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卜洞序原創体系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3-21

网络塑造的幸福童话和悲惨世界

在茁壮成长,网络上的幸福童话和悲惨世界也在茁壮成长。如果给网络做的话,肯定离不开这两个—幸福童话和悲惨世界。

一边是豪宅、香车、饭局、名酒、绅士、美女、奢侈品…世界光鲜亮丽,世界歌舞升平,世界美好幸福。一边是危房、饥饿、欺诈、造假、暴力、犯罪,世界黯淡无光,世界尔虞我诈,世界惨不忍睹。都言之凿凿。

真的是这样吗?似乎不是,网络上的幸福与悲惨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幻像,网络呈现给我们的世界,往往是经过资本和权力剔除筛选的,或是我们自己伪装的。当智者理性地回过头看一看,原来我们离开真实的世界已经越来越远。

为何网络要精心塑造幸福童话?利益驱动是主因。以幸福为导向的宣传,能够鼓动起人们的消费欲望,能使资本的利益最大化。于是,无数的励志故事被编造出来了,无数的成功秘笈被臆想出来了,无数的心灵鸡汤被泡制出来了。当我们沉浸在幸福中时,它们的中间或者最后,都非常适时地说服我们购买某种产品或者服务,而后幸福的我们就真的听从了。

权力也偏爱幸福童话,因为幸福童话最能证明权力的正确和存在价值。当然,权力有时也需要悲惨世界来证明其正确和存在价值。

处于弱者地位的受众也喜欢幸福童话,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正过着幸福”生活是我们的虚荣心在发酵。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人生是一出戏,我们都尽情表演,展现幸福”的一面被他人所接纳。朋友圈的诞生满足了我们这个需要,朋友圈里每个人都那么幸福”尽管也许是装”的。

为何网络要被动塑造悲惨世界?受众宣泄情绪是主因。资本和权力很少主动揭露社会的阴暗面,除非特殊需要,比如为了公关,为了表示公正。受众也极少主动披露自己的悲惨,苦水自己咽,人总是喜欢把自己往好上说的。述说自己的悲惨,未必能引起他人的同情,反之却是反感。社会有形的、无形的压力又让人们压抑、焦虑、不满,这些情绪总得宣泄,传播社会的悲惨是宣泄的途径之一,边传播边想:社会如此不公,难怪我过得如此糟!”原来还有人过得比我糟!”我是关心大事的。”情绪得到些许快意,至于事情的真相,那是不必多加理会的。而现在的网络是全开放的,无需准入,一点发送,即刻发送。想想这种现象其实很幽默,尽管涂着黑色—非厉害关系人在大肆渲染与己无关的事情,而与己有关的事情就信奉祸从口入”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作家竟然一语成谶。

而社会进入网络时代后,相对封闭的世界被肆无忌惮地打开了任意一道门—这些门都带着打开者或多或少的主观意像—暴露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信息、光怪陆离的世界,电台、报纸、杂志、电视、网站、、…布置着大千世界的幻像,在网络上挥洒的人们与他们的真实内心大相径庭。

如果说狄更斯们的思考是严肃的、负责的、可信的,那么,当今的网络的很多资信传播就是随意的、噱头的、恶劣的。

藤黄健骨丸治滑膜炎吗河南中医男科医院益母颗粒什么时候喝

腹泻腹痛要吃什么药好
吃凉拉稀怎么办
双效希爱力和希爱力的不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