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中学语文课本鲁迅大撤退”只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2-02-07

据说,“中学语文课本鲁迅大撤退”只是一则乌龙,翻阅目前全国各地的6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发现绝大多数上传言被删除的经典名篇依然在教材中。保鲁派可以安静了,愿你们睡个好觉。

这也意味着,中学生的“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没有任何改变,鲁迅先生依然端坐在课本里,兀自深刻着,冷看着“落水狗”或“孱头”,痛心冷漠的民众吞食蘸了烈士血的馒头。

搞教育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一旦面对鲁迅,这些原则就扔到爪哇国去了。他们宁可塞给中学生一个读不懂的鲁迅,一个单面化的鲁迅,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他的鲁迅,也不肯从受众的角度去考量,让鲁迅也能有一个 D版的形象。

最奇怪的是许多成人,明明受了这种教育的荼毒,现在回过头来,还要做教育的帮凶,死死保卫教科书中的鲁迅,妄想中学生可以经由这个单面的鲁迅,来认识、批判当下社会的丑恶——我想说,他们被猪油蒙了心窍。但俗语也会与时俱进,如今应该是被茶油害的。

我自己也曾是这种教育的承受者。当年我一面忍受着中学语文老师强调鲁迅杂文的深刻性、革命性,一面在父亲的书柜中翻找另一个鲁迅:《鲁迅全集》、《鲁迅先生纪念集》、《鲁迅年谱》、《鲁迅的故家》、《无法直面的人生》、《横站的士兵》……还包括他的敌人:《西滢闲话》、《雅舍小品》、《施蛰存文集》……一边是干巴巴横眉立目的老头子,一边是幽默热情一针见血的智者,我可知道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但有无数我的学长、我的同学、我的学弟学妹,他们不知道二者的差别,他们带着对鲁迅的惧怕与厌恶,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再看着自己的子女走入同一个梦魇。

于是我一直怀着一个沉甸甸的愿望。我是那么喜欢我自己认识的鲁迅,即使他多疑,即使他刻薄,而且常常有意无意地晦涩。但他是那么地睿智,那么的幽默(胡适曾在日记里说,周树人是他认识的最幽默的人),又是那样的清醒,那样的勇于自剖,那样的痛惜自己的文字——还没有第二个华语作家,能在多达十八卷的全集(未包括译文)中,几乎不曾有一句话的重复。

我很想将这个鲁迅,推荐给认识不认识的不喜欢鲁迅的人。曾有戏剧家打算排演《鲁迅》,请我发言。我说:我希望你们展现鲁迅生命的十个瞬间:受辱、求学、结婚、诉讼、聊天、当官、教书、逃难……这个剧后来并没有排。

我也曾接受委托,选编一册高中语文扩展阅读读本。我选了鲁迅的《灯下漫笔》,选这篇就是为了解毒:鲁迅自述因局势动荡,惴惴于钞票见财化水,一有机会赶紧去换成现洋,虽然是六折或七折,倒好像得了莫大的好处。由此想到历史不外是“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看,这就是我喜欢的鲁迅,似乎触手可及的师与友。这册书后来也并没有出版。

我大约不会有机会真正参与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择。但我可以假想,倘若我来重选鲁迅……[NextPage]

我要开列整本的《朝花夕拾》,如果必选一篇,《阿长与〈山海经〉》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好。后者多见学堂的无聊,前一篇却极力写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身边的底层民众,这是多好的现实教育!

我要选入最爱读的《马上支日记》,这篇日记曾看得少年的我乐不可支,它教我如何细致地观察生活,又如何用简省而饶有趣味的笔调,表现这些看似庸常的琐细。

《阿Q正传》太长,不如作为课外读物,鲁迅的小说一定要读全篇,节选简直是王八吃大麦——糟践粮食。《祝福》与《故乡》还是好,《故乡》连日本中学生都学,总不能今后国际交流,人家明白你懵懂。《肥皂》、《离婚》是写小说绝佳的教材,只是可能深了些。还是加上《孔乙己》,这篇小说可以让学生懂得叙述文不只是记事,而是要“含着作者所见于人生的、社会的某种意义”。

或许我会很创意地收入《怀旧》。为什么学生怕文言文?因为无法建立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联系。你看这篇鲁迅的小说处女作就会知道,用文言一样能写出现代生活的情感与味道。

选两篇书信吧,鲁迅的信总能写得特别贴切。《从胡须说到牙齿》也很有用处,学习怎样打开思路,将许多典故事物组合一起,说明自己的观点,又不空洞无物。或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也使得,学了将来不会欺负下一代。

这已经太多,但总不能漏掉一篇《野草》的选文。白话诗歌语言达到如此精密婉转的地步,在当时无出其右者,后八十年内也不多见。

我还该选一些亲友的朴实的回忆,许寿裳的、许广平的、周作人的。人教版今年选入了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有史以来最棒的忆师文章之一。好!

前期9项 你现在一定明白,鲁迅是如何给了我至今受益的文学教育,他与你记忆里、想像中的鲁迅,是多么的不同。

(实习:李九菊)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地奥氨贝)
心悸胸闷护理措施
呼和浩特卵巢炎治疗费用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