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曾折柳梢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31

官渡曾折柳梢,(官渡柳:《柳赋序》,曹丕官渡之战所栽)

把盏送至灞桥。(灞桥柳:《灞桥赋》,王昌龄别友所折)

雪泥鸿爪云舍消,(雪爪鸿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旧事;白云亲舍:《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仁杰望云思亲,表亲友情谊)

挂剑空留鞘。(挂剑:《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公子季挂剑祭徐公,表友谊)

绨袍奈何情少,(绨袍情:《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接济范睢)

布衣日久交薄。(布衣交:《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旧事)

牛山下涕青蝇吊,(牛山下涕:《晏子春秋.鉴上十七》,齐景公登高悲声,表物是人非。青蝇吊客:《三国志.虞翻传》,表孤单寂寥)

赋鵩偏成枭。(贾生赋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赋鵩感怀,表悲叹。)

西江月.诵吟

灞桥风雪未停,(灞桥风雪:《北梦琐言》,郑綮自谦,指吟诗,双关写景)

江淹飞白随心,(江淹彩笔:《太平广记.南史.梁.江淹》,神童旧事,指文采,双关写景;飞白:《法书要录》,蔡邕所创书法,同上)

挥手归鸿作鹅经,(挥手归鸿:《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嵇康妙语,挥鸿而就;鹅经:《晋书.王羲之传》,右军抄道德经与道士换鹅)

画龙难点睛。(画龙点睛:《历代名画记》)

歌落梁尘谁听,(歌落梁尘:《太平御览.别录》,歌声震落灰尘)

和寡无觅知音,(曲高和寡:《对楚王问》;知音:《礼记·乐记》)

顾曲周郎墨如金,(顾曲周郎:《三国志.吴传.周瑜传》;惜墨如金:《辍耕录》)

空留简上青。(简上青:《后汉记.吴祐传》,俗称杀青,给竹简定稿)

西江月.隐逸

赤松傍山高卧,(赤松子:《史记.留侯世家》,张良追随的仙人;东山高卧:《晋书.谢安传》,指隐居)

蓬蒿埋名北郭。(仲尉蓬蒿:《高士传.张仲尉》,喻贫士隐居;北郭先生:《后汉书.廖扶传》,指隐居人)

西园辟作蒋生径,(西园:《赐房玄龄》,指晋身之路;蒋诩径:《三辅决录.逃名》,指名士归隐)

桃源沉丘壑。(桃花源:《桃花源记》,世外桃源出处;一丘一壑:《世说新语.品藻》,指放情山水)

拂衣安步当车,(拂衣:《后汉书.杨彪传》,指归隐,拂衣而去出处;安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怡然自乐之意)

曳尾弃梦南柯,(曳尾涂中:《庄子.秋水》,指自由自在;南柯一梦:《南柯太守传》,空欢喜)

东篱菊挂仙尉冠,(采菊东篱下:《饮酒·其五》,指自由生活;挂冠仙尉:《汉书.梅福传》,指隐居,挂冠出处)

采薇吟凤歌。(采薇:《史记.伯夷列传》,指有骨气的活着;凤歌:《论语.微子》,指隐居,楚狂笑孔丘出处)

共 101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西江月》三阙读罢后,我体会到一种“以事陈情”的感觉。《念故》一阙,通篇引用十事却未平列待之,此律之变通也。我观之以为这是“上阙皆为兴下阙也。”细观之“空留稍”一句,则会发现其中隐约暗含故人不再之意,重在“空”字。《诵吟》一阙,读后有一种知音难觅之感。灞桥风雪未停,景寒,亦是心寒。《隐逸》一阙,读后不由欣然神往。拜读黯衫佳作,问候。『古韵主编:钟郎』

1 楼 文友: 2015-12-08 17: 4:22 拜谒黯衫兄:

对于兄之佳作,我欣然赏之。然而,我对 用事 的一番见解亦欲谈谈。莫要见笑。

今引钟嵘《诗品》说: 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 思君如流水 ,既是即目; 高台多悲风 ,亦惟所见; 清晨登陇首 ,羌无故实; 明月照积雪 ,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这里并非说明 用事 不好,而是以为黯衫兄此三阙《西江月》不足以用事。情怀如念故、隐逸或吟诵者,且属小我,反倒不需以 用事 而曲折言明。纵然兄实有其情,但因 用事 而令人觉得刻意而为。何不直抒胸臆,甚好。若抒情复杂,如:国事、个人遭遇等种种情怀者,且又限于诗词格律中字数之限制,则借 用事 而言情,扩展深度与情感。

愚见!再次问候黯衫兄!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可能黯然失色。——贺拉斯

回复1 楼 文友: 2015-12-08 18:12:42 此三篇本就是读书摘得,夹带平生经历,以为留念。区区故事,虽不及古人,更有生涩之处,着了寻章摘句的小道,却依旧言之有物。某自知足矣,何足与外人道。蒙君指教,略感宽怀。用事也好,押韵也罢,着力以诸法炼字,终是乐事,与各位文友共勉。

2 楼 文友: 2015-12-08 18:54:10 黯衫兄学识渊博,博闻强识,引经据典,使诗歌带有了浓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内涵丰富,值得反复推敲品味。

钟郎所说的,我也很赞同,作者如果能够从这些典故和故事中截取,提炼出情感和思想内核,如稼轩一般,使这些典故都为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服务,而不是单薄的掉书袋,相信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感谢作者的优秀诗文,拜读,欣赏,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 2015-12-12 10:18:2 哈哈哈,承你吉言

 楼 文友: 2015-12-11 18:2 :08 前人之述备矣,其余的话不多说。就最后一首来具体阐释我的一家之言:表达隐逸是一种高雅之境,那如何塑造这样的境界?我认为其一是需要主观的真实性,主观的真实,即自己内心的情感境界要表达出来,重点在于情真;其二需要诗艺性,即运用适当和适量技法为真情披上一层薄纱,如此虚实相生,若即若离,稍加蕴藉则刹那间就使缥缈隐逸之境更加传神。作者这首《隐逸》太多铺陈古人之事,未免少一丝主观的真实,似有些舍本逐末。但不得不承认 东篱菊挂仙尉冠,采薇吟凤歌。 一句确实精彩,至少是打动了我,似乎陶潜的菊酒酥香已然飘来。但全诗都在借古陈事,也无法突出重点,把这一丝淡雅的香气又掩盖几分。

回复  楼 文友: 2015-12-12 10:18:08 人生阅历实难从书本汲取,寻章摘句也不过见贤思齐,忘有朝得偿所愿,复有妙手偶得吧,谢谢文友指教。临沂男科医院地址宿迁十佳妇科医院冠心病什么不能吃

小孩中暑怎么办
南京牛皮癣专科医院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