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半条眉毛小说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21
这两天,马晓琳总是一脸灿烂,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中了大奖。
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很为她高兴,尤其管教学的副校长,风姿绰约的张美凤,也同马晓琳一样乐在其中。一连几天,她走在校园里,脸上都是春风荡漾。每次遇到马晓琳,她都要分外亲切地拍拍马晓琳的肩膀,叫她时连马姓也省略了。在学校教工大会上,这位不苟言笑的张副校长,竟然用了一副对联来夸赞马晓琳老师:晓琳立足教苑沃土,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收获了满园桃李;大志献身阳光事业,春蚕吐丝,红烛垂泪,撷取了骄人殊荣。同时,还无不自豪地说,事实证明,朝阳中学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把着眼点放在大力培养,提携青年教师之上的举措,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最后还信心满满地号召其他老师向马晓琳学习:立足三尺讲台,甘做一架人梯,乐道两袖清风;勇立时代潮头,肩负民族使命,放飞百年梦想。教书育人并重,教研创新兼顾,与时俱进;行为丗范,学为人师,德艺双馨,成为新生代人民教师的楷模!
说起马晓琳的乐事,话还得从头说起。马晓琳是三年前师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朝阳中学的青年教师。她来到朝阳中学才三年多,就被推荐参加市里的语文优质课大比拼。
当初,朝阳中学推荐马晓琳参赛,还有过一段插曲。论资历,语文组里有几个来校七八年的老师,资格都比马晓琳老。论水平,在学校的选拔比赛中,语文组里有人还得过一等奖,而马晓琳才得了个三等奖;论背景,组里有华东师大毕业的,马晓琳只是本省一般师范院校毕业。之外,组里有一个很想参赛的年轻老师,其爱人在小城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张校长没考虑那人参赛。明的理由是那人刚怀孕,保胎要紧。其实,张校长是想让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去参赛。在校长心里,如果选四平八稳,循规蹈矩的老师去参赛,可能会拿奖,却不可能出彩。张校长看中的是马晓琳的创新思维能力。于是,马晓琳就这样被张校长定为朝阳中学的参赛选手。
比赛是在教苑中学的阶梯教室里进行的。在那高手云集,竞争异常激烈的课堂上,马晓琳凭着独到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育素养,新颖的教学设计,一流的教学语言,出色的课堂组织,加上绘声绘影的PPT多媒体课件恰到好处的运用,把一堂观摩课演绎成了一场才艺展示,让一百多名前来观摩的学子、名师和组织者心悦诚服。
比赛是分三天进行的,结束时没能宣布结果。赛后等待的那些日日夜夜,马晓琳深知这次结果对自己的命运,对学校的声誉利害攸关。作为学校唯一参赛的,一文不名的青年教师,她内心颇有些忐忑。她心里老在寻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虽然标新立异,突破了俗套,做法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模式。如果运气好,自己的教法正好与评委的理念不谋而合,兴许能拿个一二等奖。反之,可能连个末等奖也得不到。有两天,马晓琳一想到结果,就心跳加快。她既希望结果早些明朗,又害怕一个她接受不了的结局……
终于,在惴惴不安之中,马晓琳的等待有了结果。
那是第二节课下课的时间,马晓琳刚放下教案,办公室的铃就响了。就放在她办公桌边。她拿起,听筒里是张校长的声音。马晓琳傻傻地问,张校长你找哪个?一听,是找自己的,马晓琳心里咯噔了一下。问道,校长,我没做错什么呀?
那头是张校长亲切的声音,我找你一定是因为你犯错了吗?
马晓琳放下时,就看到在埋头批作业的几个同事,都抬起头看着自己,眼睛里都是疑惑。
马晓琳是一路小跑进副校长的办公室的。这一路,她的脑子在飞快地转,找我干吗?难道我哪里出什么纰漏了,家长投诉,教学事故?马晓琳心里寻思着:上回监考,有个老师领卷迟到了一分钟,被认定是教学事故,在大会上狠批了一顿。但马晓琳想了又想,自己各种监考都早早到的,断无事故的可能。难道要中途换班?马晓琳知道和自己同年级的某个班主任,进校时答应得好好的,三年内不怀孕,调动手续一办妥,那人就怀上了。接她的班级做班主任吗?马晓琳马上予以否定,换班主任,那是德育副校长的职责范畴,不会是管教学的副校长找我谈话。难道是优质课的结果出来了?马晓琳的心像在擂鼓,咚咚咚地跳。好,不好?万一不好,这次参赛机会就这样浪费了,领导会怎么看,同事会怎么说,自己又怎样面对?哎呀呀,马晓琳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也来不及找谁帮忙出主意,人已经来到张校长的办公室。
张校长没有站起身,马上放下了手头的笔,微笑着对马晓琳说,坐下谈。
马晓琳笑得有些不自然。她只搭半了个屁股,小心地在张校长对面的沙发上坐下,好像随时准备起身走的样子。马晓琳是第一次离张校长这样近,又不清楚谈话的内容,目光在书柜和办公桌上瞟了几眼。马上意识到这样做的不礼貌,最后目光不得不落在张校长那张微笑的脸上。张校长年过四十,保养得忒好。一套普通的职业装,穿出了不一般的品位。可以说,在这座小城里,张校长算得上是一流的气质美女。白白的脸,很滋润,没有涂抹脂粉的痕迹。弯弯的眉,是精细地画出来的那种柳叶,和她映衬的是那双丹凤眼,使她看起来端庄而温婉,神韵而极有灵气。即使严肃的时候似乎也有隐隐笑意。不像某些俗气的中年美女,眉眼一画就显得夸张,咄咄逼人。
有人说,谁谁谁的眼睛会说话,马晓琳觉得张校长的眉毛也会说话。要笑了,眉毛先弯;要说话了,眉毛先动;要愉悦了,眉毛先传情;要生气了,眉毛先竖起来……张校长的嘴唇很薄,即使是笑,也是浅浅的一弯,绝对笑不露齿。尤其是张校长的丝巾上有一个金属的丝巾扣,浅黄带淡绿色的丝巾,随意绕在脖子上,亮亮的丝巾扣正好在左侧胸襟,像一朵胸花恰到好处的点缀,整个人都亮起来了——真是一个精致的女人呐!
马晓琳为自己的走神有一秒钟的自责,而张校长的那个微笑让马晓琳有些放松,感觉事情不至于太糟糕。
张校长说话了,晓琳,你是农村出来的吧?家里父母都还好吗,现在农村人家也不种地了,你父母有到城里打工吗,你还有兄弟姐妹吗?
一串问题,问得马晓琳有些懵。她只顾点头,就回了一个问题,我还有一个哥哥,也是读书读出来的,研究生毕业了,在省城工作。
张校长很满意的样子,浅笑了一下。说,你别以为校长找你谈话,一定是谈工作,关心一下老师的个人问题,也是必要的嘛。有男朋友了吗?
张校长的这个问题有点明知故问。下班后,城里的职工都回家了,只有家在农村的马晓琳,一个人孤零零呆在教工宿舍。也有同事热心介绍的,但都没对上她的眼。
马晓琳的脸一红,说,没呢。心里想说,校长认识的人多,给介绍一个?但硬生生把这话吞了下去,她自觉和张校长关系一般,这样的话轻飘飘地说出来,显得有些轻浮,起码是过于随意。
张校长喜欢马晓琳这种言语的分寸感。她说,我认识一个小伙子,文凭嘛,大专。工作是小公司的中层。找男朋友嘛,关键是人品好,端正,上进。张校长是党员,她看人总把德放首位。她见马晓琳紧盯着自己,下意识流露出一种等待下文的渴盼。若不是小伙子年纪过三十,千挑万挑挑花了眼,个子矮,又心切切地一定要找学校女教师,张校长是不会把他介绍给马晓琳这样家在农村,长相又很一般的女孩的。张校长常常忘记,她家往上数两辈,也都是种田插秧和泥土打交道的。
马晓琳接口说,我父母也觉得,人品最重要。
这句话,张校长听着很舒心。她说,当然,人无完人……他是我一个远房亲戚,他叫我姐姐。若不是这层关系,我工作忙得很,哪有时间给人做介绍。她把“做媒”改了口,自己觉得脱俗些。她见马晓琳没有拒绝,就很干脆地说,这样吧,这是他的名片,上面有,你们约个时间,见个面再说吧。
马晓琳接过名片,小心地放进校服口袋,就站起身准备走。心想,原来就因为这事啊,路上空担心了一场。又想,办公室同事问起来,怎么说呢?他们是一定会问的。东家长,西家短,鸡零狗碎的,啥啥都想知道。这也许就是这所城郊普通初级中学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吧。
张校长说,急什么呀,正事还没说呢。
马晓琳很不好意思,重又把半个屁股搭在沙发上。
张校长收了微笑,说,长话短说,报喜!刚接到上头通知了,你优质课得奖了。
马晓琳眼睛一下睁大了,喜悦像火一样被点燃,又很快熄灭,这一丝一毫都没有逃过张校长的眼睛。张校长严肃的表情,似乎就在无声地宣告,马晓琳所得奖项的不理想。
张校长的笑,突然像花开的慢镜头,那三个字也像惊雷一样在马晓琳的心中炸响:
一等奖!
真的吗,真的吗?!马晓琳腾地一下从沙发上站起身,就差点像女篮5号灌篮那样蹿到场中蹦跳了。
在张校长心里,当年自己也是这样的女孩,一年一年,一步一步,终于到了副校长的位置,成熟到连说话都要讲究艺术性。开门见山也是一种浅薄,只有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的表达,才是领导讲话的艺术,才能在马晓琳这样年纪的教工心里,表现出与众不同,才能让她们油然而生敬意。张校长也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看马晓琳的脸。马晓琳很普通的长相,但五官还周正,布局还算合理,脸上那种青春的光泽,是任何高级化妆品都出不来的效果。
张校长也奇怪,自己本来是约马晓琳谈赛事,结果先做了媒,竟然还把自己的远房弟弟和自己的属下牵线在一起,这是公私兼顾。于是,张校长不禁哑然一笑。经张校长的简介,马晓琳知道她那个表叔有家族企业,发展颇好,收益可观。她当年买排屋时,开口借钱周转,表叔很爽快掏钱,不要利息,因此欠下一个人情。只是这个远房弟弟眼光高,性情傲,三十出头了终身大事还没解决,让表叔夫妻俩着急。倘若这桩婚事能成,自然再好不过了,不花一分一毫,就还了一个大人情。倘若不成,张校长觉着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不成肯定是弟弟甩了马晓琳,马晓琳是个温和的人,谅她也不会怪领导。这几十号教工,为什么偏偏挑马晓琳呢?除了是教师,年龄合适,长相尚可,人品周正,家庭关系简单,最主要的是,马晓琳这次市里优质课得了一等奖,说明这个女孩聪明,上进,有前途。这样和表叔一家说起来,也是蛮有面子的。
马晓琳喜得嘴都合不上,她以前觉得这种说法明显是夸张。一个人再高兴,也不可能做不了自己嘴巴的主,这下她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情不自禁,以及双喜临门的滋味。这个淳朴的女孩觉得世界真美好,就像花儿朵朵盛开。一个没有靠山的女孩,普通大学毕业能分到城里的中学,已是莫大的幸运了。不过三年多,就夺得市里优质课的一等奖,这是校史上的奇迹。这样到时评职称,不就比教龄一样的人多些优势吗?这样到时流动到乡村学校的可能性不就小了些吗?自己在城里没有贴心的亲戚,唯一的哥哥刚到省城工作,也不认识多少人。马晓琳自己的生活圈子真是狭小,要遇见自己那个中意的他多难啊。张校长的弟弟,各方面条件应该不差,不管成不成,总是多个机会,多种选择。
马晓琳太幸运了,很快,就和张校长的远房弟弟对上眼了。第一次见面的当晚,她就收到短信,约第二次见面的时间。这个远房弟弟见多了各式城市女子,那些女子很现实,有着非常露骨的拜金主义思想。她们一身铜臭,市井气十足,不到一米七的男子都被贬在残废之列,常常是见了一面后就没有第二面了。马晓琳这样的女孩,他是第一次见到,心里觉得她是贤妻良母的料。总是自诩现代青年的他,其实骨子里一直向往传统美德。
从此,一到双休日,马晓琳不再像先前那样,一个人绕着操场孤零零地散步,看看天,看看云,好像一个有心事的行吟诗人。现在她每到周末,就忙着到咖啡馆,到电影院,到大大小小的公园,和恋人说着总也说不完的话。那夜,他们第一次拉手。马晓琳的心有一道闪电闪过,这种感觉像在温习初入大学时的那次铭心刻骨的初恋,可是,毕业即分手了。马晓琳有时还会因为自己的率性懊悔。我多么幸运,我找到他了,他已过三十却一直在寻寻觅觅,莫非是老天叫他在这儿等我?马晓琳为自己的想法发笑。拉手,拥抱,接吻,见对方家长,登记,结婚,这一步步就像是登山,一条顺畅的山道已经展现在眼前。只要拉了手,后面的一级级台阶似乎就顺势而为了。
没过几日,马晓琳的想象力再一次受到挑战,她居然得到了一个与张校长下月同去省城学习听课的机会。这三喜临门,马晓琳真担心自己的小心脏受不了,成第二个范进!
这次学习培训全校只有两个名额,张校长必去,那么,同去的就是女老师。如果是男的教务处主任去,那么同去的就是男老师。这是校史上不成文的规定。这样的规定免去了孤男寡女出差的尴尬,也免去了旁人的蜚短流长。听这个消息一来,那个年过五十还没评上高级职称的李老头,因错失良机而躲在厕所角落,像个女人一样嘤嘤地抽泣起来。马晓琳都想象不出那样一张干瘦的脸,泪水淌下来,沟沟壑壑的,是什么模样。她还听说比自己早来五年的马玉莲,一听到马晓琳三喜临门,气得脸色发青,当场把课本摔在办公桌上,嘴里骂骂咧咧……平日里,马玉莲待马晓琳还算和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马字。当年还是马玉莲和新教师马晓琳结对一帮一的,民间简称师傅和徒弟,才短短三年多功夫,徒弟真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到了沙滩上了。
共 1040 字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出色的小说。作品表现了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女教师,因为才华出众,受到了学校副校长的器重。然后好事连连,三喜临门,却不料因为与这位女校长一起出差的时候同居一室,无意之间窥见了深夜外出,回来后衣冠不整,连假眉也少了半条的窘态,于是风云突变,形势逆转,年轻的女教师的命运很快发生了逆转,最终以流放支教而告结束……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各种预先的烘托与渲染,使得两个女性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同时也很巧妙地造成结尾处出人意料的结果,卒章显志,收束全文。小说语言优美,文章结构紧凑,人物性格独特,是出色的小说。感谢赐稿梧桐文苑【:江南铁鹰】【江山部·精品推荐 】【江山部·绝品推荐150428第 72号】
回复1楼文友: 1 :47: 2 辛苦老师了,非常感谢。
能得到您的鼓励和指导,比摘精更让我高兴。
祝福老师,吉祥顺意,天天快乐!
2楼文友: 14:44:52 问好 欣赏佳作 祝福快乐 有容乃大 多助则刚
回复2楼文友: 1 :48:04 谢谢鼓励和支持。深深祝福 写作快乐。
楼文友: 09:52:04 小说的渲染很成功,前面长长的铺垫,为后面的转折造成了极大的落差。在心理和细节描写上,尤其突出,细致描绘了人物的心理变化,非常老道娴熟。语言上也是优美流畅。确实是出色的作品。
回复 楼文友: 1 :59: 5 感谢阅读,谢谢您的鼓励。深深祝福 写作快乐。
回复4楼文友: 14:00:54 问好晚霞。深深祝福,祝福江山,祝福梧桐。
5楼文友: 12:54:1 远航恭喜美文成精! 有容乃大 多助则刚
回复5楼文友: 14:01:29 感谢文友支持。深深祝福!
6楼文友: 16:01:51 恭贺月牙老师喜摘一精!!!
回复6楼文友: 17:49:21 谢谢天阳月。问好,祝福。
7楼文友: 09: 5: 8 构思敲门,结局出乎意料,写得不错!
回复7楼文友: 1 :07:25 感谢您的阅评。
写学校这片净土,一点普遍的人性。一次探索,一点努力。
祝福您 创作快乐 佳作连连!
回复8楼文友: 15: 2:27 感谢社长的鼓励和帮助,祝福江山梧桐!
9楼文友: 15:22:44 一部反映校园教师生活的现实小说。文字由青年教师获奖说起,并因此在受到领导赏识后,职场、情场一路顺风顺水。不料命运多舛,水起波澜,因了 半条眉毛 ,情势急转直下 文字构思清晰,矛盾设计合理,描写细腻流畅,贴近现实生活,把年轻教师怕得罪人、怕人报复;校长大人由对她提拔利用到调任报复的心态变化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刻揭示了人的两重性和复杂性,并有一定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回复9楼文友: 15:46:17 谢谢绝品评议组老师的认真解读和真诚鼓励,深谢!
拙作只是一种尝试,对校园净地的普遍人性有一点挖掘。
不管是情节的设计和人物的塑造,还是手法的运用与创新,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再次真心感谢,祝福江山锦绣!
回复10楼文友: 14:52:45 感谢鼓励。问好一米,祝福快乐每一天!
血脂全套检查多少钱
血脂多少为正常
正常血脂是多少
孩子脸发黄是什么原因灯盏花领军企业怎么样
灯盏花制剂都有什么
上一篇:散文家园夏日原生态的交响曲
上一篇:江南在晨风中放飞心灵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