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祖母留下的记忆散文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2-08

摘要:幼年时的我,对祖母的印象并不是很深, 岁以后到学龄前的那段时间,我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也不懂事,上学以后,在成长过程中才渐渐察觉到祖母的劳累和辛苦。我的父母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早去晚归都很忙,常常周末多有加班,加上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姑妈家的两口子也都在棉纺厂工作,长期三班倒,也顾不上家里和孩子,一屋老小10多口人的所有家务事,全部落到祖母身上,常年累月,无论春夏秋冬,每天起早贪黑,日复一日----买菜、做饭、洗衣服、看孩子...... 1儿时的第一次记忆

我出生在新中国建立的第八年,是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最不稳定和政治还不成熟年代。母亲告诉我:我呱呱落地约十分钟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天,新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位于武汉龟、蛇两山之间的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了——那是1957年10月15日。紧接着新中国就步入了建国以后经济发展的最困难时期,也就是在新中国历史上称作“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儿时给我留下的第一次完整记忆,是在我不到5岁时,在幼儿园里。

在那个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最关心的是有没有吃的,吃什么,粮食供应的严重不足,使人们对日常的食物无法选择。因为当时父母都在省属机关工作,我 岁就送进了机关直属幼儿园,在我最初模糊的记忆中,幼儿园每天的食物是有基本保证的,坚持着一日三餐——早餐、中餐和午点(晚饭回家吃),具体吃的什么就没有印象了,只知道在该吃饭时,我和小朋友们围坐在长方形的小桌旁,等着阿姨端来的小碗,那里面装着的是属于自己吃的东西,没有味道好不好和是否吃饱的概念,若运气好的话,阿姨还会在少数人的小碗里添上那么一点点,但不是天天会有的。时间长了,在我幼小的心中,每当吃饭时,阿姨能在自己的小碗里再加上那么一点点食物,是一种渴求的期盼和难得的奢望。

当时我在幼儿园中班,现在回忆和推算起来,估计是1961年,那年冬天,我4岁刚过。那天午睡起来,看见教室靠墙边围着木护栏的火炉上,铁锅里盛着大半锅深褐色、鸽子蛋大小的汤团(长大后才知道是荞麦做的)。因为我坐的地方刚好面对着火炉,所以对分发汤团的情景看得非常清楚:两位阿姨中,年岁大的阿姨将4个圆滚滚、冒着热气的汤团装进小碗,年轻的阿姨一一送到每个小朋友的面前,当时好象有6—7张桌子,一张桌上6个人。我这张桌子是最先发的,年轻阿姨的女儿就坐在我旁边,我对面的女孩可能是生病,吃过早点就被妈妈接走了。

我埋头吃完了属于我的那份,连同碗里稀糊糊的汤,看见火炉上的锅还冒着热气,就站起来踮起脚尖往锅里瞅,锅里还躺着4颗圆乎乎的汤团,于是我毫不犹豫地端起小碗,朝坐在火炉边的年长阿姨走去,双手举着小碗送到她面前。

年长阿姨下意识的准备拿勺子,但动作马上就迟疑地凝固了,她的视线从我的脸上游移到我的身后,我举着小碗,疑惑的注视着这一切,年长阿姨怜悯呆滞的脸膛和无奈的眼神朝站在女儿身边的年轻阿姨看着。我不可能理解年长阿姨那时候的复杂心情,但我相信,当时我祈求的动作、期盼的眼神,一定能打动天下每位善良母亲的心。年轻阿姨带着慈祥微笑的面容和温柔的眼睛朝我走来,用手轻轻地抚了抚我的头,接过小碗,装了两颗热腾腾的汤团和半勺稀糊糊汤,帮我送到座位上。

时隔40多年,冲开我童年记忆大门的那一瞬间———年长阿姨怜悯呆滞的脸膛和无奈的眼神、年轻阿姨慈祥微笑的面容和温柔的眼睛,就像两张陈旧的黑白照片,一直深深地映刻在我脑海里,每当回忆起来,都能在我眼前清晰可见,同时也会在我心中泛起酸楚酸楚地阵阵涟漪。

2大自然心语

当晨曦初露、东方泛着红霞时,将要西下的月亮对太阳说:“早上好!”

“早上好!”冉冉升起的太阳慢慢地露出红彤彤的脸来,回应道:“辛苦了,老伙伴,又忙过一夜了。”

“没什么,老伙伴!多少年来咱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月亮拖着疲惫的身影,渐渐的隐去说:“白天又交给您了。”

“是啊!”太阳边走边自语地感叹道:自从大自然创造了我们,多少年来,咱们就没有停滞地日夜交替,年复一年,东升西落,早去晚归,重复地履行着大自然赋予的。

新的一天开始了。

阳光温暖着大海,大海说:“您的温暖是我生命的动力,让我孕育风雨回报大自然;”

阳光拥抱着山峦,山峦说:“您的拥抱是我生命的摇篮,让我蕴含财富回报大自然;”

阳光呵护着田野,田野说:“您的呵护是我生命的养料,让我生长植物回报大自然;”

阳光沐浴着生灵,生灵说:“您的沐浴是我生命的源泉,让我繁衍子孙回报大自然;”

一路走来,太阳聆听着大自然生命发出的心语,默念道:这都是为了大自然的轮回和生命,这都是为了大自然的生存和兴旺,这都是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一切能量的聚集,都是为了秋天的收获,自己不过是在完成着大自然赋予的神圣使命。

“都是为了秋天的收获。” ——大自然创造的所有生命,都牢记着太阳的心语,并传承和延续着。

当第一声惊雷催醒春雨时,小梅花问春雨:“你为什么要这么及时?”春雨告诉说:“我要尽早去滋润土壤——为了秋天的收获。”

当第一缕溪水冲出山峦时,小松树问溪水:“你为什么要这么匆忙?”溪水告诉说:“我要赶快去灌溉田野——为了秋天的收获。”

当第一对燕子路过果园时,小燕子问妈妈:“梨花为什么愿意凋零?”妈妈告诉说:“花的绽放是为了果实——为了秋天的收获。”

当第一群山羊攀上山坡时,小山羊问母亲:“老牛为什么这么辛苦?”母亲告诉说:“牛的耕耘是为了播种——为了秋天的收获。”

——为了秋天的收获;

——为了秋天的收获。

为了秋天的收获,也是大自然所有生灵的心语,一切生命的轮回,都是在完成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品味男人,女人

一位远在深圳的友 ,加上后就重来没有和她聊过,偶尔闲暇,在其空间览游,一篇题为《悟》的日志,让我颇受启发。过去,对“有品味的女人”和“有品味的男人”的认识,在我心里只有一些模糊和抽象的概念。《悟》,通过一位有思想的成 性的口述,用文字概括的描述出来,让我似曾相识,倍感亲切。我反复阅读,且经过长时间考虑后,斗胆将 《悟》的部份内容减切出来,并作了小的改动和编排,并自命题为《品味女人...品味男人》。在这里,我要感谢深圳友对我的启发,同时也郑重告诉有机会看到此日志的朋友们,《品味女人...品味男人》不是我个人的,是提供给大家欣赏和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

品味女人...品味男人

. . . . . . . . . . . .

我以为有品味的女人:不断地广博知识赋予她智慧,熏陶了她至善至美的情感,内涵的诚实善良给予她底气,造就了她端庄大方的风韵。

有品味的女人,面对金钱地位,不媚不玷,面对浮华荣辱,悠然不惊,面对污浊世俗,一尘不染;有品味的女人,有思想,贤德善良,知书达礼,举止得体、谈吐优雅、孝敬老人,宽容大度,而且会做下厨做一手好菜。

有品味的女人,即使她相貌平平、不善修饰,她也会在万花丛中郁葱涵蕴,超群秀立,她是父母的骄傲,是丈夫的港湾,是孩子的靠山,是朋友的知音,有一颗充满慈爱的心。

我以为有品味男人:一定得有复杂的人生经历,那些没有被复杂经历所玷污和扭曲的男人才有可谈的资格能。

有品味男人,能在顺境中自信沉稳,显示出超凡的定力,能在逆境中意志坚定,犹如激流中的磐石;在成功面前保持清醒,在挫折面前执著冷静;有品位的男人,善解人意,善良宽厚,豪爽正气,有爱心,有心,有同情心,有自尊心。

有品位的男人,犹如一杯浓茶,飘着怡人的沁香.与有品位的男人相伴,如清风拂面,如细雨润心,即使他暂时与金钱、地位无缘,可以让你保持生活的热情,心灵的安宁和对未来的信心。

4 祖母

----清 明 忆 祭

祖母离开人世整整 5年了。那天是1977年新年元旦,终年77岁,那年我19岁。

据说,祖母在45岁左右时,,祖父就病逝离开了人间,祖母独自带着我未成年的父亲和比父亲小10岁的姑姑,支撑着这个并不富裕家庭,直至新中国成立。父亲成家生子,姑姑工作出嫁以后,从1956年到1964年的8年间,祖母共添了7个孙子、外孙,并亲自带大了我们家姐弟4个和姑母家 个中的2个。

幼年时的我,对祖母的印象并不是很深, 岁以后到学龄前的那段时间,我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也不懂事,上学以后,在成长过程中才渐渐察觉到祖母的劳累和辛苦。我的父母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早去晚归都很忙,常常周末多有加班,加上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姑妈家的两口子也都在棉纺厂工作,长期三班倒,也顾不上家里和孩子,一屋老小10多口人的所有家务事,全部落到祖母身上,常年累月,无论春夏秋冬,每天起早贪黑,日复一日----买菜、做饭、洗衣服、看孩子......

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大我不到2岁的姐姐,能帮祖母干点我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姐姐每天为小的妹妹洗脸梳头,周末帮祖母洗点小衣服,我是家里唯一的大男孩,所能做的只有买煤、劈柴、半夜起来随祖母排队买米、买菜等等。从能背20斤大米开始到后来能扛一满包,从能和祖母一起抬起50斤煤球到后来能独自挑起100斤。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一次能挑起100斤煤球时,离家不到200米的路程,途中停过 次,但我做到了,没让祖母帮我,一路跟在我后面的祖母叨叨着:“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能够挑担子…”那时候我就感觉到自己好像已经长大了----那年我小学刚刚毕业,祖母已经是70岁高龄的人了。

让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祖母的牙齿很早就全掉光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资供应都很紧张,蔬菜供应也不是很充足,家里的经济收入也不宽裕,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祖母总是最后一个上来,那时候桌上的新鲜菜已经所剩无几了,稍多的只有咸菜,因为没牙齿,本来饭菜都是囫囵咽下去的,咸菜就更不容易消化了。记得那年夏天,祖母有一两天没好好吃饭了,连喝水都很困难,父亲让她去医院看大夫,祖母没去,隔天早上,我看见祖母床边的痰盂里装有多半呕吐物,臭烘烘的,几乎全都是没消化的咸菜。后来祖母告诉我,以前也有过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吃几片杜霉素药片就好了,你们都快长大了,奶奶也该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当时我只是在想,祖母不应该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我一定要在自己能挣钱的时候,让祖母能吃上好东西,可惜祖母没熬到我能挣钱的那一天。

1975年底,我从农村回到城里上技校,因为家里的收入偏低,学校每月发给我6元钱助学金,在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里,我省下自己的粮票和生活费,在周末回家的时候,从食堂里带些包子花卷回家给祖母。这时候已经76岁的祖母,衰老得很厉害,主要是有内风湿病,十个手指头的关节全都变形,基本丧失了劳动力,最后连提开水瓶的力气都没有了----那天祖母看见煤炉上的水开了没人灌,自己试着去拿水瓶,结果把水瓶摔地上了。临别的那天晚上,不醒人事的祖母一直呼呼地喘着粗气,像是有一口痰堵在了嗓子里,一家人都围守旁边,当时我和父亲商量,要是能将祖母嗓子里的痰弄出来,祖母的呼吸会舒服一点,也许还能缓过气来,父亲一脸茫然,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对着祖母的嘴,试图将痰吸出来,结果我没做到,凌晨2点左右,祖母带着一辈子的勤劳,离开了我们。

仿佛是祖母遗留下的勤劳影子在我们家继续传承着。我年过80的父亲和76岁的母亲,如今也在不间断地辛勤工作着……留下的。

5 水之情怀

当我投进青山的怀抱,轻狂时,我是飘逸的瀑布;乖巧时,我是流连的清泉。

当我拥进沧海的心腹,激动时,我是骄横的巨浪;宁静时,我是温柔的鳞波。

当我冲开天空的胸膛,愤怒时,我是粗野的狂飙,俊俏时,我是绚丽的彩虹。

当我汇进大地的脉搏,奔放时,我是咆哮的江流,温顺时,我是清澈的小溪。

迎新春,我是绵绵细雨,为唤醒万物、滋润百生;

伴盛夏,我是款款流云,为追求收获、孕育成果;

送晚秋,我是凄凄寒雾,为考验意志、锤炼品格;

度严冬,我是厉厉霜雪,为蓄势待发、再勃生机。

祖先说:我是万物之根,

智者说:我是生命之源。

我们大家说:不管你生活在哪个空间,都有自己的性格、状态;

无论你成长在哪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

我自己说:生活中的所有你我他,都是如同水一般......

我们都有同样的周而复始且不变的人生,

我们都有不一样变幻莫测且多样的情怀。

共 460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散文的最高意境就是真情流露, “我出生在新中国建立的第八年,是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最不稳定和政治还不成熟年代。母亲告诉我:我呱呱落地约十分钟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天,新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位于武汉龟、蛇两山之间的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了——那是1957年10月15日。紧接着新中国就步入了建国以后经济发展的最困难时期,也就是在新中国历史上称作“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那个年代的人经历了多少尘世变迁?对于新世纪的后人来说,无法体会。这几篇小散文都有它的灿烂之处。对于祖母的怀念,我也是记忆犹新。每一年的清明,我都会想起长眠地下的祖母。这份爱我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漠。几则散文,风采和内容各有风采。欣赏之至!问候作者!【:满山红叶】

1楼文友: -06 19:02:26 问候作者,新作愉快。

2楼文友: -06 19:0 :02 欢迎来到杨柳,杨柳因你而精彩。

楼文友: -06 19:0 :55 期待你的更多精彩,溢美杨柳。

4楼文友: -07 2 :51: 1 以真情为笔墨,以时代为脉络,写儿时记忆中的温暖,写大自然的美丽多情,写男女的品味,写祖母勤劳的一生,写水的灵活多样,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云南生物谷制药

云南生物谷药业产品

云南生物谷药业产业文化

汉森四磨汤怎么服用
老年痴呆症什么症状
鲁南欣康可以空腹吃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