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以工整的对句起篇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16
地面铺开一张沾染有大块烟油斑渍的草席,席子上竖着一把特制的铡刀,刀口前面搁着两叠烟叶,一个小喷壶,还堆着一撮切得细细的烟丝——那就是切烟摊的招牌与样板。
坐在一张矮板凳上,脚前搁着那把铡刀,守着这个切烟摊的人,模样有些怪。先别论他的年纪与长相,他最大的特点是腰寒,佝偻着脊背,背上好像老驮着一个包袱——这种生态环境,北方话称为“罗锅”,普通话称为“驼背”,本地话却说是“拱腰”。他姓郭,排行老三,小镇人就叫他“拱腰郭三”,或者“拱腰切烟佬”。
这是在农贸市场的一角,烟叶行的侧旁。每逢农历三、六、九墟日,就一溜儿摆开几个切烟的地摊。说起来,就数郭三的“切烟摊”尤其招人青睐。
看郭三切烟,你不能不特别注意那把铡刀。这把铡刀,有点像包龙图的狗头铡:在一块硬木底板上,直立着一块铁板,铁板的中间有个酒杯口大小的圆孔——如果真是狗头铡,那就是塞进“狗头”的地方——其实是供塞进烟叶用的。圆孔周边被刀口摩擦得白光光的一圈铮亮。铁板的那一头,码着一把很长的铡刀,刃口微向内弯,被磨得白闪闪的光亮,让人对它有“吹毛立断”般锋利的认识。平时铡刀是高高地张开着,似乎在声明它的饥饿,等待着铡断那些塞进圆孔的“狗头”。
郭三的手指又细又长,很有点女子“纤纤十指”的味道。但凡有人前来,把成捆的烟叶递给他,郭三就解开,用手指熟练地捋去每张烟叶的梗,将它们散铺在席子上;拿起那只小喷壶,灵巧的手指连续扳动机关,壶口喷出水花,水花均匀地洒在烟叶。“烟叶太干,容易断,会切得粗,不匀。”他一边忙活着,一边对顾主说,“喷些水花,烟叶润了才能切细。”
喷完水花,他搁下喷壶。抻开纤长的手指,将一张张烟叶捋平,叠整齐;然后卷成一个圆筒,用一块布裹起来,放在脚下,两脚不断地搓呀搓,越搓越紧。
他耸了耸背上的“包袱”,开始切烟了——他就坐在矮凳上,“拱腰”恰到好处地造就了他俯身的姿势,左手把卷好的叶筒刚好塞进铡刀中间的圆孔,右手握着铡刀的木柄,用力往下一落,切去松散的叶筒头部。左手慢慢地把叶筒往圆孔前面推,右手有节奏地把握铡刀上落着,一刀刀切下来,响起“嚓嚓嚓,嚓嚓嚓……”的声音,仿佛妇人在织布,又如春蚕啃桑叶,更像梨园老生在唱着一支欢快而悠闲的小曲。
把一卷烟叶切完,郭三推开铡刀,顾不上擦去额头上沁出来的汗珠,仔细检验他的成果。那切出来的烟丝又长又细很均匀,拿起一撮,用双手搓搓,烟丝就变成了柔柔的一团,似乎线球似的。他咧了咧嘴,用有点浑浊的目光看着顾主。那顾主也在揉着烟丝,迫不及待地拿出烟纸,就要卷烟抽着试试。
郭三适时地卷好了烟卷递给顾主——这是他的一项发明。他自己做有个卷烟机,从板凳底下拉了出来。那是很简单的小玩意:一个小木盒里装有一块塑料胶纸,中间一前一后的两条小圆棍;把烟纸放进塑料胶纸槽里,在纸边涂点胶水,将烟丝条形装进去,转动小圆棍,一根纸烟就卷成了。
顾主滋滋地抽着烟,脸上早已漾起满意的笑容。
郭三将切成的烟丝包好,递给顾主,收下加工费,还不忘交代几句:“回去后,将烟丝放进干锅里炒一炒,去掉水分,免得抽不燃,还容易发霉。”
一个顾主走后,郭三等候另一个来宾。没事的空当儿,他就悠哉游哉地坐着,有时还会哼个小曲,诸如:“陈世美你贪图富贵丢糟糠,包龙图我执法铡你负义郎”什么的。
郭三干切烟这行已经很多年了。他的手艺出众,收费也合理。因此,他的生意素来很不错。别看他“拱腰”做不了别的活路,日逐干的就只是切烟的营生,却也能挣来经济,养家活口。
郭三在镇子上的人缘很好,街坊邻里都说他是个菩萨心肠。可也有人总是跟他过不去。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定。他好惹不惹,咋去惹那样有权有势的人哪!
陈定可不是个等闲人物。在本县,不,在本省以至全国供销社系统,都有相当的名气。他作为地区人大代表、本系统劳动模范,曾到过北京,进过大会堂,得过大人物接见握手。“陈定同志!你辛苦了!”他传达大人物这两句话时(没人可以考证大人物是否说过此话,可他说得有声有色的不由你不信),字字像铁疙瘩,掷出去能砸死人的。
从北京回来后不久,陈定升任为镇供销社主任,辖下好几百个职工,掌握着全镇各乡村百货供销的大权,这下就更威势了。因为他是本地区的一面光辉旗帜,所以别说镇长,就连堂堂县长都要小心捧着他呢!
老实说,人家陈主任的相貌和蔼,见人未言先带笑,腆着个将军肚子,很像弥勒佛的。但他偏偏就与小人物郭三有“牙齿痕”。
说起他们之间的过节,还得说到另一个人,以及一种东西——烟叶。
那另一个人暂不提,烟叶有啥好说的?嗐!不说您不知道,这烟叶后面大有名堂哩!
离本镇几里外有个村子,叫朱砂村,盛产烟叶。那儿地处丘陵,村冈有一片红色的砂地,约二十亩。这块地干旱,种别的植物不行,却就是适宜种烟草。据说是阳光充足、土壤异质的缘故,栽种出来的烟叶特别茂盛,叶张肥大丰厚,摸去手感粗糙,采割下来经过烘烤,叶片黄光闪亮,切成烟丝抽起来味道浓淳,叫做“朱砂烟”,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此烟叶以前是贡品,每年都有精选后专门送到省城和京城的。那烟,别有风味,比世界上各个时期流行的好烟,什么“大前门”、“中华”的味道都要好许多。这是烟鬼、行尊们的统一评价,应无花假。人们传说,金三角的罂粟是鸦片中最好的,那么朱砂村的烟叶就是烟草中最上乘的。本地“三宝”:“沙梨枣子朱砂烟”,其实烟叶该排在首位才对。
也真是奇怪,朱砂村出了这二十亩地,别处也还有丘陵沙子地,但种出的烟叶就是无法比,质量、味道都要差了好几个档次。物稀为奇,因此,更显得这二十亩所产的“朱砂烟”弥足珍贵,每到烟叶上市季节,欲购买者趋之若鹜,除了进贡品和关系户,还有利用权势的采买者,其余人等往往是一叶难求。有人削尖脑袋,就想从栽种者那儿走走门路。
现在要介绍另一个人了——朱砂村种烟的好把式就数阿全。他是家传的农艺,特别擅长侍弄烟草。可以这么说,二十亩朱砂烟历来是阿全家的专利,非阿全家栽种就不是正宗。
切烟佬郭三与种烟人阿全,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俩在镇小念高年级时是同桌,性格迥异却不影响双方的交情。阿全是乡村的孩子,人老实得像一条实心番薯,又不善说话,常被别的同学欺负,副班长陈定就喜欢拿他作为取笑的对象。郭三长得眉目清秀的很聪明,善于做一些小手工,连“校花”、邻家女孩阿秀对他都有好感呢;但由于他“拱腰”,也常被作为别人的笑料,所以与阿全就是同病相怜了。
有一次,陈定带几个人在校外围殴阿全——他们要抢阿全从家里带来的几条红薯,阿全死活不给,他们就把阿全打得头破血流,还要把他推进臭水沟。这时候,郭三突然冲了过来,那么个驼背加上拱腰,活像一个飞来的炸药包,一头就将陈定炸进了水沟里。
他们之间的梁子,就是这么结下来的。
三个人都没有升初中。阿全因家里没钱交学费,只好回家务农,与父辈一起栽种烟草。郭三是人家嫌他残疾不录取,他就跟随叔叔摆摊卖烟叶、切烟丝。陈定却有本事进了供销社,尽管是个临时工,工作就是挑“货郎担”下乡。
郭三自个画了一张切烟铡刀的图纸,却缺乏材料,也没力气打铁,就到朱砂村找到阿全。阿全并没多说什么,接过他的图纸,用很硬的龙眼木做底板,拿废锄头求人打成铁板,找些好钢请邻村师傅锻成铡刀,然后送到郭三的家里。郭三也没说谢谢,却将铡刀看成宝贝似的。
多年过去了。郭三与阿全都已长大,各自成家。没料到陈定更有出息,转成了正式职工,从乡下调到本镇,又当上干部,娶了百货商店的售货员、镇子上靓丽出名的阿秀做老婆。
陈定负责下乡收购烟叶。他当然晓得朱砂烟的价值,更清楚它的作用,于是盯上了阿全。起先,阿全按上级规定交纳足数的烟叶后,将自家留着的好烟叶也会腾一些给陈定。可是,陈定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得孝敬给镇、县、地区、省里各级关系,需要多少烟叶才够分派呀!他要的数量大,给的价钱却低得离谱,分明是欺负阿全老实嘛。终于,阿全断了“货源”;陈定每次找他,阿全都摊开双手说:“一张烟叶也没有了!”
陈定不相信。他并没费多大的劲儿就打听出来了——是“拱腰郭三”给阿全出的主意,阿全把余留的好烟叶偷偷送到郭家,郭三按市价卖掉,然后将卖款交给阿全。
阿全家里生活艰难,得到这些货款,真是救了家人的命啊。
陈定得知这个“秘密”后,不禁心头火起。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先是来软的,派人请郭三到供销社酒楼赴宴,谁知郭三借口没去。夜里,他就亲自走到郭家,说了一番好话,要郭三把阿全的烟叶让出来,怎么也不顶用,他就冷笑着说:“你个拱腰三!你还没见过大蛇屙屎!不是我吹牛皮,老子吹一口气,你这球就得滚过十二座山岭!”
郭三佝偻着腰,就是不松口。
唉,如果说陈定是个大磨盘,郭三只不过是棵小草,哪成对手?结果,下个墟日,郭三在切烟摊那儿哼着小曲的时候,陈定派来的几个凶狠汉子驱散人群,砸了摊档,将那草席、喷壶、样板烟叶烟丝全扔到市场旁边的半月塘里。他们扛起铡刀就走,郭三吼叫着猛冲过去,死死抱住铡刀不放,那人一脚就将郭三踢翻在地。
市场里的人眼见此景,都知道那个陈主任是惹不得的,谁敢靠近来哟?
那伙人扛着铡刀扬长而去,向陈主任邀功去了。
郭三浑身打抖,脸上到处是血。他张开双手在空中乱挥,惨叫着:“铡刀!我的铡刀……”
没了铡刀,郭三切不成烟了。
好几天,他呆呆地坐在家中,两眼充血,一个劲儿地绞着那十根纤长的手指;拱着背上的“炸药包”,似乎随时都会爆炸。
街坊们来看望他,也只能叹息着劝解:“自古有话说,男不与女斗,民不与官争。告状也没用,你就忍了吧!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头上叮虱子,吃亏的还不是你自己?”
阿全听到消息,从朱砂村巴巴地赶到郭家来。其实,阿全也正遭受到沉重的打击。陈定就有那种能耐,利用权力与关系,迫使村长不让阿全再种烟草,将那二十亩地另包给了别人。阿全从此也不能种烟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两人对坐着,眼中都闪着泪光。沉默了很久以后,他俩互相伸手拍拍对方的肩胛。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以外人的眼光看去,他俩似乎都想开了,咽下这口恶气,打算逆来顺受了。
郭三不能再到市场去切烟,就与老婆一起,开了个小食摊。他老婆是个村姑,贤淑着呢,能当好内助。以往他炒烟丝炒熟了手,善于掌握火候,触类旁通,所以炒菜也很有一套技艺。他家没多少本钱,就做芋头糕、红薯汤为主。
郭三是个做事很较真的人。他连一片烟叶也要竭尽全力弄成头发般细的,做什么事不过细呢?因此,这小食摊做出来的芋头糕特别细滑,红薯汤味道也不赖,倒也能招徕食客。
日后,但凡有人在郭三面前说到“切烟”的字眼,他就连连晃头摆手,不愿提起。他明明知道自己那把铡刀就在供销社养猪场,被用来铡猪菜的,他也没办法要回来。
小食摊还算能勉强维持。恰巧阿全在村里种得好红薯、芋头,不断供给郭家,小食摊他想必也有股份。可他两家到底是怎样分润的,那就只有他俩知道了。人们只看到他俩的关系亲近得就像兄弟一般,真个是有难同当,相濡以沫呢。
这样平淡地度日,一晃又过了两年。
忽然传说,上头有人发话,朱砂烟叶产量、质量大不如前,指名要阿全重新栽种。看来陈定主任也想多产烟叶吧,这次并没有再作阻挠。于是,阿全成为种烟专业户,承包了那二十亩朱砂地。他这人就是善于侍弄烟草,别个放马也追不上他。
此时,阿秀被陈定甩了,病倒在娘家。郭三做了好吃的,天天走去邻家,服侍这个可怜的老同学。从她那儿得到不少“情报”:多年来陈定是怎样损公肥私捞钱的,收了什么人多少好处,与哪个女人有染……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夜里就佝偻着脊背在灯下整理材料。
渐渐地人们终于察觉,郭三是“扮猪吃老虎”哪。这才想起,以往他接触过很多人,还不时请供销社的职工到他的摊档吃东西,有意无意地问这问那的,原来是在调查陈定的所作所为呀!
这风也吹进了陈定的耳朵里。但他并不在意。他正在跑官,瞄准了县社主任(局长级)的位子,无暇理睬那种杂音。一棵野草还想顶起大磨盘?简直是笑话!镇、县、地区甚至省城,哪一级没有他的哥们?他怕个鸟!
旁人不免揣摩:郭三那样一个蚁民,能通过什么途径扳倒陈定?难道他去上访?但他驼着包袱怎么走路?或者是写信?那可不行,信件往往打回原地的;或者乘车去县城、省城甚至京城告状?可是他有那许多钱做路费么?他敲得开那些官衙门么?……
不久,叫全镇子人们都大吃一惊的是——上级派来了工作组,调查处理供销社的问题。结果,发现供销社已经亏损得剩下一只空壳;陈定这人鱼肉乡里,贪污受贿数百万元,玩弄的女人超过了一个排!
多行不义必自毙。那面“红旗”瞬间变黑,陈定身陷囹圄。
人们纷纷传说:就是“拱腰三”引爆了这个巨型炸弹。然而大家都很奇怪:也没见郭三跑过一次邮局,更没见他离开过镇子,他是怎么做到“举报贪官”的壮举的呢?直到后来,有聪明人想起:阿全常到郭家,奥妙应该就在这里头——
原来郭三有一条秘密渠道,那是谁也不知道的。他收集、整理的那些材料,悄悄交给了阿全,再由阿全设法送出去。这就容易了:每到烟叶上市季节,总有县级、地区级、省级来人采买朱砂烟叶的;阿全只要将材料递给一个特有身份的秘书的手里,那就可以“上达天听”啦!想想,这法子可也真妙!
陈定倒台后,郭三第一时间要办的事,就是跑到养猪场找回他那把铡刀。那把铡刀被撂在废弃的杂物仓库里,已经钝口,卷刃,生锈,积满了灰尘。他将它扛回家,费了整整一天时间打磨,磨得刀口锋利,削铁如泥。
小食摊就交给老婆打理好了。郭三再作冯妇,重操旧业。在农贸市场的一角,烟叶行的侧旁,他又摆开了切烟摊。
尽管如今生活富裕了,烟友们谁都抽得起平头烟卷,什么过滤嘴、外国烟的也不稀罕,但切烟这个行当,在本地仍然吃香。用烟丝卷成的纸烟卷,本地不少烟鬼就是喜欢它,诙谐地叫它“针唛”,“喇叭筒”、“广播筒”,抽起来滋滋的过瘾。
你只要到农贸市场那儿,就可以看到郭三在切着烟。他左手慢慢地把叶筒往圆孔前面推,右手有节奏地把握铡刀上落着,一刀刀切下来,响起“嚓嚓嚓,嚓嚓嚓……”的声音,仿佛妇人在织布,又如春蚕啃桑叶,更像梨园老生在唱着一支欢快而悠闲的小曲。
不!他自己就在唱小曲:“陈世美你贪图富贵丢糟糠,包龙图我执法铡你负义郎……查笃撑!”
他就是这样的平头百姓。他就是要过这样高兴的日子!
共 565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郭三、阿全、陈定三人是同班同学,郭三最大的特点是腰寒,佝偻着脊背,背上好像老驮着一个包袱——这种生态环境,北方话称为“罗锅”,普通话称为“驼背”,本地话却说是“拱腰”。他姓郭,排行老三,小镇人就叫他“拱腰郭三”,或者“拱腰切烟佬”。阿全是朱砂村种烟的好把式,他是家传的农艺,特别擅长侍弄烟草。可以这么说,二十亩朱砂烟历来是阿全家的专利,非阿全家栽种就不是正宗。陈定可不是个等闲人物。在本县,不,在本省以至全国供销社系统,都有相当的名气。他作为地区人大代表、本系统劳动模范,曾到过北京,进过大会堂,得过大人物接见握手。在学校时陈定就以强者自居,常常欺负郭三、阿全,三个人也就这样结下了仇。三个人都没有升初中。阿全因家里没钱交学费,只好回家务农,与父辈一起栽种烟草。郭三是人家嫌他残疾不录取,他就跟随叔叔摆摊卖烟叶、切烟丝。陈定却有本事进了供销社,尽管是个临时工,工作就是挑“货郎担”下乡。多年过去了。郭三与阿全都已长大,各自成家。没料到陈定更有出息,转成了正式职工,从乡下调到本镇,又当上干部。陈定更是仗势欺人,为了烟叶他派人砸了郭三的切烟摊,也收回顾阿全家承包的烟地。后来郭三收集了陈定人鱼肉乡里,贪污受贿数百万元,玩弄的女人的罪行,通过阿全将那些材料送到了上级邻居那里。多行不义必自毙。那面“红旗”瞬间变黑,陈定身陷囹圄。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披露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质朴清新,含蓄自然,酣畅淋漓地表现了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推荐阅读。【编辑:蓝心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10516】
1 楼 文友: 201 -01-05 06:1 :07 小说描写细腻,寓意深刻。问好作者!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 楼 文友: 201 -01-06 16:27: 9 细腻的描述,精到的刻画,几个人物栩栩如生。好文章,欣赏!
楼 文友: 201 -01-08 14:59:02 多行不义必自毙 ,小说写得很不错,善恶分明。糖尿病胃轻瘫腹胀症状有哪些孩子风热感冒晚上咳嗽的食疗方原研进口治疗前列腺增生
外阴瘙痒用什么好饭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治疗老年人便秘的药
- [诗歌大全]54岁郑钧好可怕,与小16岁娇妻在机场热吻,剪齐刘海刻意扮嫩
- [诗歌大全]放弃民办三本选择公办专科后,才说出的4件事,后悔没有早知道
- [诗歌大全]小众且高薪的奢侈品管理各个领域,海外研究生课程学什么?
- [诗歌大全]温州又多一所新所学校!
- [诗歌大全]Ulster霍尔大学优质课程推荐 BSc Nursing Science (Top-up) & MS
- [诗歌大全]嘉兴一网友求助:现在学区在汇塘高等学校!想置换一套更好的学区给小孩读书!有五个备选学区...应该怎么
- [诗歌大全]直播预告丨6月17日,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哈尔滨示范区哈尔滨市第六初级中学(主会场)、阿城
- [诗歌大全]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