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说张附后记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03
摘要:张是中国一大姓,可是与一些小姓相比,张姓的人之间却少有同姓之间的那种亲情。其他大姓亦是如此。那么,由此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我姓张。因为张是大姓,所以无论上学,还是上班,同一班级或同一单位里总会有几个同姓的。有时甚至坐公共汽车或去小吃部吃饭,也会遇到“一家子”。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果一个姓氏的所有人都源于同一祖先,那么我的兄弟姐妹恐怖就要以亿计了。只可惜,正因为人口太多,所以大家都熟视无睹,见了面并没有一点儿亲近的感觉。
曾经有一个朋友,他的姓氏很少见,许多人甚至从来都没听说过。幸运的是,他在求学期间竟遇到一个与他同姓的老师。这位老师既不是他的班主任,也不教他所在的班级,只不过是在新生名册中见到他的名字,便倍觉亲切,于是认为同宗,不仅在上学期间给与多方面照顾,而且在毕业找工作时也鼎力相助,十几年过去了,至今仍在走动,宛如至亲。
这实在叫我们张王李赵刘等“大姓”的人只有羡慕的份儿。谁叫我们的人口那么多呢!俗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这话也许不太准确,但五千年前也许真是如此的。要知道,炎黄时代,全国的人口都少得可怜,整个华夏民族甚至也可以看做是“一家”呢!歌曲不就是唱着“我们都有一个家”吗?可惜时光流逝,“五千年前是一家”的同时,也意味着“五千年后各一家”。各大姓氏的人口早已各奔东西,“一家人”终于成为陌路。
有时候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们所有张姓的人都团结起来,亲如一家,那该是怎样庞大的亲情络啊!如果所有张姓的人都团结起来,齐心合力,又该是怎样强大的一股力量啊!同样地,如果所有中国人都团结起来,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许就为时不远了吧?
如果可能的话,那么,就从我做起好了……
后记:
写罢这篇小文,再重读时,不由得哑然失笑:自以为目光也够远大的了,可以由一个姓氏想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然而忽然间却想起了楚王失弓的故事。
刘向《说苑·至公》载:“楚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这事被人们称为佳话。然而孔子听后就不以为然,他说的是:“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看来楚王的目光还是太狭隘了,孔子才是真正有着“乾坤度量”。
看来,我也是犯了楚王同样的错误。中华民族的复兴固然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愿望,那么全人类的和平和发展呢?再推而广之,人类自身的发展进步固然重要,那么大自然呢?是否我们的每一步发展的足迹都要给大自然留下无法弥补的创伤?
就这样想了一阵子,终究也想不出个子午卯酉,余下的就只有无奈的苦笑了。其实,这些事情又岂是我个人所能改变的?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叫《拯救纽约》,讲的是有一个纽约市民,他无论遇到什么人,总要夸上一句:“你做得真好!”哪怕这个人做得实在糟糕,他也照夸不误。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为了拯救纽约。”他的理由是,今天,我对一个人态度友好,这个人就会有一天好心情,那么他也会对别人态度友好……如此下去,就会形成一个友好的络,久而久之,所有的纽约人都会有一颗友好的心,从此,就不会再有黑暗和丑恶,那么,纽约就得救了。
说到底,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直到如今,纽约仍然还只是某些人的“天堂”,同时也是另一些人的“地狱”。没有人能够拯救纽约,更没有人能够拯救我们的地球,做为一个普通的“地球公民”,我们能做的不过只是先去拯救自己的心……(水如空)
共 1 1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除非遇到我们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事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一定的自由的,而且个人的经历和阅历也有不同,所以,希望同一姓氏或者同一国家的都是一个理念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的。或许只有志同道合的知己才会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那种认为同一家族的人可以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理念或许非常片面的。【:铁血胡杨】
1楼文友: 08:55:28 谢谢楼主赐稿江山散文,此文有极强的思辨性,其实要实现理想,要的是五湖四海。 铁血胡杨
回复1楼文友: 18:5 :07 多谢点评!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但毕竟要有一颗心,要有一个愿望。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小孩反复发烧一般几天
小孩发烧不能超过几天
灯盏花领军企业有哪些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措施
灯盏花制剂的作用
上一篇:在长征路上踏雪寻梅
上一篇:湘韵那一年的非凡浅夏征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