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家马识途痛批谍战剧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10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目前反映白区地下斗争的影视作品多起来了,我们作过地下党工作的老同志看了很高兴,的确有一批编、导、演都很精彩的作品,即使不免有一些疵漏。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不满意甚至于很不满意的影视作品。”近日,马识途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党校笔记》、《没有硝烟的战线》研讨会上,坦承有些编剧对于当时地下斗争的实际了解不多,常见有违背原则和纪律、特别是组织原则和秘密工作纪律的地方。

《没有硝烟的战线》是马识途先生根据自己和战友黎强的真实地下斗争经历创作完成的一部长篇电视文学剧本。马识途认为,当下一些反应隐蔽战线的影视剧,在情节和表现方式上与历史的真实有一些出入,造成了观众对地下党工作、生活的很大误解。更令人不满意的是,有的“谍战剧”不知在什么原因的催动下,一窝赶风,草率从事,艺术粗糙,歪曲历史,污损形象,令人啼笑皆非。

这位曾经参加过地下斗争的老作家指出,“谍战无小事”,在极其危险的前线进行极复杂的战争的情报工作人员,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一点生活作风,可能会给本人带来杀身之祸,以致给组织带来灭顶之灾。但是有些谍战影视剧,太不注意细节,有些编剧似乎把地下党员和国民党的特务和海外间谍等量齐观。其实三者有质的区别。另一方面,他还发现,有的编剧把地下工作者神化了,“其实我们并非无所不能,国民党特务也不是豆腐渣,大家知道的《狱中八条》就有一条,‘不要轻视敌人’。”

马识途强调,革命历史斗争剧不只是“谍战剧”,它应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作家驰骋;就是“谍战剧”,也要在艺术夸张和虚构中不离原则,不违纪律,特别是秘密工作纪律,注意细节,才能有更好的“谍战剧”满足群众的艺术欣赏。

心肌缺血st改变吃啥药

心肌缺血st段改变严重么

心电图ST段改变

孩子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灯盏花领军企业发展
儿童眼屎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