空军招待所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大会的著名作家管桦先生,恰逢萧军先生在那儿。管桦先生十分热情地把我介绍给萧先生。两位前辈在我的纪念册上题词(可惜纪念册已丢失),萧先生还把他的著作《八月的乡村》和《我的童年》题款签名赠与我。以后我又与萧先生在一些会议上见面,他十分热情爽快。1985年1月曾为我写一条幅,内容为他自作诗: 宫墙柳色绿初憨,犹是阴晴料峭寒。花讯匆匆风廿四,平湖倒影映栏干。 也曾为我主编的报纸副刊题词: 春风风人,春雨雨人,风风雨雨为人民。

也是在那次会上与萧军先生聊天,他女儿萧耘在座。不久我将萧老聊天的内容写成一稿,寄请萧耘审阅,以便发表。稿子寄出后,不见回音,遂写信询问,收到萧军夫人王德芬书信一通,告知我萧耘随他父亲去山西大同了,萧老月底才能回来,并向我询问稿件细节。我又回一信,说明拙稿内容,但以后便石沉大海了。因我未留底稿,内容已不可记,拙稿就遗失了。

萧军面容红润,身材敦实,为人豪爽,谈笑风生。讲话声音洪亮,气冲丹田,坐姿腰板挺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这和他早年习武有关。

而端木蕻良与之相比,就是孱弱一书生。端木1979年突患脑血栓,虽抢救及时,但留下了后遗症。但他待人也很热情。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曾写过两封信与端木蕻良及他的夫人钟耀群,他们都有复信。士方同学:你好!

来信收到,我与宗白华先生并不熟识,我赠他《曹雪芹》是由于宗白华先生是我爱人钟耀群的老同学宗之瑛的哥哥的缘故。当然,我本人对宗先生也是比较尊敬的,但对他的美学思想,没有研究过,所以没有发言权,请你多多原谅!

你的姐姐还是妹妹邹士宁曾来过我家,请代向她问好!

祝你们在学业上

作出成就!

端木蕻良

11月2日

士方同学:你好!

信收到。我与宗之瑛是19 5年在南京市立二中同学,仅一年多,我就转学到其他学校读书了,对她本人及家中情况都不了解,还是这次到上海见到她,才知她的大哥是宗白华先生。不过我可以介绍你去找宗之瑛的儿子,他是历史所的研究生,他叫吕宗力,他的地址是:

社会科学院所16楼

是59.495 -106。

你找到他,至少可以了解到宗白华先生的家世及他母亲宗之瑛的情况。

专此 即颂

撰安!

钟耀群

11月9日

以上两封信的具体年份已不可考,但都是我在北京大学上学时()收到的。我因在宗白华先生处见到端木蕻良题款签名赠予宗先生的长篇小说《曹雪芹》(上),而写信给端木,请他提供一些他与宗先生交往的情况,他回了上述那封信。信中提及邹士宁是我妹妹。得知宗白华先生的妹妹宗之瑛与端木夫人钟耀群曾是同学,我又希望钟耀群能提供一些情况。钟复信介绍我去找吕宗力,我去找过,他提供不了什么情况,但介绍我去拜望了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先生(吕是谢的研究生),谢先生十分热情,提供了不少资料。

1984年春,王昆仑先生的《红楼梦人物论》再版后,我持昆仑先生题款签名的一册《红楼梦人物论》拜访端木先生,请他为该书写一评论。2月8日我到虎坊路见到端木夫妇,端木满口答应作文。端木身体不好,十分苍老,但为人热情。他在我的本子上题写了: 歌德说: 他们(中国)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 在今天看到这些话,更启发我们深思,我们民族对这评语是当之无愧的,这种传统期待着共同发扬光大!

他的评论文见报后,他又题款签名赠我新出版的《曹雪芹》(中),还赠我条幅一件,内容为他的诗作: 补天妄作石擎天,磨绿研红二百年。你证我证凭谁证,云笺郑笺信君笺。煮海剖珠明月泪,劈山琢玉浪花烟。灵犀自古穿一线,人间天上总缠绵。

1987年拙著《春天的问候》出版后我寄端木先生一册,请他指教,他写了一件书评稿由其夫人寄我,端木先生在文中写道:本书 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候,向时代采访的结集 ;看了本书 自然地就有了走进春天百花园中的感觉,到处都有花在绽,到处都有风在吹 。这篇题为《〈春天的问候〉小介》的评论稿刊发在1987年12月5日 《北京》副刊上。后来《香港文学》再次刊用。

端木先生家养了一只小白猫,与他特有感情,有时安安静静地趴在主人身边,有时则忽闪着眼睛盯着主人。他曾说: 这只猫很乖,见我从外面回来就欢蹦乱跳,围着我打转转。 有时,端木先生将小猫拥在怀里抚弄,有时和猫逗趣,兴致所至,他还会取来纸笔,画下猫儿的各种姿态。端木认为,可爱的小动物可以让人忘记寂寞,也可以激发人的灵感。

骆宾基

新中国成立后,有两位老作家爆了 冷门 ,不是在文学创作领域中,而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领域中一鸣惊人。一位是沈从文,他终止了文学创作,写出了皇皇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另一位就是骆宾基。

骆宾基是著名的东北作家,生于1917年。原名张璞君。 珲春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东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战旗》、《文学报》、《东北文化》主编。1949年后,历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省文教委员会委员,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是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著有长篇小说《边陲线上》、《幼年》,专著《金文新考》及《骆宾基短篇小说选》等。

1956年骆宾基因为 胡风 问题被审查了一年之久,他产生了与文艺告别的念头,开始翻阅古代典籍,殷墟甲骨文及殷周金文图铭,作为聊以 的研究。而正式作札记,准备转业,是在1972年。那时,虽未摘除精神上的 十七年黑线专政 的枷锁,却已经有半天高血压的休假可以从事学术思考与研究,以解除精神上的痛苦。他写道: 17年都成了 黑线专政 下的历史,不能表现了,那么 0年代,40年代就更不须说了。既然要生存下来,未来这支笔还要为人民做点什么吧!而古代典籍与金文,正是我的躲避政治风暴的一个僻静的港口 却不想我从这港口驾着思想生命的小舟驶进去,却发现了天高地阔的一个人迹未到的天地,我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在殷周金文的幕布下,遮盖了一两千年之久的古文字创作之始的五帝金文与唐虞金文,中国古代史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史 据此前推千年以上,它们都是属于公元前2 00年到500年之间的象形文字。

对于他的改行,许多朋友感到 很吃惊 并 同时觉得可惜 ,如聂绀弩、姚雪垠、秦似等都对他作过恳切的 谈话 ,尤其是杂文家秦似对他说: 我真不理解你为什么丢掉了文学创作去研究古金文的考证,仿佛你有那么一个漂亮的忠于你的妻子,你却丢掉了她,却追求一个还远无把握且不知是丑美的一个女人一样,我真不理解,你怎么丢掉了文学创作,多可惜!

文坛巨匠茅盾以及冯雪峰同志热情支持着他的 冷门 。他们为他看稿,推荐发表。他的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50万字的《金文新考》终于问世,茅盾为此书题签。

骆宾基深情地拥抱着他的学术事业,他动情地说: 而我在那个僻静的港口深处的广阔的上古天地里所发现的,是一个有生命的为人遗弃于旷野一两千年之久的婴孩,用我的朋友杂文家秦似的话来说,她虽不是秀美绝伦,但却是聪明得很,有着旷世无二的智慧,我们如父女般的已经度过相依为命的十年浩劫中的后三年,因此,虽解除了 17年黑线专政论 枷锁之后,就不忍再弃之于旷野而不顾了。尤其1980年末,她已经开始取得社会生命,相信她必在我们祖国的学术界,继续获得多方面的资养而成长为一个足以与维纳斯媲美的属于掌握古史的女神。

1987年我在《人民政协报》副刊上编发了骆宾基先生关于金文考证的长篇通信,使我有机会结识他。5月7日我来到他的寓所,他赠我以他的著作 《诗经新解与古史新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他知道我在美学方面有所长,就同我谈起他的老友美学家吕荧,他拿出一件日本人写的《吕荧论曹禺》希望我能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那天我为他拍了几张照片,在此发表颇有特色的一张,背景墙上是托尔斯泰像,这是骆先生推崇的前辈大师。骆老给我的印象是严谨、坚韧、朴实,此照反映了他的个性和作风。

《吕荧论曹禺》一文因篇幅太长,不宜在报纸上发表,我只好退寄给骆老。他于8月24日复信时谈到希望能在报上为 《金文新考》发一书讯。后来我在报上编发了由骆老提供的三联书店香港《读书之友》特约撰稿人常君实先生撰写的书讯(此文同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988年我又在报上编发了骆老的《再说 龙觚 》一文,以后又通过几封信,也去他寓中拜望过两次。我保存有骆宾基的书札原件7封,另有复印件一封。骆先生的字龙飞凤舞, 十足,铺天盖地爬满了格子,还上下左右地越出边界,像一个大人爬在婴儿的床上,不容他人以插足之地,个性色彩十分突出。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发展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怎么样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多少钱一盒

有什么好办法治疗便秘
如何开通微商城
宝宝感冒鼻塞干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