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串烧式小说还算是文学创作吗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20
在当代文坛,刘震云称得上是一位名家。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新作都能赢得文坛和市场的认可,称得上“叫好又叫座”。
创新不仅表现在要有新的故事,更要求有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形象。
在当代文坛,刘震云称得上是一位名家。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新作都能赢得文坛和市场的认可,称得上“叫好又叫座”。去年年底,他的又一部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出版,照例获得了各界的满堂喝彩,在书店里也颇受欢迎。
这本书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在细节里串联了大量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件。作品中“公路局长杨开拓”的故事,取材自当年知名的“表哥”杨达才腐败案,而“卖 牛小丽”牵连出一串腐败官员的故事,也与当年重创重庆官场的赵红霞如出一辙。在喜爱这本书的人眼里,这些细节体现了刘震云的“冷幽默”和社会关怀。但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种简单化用社会事件的写作方式,却恐怕有些“偷懒”,使文学价值打了折扣。
被刘震云化用的这几起社会事件,既有社会性,也有浓厚的故事性。但是,当作家将它们搬进自己的作品,尽管已经通过文学手段作了与原来的事实并不一样的细节铺排,但对读者来说,却会因为故事的似曾相识,而失去阅读原创作品的乐趣。
作家的文学创作来自生活,将现实素材写进作品之中是正常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复活》,就是以一个法官朋友给他讲的真实故事为灵感的。但是,托尔斯泰在听到真实故事后并没有率尔操觚,而是沉淀、积累、思考了整整10年,直到晚年才奉献出了这部经典。相比之下,杨达才和赵红霞的故事才发生了几年而已,刘震云如此匆忙地把他们写进自己的小说里,而且并未作出更深层次的解读,难免让人对其文学性产生质疑。
类似《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这样的“串烧”小说,近年来在文坛上时有所见。经常有作家叹息,小说写得再精彩,也没有现实生活好看。这是一种对文学精神的严重误解。文学创作贵在创新,这种创新不仅表现在要有新的故事,更要求有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形象。将一些现实事件中的人物照搬进小说,这些人物还能说是作家的创造吗?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目的不光是为了读到离奇的故事,还希望得到文学的熏陶,体会深刻的思想与意境。刘震云早期的一些作品,讲述的大多是普通人的琐碎生活,故事一点也不离奇,但读者正是通过这种一地鸡毛的琐碎情节,产生了与作家的共鸣。文学作品照搬现实事件,看似是一条取巧之路,却违反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周俊生
(: )
汉森四磨汤怎么服用
剖宫产术后怎么防止腹胀便秘
剖宫产术后如何预防便秘
新生儿腹胀腹痛怎么办小孩流鼻血
小孩补钙什么牌子好
上一篇:天涯散文走进大梁门
- [人生哲理]618值得入手的公开信好物,有TWS、云台相机,还有龙虾人二合一
- [人生哲理]堪比好莱坞大片,看老黄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破2022高考数学分析的堡垒
- [人生哲理]蔚来成全球性首家三地上市车企!中概股大回流,香港、新加坡竞逐激烈
- [人生哲理]哈尔滨市通报95例追加阳性感染者详情
- [人生哲理]哈佛代理校长2022年毕业演讲:带着激情和热情去拥抱未知世界!
- [人生哲理]恋就是让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女孩有人照顾 有人惦记 如果让她哭 你算什么男子汉 你算大笨蛋 艾特ta热门
- [人生哲理]直播预告 | 6月15-16日,2022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研训暨全国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将
- [人生哲理]任“重”道远再起程,喜“庆”乔迁再起航 ——池中之龙企业乔迁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