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难就业季大学生选择向下迁徙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8-07

中国“最难就业季”:大学生选择“向下迁徙”

中新社天津5月27日电 题:中国“最难就业季”:大学生选择“向下迁徙”

中新社 张道正

又到毕业季,天津工业大学大四毕业生刘斌和几个同学正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刘斌有点沮丧,“要么是专业不太对口,要么是工资太低,有些单位工资还不到3000元(人民币),在天津这种城市,租房每月也要一两千,怎么生活?!”

还有一个多月,中国内地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而699万高校毕业生的庞大数字,无疑令中国今年的“就业形势”变得愈发严峻,有人称这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开始计量在大城市生活的成本。居高不下的房价、物价也让大学生们对在大城市工作、生活望而却步。他们的就业选择逐渐多元,不再聚焦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是开始“向下迁徙”,开始选择往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去工作生活。

“下边多好,房价低,物价低,压力小,姑娘也没那么势利。”曹明有点开玩笑地说自己是“老毕业生”了,毕业一年,还在高校里和师弟们一起合租房子,他现身说法,告诫即将毕业的师弟:“要现实一点,不能太理想化。有些回老家工作的同学已经有车有房有婆娘了,我还光棍一条呢。”

有媒体报道,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中,许多都市白领没有社会优越感,更没有归属感,他们的身体状况也因压力过大而渐渐变差。有统计甚至称,76%的中国一线城市白领处亚健康状态,近六成处过劳状态。

这些报道无疑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磨练,他们不仅见识了梦想都市的通衢大道和高楼大厦,也切身体验到挤公交、地铁的匆忙和疲惫。大都市的房价涨幅也让大学毕业生们放弃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选择“现实”。

“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事实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能力、经验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时候的工资待遇不可能很高,相比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初涉职场大学生大多入不敷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蒋建荣认为,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生存压力较小,大学生选择到中小城市工作是一种理性且明智的选择。

蒋建荣表示,中国各地均衡发展也是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一样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建设,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既缓解了“就业难”问题,又为中小城市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完)

标签:大城市 中国 中小城市 蒋建荣 刘斌

恩瑞舒?(阿巴西普)类风湿关节炎重磅研究发表!
株洲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白城治疗白癜风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