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火柴渐行渐远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28

摘要:而如今,打火机的出现取代了火柴,它逐渐地退出了引火工具的历史舞台,在家庭里,男人的衣兜里再也看不到火柴了,即使偶尔看到,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品的身份出现,当使用价值消失的时候,火柴其实已经在今人的概念里消失了。

“嗤——”她划燃了一根火柴,她的面前出现了奇异的光芒、温暖的火炉、飘香的烤鹅还有美丽的圣诞树,圣诞树上缀满了明晃晃的蜡烛,烛光里,奶奶满目慈祥地看着她,她的身后是一条铺满阳光的路,奶奶俯下身子,抱起她,飞向了天堂……

在这个凄凉的童话故事里,火柴的道具显得至关重要!它为蜷缩在黑暗绝望中的小女孩,打通了一条铺满温暖的天堂之路。它带着驱逐黑暗的力量,让饥饿寒冷而又无助的小女孩产生了美好的幻觉,悲凉的故事也就染上了童话色彩。

《卖火柴的小女孩》之所以成为童话世界的一颗明珠,火柴功不可灭!同样,火柴会为一个并不明媚的时代增加了亮度,带来了方便,围拢了温情。

当我打开记忆时,随便哪个场面里几乎都有火柴的身影:黑暗里、灶台上、田间地头、热土炕上,婆姨的手里、汉子的兜里。庄户人家是离不了火柴的,就如女人离不开灶台,男人离不开旱烟一样。它的引火的实用功能被那个时代拉长放大到无限,被庄户人家演绎抬高到极致。它是作为一种符号被写入历史的,是作为一种温暖留存于我的记忆里的。

黑夜是黑的,乡村的黑夜因没有电灯的照亮更黑,黢黑黢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天空的几颗星也太潦草含糊,对于乡村的黑夜来说是可忽略不计的。很快这种黑就浩荡地涌进屋子,屋子便被染黑。我和爷爷坐在炕上,他看不清我,我也看不清他,我连我自己也看不清。姑姑心里最清楚此时她该干什么,她弯下腰,从灶台壁的小洞里摸出一盒火柴,取出一根,在盒壁的磷片上一划,只听“嗤——”的一声,黑暗里绽放出一束火花,跳跃着,精灵一般,成为整个屋子的中心。而此时的姑姑就如手持光明的圣女,她的脸被火光镀上了金色,颇有一种来自教堂的宗教仪式感,让人很容易想到某个教堂的某种镜头。光明在扩散,黑暗被稀释,火苗在黑暗里移动、找寻,当两束火苗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火柴的火苗就被将煤油灯的火苗吸纳,火柴瞬间完成了它的使命,姑姑的手里只留下烧焦的火柴梗,稀稀拉拉的烟缕和一股松木香味儿淡淡地飘起,跟人的气息氤氲在一起,虚构成一种温馨。

这时,爷爷从汗衫里摸出旱烟袋,把烟锅在炕沿上磕了磕,“砰砰”的声音让火苗抖了两下,墙上的影子也跟着抖了两下。爷爷在烟袋里舀了几下,用手按了按,确保瓷实后,就凑近火苗,快速地深吸两口,然后靠着墙壁上,蹲在炕头,有一搭没一搭地抽了起来,烟雾蔓延开来的时候,屋子里就笼上了一种悠闲和懒散的氛围。

如果是冬天,坐在炕上抽烟的就不只是爷爷一个人了。天一黑,左邻右舍跟爷爷同年把岁的人就会来串门,把鞋一脱,坐在炕上,爷爷就会拿出它的卷烟来招待,然后他也为自己拿出一根夹在食指和中指间,爷爷这时就会拿出火柴划着,先为客人点上,然后快速地给自己点上,爷爷必须要快速,不然,又要浪费一根火柴,爷爷会心疼的,这被家乡人叫做“洋火”的东西金贵得很,要票据才能买上,这点,爷爷心里是透亮透亮的。火柴的光照着爷爷凑近它的脸,像黄土地一样的金色在朦胧里闪现,他们挨得那么近,彼此间能够闻到对方的气息和味道。在悠闲的漫长冬季里,他们放下了劳作,身心都得到了暂时的舒缓,这个时候,或者唠唠嗑拉拉家常,或者什么不做,什么也不想,就是静静地抽烟,尽可能地去体验生命本身的单纯性和自由性,他们的面前没有了劳作,没有了忧愁,就只有被悠闲拉长了的空旷和悠远,那一刻,我想,他们拥有了生命中本来就有的却被搁置很久了的东西。

抽烟的地点,不全由爷爷决定,更多的时候是季节帮他决定,就如爷爷不能决定他的出身和命运一样。

夏天太阳的毒辣,不是一个“炎”字就能囊括,简直是一位疯子,那股疯劲一上来,土地被烤成饼子色,庄稼被烤得耷拉下脑袋。爷爷手握着锄头,汗流浃背,用手在眼前搭成阴凉,眯着眼看了看太阳说:“这鬼天气,真是要把人炼成胶!”接着就径直走到地头的那棵大槐树下,一屁股坐在地上,把鞋一脱,磕巴磕巴鞋上的土,就从身上掏出旱烟和火柴,火柴的红色和火柴盒上的褐色摩擦绽放的黄色火焰,点燃烟后,幻化成一圈圈虚无的烟雾,烟瞬间成了一种难得的美味,犒劳和慰贴着爷爷,它缓解着来自太阳的侵略和辛苦的折磨,爷爷依靠火柴和烟为自己建立了一种精神虚无缥缈的空间,这里面有木质燃烧后的芬芳,有烟雾弥漫围拢的朦胧,还有庄稼泥土的味道,爷爷醉在里面,神仙似的。太阳的毒辣、劳作的艰辛顿时被烟雾驱散。爷爷抽完一锅子旱烟后,困乏解了,神也提了,劲也来了,满地的庄稼还等着他伺弄呢。

夏天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满天,院子里铺满了厚厚的月光,如积水空明澄澈,树影婆娑摇曳,如水中藻荇交横。蟋蟀悠长的声音被院子里的月光揉碎后飘散了,然后又是几声,此消彼起,把四周衬得更加寂静。爷爷手里拽把蒲扇,端杯茶水,搬个小凳,父亲抱来一堆麦秸,姑姑划燃火柴,跳跃的火焰被麦秸杆埋住,火顿时灭了,浓浓的烟雾升腾扩散,遍布了整个的小院,刚才还肆意霸道的蚊子,瞬间闻烟而逃,只是,月光下,看不清它们的狼狈相,我想也该是如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吧。一家人围拢在火堆旁,谈着话,或者什么也不说。我呢,就坐在爷爷的身边,听他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者看着月亮,遐想着猜测着,此时天上该是怎样的一幅情景。火柴和麦积共同制造了一场烟雾,而这场烟雾围拢了一院的温情,一直缭绕在我记忆里……

袅袅炊烟成了通往游子的一条心路,缭绕在他们的浓浓的乡愁里,那是他们魂魄的指向,炊烟的发源地就是灶台,一把柴禾、几块煤炭,都得靠着小小火柴的点燃,它是索引,在它点燃的一瞬间,冰冷的灶台有了热度,寂寞的烟囱冒出了意境,生活的气息就会挤满屋子。游子们记住了缭绕在村子上空的炊烟,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意象出现在诗词歌赋里,可是,大家却很少记得这小小的火柴。在那个火柴作为主要引火工具的年代,它就是开在庄户人家土扑扑日子里的花朵,虽不很鲜艳,但那些清贫的日子也因此有了温度。

当然,有关火柴的记忆,于我除了那些温馨的回忆外,还曾给我带来过惊悸和恐慌。

孩童时代是不知道累是什么滋味,也是玩兴最浓的年龄,整天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跳皮筋、过家家、捉迷藏……有使不完的劲,当所有的游戏几乎快玩个遍后,调皮而又鬼点子很多的三小提议要“火烧昆虫”,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其他人在他家院子的菜地里找昆虫,我被分配从我家“偷”火柴,我领了“旨意”,屁颠屁颠地跑回家,装作在灶火壁里拿干粮,悄悄地揣着火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居然瞒过了姑姑的眼睛。等我赶到时,他们已经抱来了柴禾,我划着了火柴,柴禾被燃烧得呲牙裂嘴,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昆虫在火里垂死挣扎,一只蟋蟀被烧得蹬腿煽翅、哭天喊地,三小一边拿着棍子扒拉着往火外逃的蟋蟀,一边得意地说“看你还叫!”突然,一阵风吹来,火苗被风带着,发了风似的,张着一张饥饿的大口,向着三小家的麦秸堆扑了过去,我们都惊恐地睁大了眼睛,像一根木桩一样立在那里,“不好,着火了!”三小的一声叫喊,把我们惊醒了。等我们回过神来时,经过太阳暴晒的麦秸堆已经是火光熊熊、浓烟滚滚了。闻讯赶来的大人们拿桶端盆地才把那场火扑灭。我们也受到了家长的训斥,从此以后,再不敢在院子里用火柴乱点了。

尽管在记忆里因火柴有了一次恐慌的经历,但想起火柴带来的种种实用的好处和温馨的场面,我还是从内心里感激着火柴。他毕竟伴随了爷爷那辈人一生,在我们的曾经过往里立下过汗马功劳,这功劳绝对不能忽略不计。

而如今,打火机的出现取代了火柴,它逐渐地退出了引火工具的历史舞台,在家庭里,男人的衣兜里再也看不到火柴了,即使偶尔看到,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品的身份出现,当使用价值消失的时候,火柴其实已经在今人的概念里消失了。

对于从那个年代走过的我来说,今天我能循着记忆回到过去、找到火柴,那么再过十年,二十年呢?我真不敢想下去了。

……

共 10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火柴都有着很深刻的印象。那时,生活中离不了火柴,人人都使用过火柴。做饭取暖引炉子用火柴,点油灯点蜡烛用火柴,烟民抽烟离不开火柴,就连喝酒喝到高兴时,还要用火柴棍儿摆字拆字来助兴呢。然而现在它已经渐渐从生活中消失,越来越多地被一次性打火机所取代,但对火柴的记忆却刻骨铭心。作者怀着一份怀恋火柴的情结,娓娓忆述了儿时关于火柴的故事,姑姑和火柴、爷爷和火柴、我和火柴的故事,抒发了对火柴的美好情怀,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对于从那个年代走过的我来说,今天我能循着记忆回到过去、找到火柴,那么再过十年,二十年呢?我真不敢想下去了。”该篇散文立意奇妙情感淳朴,不起眼的小小火柴,在作者的细心观察和妙笔临摹下,出神入化惟妙惟肖,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火柴年代,那个温馨亲切的氛围,勾起了读者对故乡美好过往的回望。一篇忆昔抒怀、暖情沁心的精彩回忆散文,值得细细回味,倾情推荐共赏!!【:天龙】【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8:24:18 感谢清菡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2楼文友: 18:25: 7 不起眼的小小火柴,在作者的细心观察和妙笔临摹下,出神入化惟妙惟肖,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火柴年代......

回复2楼文友: 20: 5:16 人也许是年龄的问题,一定是年龄的问题,常常怀旧,常常感伤,但一切远去了的时候,不知是喜还是忧?

楼文友: 18:27:1 祝清菡在荷塘写作快乐、灵感喷涌、佳作频出!!

回复 楼文友: 20: 5:47 辛苦了!给你敬茶!

4楼文友: 18: 8:20 小中见情,温馨动人,语言真美!

回复4楼文友: 20: 7:4 谢谢亚亚的阅读,过去总是有很多令人回忆的细节,在某个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打开,而每一次的打开,心情是说不出来的复杂!祝好!

5楼文友: 21: 0: 1 听过清涵的讲座,再读您的文,着实收获不小,语言极有个性!好喜欢你描写的姑姑擦然火柴的画面,还有夏夜划燃火柴点燃麦秸熏走蚊子,一家于月光下听故事,那画面唯美令人遐想。

回复5楼文友: 22:06:06 谢谢文友鼓励!一起努力哦!

6楼文友: 21:55: 7 文章真好,一篇值得学习的好范文。

回复6楼文友: 22:07:10 过奖了!希望文友加入荷塘社团啊!这样更便于交流哦!

7楼文友: 22: 0:06 火柴,我们小时候经常用的取火工具,如今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仍然让我们念念不忘!感谢清菡老师把不起眼的火柴写成美文,呈现在我们眼前。欣赏学习啦!

回复7楼文友: 09:1 :45 谢谢阿巧!荷塘有你真好!辛苦了!祝愉快写作!

8楼文友: 08:29:46 老师笔下的任何都东西,都是如此的有灵而温情!问好老师。 与文字的缘分写不尽说不完,慢慢地,慢慢地,把你暖在心中……

回复8楼文友: 09:15:01 谢谢可美!喜欢你头像上甜甜的微笑!祝笑容常在,快乐长存!

9楼文友: 15:22:54 祝贺清菡佳作斩获精品,精彩继续 红成一片 哦!!

回复9楼文友: 21:05:52 谢谢社长!辛苦了!

10楼文友: 21:4 :58 细腻的描写,平心静气地弹奏,拨动读者的心灵。极富想像力的语言,赋予一草一木以鲜活的生命。每篇都是清丽隽永的散文诗!

回复10楼文友: 22:08:17 谢谢周老师!过奖了!问候!祝好!

小便桶去除异味的方法

尿路结石排石方法

夜尿增多怎么治

脑梗死的用药护理
宝宝健脾胃什么药好
积分小程序网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