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途经生命的暖散文三题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15

【折痕是心里的暖印】

前些日回老家,夜里睡不着,忽想起曾经收藏的一些旧时之物,便开始翻箱倒柜。有一叠老照片,便逐一看去,有我成长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影,更有许多黑白的,画面已经泛黄,承载着更久远的岁月记忆。蓦然,一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依然是一张黑白照片,有些变软,似被揉搓后又平展开来,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子浅笑盈盈。

我一下子站了起来。过往的时光如云雾漫过心间,往事复苏疯长成林。照片中是我的母亲,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我还只是五岁。由于生长在农村,照相是很难得的一件事,一年下来也难有一次机会。所以我和姐姐都特别希望能照相,每次吵闹,母亲都会说:“我都没有照过相呢,你们已经照了一些了,等来了照相的,一定给你们照!”

一个下午,我和姐姐在仓房里玩儿,乱翻东西,忽然就从一本古老的书中发现了一张照片。经过仔细辨认,我们确定照片中年轻漂亮的女人就是母亲。于是很生气地去找母亲,质问她为什么骗我们。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笑着说:“好几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们别生气了,妈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了!”母亲把那张照片揉成团,姐姐忙抢过来,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心里很难过。

隔着遥远的时空,我细抚着照片上的所有折痕,一如触摸那些永不再来的岁月。现在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无复记忆里的年轻模样,更难想象照片中的青丝红颜。那每一道折痕都似刻在我心上,仿佛是我们亲手揉碎了母亲绝美的年华。

在一个小小的木盒里,我找到了一摞书信。翻看,竟然大多是我在外上大学时写给家里的。那几年的大学时光,想来并没有写太多的信给父母,没想到这些信依然保存着。我仔细看着每一封,仿佛依然是当初的想家心切,依然是年少时对父母的依依眷恋。只是,当年父母写给我的信,却已不记得失落于风尘何处,心中无由的痛。

我发现,我写的每一封信,信纸的折叠处都已欲断,有的被母亲用透明胶粘上。一时神思飘荡,可以想象,那无数个在外的日子里,母亲怎样一遍又一遍地看这些信!便是这样折来折去,使那折痕渐深渐裂,亦如我想家的心在尘世漂泊中悄然淡去。无边的愧疚包围着我,在这样一个无眠的夜里。

坐在灯下良久,心里涌动的情绪却依然不能平息。继续寻找,在床下的一个纸壳箱里,全是日记本。有我从小学到高中时的全部日记,甚至我大学时的一些日记也在其中。我看着那些日记,就像穿行于成长的岁月之中,许多已被蒙尘的情感,在濡湿的心里重又清晰。看了一些之后,便止住,我的心无法承受太多记忆的负荷。便随意翻看,却见大学时许多本日记中都有折上的几页。细看折上的那些日记,都是我心情不好或者生病时的琐记。

我知道,那是母亲,她在想念我时,看信看日记,却是心疼牵挂着我在外所有不如意的时刻。从没有哪些时候能如这一刻,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是的,不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我每一个失落的时刻,都是母亲心底的折痕,永难磨灭。而从此,母亲的爱也会成为生命中的折痕,那每一条痕迹里,都盛满着我的感动,我的心痛,我永远的眷恋。

在这个夏日漫长的夜里,就静静地坐在灯下,我轻轻抚过那些折痕,一如触摸母亲永远无私的爱与情怀。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

那是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最初的时候雪少,干冷干冷的,连我们在这地方长大的人都有些受不了。而且,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一场挫折,仿佛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愈发地觉得从心里往外的寒冷。

闲得无聊,也是为了躲避伤痛和失望,我决定去乡下的老叔家。老叔一直和我很谈得来,他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没有读完就回乡务农,可从没见过他露出过落寞的神情,相反却生活得有滋有味。在老叔那里,受他的情绪感染,我的心情也许会好些。那时老叔正赶着马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也许劳累也可以使人忘掉很多事。

没想到当天夜里下了这个冬天最大的一场雪,早起一看,那雪足有一尺多厚,大风呼啸,寒气逼人。我和老叔赶着马车出发了。煤场在距镇上十多公里处,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虽然出发前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大狗皮帽子,毛围脖,只露出一双眼睛,可坐在马车上,我还是冻得眼睛生疼。老叔的鞭子打着响亮的哨子,说:“今天零下三十度,最冷的一天让你赶上了!”我眯着眼睛,看着白茫茫的雪野,冻得说不出话来。

装完车,身上的汗便多了起来,竟是丝毫感觉不出冷了。休息片刻,马车开始向镇上奔去。风一吹,浑身的汗顿时变凉,接着便是彻骨的冷。那马身上一层细细的白霜,口鼻间突突地吐着大团的白气。我和老叔的帽子上围脖上也是白糊糊一片霜,风像细刀一样钻进身体,连打寒战的力气都没有了。中途路过一个小村子,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村口的路边。待马车行近,看清那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手里拿着笤帚和一只编织袋。老叔忽然用力一甩鞭子,收回时鞭杆戳到煤上,立时一团冻在一起的煤滚下车去。

走出很远,不经意回头,见那女人正捡着马车一路颠簸下来的煤,装进编织袋里。又拉了两车煤,每次经过那个村子,那女人都等在那里捡煤,而老叔也总是故意弄掉些煤。终于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老叔说:“你老婶的弟弟住在这个屯儿,他跟我说起过这个女的。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自己家的那点儿口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她每年冬天都冻得一身伤!”我点点头,说:“哦,所以她才在这儿等着捡些煤!”老叔甩了个鞭哨说:“捡的那些煤她也不烧,要等到儿子放寒假回来时,才把炉子点着,让儿子热热乎乎地过个年!”我心里一动,忽然觉得不那么冷了,便想着也帮那个女人一把。

可是最后一次拉煤回来时,车却在半路陷进了雪壳里。我和老叔又推又拉的,马蹄把雪蹬得飞溅,仍没能拉出去。老叔坐下来,说:“只好等过路的车帮忙了!”我也坐在车上,北风正紧,寒冷包围着我们。老叔从衣兜里摸出卷烟纸,掏出烟料来,熟练地卷好一支烟,点燃,深吸了一口,然后递给我。我虽不会吸烟,还是接过来吸了一口,立刻被呛得直咳嗽,忙又还给了他。他一边吸烟一边仔细地看着那明灭的火光,对我说:“你看,这么冷的天也不能把这一点烟头冻灭!”看着那一点火光,我亦很有感触,老叔又说:“这么大风,越吹,这烟头上的火越亮!人啊,有时也该像这烟头上的火光一样,冻不灭,吹不灭,那就有奔头了!”我一阵感动,老叔用最形象的比喻点醒着我。

等过路的马车把我们的车拉出来时,天已经有些黑了。最后路过那个村子时,竟没发现那个女人等在那儿,可能她觉得天太晚了,我们从别的路直接回家了!老叔一路打着极响的鞭哨,并大声地呦喝着马匹,我手一推,一些煤便落在了路边。车穿过村子时,我回头张望,见那个女人的身影正出现在路边。

返回城里后,心里竟是暖暖的有了春意。想起那个为儿子捡煤取暖的女人,想起冰天雪地中老叔不灭的烟头,那份爱,那种启示,便会点燃我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每一个冬天都是春天的先行者,是的,在那个零下三十度的冬天,我却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

【那些烛光映暖的夜晚】

仿佛一片片明亮的梦境,那些个夜晚连缀成生命里所有的晴天。虽然那时候还小,可是所有的种种,却是我漫长岁月中所有温暖的来处。

那时总停电,有时最长时间能停大半年,于是每个夜晚都被烛光点亮。有时会偶尔在灯下写作业,或者全家人坐一起,搓那一堆金黄的玉米棒子。记得有一次,叔叔来家里,吃过晚饭,夜色便已深沉。全家人就坐在炕上,围着的八仙桌上点一支银烛,昏黄的光亮映得每张脸都朦朦胧胧,身影投在墙上,显得厚重无比。大人们开始说些传说故事,似乎都是辈辈流传下来的,我们听得既高兴又恐惧,看着窗外的沉沉黑暗,看着角落里堆放的物什似乎都欲活欲动。

多年以后,这个情景常常入梦,却只是剩下温馨,再无半分害怕。有时也透着一种沧桑一份伤感,当年围坐在烛光里的人,都已经老了,就算我自己,也是步入中年,回望如隔世般遥远。

更多的时候,我们一些小孩子会跑到邻家,听那个盲眼老奶奶讲故事。依然是夜晚,老奶奶的故事极多,白发在烛光里闪着细密的纹泽,苍老的声音回荡在我们的耳畔。常常到了深夜,才意犹未尽地离开,虽只一墙之隔,却是走得忐忑无比。只是现在想来,那却是最为怀念的一段路了,虽然极短,却会在我心中走一辈子。

叔叔家所在的村庄,离我们只六里地,那时常常去叔叔家住几天。最喜欢夜里,都睡在一铺大炕上,却是不肯吹熄了蜡烛。烛台就放在窗台上,映得看不清外面的黑夜。于是和叔叔婶婶弟弟妹妹们闲聊,说些对未来的想象,弟弟妹妹就一个劲儿地问,抬头看,一盏电灯就吊在头顶,却极少见它发过光,倒是烛光将它镀亮。不知何时睡去,也不知是谁熄了蜡烛,躺在土炕上,夏夜的风吹来庄稼的气息,梦里一片芬芳。

有一年,和一群小伙伴去野甸上玩儿,便忘了回家。回来时天已黑透,每一家的窗子,都透出淡淡的烛光来。看到自家的窗口,那种温暖的感觉在我小小的心中翻涌,那是最初的心动,却连着我最终的思念。那烛光,就那么一直亮在我生命里,从不曾熄灭。黯淡时,落寞重重时,总会点燃我所有的希望。

所以永远铭记着那些个晚上,母亲坐在烛光下缝缝补补的身影,那时的母亲是那样年轻,岁月的大雪还没染白她的发。烛焰曈曈,烛影摇摇,都是我心中圣洁遥远的眷恋。而当身在千万里之外,当心中的思绪如烛泪流动,所有的夜晚便充满了回忆的甜蜜与幸福。

夏天的时候,回了一次老家,和父母姐姐们一起。故园依然,却已物是人非,行走其间,每一步都会踏痛着记忆。后来我们去了六里外的叔叔家,住在那里。晚上的时候,很巧合的,竟然停电了。买来蜡烛时,叔叔还说,现在基本很少有停电的时候。那个晚上,我们像很久很久以前,坐在那里说话,很是沧桑感慨。那个时刻,宛若时光流转,重叠着过去的种种。只是,当年围烛而坐的大人们,都已经发白如雪,而曾经凝神静听的孩子们,也已鬓染秋霜。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啊!

正说得很动情激动之时,忽然亮光一闪,头顶的日光灯大放光芒。来电的这一刻,我知道,自己的梦醒了。

共 400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途径生命的暖》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全文以三部分在作者内心深处的回忆串起这些温暖的爱,令人感怀!回味无穷。作者细腻、真情的描写了人世间温暖人心的时刻。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作者前行的脚步,这爱如同一股暖流时时温暖着作者。《折痕是心里的暖印》:一张作者母亲的老照片,牵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照片上的折痕诉说那远去的时光,作者上学时寄给家里的书信、还有平时作者写的日记本,都被母亲当做宝贝一样珍藏着,儿子不在身边的日子里,母亲一遍遍翻看儿子的书信与日记本,翻开的时间久了,书信便有了折痕。正是这些折痕,让作者深感到母亲的爱,母亲的爱也会成为生命中的折痕,那每一条痕迹里,都盛满着作者的感动与心痛,这是儿子对母亲永远的眷恋。《零下三十度的温暖》:记忆中最冷的冬天,却是作者心中最温暖的时刻。老叔的善良与温暖,让乡下女人感到这个冬天不会太冷。老叔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作者佩服,冰天雪地中老叔不灭的烟头,便会点燃作者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在冰冷的冬天,那不灭的烟头,都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那些烛光映暖的夜晚》作者回忆以前的时光,一家人围坐在炕头时的热闹情景 ,听老人们讲故事,听家人拉家常,这温馨的时刻总会伴着昏黄的烛光,在那烛光里,有母亲坐在烛光下缝缝补补的身影,有母亲的念叨,有孩子们对未来的想象……所有的夜晚便充满了回忆的甜蜜与幸福。情深意切的文字让人动容,爱在这些文字中轻轻流淌着,如同一股暖流流入每位读者的心中。因爱感怀,因爱生情。作者将这些回忆里的温暖写入文字,让人感动!欣赏佳作!问好作者! 倾情。【:永远红梅】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0:08:17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作者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2楼文友: 12: 6:24 真是细节出精彩!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感情,描写几件身边的细微小事,让读者感受到了了温暖,看到了希望。作者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下了生命中的那份感动,使读者的心里像湖水一样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折痕是心里的暖印】小时候,能照张相是奢侈的事,妈妈怕孩子吵闹,说自己没照过,当孩子发现母亲的照片,质问她为什么骗他们,母亲为了哄孩子要把照片撕了,多亏姐姐抢下来。

表面上作者为照片难过,实际上是心疼母亲为他们的付出而难过,照片上的母亲是 一个年轻的女子浅笑盈盈 , 现在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 仿佛是我们亲手揉碎了母亲绝美的年华。 是啊,母亲为了抚养我们长大,付出了多少劳动,有过多少艰辛,有过多少牵挂

我的信,信纸折叠处都已欲断,日记中有折上的几页, 当年父母写给我的信,却不记得失落于风尘何处。 父母总是 想孩子很多很多,孩子想父母少之又少。作者感受到这一点时 心中无由的痛 ,读者可以想象得出一个思念儿子的母亲,多少个不眠之夜,一遍又一遍的读儿子的信和日记,仿佛用自己的心去抚摸儿子的心,正如作者所说 我轻轻抚过那些折痕,一如抚摸母亲永远的爱与情怀。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天气寒冷,作者受了挫折,心更冷 。我和乐观的老叔给镇上拉煤,看到捡煤的女人,家贫,丧夫,每年冬天都冻得一身伤,捡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烧,让儿子热乎乎的过个年。这个母亲心中有对儿子的爱和希望,就像老叔点的烟头 这么大风,越吹,这烟头上的火越亮!人啊,有时也该像这烟头上的火光一样冻不灭,吹不灭,那就有奔头了! 作者由此受到启示 便会点燃我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每一个冬天都是春天的先行者。

【那些烛光映暖的夜晚】烛光,心灵之光,烛光里有童年的记忆,大人们说些传说和故事,盲眼老奶奶的故事,伴着烛光入眠,烛光里有母亲缝缝补补的身影,烛光里留下一段美好的时光,就像作者说的 那烛光,就这么一直亮在我生命里,从不曾熄灭。黯淡时,落寞重要时,总会点燃我所有的希望。

生活处处有春风, 一花一叶总关情 。只要有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会活得有滋有味。感谢作者把这么暖心暖肺的文字奉献给大家 。问好作者!遥祝夏安!

楼文友: 1 :00:55 这是一篇作者述说浓浓的温馨亲情、感悟深深的人生哲理的散文。品读着,心窝就有如一股暖流来回荡漾,眼睛也一次次模糊了视线。作者分三部分回忆了亲情的温暖痕迹和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悟。【折痕是心里的暖印】作者回老家,翻动父母保存的旧物。从旧照片、尤其是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自己大学时写的家书、 我 从小学到高中时的全部日记和大学的部分日记中,那一道道折痕,有的欲断处还被母亲用透明胶粘贴固定,那是母亲反复翻看折叠形成的,尤其是在作者大学时的家书和日记中有的页码还多了一道折痕,原来那些都是作者心情不好和生病时的琐碎话语。那一道道折痕呈现了母亲对自己就学在外的孩子的深沉的牵挂和疼爱,作者更是深深地感动和真切的心痛。年轻时的母亲漂亮,可如今的母亲已经白发苍苍,作者伤感地说 是我们亲手揉碎了母亲绝美的年华。 【零下三十度的温暖】这是作者记忆中最冷的一个冬天,作者去乡下看望谈得来的老叔。零下三十度的气温也没有让乐观勤劳的老叔停止劳作。那时老叔正赶着马车给镇上拉煤,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煤场在距镇上十多公里处,那里荒无人烟,很是偏僻。于是 我 决定第二天和他一起去干活。在路过一个村庄时,就见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路边,叔叔会故意将扬鞭插入煤炭让其滑落一些在路边,车过回头一看,就见中年妇女在捡拾煤炭入塑料袋。老叔讲述了有关这个女人的故事。 这女的家里很困难,男人死得早,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把地都卖出去了。自己家的那点儿口粮田,到秋天割下来的柴禾还不够平时做饭用的,她家冬天连炉子都不点,屋里冷得直挂霜,她每年冬天都冻得一身伤! 由于马车陷入雪地难以拔出,在等待其它路过的拉煤车相助时候,老叔装烟丝点燃呼着,那样恶劣的天气,那一明一闪的烟头,引发老叔叔的感慨: 这么大风,越吹,这烟头上的火越亮!人啊,有时也该像这烟头上的火光一样,冻不灭,吹不灭,那就有奔头了! 作者回城后,想起那个为儿子捡煤取暖的女人,想起冰天雪地中老叔不灭的烟头,那份爱,那种启示,便会点燃心中所有的希望和热情。在那个零下三十度的冬天,作者却感受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温暖。【那些烛光映暖的夜晚】作者那时的家乡常常一年又半年停电,烛光就成了作者美好的回忆。全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炕上说家常,自己在烛光下做作业,因玩的忘记时间晚归,看到烛光下母亲安坐缝补衣服的身影,和弟弟妹妹畅谈着未来的梦想。那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温馨、甜蜜和幸福。如今,当年年轻的母亲、叔叔婶婶大人都已白发苍苍,自己也两鬓斑白。那烛光令人最初的心动,却连成了最终的思念。那烛光,就那么一直亮在生命里,不曾熄灭。黯淡时,落寞重重时,总会点燃作者所有的希望。喜欢作者这样温情的文字,娓娓道来,纯朴自然,真实感人,温暖人心。作者的感悟一样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谢谢作者分享的这样的美文!的按语精炼精彩,又学习受益了。谢谢!祝福作者和老师幸福安康!

4楼文友: 07:17: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 逝水流年 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楼文友: 16:05:16 回忆里流淌着生活的美好和爱,文笔恬淡清美,好文!

电话本小程序开发

蛋糕店如何做推广

答题王小程序开发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小儿四磨汤
悦而维生素D滴剂好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