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司通07年销售额增长了25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6-13

普利司通07年销售额增长了25%

前言:轮胎行业的巨头普利斯通加强了在中国市场耕作的力度。在江苏宜兴一个名叫张渚的小镇,普利斯通在世界上第11个轮胎试验场及研发中心落成开业。这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属于制造商的轮胎试验场与研发中心,这也是普利斯通在海外设立的第三个技术中心。普利斯通意欲何为?张渚的试验场与技术中心在普利斯通中国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普利斯通在中国将还会有什么举措?带着诸多疑问,笔者采访了普利斯通中国区的总裁竹内雄二先生。

同时,普利司通日本总社试车研究部本部长前田先生、普利司通中国轮胎试验厂总经理高宇先生先生也参与了问答,并介绍了轮胎对车辆安全有何影响等一些问题?

轮胎的哪些数据对安全影响大?

媒体:想问一下竹内雄二总裁,很少见普利司通兴师动众办活动,您觉得这个测试厂对普利司通中国的业务意义在什么地方?

竹内雄二:首先想声明一点的是,我们普利司通是一个生产的厂家,对于厂长来说自己进行开发、进行生产、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评价,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来说,中国的市场已经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市场,今后发展的前景会更加的广阔,所以我们觉得对普利司通来说,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工厂、拥有自己的开发设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这些都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另外再补充一点,普利司通有一个很悠久的传统,要开发生产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轮胎,这是我们优良的传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这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轮胎,轮胎的使用方式,然后对它进行开发、生产、评价,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步骤,所以我们普利司通才能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

媒体:普利司通某一款轮胎研发的周期大概是多少?要在这样的试车厂上进行多长时间的测试最终上市?

高宇先生: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这个轮胎研发的周期的流程,首先我们会进行市场调查,寻求这个市场上究竟有哪些轮胎商品方面的需求,然后总结出一套东西来,以后会向我们设计部门提交相应的提案,设计部门会根据我们提出的这个需求,先设计出相应的试产品,经过不断的研发、不断的测试,之后确定了它确实是非常符合最初提出的需求的,确实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然后我们会进行量产。

在这里我们肯定是根据市场的需求,用户使用的条件大家的需求进行商品的设计,我们总结了一下,基本上四年我们大概就会提出一款适应市场需求的这样一个新的商品。这里关于测试方面,根据我们不同的商品,根据同的需求,我们评价的次数、时间也会有所不同的。

因为每款商品对它的期望有一个设计的目标,是不是能够达到它设计的目标,有可能根据不同的商品,比如说试多少次数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

媒体:最少要试多少?

高宇先生:基本上一款新的商品有可能会做三四种或者四五种备选的轮胎,然后拿到我们的开发评价场地来,这个评价的时间有可能就只有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我们会把这个评价的结果数据化,然后把这个数据再回馈到我们的设计部门,要看我们设计部门对这个结果是不是满意,如果不满意有可能他们会再提出新的要求,有可能再设定一个时间,一个月以后,轮胎再返回到我们的场地再重新进行评价。刚才说了,有可能中国的反复会比较多,很难说出一个最少的周期过来。

我们再举一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会做四种试品出来,在我们的测试跑道测试。如果这四种里面运气好的话会有一种比较好、比较出色适合我们,OK,如果没有的话会返回到设计中心,接下来再做一个试作品,又是四种,等于说实际上已经做了八种,这四种再返回过来,如果运气好的会有比较合适得出来,但是没有的话再返回回去。所以会经过多次返回,如果时间长有可能一款商品最终就是它了有可能需要一年时间,这个就是说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

媒体:测试的过程,说这个次数比较一下,依据是什么?还是说如何过一个弯你来测量哪些方面的数据,还是说靠试车手主观的评价?

高宇先生:双方的因素都有,客观的数据,加上车手主观的感觉。

媒体:哪些数据?

高宇先生:有几方面的数据构成,首先比较重要的就是安全,因为轮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刹车的距离,有时候我们规定刹车距离一定要控制在多少米,超过就不行。还有,比如根据商品追求的性能,比如这款商品诉求的是一种舒适性能,有可能要在车内就感觉它的噪音,它的噪音是控制在什么样的一个范围之内符合我们的要求。

再进一步回到根本的话就是我们的环保问题,环保有一个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现在普利司通在日本推出环保的产品有一款新的系列的商品,为了测试这个滚动阻力的数据,我们是在室内有专门的机器设备来对它进行测试。

普利斯通在中国第一步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结束

搜狐汽车:问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因为你们的试验研发中心刚刚成立,想问一下普利司通对于中国的投资计划?另外,相应的你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目标?第二个问题,这个研发中心在整个普利司通会承担上来样的职能,还有一些基础的数据需要了解一下,有多少人?大概每年研发投入是多少?如果能够说的话说说研发计划。

竹内雄二:因为您刚才提的问题满多的,我们一个一个来回答。首先第一个问题,中国的投资计划问题。我们之前也介绍过,现在普利司通中国在中国市场已经有四家工厂、一个技术中心、一个培训中心,加上今天开业的轮胎试验厂,作为我本人考虑,我认为我们在中国的第一步基础建设已经全部结束。

大家也知道,中国现在汽车普及化也是发展非常的迅速,今后也是一个上升的趋势,所以作为我们轮胎厂家来说,也是要考虑能够对应这个市场发展的需求,能够及时的来满足这个市场的要求来供给,所以我们会根据我们销售的增量来适当的考虑今后是不是要增强工厂的生产能力或者您刚才所提的新的投资。

刚才你也的问题里面也提到我们的市场目标,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机会上都会被问到你们市场占有率的目标或者你们的零售店发展的目标,经常会问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社内会有这样的目标设定,但是实际上作为我们公司来说,我们不是太注重这个数字,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首先就是说,应该能够让中国的消费者认识到我们普利司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公民,也让我们在普利司通中国工作的职员对能够在普利司通工作充满自豪感,这个是我们公司最大的一个目标。

因为我们的轮胎试验厂肯定一点,首先是我们的开发基地,但是我们除此之外,实际上普利司通非常重视的一个事情,我们认为跟我们的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的一个接点就是我们的零售络。

我想有可能在座各位也比较了解我们普利司通在中国零售络的最高形象就是我们的车之翼,这是我们比较大型现代化的一个店铺,现在到2007年底我们已经拥有136家店铺,在之下也是我们的家族络,是普利司通轮胎店,已经有了668家。首先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说,工作在我们家族络里面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我们的轮胎试验厂亲身体会到、体验到我们普利司通商品的优越性能,然后把他的亲身感受来传递给我们的消费者,所以我们会把它用做我们的培训。

高宇先生:我们中国轮胎试验厂的工作人员不多,只有5位,其中3位是我们专业的评价的车手。

高宇先生:待会儿你们会亲身在这个跑道上来进行体验,实际上现在还不它最终的全貌,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建设它的湿路性能评价的路段,还有坏路,就是各种比较综合的路面,现在还不能够说什么时候我们开始着手建设,但是这也是将来的一个计划。

刚才您提到的我们以后研发的计划,今天我们刚刚开业嘛,实际上在一段时间里面我们会一边做一些评价的工作,一边用于我们的一些培训,包括刚刚我们提到的对于络的培训,然后还会利用这块做一些安全行的活动。所以很多要有实践以后,在实验的结果出来以后,才能在结果的基础上做具体的计划。刚才我知道你想问一下每年具体的研发计划,我们先还没有定下来,还没有决定。

07年销售额增长了25%

媒体:想问一下竹内雄二总裁,去年上海车展的时候你说工作重心应该放在销售上,我想简单问一下去年销售的各个指标、基本情况。

竹内雄二:因为普利司通不中国的事,普利司通整个集团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不会把每一个事业所单个的销售额数据向外公布,但是我们可以说的一点是,我们07年普利司通的销售额是针对前年有了25%的提升,包括我们的利润方面,也是相比前一年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媒体:多大的提升?

竹内雄二:因为实际我们下面有很多事业所,要有一个合并决算的过程,这个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所以只能说我们知道有很大得提升,但是多大的数据还不能明确的回答。进了08年以后,目前为止我们销售整个趋势也是非常好,进入08年的1月、2月,现在1月、2月已经过了,基本上相对前年的同期比也是20%的提升。

媒体:去年的销量,大体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轮胎的销量可以说吗?

竹内雄二:非常抱歉,因为牵扯到一些竞争数据的问题,所以不对外发布的。

媒体:现在对中国市场的配套是怎么认识的?我们好像给中国配套特别少。

竹内雄二:想说的一点是这样,我们对日系整车厂家的配套一直以来还是配套率很高的,一方面也可能的因素,因为本身我们是日本企业,今后也会扩大合作。实际作为我们本身来说,不会仅仅满足于跟日系厂家之间的合作,包括欧系的、包括美系的整车厂家我们都一直在努力做一些合作方面的工作,但是非常遗憾,现在还不到对外发表的时机,这个时机还不成熟。

实际上对我们的中国轮胎试验厂建成,各大OEM厂家都非常关注,不仅仅是日系的厂家,包括我们欧系和美系的OEM厂家他们也非常关注,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也觉得对今后进一步促进我们跟其他一些OEM厂家之间的合作带来更好的机会。

媒体:在未来一两年内,普利司通在中国国内的汽车赛事里面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竹内雄二:实际我们对于中国国内的赛事一直是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在现阶段来说还没有任何决定。

媒体:会不会说普利司通在中国的销售轮胎会更倾向于对配套市场或者对车场配套这块?

竹内雄二: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很难说OEM跟零售市场孰轻孰重,因为说到底轮胎是汽车的一个零配件,它的起点就是整车,有了汽车的销售才能带动我们零售市场的循环,所以也是起到一个中轴的作用,所以很难说我们更加重视哪一点,两个都非常重要。

媒体

:想问一下前田本部长,测试跑道或者跑道的测试对于轮胎的生产和研发具有怎样重要的作用?最好用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说。

前田:我想您有可能也了解这一点,其实到目前得现阶段维持轮胎的评价对人的依赖的部分还是占很大的比重,刚刚也说了有感官的部分,也有一些数据性的部分。当然现在技术进步也是越来越快了,有一些有可能完全电脑化做一些模拟测试,这也成为可能,但是最后下阶段的是人。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我们的轮胎试验厂,就没有办法生产轮胎,广而言之,汽车也是一样的。

搜狐汽车:因为明天是3·15,刚才总裁先生也提到了普利司通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所以我想问一下普利司通在融入当地社区都做了哪些工作?另外,在人才本地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我特别想问一下,像对课科长这样的员工是怎么评价?

竹内雄二:非常感谢你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想介绍的。我想有可能大部分人也知道,我们在2006年实际上做这个活动宣传是比较多的,我们普利司通是跟F1的主办方,就是国际汽联AFA它的基金会一直合作,在全球从2005年开始推广“先思索,后驾驶”这么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主要在一些人流比较集中的,像一些超市上面的停车场、一些公共设施,会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去提醒一般的消费者。因为一般的对于轮胎不是特别了解,也不会特别关注,我们会提醒他一些安全驾驶方面的常识、知识,推行这方面的教育活动。

关于您刚才提的人才本地化的事情,因为我们上海的总部历史比较短,才两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工厂相对来说时间比较长,我们的天津工厂、沈阳工厂副总级别的已经是中方人员。大家可以亲眼体验,我们现在的这个中国轮胎试验厂是我们中国轮胎试验研发有限公司的,他的副总我们一直喊他倪部长,今天的试驾会应该能看到他,他就是我们的副总,而且今后我们会加快这方面这方面的步伐。

搜狐汽车:由于文化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您在中国肯定会遇到很多分歧,我不知道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个事情,您是怎么去克服的?

竹内雄二:也不一定能够对上你的问题,刚才你一问我脑子里面就闪了一下,因为我住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每次叫出租车,就跟出租车师傅说我去“中山公园”,发的那个音基本上没有人听得懂。有可能不是很对应你的问题了。

我本人在欧洲,包括带澳大利亚都工作了很长时间,所以作为我来说,就觉得当地的文化肯定会存在一些日本人无法理解的问题,肯定会存在,所以我们也觉得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来继续工作,所以你刚刚说的人才的本地化,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最佳的经营者应该是中国的人才。

07年销售额增长了25%

媒体:想问一下竹内雄二总裁,去年上海车展的时候你说工作重心应该放在销售上,我想简单问一下去年销售的各个指标、基本情况。

竹内雄二:因为普利司通不中国的事,普利司通整个集团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不会把每一个事业所单个的销售额数据向外公布,但是我们可以说的一点是,我们07年普利司通的销售额是针对前年有了25%的提升,包括我们的利润方面,也是相比前一年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媒体:多大的提升?

竹内雄二:因为实际我们下面有很多事业所,要有一个合并决算的过程,这个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所以只能说我们知道有很大得提升,但是多大的数据还不能明确的回答。进了08年以后,目前为止我们销售整个趋势也是非常好,进入08年的1月、2月,现在1月、2月已经过了,基本上相对前年的同期比也是20%的提升。

媒体:去年的销量,大体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轮胎的销量可以说吗?

竹内雄二:非常抱歉,因为牵扯到一些竞争数据的问题,所以不对外发布的。

媒体:现在对中国市场的配套是怎么认识的?我们好像给中国配套特别少。

竹内雄二:想说的一点是这样,我们对日系整车厂家的配套一直以来还是配套率很高的,一方面也可能的因素,因为本身我们是日本企业,今后也会扩大合作。实际作为我们本身来说,不会仅仅满足于跟日系厂家之间的合作,包括欧系的、包括美系的整车厂家我们都一直在努力做一些合作方面的工作,但是非常遗憾,现在还不到对外发表的时机,这个时机还不成熟。

实际上对我们的中国轮胎试验厂建成,各大OEM厂家都非常关注,不仅仅是日系的厂家,包括我们欧系和美系的OEM厂家他们也非常关注,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也觉得对今后进一步促进我们跟其他一些OEM厂家之间的合作带来更好的机会。

媒体:在未来一两年内,普利司通在中国国内的汽车赛事里面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竹内雄二:实际我们对于中国国内的赛事一直是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在现阶段来说还没有任何决定。

媒体:会不会说普利司通在中国的销售轮胎会更倾向于对配套市场或者对车场配套这块?

竹内雄二: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很难说OEM跟零售市场孰轻孰重,因为说到底轮胎是汽车的一个零配件,它的起点就是整车,有了汽车的销售才能带动我们零售市场的循环,所以也是起到一个中轴的作用,所以很难说我们更加重视哪一点,两个都非常重要。

媒体:想问一下前田本部长,测试跑道或者跑道的测试对于轮胎的生产和研发具有怎样重要的作用?最好用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说。

前田:我想您有可能也了解这一点,其实到目前得现阶段维持轮胎的评价对人的依赖的部分还是占很大的比重,刚刚也说了有感官的部分,也有一些数据性的部分。当然现在技术进步也是越来越快了,有一些有可能完全电脑化做一些模拟测试,这也成为可能,但是最后下阶段的是人。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我们的轮胎试验厂,就没有办法生产轮胎,广而言之,汽车也是一样的。

搜狐汽车:因为明天是3·15,刚才总裁先生也提到了普利司通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所以我想问一下普利司通在融入当地社区都做了哪些工作正是这个老乡把他引上了犯罪道路。谢强告诉徐进?另外,在人才本地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我特别想问一下,像对课科长这样的员工是怎么评价?

竹内雄二:非常感谢你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想介绍的。我想有可能大部分人也知道,我们在2006年实际上做这个活动宣传是比较多的,我们普利司通是跟F1的主办方,就是国际汽联AFA它的基金会一直合作,在全球从2005年开始推广“先思索,后驾驶”这么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主要在一些人流比较集中的,像一些超市上面的停车场、一些公共设施,会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去提醒一般的消费者。因为一般的对于轮胎不是特别了解,也不会特别关注,我们会提醒他一些安全驾驶方面的常识、知识,推行这方面的教育活动。

关于您刚才提的人才本地化的事情,因为我们上海的总部历史比较短,才两三年的时间,我们的工厂相对来说时间比较长,我们的天津工厂、沈阳工厂副总级别的已经是中方人员。大家可以亲眼体验,我们现在的这个中国轮胎试验厂是我们中国轮胎试验研发有限公司的,他的副总我们一直喊他倪部长,今天的试驾会应该能看到他,他就是我们的副总,而且今后我们会加快这方面这方面的步伐。

搜狐汽车:由于文化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您在中国肯定会遇到很多分歧,我不知道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个事情,您是怎么去克服的?

竹内雄二:也不一定能够对上你的问题,刚才你一问我脑子里面就闪了一下,因为我住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每次叫出租车,就跟出租车师傅说我去“中山公园”,发的那个音基本上没有人听得懂。有可能不是很对应你的问题了。

我本人在欧洲,包括带澳大利亚都工作了很长时间,所以作为我来说,就觉得当地的文化肯定会存在一些日本人无法理解的问题,肯定会存在,所以我们也觉得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来继续工作,所以你刚刚说的人才的本地化,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最佳的经营者应该是中国的人才。

主要精力不用于研究竞争对手和怎么对付他

媒体:我想问一下竹内雄二总裁,现在好像全球的十大轮胎商已经在中国到齐了,普利司通下一步怎样看待这种市场的竞争?你来中国当总裁的一年过程当中印象最深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竹内雄二: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所以你刚刚说的轮胎十大厂商都进入中国,这是一个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非常自然的事情,不能因为他们进来我们就觉得非常讨厌或者怎么样,你即使讨厌也是无能为力的事情,所以我们只能换一个角度想,这个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他的选择范围会更加的广阔,所以是一件好事情。

我们觉得与其把精力集中在怎么样研究我们的竞争对手,怎么样去对付他,与其把精力放在这个上面

,还不如坚守我们在普利司通自己公司理念的基础上,面向我们的消费者,研究怎么样才能生产出更好的商品。刚才也提到了,怎么样能够构建我们非常高品质的销售络。我想如果把我们这方面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好的话,自然而然中国的消费者会来接受我们普利司通,我们的市场份额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上去。

确实你刚刚提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印象最深得,有可能是想问我最艰难的或者最困惑的是什么事情。实际上在我来中国之前对中国实际上不是太了解,确实非常担心,一方面也因为自己的酒量不是很好,非常担心。但实际来了以后就是感觉,大家都是人嘛,都是有感情的。当然比如说在工作上也会遇到很多难题她以前购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比如现在天然橡胶这种原材料上涨速度很快,中国的物价指数上涨也很快,作为轮胎这个行业来说供大与求,有可能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会有这样那样的难题,但是我觉得非常幸运的是,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我的部下都特别支持我,特别开心认识一些媒体的朋友,也非常支持我们普利司通的工作,所以给我留了一些很美好的回忆。

媒体:废旧轮胎回收方面你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措施?

竹内雄二:我想您有可能也了解普利司通集团在全球是收购了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翻新业的厂家奔达可。当然我们在中国也会考虑到中国的现状,尽可能的能够跟奔达可合作,给中国的轮胎提供能够再循环利用的环境。现在具体的一些措施做法还不能够对外发布,但是我们这个方向性是在这个方向。

有可能你们也会掌握这个数据,在中国实际上现在我们说的是卡车、巴士用的轮胎的市场,这个方面相对于新品事业我们的整体翻新事业比例是在1%以下,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特别是大胎,用过一次应该是可以再翻新使用,所以我们认为应该能够更加完善这个环境。

媒体:咱们的试验厂针对中国路况的轮胎的测试会占多少?

竹内雄二:100%,就是我们在这里进行的轮胎的评价是100%针对中国的路况、中国的市场。

媒体:等于测试厂基本上就是为了中国市场存在的。

竹内雄二:可以这样理解。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也提了非常好的问题,下次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交流。

后记:国内外企业及企业家的区别

2005年日本东京车展的一次访谈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那次一行中国与来自全球的同行做客本田青山总部。

本田方面安排了其企业负责人福井威夫的问答,我记得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福井威夫基本上只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个问题请我们的中国区专务董事来回答”。福井本人则在把玩着一只钢笔,意兴阑珊。

我想中国的朋友们与福井的沟通存在着问题,与中国本地企业领导人的沟通方式拿过来与国外的企业领导人沟通,恐怕并不好使。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企业家所关注的问题与国外企业家所关注的问题存在区别。

个人感觉国外的企业家更注重人,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国内的企业则更注重业务、产品、市场、竞争策略等东西。中国的企业与国外的企业的区别在于,国外企业的历史更悠久,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业务规模,市场份额,产品战略,有一个稳定的体系持续不断地推进他们的企业,可注重长期;国内的企业相对而言比较年轻,在争夺市场,在完善自己的产品,在为发展而打拼,更注重当期。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迫使企业完善自身的综合实力,加强体系竞争力,注重细节,注重创先。在经过竞争的洗礼之后,希望能产生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家。(感谢车友报主编袁涛等媒体朋友的采访支持)

推荐:更多汽车销量数据分析,汽车产量数据查询请点击汽车销量

舒筋健骨用什么药
舟山白癜风好的医院
月经颜色淡病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