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杂文今年的端午节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09-27

中国人的节日,总和一个人有关,比如清明的寒食,是纪念介子推的。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困厄时,他跟随着,并割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复国封侯行赏,却把他忘了……介子推,于是,背着老母躲进了峰峦层叠的绵山……说是,隐居,我看有些自我多情地自嘲了。晋国安定,在别人的提醒下,重耳想起介子推,命人寻绵山数日,介子推始终不露面,晋文公无奈,使人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可是事与愿违,大火熄灭之后,却见介子推子母相抱,死于枯柳之下。重耳唏嘘,以绵上为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时人缅怀介子推,因其死于火,每年至其遭火之日(清明前一日),门前插柳,不举火,吃冷食,这就是沿袭至今的寒食节。唐的韩翃写《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有人说:韩翃这首《寒食》是千秋妙讽第一诗。借介子推的故事讽刺忘恩负义的刘邦,只是写得很隐晦,写:吃了一天的冷食,日暮的汉宫里,传递着蜡烛该举火起灶了。

再比如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闹世界杯,闹豪华粽子,闹股市楼市……还有个世博,却没了屈原的消息,今天,收假,我上班,打开电脑,看到儒生老弟写屈原的一阕词:《怜薄命*端午有感》“枉多情,空抑郁,谁解汩罗冷。吟破离骚,日月亦悲哽。更无渔父喋喋,沧浪万顷。未觅到、梦中芳景。 艾酒轻酌,寂寞任游骋。钓名逐利红尘,九章不秉。续天问、何人清醒?”我便留言:好词!屈原,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这一天总耿耿于怀的过不去。于是,在锣鼓喧天,百舸争流的端午,我们怀念他。

对于屈原,愚忠也好,不顺势而变也好,当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神神经经,兮兮地自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时,有一个渔夫便问诘他:“世人皆浊,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糠而啜其醨?”但,屈原哀于民生,死于国亡,却是一定的。况且,他创离骚体,成为中国文人诗人的第一人……

记得,每年的端午,我也弄墨,写写句子,怀念屈原,前年曾写《永远的龙舟》,看得友眼热,“幽兰”女士也曾给我留言:“好!愚妹为兄击节!无须山崩地裂的呼喊,无须声泪俱下的倾诉,那诿诿道来的话语,叙述着一段久远的悲憾,一个诗人的无助。明仁兄,喜欢你这样的文字,从《我把你丢了》到《放蜂》到《龙舟》,你一直在用平和的口吻诉说着,却又在平和中流露着的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深深的悲悯,让人读了有种——我欲击节和琴韵,与君同唱大风歌——的感动。愿兄妙笔生花,再现佳作。”

现在,已早不见了“幽兰”了……也闹得有韩国美女出来教我们怎样吃粽子:他们吃粽子,先是要焚香更衣净手的……他们也过端午节,他们说屈原是韩国人。

今年,面对“幽兰”,或面对那个韩国女子,我已技穷,如那个寓言中的被“好事者”运往贵州的驴子,已无甚可写,只是还想着屈原……何苦呢?空抑郁,枉多情!

共 119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屈原,中华民族的骄傲。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端午就纪念他,是因为屈原爱国,无论自己的国家多腐朽,多没落,始终爱着,一心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相比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的那么多的汉奸,屈原太伟大了。但凡炎黄子孙都应学习屈原,爱国,爱国,永远爱国。欣赏。。:叶孤城

1楼文友: 21: 0:05 文笔流畅,期待精彩继续。 公司职员

2楼文友: 09:15: 4 言之有理,听说李白原来也不是中国人,只是迁徙至中国的。呵呵,不过不要紧的。我们不是还有N多的诗人,就让他们尽情的抢吧。 冷暖自知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管用吗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样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怎么样

夜尿增多怎么治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
鼻子塞流鼻涕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