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佛教文化漫谈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9-14

陕西省秦域文化传播中心的领导人约我出席“长安佛教民俗文化研究室”揭牌仪式,2014年 月 0日,我欣然来到西安灞陵路侧白鹿原的“大阿弥陀寺”。

在佛堂,我参与揭牌,并在百多信众与来宾前按序贸然简短发言:

一、佛教、佛学、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值得认真研究;

二、佛教及其文化,在形成中华文化中是重要的成分;

三、西安市的佛教文化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更应珍视和研究。

过后,主持者让我形成文字寄他,于是,写下几句妄言:

我是随苏联专家学俄罗斯文学的,一生在中文系教世界文学课,对佛教、佛学和佛教文化,没有研究。不过,与佛教有些因缘。

我六岁时,生平进的第一座大庙,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八岁我到陕西,落户的第一处住宅,是汉中草堂寺巷,上的第一座小学,就是家隔壁的草堂寺内的汉中师范附小。由于躲日本飞机轰炸,家搬到巴山脚下的圣水寺附近村庄,在那里从三年级读到毕业。我虽然没有成佛教信徒,但对佛像还是肃然起敬的。1964年,我参加户县的“四清”运动,地方的工作队员收了社员的佛经要毁掉,我赶紧令他交上来。我交还社员时,老人家不再要了,送给我作纪念。我回校后,读了读《阿弥陀经》,其中“我佛如是说”与《论语》里“子曰”相似,是教人以真善美的。另一本《华严经》因为忙,没顾得上读。经过历史变迁,两本佛经也不知哪里去了!

佛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是影响东亚最大最深的精神源泉。它的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宗教的设施、组织、戒律等等,它包涵的哲学、文学、史学、音乐、绘画、雕塑等等,异常丰富。就是经、律、论三藏,就够一个人一生读的。除了汉文的经典,还有古印度的梵文经、南传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巴利文佛经、传入西藏、蒙古、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人的藏文佛经。

佛教文化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人们创造的有佛教色彩的民俗文化更是高山大海一般。既然成立了研究室,就应该对此深入进行探讨。

汉传佛教在形成中华文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世界上的古代文明,都已中断了:古埃及、巴比伦、古希伯来、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都断档了,语言死亡了。那里的人们不会说它的语言,只有专家才认得那些古文字。然而,有一种文化,只有这种文化——中华文化,五千年来一直延绵不断,还是汉语、汉字、中华精神。中华文化中有传统的儒、道、释融合为一体的精神真髓。人生在世不外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在中华文化中,儒家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讲三纲五常、四维八德;道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佛家重视人与自我的关系,讲修心养性,讲觉悟。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语的Buhhda,不能按汉语拼音念“布达”,而读“佛陀”。佛陀就是“觉悟”。觉,有自觉,觉他,觉圆满。首先要自觉。西方人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即归宿何处?我也自问:茫茫大千世界,为什么会有个我?我到世界上干什么来啦?我今年86岁,人民供养了我,我的吃穿住用,都不是我自己造的,我一生回报人民,为人民服务,过得值。一个人如果不自觉,浑浑噩噩一生,存在于不存在有什么区别呢?快觉悟!

禅宗五祖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讲的是“渐悟”,六祖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顿悟”。不论慢工出细活,还是当头棒喝,都当立地成佛,也就是应该明确自己的有意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长安,在唐代是世界上最大的都会,佛教最繁盛。唐诗说:萧梁时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唐朝时长安有多少寺院呢?真希望看到详细介绍西安寺院的书。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它们的祖庭有六个在西安。八个中,我拜谒过六个,只有西安的两个没去过。外省的,一是达摩创建的禅宗的祖庭河南登封少林寺,第一次我在登封住了一夜,由于天气和交通,没去成。五年后,圆了去少林寺的夙愿。另一座是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是智者大师创建。鉴真和尚和日本僧人最澄带去东瀛。我拜谒后在报上写道:“参天古树遮庭院,漫处香烟颂佛声。隋纪伽兰拥智者,天台宗脉传最澄。五峰华顶绕环翠,双涧飞流荡落英。难睹仙居济颠面,却看姜尚赐神行。”寒山常去国清寺找拾得,雍正封他二人为“和合二仙”。寒山与苏州的寒山寺关系待考。我写过评寒山诗的文章在香港《春秋》杂志上发表,表达了我的虔诚。

长安的六大宗的祖庭,首推户县的草堂寺。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在此翻译了《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创立了法性宗,又叫三论宗。草堂烟雾是长安八景之一,我去看了,原是井里的水蒸气。后写道:“鸠摩罗什笔,夜译响晨钟。烟雾草堂寺,巍峨圭笏峰。红楼笼石塔,绿竹映青松。遥望馨香里,比丘早课浓。”表达了我的敬仰。大雁塔所在的慈恩寺是法相宗的祖庭,因其所在而亦称慈恩宗。玄奘大师与此不可分。我多次朝拜,写过诗和文章。因为篇幅长,就不引了。大雁塔东的青龙寺是密宗(又叫“真言宗”)的祖庭,日本僧人空海在此留学多年,后传入日本。青龙寺早已毁坏,不几年前,日本友人出资新建。那里樱花繁茂,我两次去都在春天,看了赏心悦目。你们大弥陀寺的祖庭是香积寺,净土宗发源于此。唐代诗人王维《过香积寺》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我去过小村旁的香积寺,离山很远,没有水泉,大殿里塑像空了,用画像代替,于是写道:“平原香积寺,翘首远秦峰。丛绿隐村角,落红飘晚钟。临风高矗塔,细雨翠流松。难觅潭泉影,图禅岂制龙。”我没有去过的两个:一是华严宗的祖庭华严寺。前几天去祥峪森林公园,过一小村,路旁牌子上写:“华严宗祖庭至明寺在此”,但没下车。再一个是南山律宗的祖庭丰德寺,在沣峪口,据说,早毁坏多年,废墟也难找了。

写到这里,真有些沧桑之感。

共 2 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马家骏大师这篇《佛教文化漫谈》,我在《吉苑》上已经拜读了,今晨在江山木马重新浏览,增加了对佛教渊源和传播的认识,佛学确实博大精深!正如马家骏大师在西安灞陵路侧白鹿原的“大阿弥陀寺”揭牌会上讲的:“一、佛教、佛学、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值得认真研究;二、佛教及其文化,在形成中华文化中是重要的成分;三、西安市的佛教文化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更应珍视和研究。”善哉!欣赏佳论!倾情推荐!问候恩师!【:吉春】

1楼文友: 07:26:27 很惊喜的读到马家骏老师的这篇佳作,真是善哉!马老师是我在师大中文系读书时的世界文学老师,讲课幽默风趣,真是善缘,师大毕业多年之后,我又在江山文学读到了马老师的佳作,当年问学长安的情节展现在眼前,回望长安的千年古韵,感念恩师的春风化雨,问候母校,问候恩师!小徐同学。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小孩挑食厌食怎么办

孩子消化不良吃什么

小孩不消化口臭怎么办

微信小程序开发价格
风热型风湿性关节炎
小孩中暑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