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就是矫情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20
相传林徽因在夜间作诗前,必定要焚香并插上鲜花,沐浴后穿上一袭白绸睡袍,在摇曳的烛光里苦诗冥想,大概那首有名的《人间四月天》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横空出世。
作家林燕妮在一次采访里说,她写作前喜欢铺开粉红色的稿纸,还要在稿纸上喷香水。别人说她浪费香水,她却说在深夜写作时,的香水会给她营造一个很好感氛围,更有灵感。
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衣品在圈内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别人出门在外都是拖着行李箱,而她则是拖着个竹筐,带着黑色墨镜,穿着蓝色高领无袖长裙的她也是气场全开,有种道骨仙风的气息。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舞蹈,岁月也就格外的厚爱她。
很多人说,这样会不会很矫情?
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对生活和工作还有这份矫情,才证明有无穷的热爱,如果做什么都潦草地开始,反倒缺乏重视。重视仪式感的人,有能力把每件事都做成值得回味的纪念版。
我以前工作的办公室有个美女同事,她特别喜欢花。她办公室每隔两天肯定会换束花,有时是玫瑰、有时是雏菊、有时是香水百合。
有人私下说,她这样做是不是矫情?
她回答说在办公室里插上一瓶花,在香气中开始工作,让她工作起来特别愉快。
我观察了一下她的工作桌面,很养眼,给人美的享受。
她特别喜欢把办公桌面收拾得整整齐齐,电脑、笔记本、资料文档各就各位。她说,她每天到办公室第一时间就是整理好桌面、插上鲜花,这是她每天开始工作前的仪式感。
因为这个仪式感,她工作起来更加井井有条,在工作里也能感受到很多愉悦。日复一日的上班,确实容易让人觉得疲惫和枯燥,激不起热情,但是如果能为自己的每个工作日创造一些快乐的仪式感,日子就没那么难熬,还能让自己精神抖擞地在仪式感中开启美妙的一天,在秩序中享受工作的乐趣,如此良性循环,你会比别人更有潜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生活里重视仪式感的人,在潜意识里最懂得暗示自己享受每一天、做好每件事。
我曾经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同事发出一组做饭前的九宫格图片。图片的画面展示了她做饭时,系一件漂亮的碎花小围裙,厨房里井井有条的摆设,比如精致的餐具,灶台上放一束花,餐桌周围点满了香薰蜡烛,非常浪漫。
她还在九宫格图片上配字幕说:“我每周都会让自己享受一次充满仪式感的晚餐,这是在繁忙的工作里的一缕阳光。”
因为懂得制造日常里的仪式感,她总是比一般人更有品味地享受生活,而且她这种精致和细腻的作风在工作上也发挥得极致。她每次上课见学生前都会穿上精致的套装战袍,眉毛眼睛嘴唇都画上淡妆,再踩上10cm的高跟鞋,非常有范,从不马虎。
这是她在工作时的仪式感,只要一穿上战袍,她就职业女性上身,立马进入到当下的场景,一堂堂激情澎湃的课就是在这种仪式感里拿下。穿着的仪式感,工作更有自信,连与男性对决也绝不手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序的、混乱的、无规则的世界里,如果把某件事情赋予了仪式感,就像在无涯的黑夜里为自己点了一盏灯,整个人都能散发能量和底气。
有仪式感的人,他们能把一切变得有序有趣,而且能化解掉漫长人生里纷繁和苦涩。
在《小王子》里,狐狸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我认为无比正确,就像我的同事,上课时有工作的仪式,做饭时有做饭的仪式,让每个时刻都用泾渭分明的仪式感区分,仿佛连同人生都充满层次感。
其实,仪式感并不只是每一个节日,而是生活的每一天,每件事的态度,及每一餐的用心程度,这跟矫情无关,而是关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时候它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有仪式感的人,做事都赋予每件事特别纪念。因此,他们做的每件事,过的每一天都总比别人精致和丰盛。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仪式
以“真实”为主打,走“神父VS恶魔”对抗路线的驱魔电影。这出既带有纪实性又带有魔幻色彩且涉及信仰和中年危机的戏,显然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借力打力,即探讨人性、幻灭和心中恶魔。百闻不如一见。在亲眼目睹卢卡斯神父极其恐怖的驱魔之后,迈克尔的世界简直被倒了个个儿。一方面,他依然相信人类宁愿自己骗自己也不愿面对现实,另一方面,他最初确信的所谓魔鬼上身更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理论,似乎不再那么站得住脚。一步一步,迈克尔被引入了信仰的黑暗面……
上一篇:p6月20日至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