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大县正阳三产融合促脱贫吧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2-03-02

年花生种植面积达172万亩、连续多年被评为 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 的河南省正阳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围绕花生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产业融合的 红利 ,目前,花生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 金豆豆 。

壳产香菇秧养羊 花生衍生新产业

大棚内,暖意融融,喻小凤弯着腰手脚麻利地采摘香菇,很快就摘满了一桶。她高兴地说: 采完这茬,还能采两茬,刨掉成本,估计能挣1万块钱左右。

喻小凤是正阳县新阮店乡中心庙村的贫困户,她和丈夫范保国承包了 个香菇大棚,每个大棚放7000袋菇棒。每个菇棒4块钱,照此计算,每个大棚光菇棒成本就将近 万块。

不过,喻小凤不用为此发愁。她只需要认真打理好自己承包的大棚,等香菇收获卖了钱,再将租赁大棚的钱还给合作社就可以了。 还了租赁费,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干起来有劲得很。 喻小凤说。

虽然依靠 香菇 脱贫,喻小凤却得感谢 花生 。为喻小凤等贫困户提供大棚的正阳县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鲁新爱说,食用菌产业是花生产业的一个延伸。 用来生产食用菌的菇棒中,一半都是花生壳。每100公斤花生壳,能产鲜菇100公斤左右,现在,已有966个贫困户通过食用菌产业脱贫。

花生秧延伸出的湖羊养殖产业在扶贫上同样表现不俗。 回收花生秧加工成饲料养湖羊,种植户可以直接领钱,也能换肥料、湖羊,如果存的时间长,还可以得 利息 。 天润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兆军说。

合作参股搞电商 花生成了 金豆豆

正阳县熊寨镇王大塘村党支部书记骆松山说, 新品种豫花37,油酸含量高,出油率提高了百分之十还多,每亩能增收1000元以上。

相比花生壳、花生秧,花生果更是扶贫 金豆豆 。正阳县投资2900多万元,对全县1 26户贫困户免费提供花生种子,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统一技术等 六统一 模式,提高贫困群众种植花生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正阳县还实行 联合体+合作社+社员 的经营模式,围绕花生建立各类合作社4035家,带动了1万多名贫困人口就业、参股、种植,帮扶2050户4715名贫困人口脱贫。

付寨乡万帮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合林说,他们发展高油酸花生 200亩,采取免费供种、订单回收的方式,帮带贫困户62户107人,实现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慎水乡红旗合作社负责人张成说,他们通过土地托管模式,流转土地5万亩,带动21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不仅如此,正阳县还引入电商,把花生的种、产、销串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和超市货架的无缝对接。

等级越高获得的作物越多; 6.种子两袖清风分金币区与银币区 工厂连农田 农民拿工钱

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冬天在家闲着没事,到这里来选花生,一斤两毛钱,一天也能挣50元。 熊寨镇王大塘村67岁的贫困户张圈在花生精选厂内边拣花生边说。

精选后的花生再运往精深加工企业,附加值瞬间提升。 花生米、花生油、花生炒货、花生蛋白、花生奶、花生壳耐火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正阳花生扶贫效益倍增。 正阳县农业局局长闫滋煌说。

目前,正阳县围绕花生精深加工发展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炒货等系列产品加工企业2 家,相继引进了维维集团、牧原集团、君乐宝乳业等知名企业。

我们5条生产线年加工转化花生5万到8万亩,能吸纳安置劳动力近千人。 投资7亿元、占地200亩的正花食品产业园负责人徐伟说。

2017年,正阳县花生产业相关从业人员 万多人,花生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超过2.2∶1,规模以上花生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20多亿元。

我们将继续用花生这个杠杆撬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三产融合发展,让花生产业带动更多贫困户稳定脱贫。 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告诉。

太原治皮肤科的医院
北京男科治疗费用
贵阳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