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缘由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4-08

2014世界木材日暨首届国际木文化节(以下简称“国际木文化节”),在国际木文化学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主办,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福建鑫隆古典工艺博览城建设有限公司、国际木文化学会(中国)承办,有关单位协办、支持和资助下,经过五天紧张而有序、欢快而有节奏的运行,于3月25日在福建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美满落下帷幕。 国际木文化学会会长、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研究站首席科学家许忠允先生在闭幕式上致辞

本次“国际木文化节”,以Wood is Good(木材真好)为宗旨、以“文化演变中的木材”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国际性木文化学术研讨,国际木艺术品展现、非物资木文化展示、中外木雕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和谐”大型木雕作品展现、仙作木文化展示、木材科普知识展览,世界木艺术大师技艺表演、木音乐演示与欣赏,“家园”主题木雕现场创作国际邀请赛、“抗地震?抗台风”木结构房屋设计竞赛、青年与学生木技艺竞赛、少年与儿童育木绘画展览等,无论是趣味性、科普性、观赏性,还是教育性、公益性,都充分地表现了木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无穷的外延,深刻地揭露了人类与自然质朴的真理。

本次活动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广,共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中外嘉宾参加,参展的中外木艺术作品超过5000件,参观人员逾10万人。

本届“国际木文化节”,开辟了世界木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先河

国际木文化学会与相关专业人士于2010年首次提出并倡议每一年3月21日设为“世界木材日”,旨在从人文的视角使社会大众进一步认识木材在人类美好生活和可持续未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结合“世界木材日”举办“国际木文化节”活动,建立一个集研究、探讨、展示、交换等于一体的互动平台,让世界各地丰富、多元、深厚的木文化汇聚在一起,进行和美的碰撞与交融,这还是第一次。

此次“国际木文化节”的成功举行,开辟了世界木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先河,势必成为世界木文化研究史上的又一座丰碑,为今后世界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仙作木文化,在与世界木文化交流中得以升华

仙作木文化源远流长,它植根于中国木文化的沃土,集儒、道、释文化于一体,历经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洗礼,撰写了“惜木仙作”、“经典仙作”“多元仙作”“创意仙作”、“雅韵仙作”等木文化,成为了中国木文化的典型代表,这是“文化演变中的木材”在中国的一个真实写照。特别是仙作“化朽木为传奇让木材重获生命,给木材注入灵魂让木材得以永生”的木文化理念,取得了与会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

通过本次“国际木文化节”,仙作木文化携带着中国文化丰厚的底蕴,承载着中国木文化的灵魂,与世界各国木文化进行了一次和谐的交换与融合,让仙作能够在更高层面去探索木文化、更宽视野去发掘木文化、更深层次去发展木文化,这无疑是仙作产业永续发展的大事。可以说,仙作木文化在本次与世界木文化的交流中,得以了全面升华。

中国木文化,开启“世界之旅“新纪元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木的民族,不但在生活中广泛用木,还赋予了木制品独特的文化意味,使其在被刨削琢磨和精雕细刻中,记录下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与历史。仙作木文化,只是中国丰厚、深邃木文化的一个缩影;本次“国际木文化节”上参展、参演的26个中国非物资木文化保护项目,也只是反应了中华民族浩瀚木文化的一个侧面。

如今,仙游“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已经成为了世界首个“国际木文化研究与实践基地”,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的国际性木文化交流活动在这里举行。借助这个交换、互动平台,中国丰厚的木文化,将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可以说,本次活动的圆满成功,不但让仙作木文化开始走向了世界,同时,也将开启中国木文化“世界之旅”新纪元。

1.凡是本网原创的新闻报道,均会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网”,欢迎各媒体网站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网。

2.凡是我方网站转载的新闻,均会注明新闻来源,旨在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woodinfo@163.com,我方1个工作日会做删除处理。嗳气不消化吃四磨汤女人腰背疼痛是什么原因包头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小儿厌食症是怎么回事
小儿解表颗粒哪个牌子好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流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