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荒煤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陈荒煤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0-25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一个世纪前,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电影事业家陈荒煤出生于上海。他一生中创作出版了20多部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和电影评论集。从短篇小说集《忧郁的歌》《长江上》、报告文学集《新的一代》,到论文集《为创造英雄人物的典型而努力》、电影文学评论集《解放集》《回顾与探索》《攀登集》、散文集《荒野中的地火》等等, 荒煤 这个名字在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作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奠基者、领导者之一,他尊重艺术规律,提倡文艺作品的核心是写人,坚持深入生活和为人民的创作,鼓励新人新作和艺术创新,以强烈的时代敏感性、现实针对性和人文关怀,参与、领导、影响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进程。

12月18日,陈荒煤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陈荒煤文集》(10卷本)同时与读者见面。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中国影协秘书长饶曙光、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建勇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首都文学界和电影界的众多作家、艺术家、文艺理论家,以及陈荒煤的亲朋故友参加活动。国家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中国影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此次活动。

之所以取笔名 荒煤 ,他本人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取名荒煤,则是与原名光美谐音,另一方面,也是意味着,一块荒野中的煤石,尚未发光,但最后终于将燃烧起来。李敬泽在致辞中谈及这一笔名的由来,认为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 荒煤 的内涵,直到生命的终点都坚守信仰,始终在燃烧自己,发光发热。李敬泽回顾并高度评价了陈荒煤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尤其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作出的贡献。他说,陈荒煤的一生受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他的文艺思想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力地回应时代,作家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认识人、了解人,从中找到艺术创造的新力量。他重视艺术规律,一直反复强调遵循文学艺术的客观规律。他提出 文学的中心是人 ,曾说过 文学艺术是要写人,感人,树人 。为了实现写人要真实,他积极探索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对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如何反映英雄人物,做了很多思考和阐述。这些都已成为我国文艺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着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李敬泽谈到,陈荒煤在担任文学事业领导者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发现扶持新人新作,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和有前途的年轻作家。1979年,蒋子龙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发表后引发争议,他站出来表达了支持的观点,对当时文学界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今天我们学习、继承他的精神,就是要继承他对中国文艺事业的感,他对人民和时代的感,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去,表现时代精神,反映历史规律,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描绘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前景。

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主要奠基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陈荒煤为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童刚在致辞中谈到,陈荒煤始终热爱电影事业并怀有高度的感和使命感,关心影视作品的文学性和社会影响,他提出的电影理论引导了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发展方向。 十七年电影 期间,我国的电影事业在夏衍和陈荒煤的领导下坚持 二为 方向、 双百 方针,诞生了一大批优秀影片。《上甘岭》《董存瑞》《林家铺子》《五朵金花》《红色娘子军》《李双双》等中国电影的经典作品,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他鼓励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电影风格,倡导塑造新的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 文革 后,他推行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初期解除文艺创作的枷锁发挥了积极作用。他重视电影剧本创作,主持成立中国夏衍电影学会,提出设立夏衍电影文学奖。他懂艺术,惜人才,将毕生的经历都贡献给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纪念会上,与陈荒煤曾有过交往的亲朋故友回忆起他的生平点滴,在对一桩桩往事的讲述中,他的平和低调、淡泊名利、真诚坦率令人动容。陆建德谈及与陈荒煤同在社科院文学所工作的日子,这位前辈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文学艺术的执著追求,一直激励着文学所后来的学者和研究者。文艺理论家袁鹰回忆起自己在《人民》工作时两人的交往,陈荒煤独到的艺术眼光和一字一信的谨慎让他印象深刻。作家张抗抗对这位老前辈的人品表达了敬意,她说,陈荒煤始终倡导人的自由,倡导写人性,鼓励艺术的真实;作为跨越影视界和文学界的理论家、领导者,他让我们从电影艺术中受益,同时又比别人更清醒地认识到文学作为一切艺术母本的重要性。评论家白烨讲述了因电影《苦恋》引发的一场风波,当年正是陈荒煤对素不相识的他表示支持,让他记忆犹新。

电影艺术家于蓝谈起和陈荒煤同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岁月。上世纪40年代,他作为鲁艺教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应邀与毛泽东讨论问题,常常和演员一起到农村、工厂劳动、演出,是一个坚定的党的文艺战士。表演艺术家田华朗诵了臧克家的《有的人》,以此表达对前辈的崇敬。正如饶曙光所说的那样,陈荒煤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闪光的名字。他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默默耕耘,尽心竭力,为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时代和生活的观照,对文艺理论的执著追求和开拓精神将历久弥新,泽被当代。

活动现场,《陈荒煤文集》编委会主任童刚向中国现代文学馆和中国电影博物馆捐赠了《陈荒煤文集》。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陈景亮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陈荒煤的塑像。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中国电影博物馆党委书记陈至强接受捐赠。 (李晓晨)

孩子眼屎多

小儿流鼻血

小儿流鼻血怎么回事

深静脉血栓 药物
悦而维生素D滴剂好吗
年轻人会得老年痴呆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