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侠十载高考说明了啥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24
【江山·时事述评】报道:2010年全国高考于昨日拉开大幕,江苏52.7万名考生奔赴考场。在这些考生里,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坚持的力量。坚持就是胜利,持续三天的高考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坚持,他们的故事值得所有考生借鉴。81岁高龄的汪侠老人已经迈进考场了。“你们不要写报道哦,万一被老太婆看到了,她会骂我的。”原来,汪侠还是瞒着家人,偷偷来参加高考的(6月7日南京)。至从高考取消对考生年龄限制之后,汪侠今年已是第十次参加高考,他梦寐以求就想获取大学文凭。
早已退休的汪侠,原在安徽省蚌埠铁路医院任药剂师,后调到南京铁路医院工作。现居住在南京五台山,是南京家喻户晓的名人,也是圈里熟悉的一位高考“牛人”。确切地说,十年前,已经72岁高龄的他,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年龄最大的高考考生,曾经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高考那天,考场之外挤满了前去拍摄、采访的,当时就成为考生中的人物。他参加考试的动力,就是担心别人不相信他的医术,才希望用一张大学文凭去证明,就是这么简单。他参加高考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专业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其实汪侠早在1999年就拿到了医师职业资格证,2002年又被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破格“录取”为旁听生,他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大学五年,每天都按时到校,和可以称得上是他孙子辈的学生们在一起上课、做实验,49门功课全部合格。很多学科的成绩都不比那些年轻人差。老师们评价他的医学基本功非常扎实。可是因为没有学籍,汪侠还是没能拿到毕业文凭。这次高考,他坦言就想取得入学资格,让自己已经经历的五年大学学习变得名正言顺,拿回大学文凭。为病人服务时大家会更信赖他。他强调退休后这种服务是无偿的,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想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他常说:要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当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的消息在媒体上发布后,汪侠很高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年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可这一试之后就坚持了长达十年之久,令人感动。他每天都要看几个小时的课本资料才肯休息。由于年届古稀,岁月不铙人,记忆力逐渐减退,而每次高考成绩都不尽如人意。前几年汪侠的老伴还积极支持他参加高考,现在也开始反对了。老伴埋怨他说:“这么大年纪了,还去考干吗?不知道的又会说在作秀!考得好倒也罢了,考得不好丢人嘛!而且学习多伤脑筋,你看他现在瘦了许多”。的确,和上次采访他时比较起来,现在他还真消瘦了不少。不过后来老伴又补充道:他刻苦学习也带动了上学的孙子,调皮的小孙子汪昊常在一旁静静地陪着爷爷复习。祖孙俩经常一道看书做题,也算营造了一个学习型家庭的氛围。他的子女们还是全力支持。社会上有人认为汪侠的举动不可思议,可我认为他这种不断进取、不断进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钦佩。这么大年龄还想要继续学习,是对传统思想的一种挑战,他能有这样的勇气和精神,对培养创新思维和创建学习型社会都有一定的意义,应该给给予鼓励和支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这既是人之为人的体现,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动力。他为了通过高考,考上南京医科大学圆他的梦,最近晚上睡得都挺晚。昨天,随着上午语文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汪老缓步走出中华中学考场,心情非常愉快对说道:“今天没人送考,是我自己坐公交车来的,很方便。语文考得还不错,作文题《绿色生活》我写的是人类和地球环境的关系,议论文,写得比较顺手”,老人精神矍铄,回答提问时思维敏捷,看来汪侠此次考试很顺利。
采访问道:“有人说您精神可嘉,但也有人说你沽名钓誉,还有人说你是现代“范进。你怎么看这些评价,您坚持考试为了什么”?“我就想参加高考上大学。我参加高考不为名、不为利,也不是为了出风头,更不会去和年轻人争饭碗,我虽然有着 6年的从医经验,还就是想系统学习,进一步巩固技术,触类旁通,最终得到社会承认的学历。我想读书更新知识,想更好地无偿的服务于社会。不想做被别人照顾的人,趁着身体还健康,多做点事,圆心中的一个学历梦想”。多么朴实的话语呀!
高考制度改革后,汪侠作为正面典型,采访络绎不绝。先上了央视《联播》,后来还作为“新时代、新生活”的典型上了《焦点访谈》。可有一点我是不赞成汪侠的观点,那就是唯学历文凭论。文凭仅只证明一个人的学历怎样,并不能代表其全部能力。想考医学院吗?您何必要走高考这条独行道,您完全可以自学啊!然后通过自考取得认证,不是一样可以成才吗?何况自考在国内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课程考试全部合格后,医学院同样也会发毕业证书,国家认可学历,上也能查证。重复把精力放在复习高中课程上,年纪大时间有限不合算。您不仅可以上老年大学、练书法、学绘画、下棋、寓教寓乐,而且还可以著书立传,把自己这几年来,如何参加高考的经历和用功的程度写下来,告知世人,让大家感受您艰苦的历程,这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对年轻人有启示和鼓励作用,何乐不为呢?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大学文凭梦不应是人生的唯一。不能学旧社会文人那样,不考取功名誓不罢休。再说我国人事改革后,文凭并不是绝对的重要。您看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的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简历中,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只是个中专学历,意外地成为公众的一大看点。社会舆论认为,中专学历能够升到正部级干部,表明党中央的用人导向确实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中专生同样可以任职国家发改委主任,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肄业,也没有影响他成就微软帝国,何必死追文凭不放手呢,这是我的一已之见。
当然,九次高考落榜,汪老不但没有气馁,而且还在不懈地继续努力学习,虽然方法不对但精神可敬。81岁算是名符其实的终生学习,真是难能可贵。终生学习在国外很平常,但在国内还稀少。终身学习需要多种教育形式的支持,汪侠学习能够一直坚持下来,给中国人终身学习带了一个好头。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个人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与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层次受教育的机会。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汪老作为焦点人物,在我国算是为数不多的“终身学习”的典范,这种执著精神是不容怀疑的,十次高考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终身教育的理念现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了时尚。现在经常听说的名词中,就是上培训班回炉和充电。知识要更新,不然你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汪侠老人现在看书后,还一丝不苟地记着笔记,每天聚精会神听一小时英语磁带。这种爱学习的理念可能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现在我们老百姓学习的观念和受教育的观念,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在一家工商管理硕士培训班上观察,竟然看到有很多年过半百的老学员。而且,这里边有一些本身就已经是硕士、博士学历了。他们到这里来,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拿文凭,仅仅是为了充一下电、补充一下知识而已。现在跨学科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日新月异变化快,你不更新就要被淘汰。中国各个城市中,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都在涌跃地加入培训班学习,这不光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生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知识改变命运。如果你一无所知,你面对的是一个无知的世界。如果你知识掌握得越多,你对这个世界越发了解,对自己的前程可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规划。“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哪怕媒体把老人称为“高考狂人”,友认为是奇人。十载高考路、过多的社会舆论和关注,也没有改变汪侠高考的初衷。正如汪侠经常喜欢用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一个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生命,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以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为碌碌无为而感到可耻,他应该尽量地把生命、一切,贡献给人类。希望这次高考能圆老人医大学籍梦,我们默默地祝福您。
共 29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读后令我汗颜,我也有汪侠先生的愿望,却没有人家的勇气,惭愧!是不是我也该去试试?思索再三还是算了,汪侠不凡,不凡在勇气和毅力,能坚持十年参加高考,实在令人敬佩!这才是真正的励志美文!【:古渡】【江山部 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8:24: 8 目的虽然有异,却总让我想起《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也许汪先生有不愿外道的苦衷,但中国重文凭而轻实践的现实是否也是他屡屡参加高考,定要拿一纸文凭的隐情呢?
2楼文友: 19:47:01 阅读此文感慨万千,学习终生,值得赞扬。文凭这东西就不必了,不过汪侠老人要拿的是大学入学证明,这终愿望就让他实现吧。毕竟八十多岁的老人了,祝福他实现他的愿望。问好作者。 文学爱好者
怎么制作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怎么开店
小程序开发免费电商
糖尿病胃轻瘫腹胀能治好吗小孩为什么不爱吃饭
医药行业热点聚焦
上一篇:雪地脚卬
上一篇:墨海又是紫薇花舞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