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组蓝色的乐章brbr诗是生命的细节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23
一、一组蓝色的乐章
诗是生命的细节,是生活与命运的潜连,生命意识和精神震撼的融汇。那些温馨的、阳光的诗,形成我视域中浩瀚的海,荡漾着深蓝的爱。离开写了很多精致唯美的小诗,这些清新明快的诗歌构成了离开诗歌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他的诗歌写得很优美舒展,意象生动,构思奇巧。特别是他的那组“蓝”,更是独具特色,如涓涓溪流,缠绕着蓝色的诗情画意,值得细品。
由古至今,诗的语言是最特殊的载体,因为对世间大情小物都融进了思考,世间万物都是希望的伏笔。许多向往都在诗情下,在诗意中,在岁月内,在生活里。这就是诗人与自然之间,心灵与物象之间,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灵犀与默契。
离开用他诗人独特的视觉,把自己的想象完美地融入那片“蓝”中,而他就静静地《坐在蓝的旁边》,让自己“陷入湖泊的靛蓝,关心柔软的水草”。在“蓝色的水下城堡和蓝交谈”。
我一直认为,诗人的生活是要比其他人更生动、更丰富、更致远。离开是个内心十分温婉的人,他把自己对诗歌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诗歌凝练的表现形式,简洁明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诗歌的形式敞开心扉,直面人生,而且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对爱对生活的认识,“蓝”是他喜欢的色彩,所以他不惜大量的笔墨来讴歌他对蓝的深爱:“如果允许我爱,我要爱蓝/爱她每寸肌肤,爱她 8.5℃/继续蓝,继续贫穷与慌张/不要折断飞鸟的羽翼,不要拥挤蓝/不要埋葬。如果允许我爱,我要爱上七月/爱上下一个七夕。继续蓝或者结束/如果还允许我爱,我还要爱蓝。”
正如这里所描绘得那样:“一想蓝,我就辽阔/什么狭隘、计较,什么焦虑、得失/烟消云散。什么彷徨、苦恼/什么胆怯、风暴,拔腿就跑/我是凡夫俗子,我有爱,还有蓝/请不要删除我的仰望,请不要/扛走我的冥想。我是一统江湖的王/一想蓝,我就奔跑。一想蓝,我就辽阔。”“蓝”在离开的诗歌里如精灵一样,于暗夜释放美丽。
读他的诗歌,你可以感受那淡淡“蓝”、幽幽的“蓝”、大海、朝霞和天空的色彩都是蓝色的、水流的波动、柔软的疼痛和飞一般的感觉、静夜流淌的美妙的音乐,感受那点点滴滴深爱的雨滴,汇成最美的蓝色乐章。
离开是一个执着的表达者。与他所有的诗歌相比,他的这组“蓝”色诗歌更像从诗人的心灵深处透出忽明忽暗的光亮,那些闪烁的“蓝色”的星星照亮绸缎一样静谧的海面。“潮起潮落。蓝,一如既往/天蓝。海蓝。真想杜撰小城故事/幻成一块岩石,或一株亦枯亦荣的草/真想就只是贝壳里一粒安静的砂/或者缓慢爬行的螃蟹。等黄昏敛翅/等茉莉花掩上门。面朝大海,再蓝一次/真想把海就移到七月的窗下,真想/伸手就能触摸蓝。大海遥远,小城遥远/面朝大海,再蓝一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歌擅长采用委婉的暗喻和意向的转换,所以诗歌中频繁呈现纷繁的意向和朦胧所带来的透明的美,用陈述的语句描述客观的现象,给时空以简单的线条,在诗歌结构上摒弃连续性和直线性,以表面大跨度的跳跃和内在藕断丝连紧密结合,分割的完整形象和间断的停歇,中间穿插描绘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侧面。这组“蓝”代表了离开诗歌的走向,是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组“蓝”诗的主题和语汇都融入了景观营造的氛围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体验,用及其诗性话的语言建构他对蓝色的探索。我们不妨从《把大海扶起来,站成瀑布》“你可以看见勇敢的蓝/那么与众不同的蓝/真想邀前生与来世,纵身一跃/为爱粉身碎骨。我坐在岩石边/黄昏拉起帷幕,小动物走动/环佩叮当,碰响凄迷的月光。”来走近他诗歌所创造“那么与众不同的蓝”,的意境。所表现出的感觉显然丰富多彩,这里体现出唯美清新又独特的意识和多层的意向,既有明朗的色调,又蒙上了一层朦胧婉转的氛围。组诗《蓝》简短精练,代表了离开诗歌的最大特点,这些诗又是诗人慧眼构思的结晶,读这样的诗歌很容易产生共鸣。
离开的这组“蓝”有一种深深地缠绵的情愫蕴藏在每一首小诗里面,我觉得无论用怎样的言语来描述他的诗歌都不能恰如其分,用任何词汇来诠释离开诗歌风格和灵性都显得多余,那些晶莹饱满的诗句本身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我能感觉到他热恋诗歌的程度,从他这组温馨灵气的“蓝”中,用他独特的文字和我们在墨香中相遇、碰撞,并用灵巧的手指书写出对自然对爱情的深刻领悟。用形象生动的意向来演绎诗歌的精髓。“把大海扶起来,站成瀑布。”这样的诗句只有对自然的深刻关注之后才会产生。读离开的诗歌你会感觉到他就坐在那样静谧的夜晚里,喝一杯清茶,而且是福建有名的“功夫茶”,他的诗歌呈淡淡的,浅色的,又是一种浓的化不开的情愫,他真心地“祈愿蓝,风平浪静。载着牵念/载着平平安安。再无奢望,只愿和蓝/和亲人,住在大海深处。不要刀光剑影/不要你把苦难全都降临,我们深爱的家园/当你说出寂静,就把寂静藏在大海深处。”给世人和朋友们一个个的美好的祝愿。他的诗歌在美好的意象背后,我们顺着袅袅烟雾,轻盈爬上他诗意的天空,去看看离开为我们描绘的蓝。我们“什么都不带,只带上这些安静的诗篇,和太阳握手。卸下一切烦忧。在蓝色的海洋里,在离开的优美的诗句中,去细细体会,离开诗歌中那种温暖的,又是那样触目惊心地震颤我们视野和心灵的“蓝”。
离开的这组“蓝”仿佛是一首首精美的小令,灵动而又凝重,语言隽永,情感真挚,读起来鲜活、新颖,韵味十足,既有梦的气质,也有音乐的韵律,动态的美感。他的诗,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抒情和体验,而是透着感性的敏锐和清澈,是一位真正诗人的可贵之处。并不是所的诗人,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写,如何写,写些什么的,而这正是离开与众不同的地方。
离开一直跋涉在诗歌的乐园中寻求自我,用简短的表达淋漓尽致地抒发,并不断超越自我,在跌宕起伏的诗意中尽力摒弃做作和娇柔,离开把这种内心真实体验、情感的,通过有效平静的词句,融入音乐纷繁的节律,心绪很准确的表达,展示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更是一种目光敏锐的探寻,动态地追溯对爱情和人生深沉地思索。他的诗歌给人宁静致远的享受,我们只能用心灵去意会其中的美好情愫。
二、站在现实之上抒情
一直感动离开的勤奋与执着,离开具有诗人的敏感与特殊的观察视觉。读他的诗有那种细腻入肤的感触,那些绵绵如缕的情怀缠绕期间,使他的作品具备了文字以外的感人力量。作为诗人,离开的思想是敏锐的,对于他的生存状态我不甚了解,我们甚至没有过诗歌以外的任何沟通,但他给我的感觉是穿梭在孤独的细雨微尘之中,肩头好象总是承受着什么,他的内心总是保持着一份歌唱的自觉与高傲,也因此保持着诗歌的独特的魅力。
作为高产的诗人,离开的精神姿态是别致的。《说到江南》“发给春天第一条短信/接着是杏花。江南小女子的一声唤/石板桥。远去的乌蓬船//。”诗里他在尽力地营造轻灵的生命意象,这是他的诗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在这首《说到江南》中所流露出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快乐。“说到江南,你给我/二月的迷朦。你在阡陌上/看灵秀的雨飘落/眉间,发梢上都粘着微湿/迎春花,探首。不争奇,亦不斗艳//”。我不知离开是不是把写作诗歌作为自己另一种抒发情怀的方式?但很显然,在离开的前期诗歌里,明显的感受到抒发的快乐!文字的快乐就是生活的快乐,诗人理所当然成为娱乐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如此成为了一个人文精神的自由者。透过他时而纯净,时而繁杂的诗行,我看到的离开诗的走向。是现代的也是浪漫的,或者还有其他。也许由于生活的变故,离开后期的诗歌已经逐渐远离了这样的快乐抒情。
看的出来离开的创作态度也是极其认真的,并不因追求速度而放弃对质量的把握,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诗歌语言娴熟的运用。在“给你一个预言,给你/支离破碎的永恒/向左还是向右,都会遇见你/你要学会吹箫,吹出/春寒料峭,吹出点点泪花/春天,迟迟不开的水仙花/没有一句预言//”(《预言》)。新鲜别致且借景抒情妙趣横生;在《大风》“如果她撞在树上,她就会呻吟/树叶就会迷乱。如果她走向斜坡/她就有形状,就会倾斜/如果她吹向远方,吹出那座城市/她就有温度,就有泪花/在眼中打转//”。合情合理又诙谐幽默;在《12月7日和树叶一起,飘落》“芦苇已枯。鸟绝迹/黄昏和树叶一起,飘落/羊群四散,牧人寻找他的羊/你寻找野蜜,仙果。寻找/枝弹远的春,寻找鸟鸣/朝夜空喊,喊走三十一颗星/12月7日,你路过一排排行道树/路过人群。路过风,路过/二00四年第一场冷”,真实却异常感人;在《我们一起说出梅花》“风吹动枝桠上的夕光,吹动起伏的山峰/你在下游,吹箫。你在对镜梳妆/喊三声,要你听见。听见利箭呼啸/听见,羊群洁白的哞叫。听见波涛/我在上游,牧羊。从清晨到黄昏/落英缤纷。就剩一树光秃秃的冬天了/遥远的北方,说出雪花。我说出你的名字/说出忍冬花。南方,小县城/含烟静默。翘首,大雪封山/还能说出什么,就剩一树光秃秃的冬天了/就剩一树光秃秃的冬天了。我们一起说出梅花吧//”。等一系列平中见奇的意象,并通过朴实而机智的语言加以拓展,最终使一卷卷风情画般的诗作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旷神怡、心神向往!
奥地利哲学家路德威格";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的语言的界限就是人的世界的界限”,看得出来离开对此运用得相当娴熟。表达一种健康的人生观,也进一步阐述了幸福的概念。对自然环境遭受人为的破坏,人们在天灾人祸面前所遭受的磨难,他痛心疾首,并予以猛烈抨击和关注,《沙兰镇,如鲠在喉》“撕下一张白纸,遮住天空。我怕一抬头/又看见一百零二双那么无辜的眼睛/不望盛开的鲜花,不闻清脆的鸟啼/不要这场洪水那么汹涌无情/天堂冷么,是否有人为你们掖好被/是否有人走到床边吻你们的额/我要拷问人间,我要在沙兰镇长跪不起/如鲠在喉,我的泪水饱满,可依然砸不痛大地/我仿佛又听到你们在教室里/扑烁着眼睛问:老师,天堂远吗//“这是什么世道?”。这是正义的呼唤,是使心灵为之震颤呼喊!通过旁白式的描述,把灾难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诗人本身也在尽自己微薄之力为之呼喊,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些诗作都给人相当大的思索空间,使人听到了正义的呼声!
有人说诗是给贵族一类的人看的,也有人说是给普通大众人看的,我只是在设想,诗,是给诚实的人看的。因为诗人首先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来感怀他心中的或精神上的东西,最后他奉献给大家的当然是感动的东西了。我想,读了离开这么多诗歌,给我最多的就是内在感动,并且痛。也就是说一个诗人要用精神修炼的东西打动需要用精神感受的人,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离开的诗中,更多的倾重于抒情,那是一种站在现实之上的抒情。
《树叶何其柔软》“树叶何其柔软,你的内心/万水千山。你不是出色的剑客/一剑还不足以封喉/你至多就算是多情的书生/还沉迷满园春色/还在烟雨迷蒙的南方小镇/看树叶如何从青翠走到枯黄//。”从这一段诗中,诗人始终站在现实之上,借用最普通的人或事物,用精神上的一种穿透性,注重自己内心的感怀,让人觉得做为诗人的内心正在绞痛自己。读了这么好的句子,最普通的人也能感受到一种忧郁、伤悲。不难看出,离开的诗里的另一面是深刻的。
三、缠绕着深沉的爱
我对离开的欣赏更多的是源于他的爱情诗,特别是写给他亡妻“虹”的那组爱情诗,对爱的那份执着,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爱的缠绕。从《给虹》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字字滴血的倾诉,这种深爱会让读者动容甚至泪流。
“如今我已确信,那是
鸟语花香,和睦相处
没有纷争、喧哗和疾病的乐园
你依旧貌美、善良如初,来去匆匆
你一定在天边俯瞰人间
我们相约的北山公园,就要修建完整
女儿闹着要去游玩。我是心伤的
我不敢仔细端详女儿的脸
虹,你放心不下的话
就借一缕月光,落在窗前吧
我们彼此沉默已经太久太久”
---《天堂,有没有一张通行证》
这样的诗撕开生命中最痛苦的面纱给读者看,我一直深信这样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流”出来的,是心灵里流出的“血”,是生命的纪录,是用血和泪酿成的,当生命的消陨、爱情的离去,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付诸文字时,那就是诗。那些用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出来的诗只能是文字的垃圾。
从离开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满是痛苦的灵魂在挣扎的痕迹。从这些诗里,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诗人真爱的心路历程。这样的诗只能出自爱和痛苦缠绕在一起的灵魂。对于一个有成就的诗人来说,这种爱和痛苦都是真实的经历。只有爱的力量、感情的力量才可产生这样震撼人心的诗篇。
“如果真的还有来生,我们的花园
不会杂草丛生。我会修剪多余的枝桠
长出好看的花朵。那里不会有
黑蜘蛛造访,咒语不会滚动
我要阻止病痛和哀怨缠绕着你
那时你在清浅的河边浣衣
我在深山的木屋里做饭,我们的女儿
和小松鼠一起嬉戏。今生
没能照顾好你,你含泪离去,我有罪
你的目光,你的话语,已融入我的血液
如果真的还有来生,我要粗茶淡饭
用我浅浅的爱,呵护你
虹,你看见的啊,我的爱
就是乡村老屋里飘出的小小炊烟”
----《如果真的还有来生》
读离开的写给“虹”的这些诗,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诗都是滴血吟诵的诗篇。从这些诗中,我看到了一个诗人被撕裂的灵魂,听到了一个诗人内心深处的哭泣。这是一个在爱与现实、希望与绝望、生存与死亡的两极困境中挣扎的灵魂,是痛苦撕扯着内心发出的声音。事实上,他的诗更让我们看到一种爱、一种对生命对死亡对爱本身的肯定。只有经历过这样痛苦的人,才更懂得爱与生命的美好与意义。离开对“死亡”有着深切的感受,我看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挣扎,一种获得精神拯救的向往。
“清晨。枕边。女儿和我
彼此沉默,多么破碎的时光
虹,你离我们远去,带走声音和躯体
只留下灰烬,递给这个苦秋
夜夜飞奔,全都是你黑色的影
泪珠依然那么重,我不该砸伤这么干净的早晨
穿过阳光的鸟鸣,穿过这个初冬
我每天都会扎好女儿的小辫子,我
每天都会静静独坐,念想。你知道的
虹,落进我眼中的灰,我还无法抹去
我还有无声的万物的语言,要说给
残壁、孤岛和荒野听”
----《落进我眼中的灰,我还无法抹去》
离开的许多诗都表达了这样一种苦痛的心情,深埋着一颗痛苦的心,情感真实,这就是离开这些诗歌的感人力量所在。作为一个诗人,他唯一寄托感情的就是诗,而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诗人,他的作品也显然与众不同,他从来不用别人用惯用熟用滥的意象,只用出自其心灵的隐喻物,他有自己的表述方式,用的是在内心深处柔软的语言,其诗中的意象只属于他自己,只出自一个被痛苦浸染过的灵魂,并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经历,正因为这些诗是以一种真实而独有的心声,所以要欣赏这些出自诗人灵魂的诗歌,需要调整自己的情感。可以这样讲:诗,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真诚地活着,就已经是在用生命写着一首诗。 共 594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蓝色的乐章”入题,渐次深入,对福建诗人离开的一组诗由表及里、由诗及人层层展开,让读者看到了一组诗的灵魂、一个诗人的灵魂。蓝色,一个沉静的、又如火焰般升腾的颜色,既让人感到幽深如水,又让人感到潜流暗涌,这大概就是诗人的内质所在吧!---累了请抽支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12207】
1 楼 文友: 2012-01-21 1 :44:14 谢谢累了抽支烟! 天津市作协会员,中国诗人学会会员,中石化作协会员,中国大众文学会员,天津石化作协会员;天津诗网刊副总编,发表给类文章四百余篇,出版诗集《雪语晴歌》《觅雪嫦晴诗歌精选》合集《十面倾城》
2 楼 文友: 2012-01-22 17:14:11 祝雪晴新春快乐!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2 楼 文友: 2012-01-2 10: 0:45 觅雪给您拜年!祝您龙年大吉,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回复2 楼 文友: 2012-01-28 09:08:19 药春节快乐!
楼 文友: 2012-01-2 15:26:19 【佳作赏析】栏目为获得精品的优秀评述文章,送上1000金神石的奖励。祝贺!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 楼 文友: 2012-01-28 09:08: 5 谢谢!
4 楼 文友: 2012-01-27 16:5 :42 还真给金神石啊 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背影涉水而过。
回复4 楼 文友: 2012-01-28 09:08:51 是真的。老年人厌食症的症状经间期出血吃什么药物来月经有血块肚子痛
诗是生命的细节,是生活与命运的潜连,生命意识和精神震撼的融汇。那些温馨的、阳光的诗,形成我视域中浩瀚的海,荡漾着深蓝的爱。离开写了很多精致唯美的小诗,这些清新明快的诗歌构成了离开诗歌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他的诗歌写得很优美舒展,意象生动,构思奇巧。特别是他的那组“蓝”,更是独具特色,如涓涓溪流,缠绕着蓝色的诗情画意,值得细品。
由古至今,诗的语言是最特殊的载体,因为对世间大情小物都融进了思考,世间万物都是希望的伏笔。许多向往都在诗情下,在诗意中,在岁月内,在生活里。这就是诗人与自然之间,心灵与物象之间,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灵犀与默契。
离开用他诗人独特的视觉,把自己的想象完美地融入那片“蓝”中,而他就静静地《坐在蓝的旁边》,让自己“陷入湖泊的靛蓝,关心柔软的水草”。在“蓝色的水下城堡和蓝交谈”。
我一直认为,诗人的生活是要比其他人更生动、更丰富、更致远。离开是个内心十分温婉的人,他把自己对诗歌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诗歌凝练的表现形式,简洁明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诗歌的形式敞开心扉,直面人生,而且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对爱对生活的认识,“蓝”是他喜欢的色彩,所以他不惜大量的笔墨来讴歌他对蓝的深爱:“如果允许我爱,我要爱蓝/爱她每寸肌肤,爱她 8.5℃/继续蓝,继续贫穷与慌张/不要折断飞鸟的羽翼,不要拥挤蓝/不要埋葬。如果允许我爱,我要爱上七月/爱上下一个七夕。继续蓝或者结束/如果还允许我爱,我还要爱蓝。”
正如这里所描绘得那样:“一想蓝,我就辽阔/什么狭隘、计较,什么焦虑、得失/烟消云散。什么彷徨、苦恼/什么胆怯、风暴,拔腿就跑/我是凡夫俗子,我有爱,还有蓝/请不要删除我的仰望,请不要/扛走我的冥想。我是一统江湖的王/一想蓝,我就奔跑。一想蓝,我就辽阔。”“蓝”在离开的诗歌里如精灵一样,于暗夜释放美丽。
读他的诗歌,你可以感受那淡淡“蓝”、幽幽的“蓝”、大海、朝霞和天空的色彩都是蓝色的、水流的波动、柔软的疼痛和飞一般的感觉、静夜流淌的美妙的音乐,感受那点点滴滴深爱的雨滴,汇成最美的蓝色乐章。
离开是一个执着的表达者。与他所有的诗歌相比,他的这组“蓝”色诗歌更像从诗人的心灵深处透出忽明忽暗的光亮,那些闪烁的“蓝色”的星星照亮绸缎一样静谧的海面。“潮起潮落。蓝,一如既往/天蓝。海蓝。真想杜撰小城故事/幻成一块岩石,或一株亦枯亦荣的草/真想就只是贝壳里一粒安静的砂/或者缓慢爬行的螃蟹。等黄昏敛翅/等茉莉花掩上门。面朝大海,再蓝一次/真想把海就移到七月的窗下,真想/伸手就能触摸蓝。大海遥远,小城遥远/面朝大海,再蓝一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歌擅长采用委婉的暗喻和意向的转换,所以诗歌中频繁呈现纷繁的意向和朦胧所带来的透明的美,用陈述的语句描述客观的现象,给时空以简单的线条,在诗歌结构上摒弃连续性和直线性,以表面大跨度的跳跃和内在藕断丝连紧密结合,分割的完整形象和间断的停歇,中间穿插描绘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侧面。这组“蓝”代表了离开诗歌的走向,是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组“蓝”诗的主题和语汇都融入了景观营造的氛围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体验,用及其诗性话的语言建构他对蓝色的探索。我们不妨从《把大海扶起来,站成瀑布》“你可以看见勇敢的蓝/那么与众不同的蓝/真想邀前生与来世,纵身一跃/为爱粉身碎骨。我坐在岩石边/黄昏拉起帷幕,小动物走动/环佩叮当,碰响凄迷的月光。”来走近他诗歌所创造“那么与众不同的蓝”,的意境。所表现出的感觉显然丰富多彩,这里体现出唯美清新又独特的意识和多层的意向,既有明朗的色调,又蒙上了一层朦胧婉转的氛围。组诗《蓝》简短精练,代表了离开诗歌的最大特点,这些诗又是诗人慧眼构思的结晶,读这样的诗歌很容易产生共鸣。
离开的这组“蓝”有一种深深地缠绵的情愫蕴藏在每一首小诗里面,我觉得无论用怎样的言语来描述他的诗歌都不能恰如其分,用任何词汇来诠释离开诗歌风格和灵性都显得多余,那些晶莹饱满的诗句本身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我能感觉到他热恋诗歌的程度,从他这组温馨灵气的“蓝”中,用他独特的文字和我们在墨香中相遇、碰撞,并用灵巧的手指书写出对自然对爱情的深刻领悟。用形象生动的意向来演绎诗歌的精髓。“把大海扶起来,站成瀑布。”这样的诗句只有对自然的深刻关注之后才会产生。读离开的诗歌你会感觉到他就坐在那样静谧的夜晚里,喝一杯清茶,而且是福建有名的“功夫茶”,他的诗歌呈淡淡的,浅色的,又是一种浓的化不开的情愫,他真心地“祈愿蓝,风平浪静。载着牵念/载着平平安安。再无奢望,只愿和蓝/和亲人,住在大海深处。不要刀光剑影/不要你把苦难全都降临,我们深爱的家园/当你说出寂静,就把寂静藏在大海深处。”给世人和朋友们一个个的美好的祝愿。他的诗歌在美好的意象背后,我们顺着袅袅烟雾,轻盈爬上他诗意的天空,去看看离开为我们描绘的蓝。我们“什么都不带,只带上这些安静的诗篇,和太阳握手。卸下一切烦忧。在蓝色的海洋里,在离开的优美的诗句中,去细细体会,离开诗歌中那种温暖的,又是那样触目惊心地震颤我们视野和心灵的“蓝”。
离开的这组“蓝”仿佛是一首首精美的小令,灵动而又凝重,语言隽永,情感真挚,读起来鲜活、新颖,韵味十足,既有梦的气质,也有音乐的韵律,动态的美感。他的诗,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抒情和体验,而是透着感性的敏锐和清澈,是一位真正诗人的可贵之处。并不是所的诗人,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写,如何写,写些什么的,而这正是离开与众不同的地方。
离开一直跋涉在诗歌的乐园中寻求自我,用简短的表达淋漓尽致地抒发,并不断超越自我,在跌宕起伏的诗意中尽力摒弃做作和娇柔,离开把这种内心真实体验、情感的,通过有效平静的词句,融入音乐纷繁的节律,心绪很准确的表达,展示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更是一种目光敏锐的探寻,动态地追溯对爱情和人生深沉地思索。他的诗歌给人宁静致远的享受,我们只能用心灵去意会其中的美好情愫。
二、站在现实之上抒情
一直感动离开的勤奋与执着,离开具有诗人的敏感与特殊的观察视觉。读他的诗有那种细腻入肤的感触,那些绵绵如缕的情怀缠绕期间,使他的作品具备了文字以外的感人力量。作为诗人,离开的思想是敏锐的,对于他的生存状态我不甚了解,我们甚至没有过诗歌以外的任何沟通,但他给我的感觉是穿梭在孤独的细雨微尘之中,肩头好象总是承受着什么,他的内心总是保持着一份歌唱的自觉与高傲,也因此保持着诗歌的独特的魅力。
作为高产的诗人,离开的精神姿态是别致的。《说到江南》“发给春天第一条短信/接着是杏花。江南小女子的一声唤/石板桥。远去的乌蓬船//。”诗里他在尽力地营造轻灵的生命意象,这是他的诗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在这首《说到江南》中所流露出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快乐。“说到江南,你给我/二月的迷朦。你在阡陌上/看灵秀的雨飘落/眉间,发梢上都粘着微湿/迎春花,探首。不争奇,亦不斗艳//”。我不知离开是不是把写作诗歌作为自己另一种抒发情怀的方式?但很显然,在离开的前期诗歌里,明显的感受到抒发的快乐!文字的快乐就是生活的快乐,诗人理所当然成为娱乐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如此成为了一个人文精神的自由者。透过他时而纯净,时而繁杂的诗行,我看到的离开诗的走向。是现代的也是浪漫的,或者还有其他。也许由于生活的变故,离开后期的诗歌已经逐渐远离了这样的快乐抒情。
看的出来离开的创作态度也是极其认真的,并不因追求速度而放弃对质量的把握,这主要表现在他对诗歌语言娴熟的运用。在“给你一个预言,给你/支离破碎的永恒/向左还是向右,都会遇见你/你要学会吹箫,吹出/春寒料峭,吹出点点泪花/春天,迟迟不开的水仙花/没有一句预言//”(《预言》)。新鲜别致且借景抒情妙趣横生;在《大风》“如果她撞在树上,她就会呻吟/树叶就会迷乱。如果她走向斜坡/她就有形状,就会倾斜/如果她吹向远方,吹出那座城市/她就有温度,就有泪花/在眼中打转//”。合情合理又诙谐幽默;在《12月7日和树叶一起,飘落》“芦苇已枯。鸟绝迹/黄昏和树叶一起,飘落/羊群四散,牧人寻找他的羊/你寻找野蜜,仙果。寻找/枝弹远的春,寻找鸟鸣/朝夜空喊,喊走三十一颗星/12月7日,你路过一排排行道树/路过人群。路过风,路过/二00四年第一场冷”,真实却异常感人;在《我们一起说出梅花》“风吹动枝桠上的夕光,吹动起伏的山峰/你在下游,吹箫。你在对镜梳妆/喊三声,要你听见。听见利箭呼啸/听见,羊群洁白的哞叫。听见波涛/我在上游,牧羊。从清晨到黄昏/落英缤纷。就剩一树光秃秃的冬天了/遥远的北方,说出雪花。我说出你的名字/说出忍冬花。南方,小县城/含烟静默。翘首,大雪封山/还能说出什么,就剩一树光秃秃的冬天了/就剩一树光秃秃的冬天了。我们一起说出梅花吧//”。等一系列平中见奇的意象,并通过朴实而机智的语言加以拓展,最终使一卷卷风情画般的诗作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旷神怡、心神向往!
奥地利哲学家路德威格";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的语言的界限就是人的世界的界限”,看得出来离开对此运用得相当娴熟。表达一种健康的人生观,也进一步阐述了幸福的概念。对自然环境遭受人为的破坏,人们在天灾人祸面前所遭受的磨难,他痛心疾首,并予以猛烈抨击和关注,《沙兰镇,如鲠在喉》“撕下一张白纸,遮住天空。我怕一抬头/又看见一百零二双那么无辜的眼睛/不望盛开的鲜花,不闻清脆的鸟啼/不要这场洪水那么汹涌无情/天堂冷么,是否有人为你们掖好被/是否有人走到床边吻你们的额/我要拷问人间,我要在沙兰镇长跪不起/如鲠在喉,我的泪水饱满,可依然砸不痛大地/我仿佛又听到你们在教室里/扑烁着眼睛问:老师,天堂远吗//“这是什么世道?”。这是正义的呼唤,是使心灵为之震颤呼喊!通过旁白式的描述,把灾难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诗人本身也在尽自己微薄之力为之呼喊,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这些诗作都给人相当大的思索空间,使人听到了正义的呼声!
有人说诗是给贵族一类的人看的,也有人说是给普通大众人看的,我只是在设想,诗,是给诚实的人看的。因为诗人首先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来感怀他心中的或精神上的东西,最后他奉献给大家的当然是感动的东西了。我想,读了离开这么多诗歌,给我最多的就是内在感动,并且痛。也就是说一个诗人要用精神修炼的东西打动需要用精神感受的人,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离开的诗中,更多的倾重于抒情,那是一种站在现实之上的抒情。
《树叶何其柔软》“树叶何其柔软,你的内心/万水千山。你不是出色的剑客/一剑还不足以封喉/你至多就算是多情的书生/还沉迷满园春色/还在烟雨迷蒙的南方小镇/看树叶如何从青翠走到枯黄//。”从这一段诗中,诗人始终站在现实之上,借用最普通的人或事物,用精神上的一种穿透性,注重自己内心的感怀,让人觉得做为诗人的内心正在绞痛自己。读了这么好的句子,最普通的人也能感受到一种忧郁、伤悲。不难看出,离开的诗里的另一面是深刻的。
三、缠绕着深沉的爱
我对离开的欣赏更多的是源于他的爱情诗,特别是写给他亡妻“虹”的那组爱情诗,对爱的那份执着,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爱的缠绕。从《给虹》的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字字滴血的倾诉,这种深爱会让读者动容甚至泪流。
“如今我已确信,那是
鸟语花香,和睦相处
没有纷争、喧哗和疾病的乐园
你依旧貌美、善良如初,来去匆匆
你一定在天边俯瞰人间
我们相约的北山公园,就要修建完整
女儿闹着要去游玩。我是心伤的
我不敢仔细端详女儿的脸
虹,你放心不下的话
就借一缕月光,落在窗前吧
我们彼此沉默已经太久太久”
---《天堂,有没有一张通行证》
这样的诗撕开生命中最痛苦的面纱给读者看,我一直深信这样的诗不是“写”出来的,是“流”出来的,是心灵里流出的“血”,是生命的纪录,是用血和泪酿成的,当生命的消陨、爱情的离去,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付诸文字时,那就是诗。那些用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出来的诗只能是文字的垃圾。
从离开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满是痛苦的灵魂在挣扎的痕迹。从这些诗里,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诗人真爱的心路历程。这样的诗只能出自爱和痛苦缠绕在一起的灵魂。对于一个有成就的诗人来说,这种爱和痛苦都是真实的经历。只有爱的力量、感情的力量才可产生这样震撼人心的诗篇。
“如果真的还有来生,我们的花园
不会杂草丛生。我会修剪多余的枝桠
长出好看的花朵。那里不会有
黑蜘蛛造访,咒语不会滚动
我要阻止病痛和哀怨缠绕着你
那时你在清浅的河边浣衣
我在深山的木屋里做饭,我们的女儿
和小松鼠一起嬉戏。今生
没能照顾好你,你含泪离去,我有罪
你的目光,你的话语,已融入我的血液
如果真的还有来生,我要粗茶淡饭
用我浅浅的爱,呵护你
虹,你看见的啊,我的爱
就是乡村老屋里飘出的小小炊烟”
----《如果真的还有来生》
读离开的写给“虹”的这些诗,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诗都是滴血吟诵的诗篇。从这些诗中,我看到了一个诗人被撕裂的灵魂,听到了一个诗人内心深处的哭泣。这是一个在爱与现实、希望与绝望、生存与死亡的两极困境中挣扎的灵魂,是痛苦撕扯着内心发出的声音。事实上,他的诗更让我们看到一种爱、一种对生命对死亡对爱本身的肯定。只有经历过这样痛苦的人,才更懂得爱与生命的美好与意义。离开对“死亡”有着深切的感受,我看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挣扎,一种获得精神拯救的向往。
“清晨。枕边。女儿和我
彼此沉默,多么破碎的时光
虹,你离我们远去,带走声音和躯体
只留下灰烬,递给这个苦秋
夜夜飞奔,全都是你黑色的影
泪珠依然那么重,我不该砸伤这么干净的早晨
穿过阳光的鸟鸣,穿过这个初冬
我每天都会扎好女儿的小辫子,我
每天都会静静独坐,念想。你知道的
虹,落进我眼中的灰,我还无法抹去
我还有无声的万物的语言,要说给
残壁、孤岛和荒野听”
----《落进我眼中的灰,我还无法抹去》
离开的许多诗都表达了这样一种苦痛的心情,深埋着一颗痛苦的心,情感真实,这就是离开这些诗歌的感人力量所在。作为一个诗人,他唯一寄托感情的就是诗,而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诗人,他的作品也显然与众不同,他从来不用别人用惯用熟用滥的意象,只用出自其心灵的隐喻物,他有自己的表述方式,用的是在内心深处柔软的语言,其诗中的意象只属于他自己,只出自一个被痛苦浸染过的灵魂,并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经历,正因为这些诗是以一种真实而独有的心声,所以要欣赏这些出自诗人灵魂的诗歌,需要调整自己的情感。可以这样讲:诗,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真诚地活着,就已经是在用生命写着一首诗。 共 5944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以“蓝色的乐章”入题,渐次深入,对福建诗人离开的一组诗由表及里、由诗及人层层展开,让读者看到了一组诗的灵魂、一个诗人的灵魂。蓝色,一个沉静的、又如火焰般升腾的颜色,既让人感到幽深如水,又让人感到潜流暗涌,这大概就是诗人的内质所在吧!---累了请抽支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12207】
1 楼 文友: 2012-01-21 1 :44:14 谢谢累了抽支烟! 天津市作协会员,中国诗人学会会员,中石化作协会员,中国大众文学会员,天津石化作协会员;天津诗网刊副总编,发表给类文章四百余篇,出版诗集《雪语晴歌》《觅雪嫦晴诗歌精选》合集《十面倾城》
2 楼 文友: 2012-01-22 17:14:11 祝雪晴新春快乐!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2 楼 文友: 2012-01-2 10: 0:45 觅雪给您拜年!祝您龙年大吉,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回复2 楼 文友: 2012-01-28 09:08:19 药春节快乐!
楼 文友: 2012-01-2 15:26:19 【佳作赏析】栏目为获得精品的优秀评述文章,送上1000金神石的奖励。祝贺!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回复 楼 文友: 2012-01-28 09:08: 5 谢谢!
4 楼 文友: 2012-01-27 16:5 :42 还真给金神石啊 人走,茶亦凉,有明月,照背影涉水而过。
回复4 楼 文友: 2012-01-28 09:08:51 是真的。老年人厌食症的症状经间期出血吃什么药物来月经有血块肚子痛
上一篇:br雷达p随着时代的创新
上一篇:凡事都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