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时光书隐约江南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8-23

江南,在一扇古朴的暗红色的木门内安睡。只需轻轻推门而入,便一脚跌进了江南那幽远的情怀里。

春临江南,青山盈盈,风絮低徊,水流花开。江南,在春天的韵律中苏醒,步伐欢快。悠然梦江南,绕梁三日余又见烟雨,又见春色,不觉已入景,不觉已入情。

江南的仲夏,和风细雨中,一朵白荷初绽,几声鸟鸣,由远及近,婉转清丽。此时,若来到江南,极其适合依靠在那斑驳的青瓦白墙边,做一个极短又极美的梦。这梦便可以如诗般宁静,连小鸟的啾鸣也显得稀疏,薄淡的云隐了逐浪的轻舟,所有的故事将停滞在二十四桥的月色里孤独地老去,或许该加上几枝莲,几许流萤……

秋色下的江南,山野静默,层峦叠嶂的景致在碧云天下,有一层金色的富丽,诱惑着你的眼。漫步林间,古树,石径,你会清晰地听到时光碎碎的脚步声。阳光被切割得细细碎碎,落在梧桐树上,远远地望着,只能依稀看到树黛青色的轮廓,独自承受着苍凉。风卷起梧桐叶,传入耳畔的是树的低嚎,时而像回旋的民谣,时而又像若有若无的诗歌,原来,它们也是寂寥的。

冬天的江南是一种极致的深隐,隐匿所有的色彩,从妖娆到素雅,只为在来年的初春再度明媚。若有一场雪下,那这个世界所有的杂音都将被白雪一一吸去,埋藏在地下。

江南的四季之美远不止这些简单的描绘,很多江南人写江南,却只是停留在表面,写出的只是诗意的江南,却无法行进至江南的最深处。凤鸣笔下的江南篇章却是美中有韵。那是因为他与江南本身就已经融为一体了,不分彼此。他爱江南,知江南,江南是他眼中的绝世美人,他的江南风情系列散文里带着一种温度,与他的体温一致。

一、风雨梅园香雪海

为雪寻一段香,为梅染一层白,梅香阵阵,袅娜而至;梅韵声声,绕梁不绝。有此美文,不必去那梅园也可将缕缕梅韵拢入眼底;有此美文,不曾看到梅花也能闻到那幽幽梅香。

微冷的初春,邂逅此篇美文,便可以拥有一整天的馨香。此刻的江南,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携一缕春光,让我们赏梅去。梅园在江南,倚龙山,临太湖,小径迂回处,红梅绿萼,一袭幽姿香霭醉,标格傲骨韵清芳。

入得梅园,不必寻香,自有缕缕暗香扑鼻来,畅游其间,只见那雨丝儿飘,伞花儿绽,人心儿醉,梅园处处皆诗意。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古有文人墨客,寻梅咏梅画梅,只为那素瓣掩香的蕊,只为那横斜清瘦的枝,只为那于冬春交替时节不经意间舞动的一剪闲逸……而梅,永远只为懂她的有缘人绽放。

梅,是一个娉娉婷婷的女子,从三千年前的诗经中走来,穿过依依古道,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月宋水,落在了诗意葱茏的江南,落在了江南才子的心坎里。梅,亦是那不慕虚荣的谦谦君子,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拥有着默默奉献的情怀,得以君子羡赏。

今有江南书生凤鸣,入了梅园,拈得梅香,挥毫泼墨成逸韵。他拾阶而上,与梅悠然邂逅,轻叩深深庭院里那虚掩的重门,寻觅纷纷雨落间清淡的幽香,拾拣繁华都市中那一抹娉婷的清影。

此篇散文文韵大气,笔力苍劲,诗意遥遥而至,凤鸣将一腔爱梅之情付诸于文字,将古人咏梅之作巧妙地融入到文章中,彰显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这篇散文有着典雅清丽、温婉轻盈的艺术美感,匍匐着一种超然尘世之上的闲适和静谧,情趣和理趣在此交汇贯通,画意和哲思在此妙合无间。

美文如此,读之感之,读其中千折百回的美,感其中百回千折的韵,风雨梅园香雪海,直教人沉醉不知归路……

二、梅子黄时雨

转眼江南已是夏日,当江南的春景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飘远,江南的夏便在一阵接着一阵的梅雨里到来: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这是江南夏日庭院一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江南夏日荷塘的佳境;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这是江南夏日山林中的胜景。

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就是凤鸣为我们呈现的梅雨时节的江南夏日。

江南的夏季,正是草儿青青,雨声淅沥,凉风清爽之时,入夜,便可听得乡野处,蛙声一片,许是,这蛙声,便是江南夏日里最动听的交响乐了。

江南书生凤鸣用他的一双眼,一支笔把江南的梅雨时节缤纷在了文字里,营造了幽深且富有诗情的画意。在这篇文章里,凤鸣描写泛舟太湖上这一段很是优美,数行短句,玲珑有致,便将眼前的太湖之景跃然纸上,可谓字字珠玑,落地有声。

凤鸣描写江南梅雨之典故,更是挥洒如雨、一气呵成;描写江南梅雨景致,无疑是浓郁得化不开的极致之美……在他的笔下,江南梅雨,千娇百媚,那是一首写了千年也没有写完的诗句;江南梅雨,更是来自天街的一首歌,唱了千年也没有唱完的歌谣。

如此江南梅子黄时雨,怎能不令人心醉神怡?那就来一次深呼吸,闻一闻窗外吹来的泥土的气息,一如记忆中那温柔醉人的幽香,旋即落在午夜梦里,枕着所有关于江南的记忆,嗅着江南的独有的气息,听着江南梅雨缕缕妙韵,滴答滴答,淅沥淅沥,想着,听着,一梦便是千年……

三、醉入藕花深处

醉入藕花深处——禁不住遥想那汉乐府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雅意,遥想那一池接水连天的碧荷,遥想那叶的清凉,携着花的芬芳,和着风的浅唱,涟漪了谁人的心湖,放纵了谁人的情思,绵长了谁人的遐想?遥想那嬉戏在尖尖荷叶上的红蜻蜓如今飞去了哪里?那滚动在田田碧叶上的晶莹露珠又滑落在了何处?还有那孕育在风里雨里的淡淡荷香又飘去了何方?遥想那远古的江南,是谁在这千年的荷塘边静听一朵花开的声音,是谁凝眸一朵荷花舒展的丽影,又是谁守候一朵荷花的芳魂?

品读这样的文字,注定要有一曲妙律相伴,才可品出文中那千丝万缕的江南情思,才可了悟那“醉入藕花深处”的情怀。那就选一段江南丝竹吧,名曰《江南采莲曲》,瞬间,眼前文字如画,耳边乐声如水。

读着这样妙曼的文字,又怎能不浮想联翩,将那夏日江南的荷花荡中泛起的涟漪凝望?凤鸣把眼中的江南,从近至远,由浅至深,将夏日江南的神韵诗意般的铺陈开来:荷花荡、荷花池、荷花塘,美丽的水上风光,美丽的采莲姑娘,温婉柔美的吴歌轻唱……

江南六月,正是荷花盛开时,湖水碧翠,烟雨如纱,赞叹可以阅读到如此灵动如歌,飘逸若尘的文字。原来,文字之美,可以植入血肉,而那盖世才情,却可植入灵魂。此刻,便可抛开一切杂念,就着江南荷韵和生花的文字,将缕缕情思融入那碧蓝的荷花池中。

如果可以,愿是那“醉入藕花深处”的女子只为沾染那一份远离尘嚣的纯净;如果可以,愿为一叶青藤,爬上千古岁月,循一支古曲,走进荷的境界,涉一池清水,聆听一派荷风细语。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

四、惠山深秋听西施

仰首是秋,俯首是秋。秋是静默的,那是年生里深沉式的静默,它总是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在你身边飞扬起一地的萧瑟。坐拥江南的秋色,去惠山将秋色揽入视线,那些浓稠的暖黄和酱紫,会在你毫无防备之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那种色调,会让你爱上江南,爱上江南的秋天。

江南书生凤鸣在秋意渐浓时,选择步入惠山,听西施。想来,这“听西施”便是极其惬意的事。关于西施,在世人的记忆中,早已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了。

西施浣纱,水中沉鱼的典故,便赋予人们对美的无限的遐想。细读此文,除西施故事之外,其实更多的是通过西施这一古代四大美女作为引子,将惠山的风景、人文典故、历史的来龙去脉介绍给读者。

文章的前半部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惠山及其关联的山川地理、寺庙、景观的形成,以及后来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各种景观和传说故事,并将与惠山的古代、近代的有关系历史人物、名人介绍给读者,以致让读者更为深刻地感觉到惠山这个地方丰富浓郁的历史文化和江南特有的风光名胜。

文字过半,笔锋一转,从西施的故事开始,正式切入此文的正题,茗茶与西施的故事,茶圣陆羽的封泉导致惠山二泉从此名扬天下,引出了后来的“茶水西施”的故事,以及“油酥西施”、“南郭西施”、“黄鳝西施”、“馄饨西施”等等“西施”的故事,反过来证明前面所写“惠山少美女”的命题。

我们无从证明这些故事的来由和真伪,但通过这些故事,至少可以感觉到惠山这个地方有着丰富民间美食、饮食和地方的风俗。特别其中一些“西施”的故事读来让人感觉到妙语横生,风趣盎然。阅读此文,我们至少可以领略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凤鸣对惠山的历史、人文的熟知和把握;二是对惠山这个地方民间饮食风味、风俗的品味和了解。其实,关于写惠山的文自古以来都不少,但是凤鸣能从这个角度来写,确实别有味道。

五、江南雪落惹诗思

数年前,我曾在我的文字里诉说着对江南冬雪的喜爱之情。江南的冬天极少落雪,每年冬来时,像我这般久居江南的女子便在心底盼着一场雪落。

雪花有雪花的快乐,很多人因为有了雪才有了快乐,于我更是这般。时常感叹雪之唯美的外形下,包藏着一颗宽容的博爱的心灵,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会厚此薄彼。雪,只会无私地把快乐带给别人,而留给自己的,永远只是一抹即将消融的忧伤。

三年前那个冬天,我坐在落雪的窗前,与这篇散文不期而遇。现在想来,我与凤鸣文字之缘并非偶遇,或许一切即是注定。

“江南的雪,像极了江南的女子,江南的女子在雪的银白世界里,更加妩媚靓丽。我爱江南的雪,这让世界百媚生辉如同娇娃般美丽的雪……”一篇《江南雪落惹诗思》,精致婉约,丝丝入扣,光是这文章的标题便已经令人心动不已,一个“惹”字,如一根丝线,串起了江南雪落的诗与思。

散文极为精致,堪称咏雪类散文作品中的典范之作。可谓以诗为文,文中有诗,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的艺术见解。

散文的诗境,就是圆满的境界。这篇散文作品开阖自如,构思巧妙,语言凝练,蕴藉深远。这篇散文作品有三精:

一、精在这篇散文的开篇。开篇便以一句:“好不容易,雪花儿飘进了南国……”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并用了三两句比喻的句式:把“江南温润的雪”比作“凌波走过横塘的姗姗来迟的美丽女子”;把“香樟树”比作“挂花的梨花枝”;把“春江溪边三两个在雪中垂钓,穿着老式蓑衣的老翁”比作“几只引颈张望的鹭鸶”,贴切曼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清丽旷远的江南雪景图,同时也轻而易举地捕获了读者的心。

二、精在这篇散文的构思布局。从妻子的几句数落里引出了作者对北国雪原的回忆以及描写,显得十分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记忆中的北国雪,眼前的江南雪,使作者情思泛涌,这笔锋一转,就巧妙地诞生了“雪是有性别的:北国的雪,是雄性的雪,是种雄阔的美,一种雄性的美;江南的雪,是温润柔软的,她是雌性的雪,是女儿家结了冰的泪花儿”的妙句,随后作者引用古典诗词中的咏雪之作加以阐述,使得整篇文章既绮丽柔美又气势澎湃。

三、更精在这篇散文的标题。一句“江南雪落惹诗思”可谓字字珠玑。一个“惹”字,既十分巧妙地体现了作者赏雪、爱雪的情愫,又能把“惹”字后面的“诗”和“思”带了出来,真是棒极了。

这篇散文有着令人“读之千遍也不厌倦“的艺术魅力。这缥缈纷飞的雪,本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在这篇散文里,凤鸣用文字提炼了一种动人的诗意,寄寓了深邃的情思,从江南雪到北国雪又辗转至江南雪,映衬出一种超然高远的心境。这种玲珑的风格,隽永的诗意,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凤鸣笔下的江南,更是一个散发着文化芬芳的精神故乡。

散文是心灵的图景,是思想曲径通幽的隧道。天地自然,人间万事映照在心境上,灵魂与思维被作用和影响成一种状态,并把最动人的一处描摹下来,这便是纯粹意义上的散文。

江南,如一道柔软的波光映照在凤鸣心上,那些光影,与凤鸣,从无间隔,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些年,醉在凤鸣的纸上江南,看着他用一支笔描摹着他眼中的江南山水,他的文笔沉静细腻,他的散文气质是干净迷人的、朗阔且澄明,这些文字,清清素素地隐约在江南古旧的神韵里,像是从雕花的木格子窗棂里探出头来的一朵不知名的小花,被阳光抚照,轻盈地开着……

共 467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诗句,大意是:纸上得来的东西感受总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来自于生活实践中自身的真实体验。一直以来都很信奉这句话,但今天读了作者的这篇《隐约江南》,顿觉得这句话也不是定理!《隐约江南》是一篇情景交融、入情、入景的精美文章,与其说是一篇散文,不如说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曲清音。江南的的四季在作者的笔下温婉,娴熟、雅致地翩然而来。早春邂逅一缕梅香,便可以拥有一个季节的馨香;夏季里与梅雨帘两两相望,没有泪眼亦没有哀叹,看到的是极致的景致和浓得化不开的诗情画意。而那一袭柳岸河堤,一泓碧波清荷,让你情不自禁地醉于藕花深处;俯首是秋,低眉是秋,江南的秋自惠山而来,更由“听西施”抵达秋的极致,秋色怡人,惟愿,轻揽于怀;江南的冬天如若有了雪,便更加完美了,雪与江南的相逢,仿若一对相爱的恋人久别重逢。雪离开苍茫遥远的天空,为才子江南飞舞飘下,雪心晶莹无暇,独恋江南奇葩,此生有此一刻,不惧阳光来融化,这样的诗情画意,这般的缱缱绻绻,可谓“江南雪落惹诗思”。江南的四季在作者的笔下活色生香,很多人都有着江南烟雨梦,一梦很长,久久不愿醒来。江南在作者这篇文字里不朦胧不飘渺,江南的春夏秋冬从文字里走来,像一幅画从你的眼前由远及近的一点点浮现,你看得到美景,闻得到幽香,感受得到诗意,这便是文字的魅力!可你又怎能想象,作者把一个立体的有生命的有韵味的江南栩栩如生地置于你的眼前,而这些景致作者竟也是从文字里读来,从江南书生凤鸣的江南篇章采风而来!至此,你更该慨叹文字的魅力、江南的魅力,凤鸣的魅力。你完全可以确信“纸上得来不觉浅,要识江南何需行。”在欣赏江南极致美景的同时,更为作者与凤鸣先生于文字里美好的邂逅而心动。并且无比笃信,江南的四季因了知己的相知相惜、相牵相挂更加美丽温婉,诗意盎然!感谢作者将唯美的江南呈献给读者,更要祝福这段因文字而来情谊地久天长!一篇唯美、诗意的上乘佳作,推荐江山文友共赏!【:晓文】 【江山部·精品推荐140 240021】

1楼文友: -2 19:5 :14 雪,读此美文,胜似去江南。隐约江南,美不胜收!按语逊色了,雪妞妞多包涵哈! 恰好你来,恰好我在。

回复1楼文友: -2 22:54:00 按语很棒,如春风化雨般温润。字字句句深得我心,谢谢晓文的倾情编按。

2楼文友: -2 20:25:14 雪,我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已写过了江南的春夏秋冬四季。你的解读真美。问题是写罢江南,江郎才尽,再无以下手,如是奈何?谢谢,知音

回复2楼文友: -2 22:55:47 我家二哥才学广博,若有时间出去走走,灵感便不请自来了。

回复2楼文友: -2 22:56:46 江南的深处还是很美的,只是现在,原生态的越来越少了。

楼文友: -2 22: :0 也许,现实的江南,远远不及江凤鸣先生的文美,因为,在文中,作者加进了自己丰厚的文化,深挚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淀。同样,这些美文如果让毫无美感的风来品,也许只会觉得好,却难以言及个中三昧,而才女纷飞的雪就不同了,与凤鸣先生在美好的文字里相逢,缔结出了一份心灵上的相通。于是,四季的江南如同浸润了唐风宋词神韵的袅娜的少女款款向我们走来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 楼文友: -25 09:49:10 谢谢风,有你的关注和支持,雪妞妞好幸福哈!

4楼文友: -24 08:21:02 雪的文字,向来诗意灵动,醉人心扉。这篇《隐约江南》更是如此,除了诗意的语言、灵动的文笔之外,那柔婉清丽的江南美景,那相知相惜、令人艳羡的文字之音,更是深深打动人心。

二哥的江南系列散文,被雪解读得如诗如画,文美,景美,情更美!

回复4楼文友: -25 09:49:58 谢谢我家舞儿,愿在文字的城池与君同醉!

5楼文友: -24 12:41:4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5楼文友: -25 09:51:05 惟愿流年安好!

6楼文友: -24 14:45:15 阅读此文,看到一支笔在轻轻的托起江南。不,确切一点的说,是一颗心在念起江南。不,更确切一点的说,是一颗心在满载江南,身心融入江南,感情在寄托江南,灵魂在江南美景中遨游。

娇滴滴的文字,阅读多了,心会变得柔软。充满柔情闪光的文字,阅读多了,心会随同趋附。

此文。是诗情,是抵达;是画意,是触感;是心动,是行动;是美景,是才情女子。

自古以来,先是美景带入文人,再而是文人融入美景。美景与文人逐渐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多数人先知道范仲淹,然后才知道茫茫的天下,长沙的邻居还有一个洞庭湖。时间一长,讲到范仲淹,必须遥感到岳阳楼,提及洞庭湖,它就是范仲淹。那么,我可以这样理解了,江南、江凤鸣、纷飞的雪,你们带着不同的文化景观走在一起了。

在作者作品的窗口下,我理应要来观赏笔下出发的码头。我看到,隐约江南,是美景的江南,是富饶的江南,是盛产美女的江南,是人文的江南,是历史的江南,是文化的江南,是柔情的江南,是从容的江南,是宁静的江南,是健康的江南,是孕育人情环境的江南。

我阅读过一堆名字笔下的江南,其中吐纳江南色彩最具震源的,第一要当数余秋雨,还有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等。而作者一系列赏析和描画江南灵魂的作品,我一直在明察暗访。得出的结论是,浑厚的江南风光,与赏析作品为线,飘动在我的眼前,与我列举这些名人的作品比较,各有风骚,各有风骨,各有千秋。震源都来自实实在在的江南,一下子飞抵贫弱的贵州。

好吧!在这篇作品下逗留的时间很长了,其开阔的气韵和涂画的柔情再多,体验悠悠的厚味后,我还是要离开,做我的事。

回复6楼文友: 12:26:22 只愿情永在!

7楼文友: -24 16:26:26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回复7楼文友: 12:26: 9 谢谢小枫,祝好!

8楼文友: 12: 7:24 好美的江南,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8楼文友: 10:16: 8 谢谢你,春天快乐!

热淋清颗粒的用量

热淋清颗粒的作用

青年人晚上多尿

髌骨关节炎治疗方法
预防心绞痛的药有哪些
小孩大便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