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你不说我不懂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8-17
从宝林楼回来,脑子里被塞得满满的,里面的东西如一锅浆糊,乱糟糟的,既无头绪,又无章法 。
站在宝林楼的顶层向远方眺望,山上生长着高矮不同的树木,呈现着五彩缤纷的颜色,似一轴大手笔的山水国画,又像一幅西方印象派的绝美佳作。浅绿,深绿,土黄,桔黄,桔红……各种色彩或并列,或重叠,或互补,似有序, 实无序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和谐地交集在一起,又相守到如今呢?
宝林楼一共四层,有一条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的山洞贯穿上下。登上不同的楼层,会看到不同的风景,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景观。
既然要建寺,供信众上香,为民众祈福,为什么要依山而建,而不择一块平坦开阔之地呢?即使登上最高层,远眺的目光也会有所限制,“交通”也很“堵塞”,难道是为了考验善男信女的虔诚?那么高的楼阁是如何建造的?那条唯一的“通途”是如何开凿的 ?他们又是以怎样无畏的气势横空穿世而来到我的面前的?
因为你没说,所以我不懂。
那日,我们一行十人驱车直奔“宝林”而去。最先迎接我们的是宝林第一景----鞭打石门。传说唐王御驾东征时,被一座大山拦住去路,其驾前的开路先锋 ---尉迟敬德情急之下,手举钢鞭,将此山一分为二,形成了城门大开之势,千军万马从此处顺利地通过。这东西对峙的两座山真的是因不受钢鞭之辱而身首异处的吗?
东面那座山的横切面上,裸露着深深浅浅的岩石,历经千年风侵万年雨蚀,却还是立陡直下,确如受锐器削割一般,而与之相对的西山的横切面上,却是草木丛生 ,色彩斑斓,已毫无“切肤”之痕。曾经是携手同心,荣辱与共,如今为何会如此地相貌各异呢?
沿着宽阔的石路上行,不远处,就看到一块耸立的石碑,上面刻着“扳倒井”三个大字。传说此井也与尉迟敬德有关。那日,官兵行到此处,饥渴难耐,恰遇此井,尉迟恭动用神力,将其顺势扳倒,才解了唐军之渴。既然是统帅着千军万马,为何不就地再掘新井,而独饮一井之水呢?难道不会发生“因拥挤踩踏而伤亡”的事件吗?也许那时的军规严于现代的法规吧?
在朱门红窗,雕梁画栋的大雄宝殿前面,蹲卧着两尊石质的麒麟圣兽。而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都是石狮。在那里还有两只与众不同的硕大的香炉。其中一只香炉如高高的铁塔,顶部有一个葫芦直指苍天白云,飞檐上还雕刻着精彩的飞龙,飞龙嘴里各衔着一只风铃。是点缀?是警报?另一只香炉则如游船的模样,有四根盘龙柱支撑着屋檐状的“遮盖”。“遮盖”上有四条巨龙镇守着四个方向,顶部还有二龙戏珠的雕刻。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的与众不同?难道还有更多的秘密深藏在这方山水之间吗?
因为你没说,所以我不懂。
从山顶到石路两边,到处都生长着各种原始的树木。听精通此处的老师讲,这里有榆树、槐树、小叶杨、皂角树等,还有一种树,结满了如“黑天天儿”一般大小一般模样的果实,老师说叫杜梨。还有一种结着红色果实的树种,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北国的相思豆。”我们还有幸见到一株价值连城的黄菠萝树。我不禁伸手去抚摸它,它的皮肤竟然和婴儿的皮肤一般纤弱,柔软,弹性饱满。它们当中没有一棵是人工栽植的,都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选择。它们寂寞地成长在深山旷野,如今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众目相对,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与之交流?他们还将寂寞地走向未来,我们又该以何种姿势去欢送?
你们就像一位位身披仙袍,手捋须髯的智者,对我怒而不言,笑而不语。 因为你什么都没说,所以我什么都没懂。
我太无知性,更无悟性,虽然已误入仙山圣境,还是无法参透深奥的佛性禅机,也只好吟一句“宝林古刹不知年”了。至于乾隆大帝亲笔御封的另外几个景点,孤佛顶、金鸡石、兔儿岭、仙人桥等,那日无缘相见,暂且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聊以 吧。是无缘相见?是无故不见?因为你没说,所以我不懂。
白落梅的一句惊天叩问“我来寻找些什么?你要点醒我什么?”又回荡在我的耳边。是呀,我来寻找些什么?我要得到些什么?为了一睹千年古刹的风采?为了聆听一段洗耳涤心的禅音?或许就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游山玩水吧?
为什么大孔雀明王一只手托着仙桃, 另一支手却托着金条? 第三只手里拿着蒲扇,第四只手却空空如也 ,伸向胸前,他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为什么四大金刚将“酒、色、财、气”踩在脚下?为什么“酒色财气”就甘心屈身于足下?……这些谜团就像那座旋空而建的寺庙一样悬在我的心上。
我已很深刻地记下了你的名字,不知你是否记住了我的容颜?因为你没说,所以我不懂。
历史的马蹄还在“嗒嗒”地疾行,从未因某个人而暂时停歇。我想坐下来与你促膝长谈,请你指点迷津。回望这一路,才发现,你一言未发,都是我在喋喋不休。我看到了你的现在,也关注过你的曾经,更渴望知晓你的未来。
因为你没说,所以我不懂。
我问了,你没说;或许,你已经说了,而我没有懂,这就是来自心灵上的距离。因此,期待着与你再次相逢!期待着翻阅你的古卷佛典,期待着看到你的朝霞暮霭,期待着你将我点在画轴里。
共 19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义县的宝林楼可是一座令人悟道的历史文化古迹,作者再一次的来宝林楼还是感悟许多。“我问了,你没说;或许,你已经说了,而我没有懂,这就是来自心灵上的距离。”悟的很深,很有禅味,悟的有道理,让人思考。文章在朴实的叙述中,涵韵着冷静的思考;在不住的烤问里,完善着自我的救犊。这是一篇很有看头并且能令读者思考的好文章,推荐欣赏。【东北社团:天之鹰】
1楼文友: 20:41:50 欣赏满族格格的文采!遥祝秋安!远握!!
2楼文友: 19:18:52 切入角度和表现手法都挺新,如果用自己的话说些史实或记载也许会更好些。确实不错。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食物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好
老人老年痴呆怎么治疗
上腹胀的中医治疗骨关节炎应怎样锻炼
小儿感冒流鼻涕
上一篇:指间杂谈这一年
- [人生哲理]618值得入手的公开信好物,有TWS、云台相机,还有龙虾人二合一
- [人生哲理]堪比好莱坞大片,看老黄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破2022高考数学分析的堡垒
- [人生哲理]蔚来成全球性首家三地上市车企!中概股大回流,香港、新加坡竞逐激烈
- [人生哲理]哈尔滨市通报95例追加阳性感染者详情
- [人生哲理]哈佛代理校长2022年毕业演讲:带着激情和热情去拥抱未知世界!
- [人生哲理]恋就是让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女孩有人照顾 有人惦记 如果让她哭 你算什么男子汉 你算大笨蛋 艾特ta热门
- [人生哲理]直播预告 | 6月15-16日,2022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研训暨全国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将
- [人生哲理]任“重”道远再起程,喜“庆”乔迁再起航 ——池中之龙企业乔迁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