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最负盛名的科幻文学大师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09
中国最负盛名的科幻文学大师,一度容身在两个普通的钢制车轮之间。
那是198 年。中国科幻文学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批判。批判者们把这种新兴的文学形态,贴上了“伪科学”和“精神污染”的标签。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改行,科幻小说甚至出现了“零出版”的尴尬,郑文光一气之下中风瘫痪,坐上了轮椅。
在中国科幻文学的版图上,这个疲惫不堪的身体,曾拥有许多个第一:1954年创作的《从地球到火星》,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78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是“文革”后迄今影响最大的中国科幻作品;同时,他还是唯一一名获得国际科幻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他的作品曾引发这样的热潮——北京地区的人们,在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队,等待着观测火星;新华书店的柜台前,到处都有人在询问他的作品何时能到;上海某个少年宫以往只有三五个会员的天文小组,突然涌进了成百上千带着孩子的家长……
尽管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科幻文学都被视为一种主流的文学形态,被称为“向普通民众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促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最好工具”。然而,自从它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命运多桀,屡遭打击。
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那种狂热的政治氛围里,对于一部讲述未来世界的文学作品来说,该怎么样处理伟大领袖的位置?又比如,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都遭到批判,被贴上“反马克思主义”的标签时,科幻文学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也时常有人问郑文光:“你为什么要从事这样一种‘奇怪’的文学创作?”
老先生回答道:“我始终觉得,我的生命是和一个极有希望的事业相联系的……他们将看到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切,看到我们世界的明天,看到我们终将面对的严峻未来。”
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个“始终在思考人类未来”的作家,是个话语不多,内向而朴素的人,有时候还带着些许“孩子气”。在患病之前,他很喜欢请年轻的科幻作者吃饭,称他们“贤弟”。
可自从患病后,郑文光的生活起居都由妻子照顾。老先生原本好烟酒,但这时妻子管得严,他只能在朋友聚会时过上一会儿小瘾。曾有一次集会,上菜时啤酒迟迟没拿来,他就指着桌子焦急地问:“酒呢酒呢?”然后把脸一扭,露出“一副小孩子没得到玩具的不悦神情”。
大多数时候,老先生的生活就是由读书和写作组成。妻子曾经半开玩笑地问他:“你每天写的都是那些中国人飞入太空的故事,写了那么多,你这辈子能看见吗?”
“能的。”他认真地点了点头。
但这个“中国科幻文学之父”并没有等到那一天。200 年6月,郑文光去世。包括世界科幻协会在内的许多海外机构和传媒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而中国的媒体,却对此保持了沉默。
在为郑文光举行追悼会的八宝山兰花厅,主厅里已放不下如此之多的花圈,许多不得不摆在过道上。大多数花圈是喜欢郑文光作品的科幻迷送的。在排成长队自发前来送别的人群里,既有头发花白的拄杖老者,也有北大和清华的学生。
而他笔下预言的科幻故事,也正在一点点变作现实。在郑文光离世后4个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就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百年来的宇宙梦想。
[NextPage]在举国关注“神舟5号”升空的时刻,人们也用各自的方式怀念着郑文光。
在一个科幻迷聚集的论坛上,一个网友这样写道:“也许会有一天,人们认为火星已经是一个无趣的地方,人们会觉得《飞向人马座》里的光子飞船,是非常过时的构想……可到那个时候,对预言家和启迪者逝世的悲痛,并不会因为作品的久远而衰退;对他的崇敬,更会因为未来的到来而愈加强烈,因为那些生活在遥远的未来的人类,会发现某些曾被称为‘精神污染’的文字,实际上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最佳引言。”
这一天,他的妻子搜集了所有相关的报道,然后把这些报纸叠成航天飞机的形状,放在他的遗像旁。
(编辑:李明达)
突然发高烧发热深圳男科医院哪家好可以预防中风的药- [人生哲理]618值得入手的公开信好物,有TWS、云台相机,还有龙虾人二合一
- [人生哲理]堪比好莱坞大片,看老黄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破2022高考数学分析的堡垒
- [人生哲理]蔚来成全球性首家三地上市车企!中概股大回流,香港、新加坡竞逐激烈
- [人生哲理]哈尔滨市通报95例追加阳性感染者详情
- [人生哲理]哈佛代理校长2022年毕业演讲:带着激情和热情去拥抱未知世界!
- [人生哲理]恋就是让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女孩有人照顾 有人惦记 如果让她哭 你算什么男子汉 你算大笨蛋 艾特ta热门
- [人生哲理]直播预告 | 6月15-16日,2022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关键问题研训暨全国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活动将
- [人生哲理]任“重”道远再起程,喜“庆”乔迁再起航 ——池中之龙企业乔迁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