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二又见竹林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20-02-15

篇二 又见竹林,关于竹林二十四鬼的介绍

记忆如同一枚晶莹剔透的琥珀,历经岁月流转,依然生动鲜明。

沿着水泥铺就的拓宽马路,一行人朝着我熟悉的老屋前行,近了,近了,还有几步,即将见到我久违的家,我的竹林。这里有着我童年的脚印,有着我童年的全部记忆。

曾几何时,山坡下,青砖黛瓦掩映在清幽的竹林中,房子、院子、小径裹上了一层绿,那放眼的绿从房前一直蔓延到屋后的山坡。房前是一个用水泥铺就的宽大的院坝,天气晴朗之时,坝子里通常晒满了各种粮食,院子周围种着一些花花草草,如薄荷、艾叶、芍药、月季、太阳花、菊花,院子的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蝴蝶在花中飞舞,蜻蜓在空中盘旋,整个夏天煞是欢闹。房前不到一里地,阡陌纵横的稻田连成一片,田埂上绿意盎然的桑树和桐树散发出生命的活力。整个村子住着七户人家,老屋位居村子中间,左领右舍的房子紧密相邻,晨起的炊烟袅袅、锅碗瓢盆相互交织,小村就在从晨曦的第一缕阳光中热闹了起来。

当我的脚步驻足在曾经熟悉的老屋前,我惶然了,左右两栋白色小楼气势高昂的突兀在眼前,我的家在哪里?在哪里?我用眼睛去捕捉着,寻找着…表哥告诉我,楼后便是你曾经住过的家,我小心翼翼绕过楼房一尺来宽的过道,只见一堵断壁残垣清冷的龟缩在两栋楼的后面,在寂寞的岁月里浸染,墙垣四周杂草丛生,房顶爬满了不知名状的青草,几棵竹子孤零零站在断墙之后,一如从前的护着如今的残垣断壁的老屋,守着曾经的记忆,这是我儿时的家么?这是我无数次在梦里要回来的地方么?老屋不在了,已成为一片,院子已然也不在了,连同我们曾经的生活,了无痕迹。如今去寻,只有那几块青苔包裹的残砖断瓦在告诉着我们,老屋的故事。

我于静默中站立,望着这片无比熟悉的土地,土地上的房舍,竹林、小径…,即便往事成殇,岁月成河,那份刻骨,埋于心底的碎片慢慢聚拢,发酵,画面开始放大,已倒带的速度回放。

在许多个漫长夏日,影影绰绰的竹叶重重叠叠,缕缕清风竹林间,进入了竹林便是到了避暑胜地,我和小伙伴们在这里过家家、捉迷藏、抓蝈蝈、逮知了…。酷暑难熬的日子,村里的老人、妇人们也会搬条凳子来到竹林,家长里短的在这里乘凉。周末回家的父亲,总会拿一把陈旧的竹椅,迎着风在竹林的一片阴凉处,捧起他的哲学,沉醉于他的另一个世界。

岁月的流逝,有些人、有些事都已变得支离破碎,斑驳在流年里,唯有竹林上空飘荡的气息经久不散,往事历历在目。这里有着我儿时无忧的时光,有着父辈的呵护和温暖。

在哪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为了给我们补给营养,让我们健康成长,她总会想尽办法改善伙食,花样百出的做出不同口味的菜肴,竹笋炖腊肉就是当年母亲最拿手的菜。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房间的每个角落,门外雀鸟在欢唱,暖暖的阳光洒在竹林上,我还在酣睡,母亲已扛起锄头,背起竹篓钻进了竹林,半大上午才见母亲汗流浃背的背着竹笋从竹林里出来,听母亲说挖竹笋需要一番功夫,形状弯曲的,两头尖、扁,或笋箨老化松散的笋子可以挖来吃。笋子的茎部丰满呈“宝塔形”是不能挖的,要留下来让它们长成竹,等竹子长大长粗了,你祖父要扛到集市上去卖,换些家用。家里用的竹椅、竹篮、竹篓、竹匾、…哪一样都得让你祖父拿竹子来编。甚至地里瓜果蔬菜的架子,菜园的篱笆,刷锅的洗帚,吃饭的筷子,件件都得靠竹子,难怪每次母亲背回来竹笋形状不太喜人。母亲就将竹笋剥掉笋壳,洗净,从谷仓里拿出过年的腊肉,经母亲的巧手一捣腾,热腾腾的竹笋炖腊肉就可以上桌了,色香诱人,味美可口。

小村有了竹林,清幽而沉静,我的老屋,有了竹林,祥和而安宁。

我的童年时代没有电,没有电视机,没有电风扇,没有五花八门的玩具,盛夏的夜晚,老屋的院子成了大人小孩纳凉的最好场所,吃罢晚饭,父亲不在家时,我们总要缠着祖母讲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

“到坡上看看”表嫂挽着我的手,生怕我被脚下丛生的杂草绊倒,遥远的记忆又落到了眼前这堵破败的墙垣,“你们搬走后,老屋已移主两户人家了,到县城工作的搬走了,到别的省市做生意的也搬走了。”在村里当支书的大表哥走过来说道,“风吹雨淋几十年,老屋没人打理,左右邻居盖新楼,竹林砍了一大半,老屋的院子也占了去,你看,老屋就挤在了夹缝里了,你也别难过了。”大表哥讲着老屋的过去和现在。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岁月就像一把无情的刀,改变了曾经的模样。

通往后坡的小径覆盖着枯黄的竹叶,野草遍布,有的没过了膝盖,曾经大片的竹林稀稀落落的退缩到了坡上,我小心的走在只能容一人穿行的小径上,表嫂撇开野草在前面带路,一眨眼功夫已到了坡上,放眼望去,满坡的野草野花疯般的生长,稍不留神,你是发现不了还有一小块红薯地,刺眼的阳光打在萎靡不振的薯叶上,一片荒凉。记得多年前,春夏秋冬,坡上一畦畦菜地种着洋芋、红薯、玉米、黄豆、茄子,豇豆等四季作物,这里还有着我家一亩三分地,我仿佛看到大人们在自己的菜地里播洒种子、浇水、除草、施肥,看到了母亲弯腰挖红薯,伸手掰玉米的场景,汗水她的头,浸她的薄衫,是如今,人去屋空,荒草连连。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是我出生之地么?这是我儿时成长过的地方么?“为什么成这样了?”我自言道,大表哥赶紧说道:“村里年轻人都去外省的城里打工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大表哥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村里的老人大多孱弱多病,没有精力和体力再去种地,这后坡就荒弃了,农田该承包都承包出去了,村里平时冷清的很,只有过年了,在城里打工的人们才会陆续回到这里,春节才能热闹一阵子”

不知道这个小村在这里历经多少岁月,繁衍生息多少代,这里有着小村祖祖辈辈生活的足迹,有着她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她们最真挚的情感寄托,有着她们生命的根基,她们宁愿守着这个村子,守着她们的家,也不愿意走出这个村子。

在岁月的长河里,祖父母走了,父亲走了,我是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再也触摸不到他们的温暖。许是镂心刻骨的情愫,我倒宁愿这个小村还是原来的模样,我不愿意岁月雕刻了她的容颜。

我知道,故乡犹在,尘音已绝,故乡的竹林,黛瓦上的炊烟都付与了逝水流年。时光太瘦,指缝太宽,我知道,我的童年终究是回不去了,记忆将永远定格在儿时的这片竹林。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300多年前的这首诗久久的回荡在竹林上空。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老屋

老屋(lǎowū),指旧屋;旧居。语出宋赵抃《书院》诗:“久雨藏书蠧,风高老屋斜。”

竹笋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诗经》中就有“加豆之实,笋菹鱼醢”、“其籁伊何,惟笋及蒲”等诗句,表明了人民食用竹笋有2500年以至3000年的历史。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上饶信州协和医院医生
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原因
治阳痿36小时长效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