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并没有绣红旗何建明改写红岩经典记忆
文章来源:丹阳文学网 | 2019-11-20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6月16日, 0余万字的《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一书开始印刷,中国作家协会大楼里,该书作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听闻消息后心绪难宁,把真实红岩的故事告诉读者一直是他迫切的心愿。
今年春节,何建明开始动手创作报告文学《忠诚与背叛》,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他说,在近4个月时间里,他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来,一边 澎湃地写作,一边迎接黎明的到来,以至于都忘记了自己还有严重的肩周炎。
一箱材料复印了1个月
早在2008年,何建明就有 实红岩的强烈冲动。
“那一年,我参观了位于重庆歌乐山的渣滓洞、白公馆,听着一个个令人震惊的故事,我发现,原来小说《红岩》只是红岩故事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东西并没有反映,比如革命者和背叛者之间的信念问题。”就是在那一刻,何建明萌发了一个想法——把真实的红岩告诉世界。
何建明是中国作协副主席,还是作家出版社社长,工作繁忙,不可能一直扎在重庆写书,而丰富的红岩材料为他添了一臂之力。
从2008年至2010年,何建明前后分 次从重庆带回了总共一箱子复印材料,他说:“这些材料非常珍贵,是红岩革命纪念馆和重庆档案馆等单位提供的。”
这些材料一般人无法看到,重庆有关部门为何建明开通了绿色通道。“这些材料包括每个关进渣滓洞、白公馆的烈士档案登记表,还有烈士亲人、战友的回忆材料以及烈士遗作等,工作人员光帮我复印材料就复印了1个月。”随后,何建明将这些材料分门别类,用大号夹子夹起来,放在了案头,仔细研读。
抢救性走访红岩见证人
除了以大量珍贵材料作依托,何建明还采访了红岩岁月的见证人,其中采访两位耄耋老人令他许久无法释怀。
何建明说:“1949年11月27日重庆大屠杀后,白公馆逃出来的幸存者有19个,渣滓洞有15个,如今只剩下6个人了。”而这6人中,就包括“甫志高”原型蒲华辅的遗孀。
在采访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之前,重庆有关部门人士告诉何建明:“千万不要提她丈夫的事,一个字都不要提。”
真的见到老人,何建明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老人头发雪白,从容安详,曾经的磨难岁月没有将悲苦刻在脸上。老人是重庆市广电局退休干部,生活平静又幸福。
老人告诉何建明,“我是带着儿子、女儿一家三口从白公馆逃跑出来的。”当年她丈夫被捕后,是她派了家里佣人给四川地下党负责人之一马识途通风报信,避免了党内的一次重大损失。
何建明还采访到了小说《红岩》作者之一罗广斌的遗孀。这位老人也是80多岁,家里简朴得让何建明心酸。
老人向何建明提到了罗广斌用 个月写成的狱中报告,重庆地下党为什么失败,狱中报告总结了8条。何建明随后也从复印材料中看到了这份狱中报告,但其中两章已丢失。“从剩下的几章来看,60多年前在监狱里的共产党人就提出了‘应在党内反腐败’和‘密切注意党内领导干部腐败问题’这样带血的警世箴言。”何建明为此激动万分。
10万字整整一章写屠杀
在该书中,何建明用了整整一章共10万字来写屠杀,这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很少见。“我就想让读者知道革命先烈怎么牺牲的,他们在面对死亡时是怎样的状态,我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表现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何建明在2009年采访当年从白公馆脱险的郭德贤老人时,她曾经说:“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屠杀之一。”
根据郭德贤老人的回忆和相关材料,何建明向读者讲述了革命烈士王振华一家四口的故事。王振华的小儿子在1949年11月26日晚上,还因为饥饿向爸妈要吃的,无助的父母只好骗他“明天弄好吃的”。然而可怜的孩子哪知天亮后连发霉的稀粥都不可能再有了,等待他的只有惨遭杀害的命运。
何建明说,他多次到过白公馆,也多次看过王振华一家四口住过的那间阴暗潮湿的牢房,“每每在此停留,心头都会隐隐作痛:一对年轻的革命者,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结婚、生育,靠每天喝半碗发霉了的稀粥养育两个幼儿,而凶残的敌人在最后时刻竟然会对这样的一家四口斩尽杀绝。”
关于屠杀的文学追寻,何建明还有很多惊人的发现,比如他发现许多共产党人都不是诗人,但在狱中他们都变成了诗人,许多人是作着诗、诵着诗壮烈牺牲的。
何建明笔下的真实红岩,改变了几代人关于小说《红岩》的经典记忆。
何建明说,江姐绣红旗的场景并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他在仔细阅读了罗广斌狱友毛晓初的回忆文字以及采访相关人士后,为读者展示了不一样的细节。
新中国已经成立,狱中的革命者庆祝胜利,采取了特殊方式来表达内心的 。罗广斌扯下他的红花被面他被捕时带进监狱的,陈然拿出一件旧白布衬衣,拟作五星。大家不知道五星如何排列,悄悄讨论后,最后一致认为应当放在旗中央,形成圆圈。囚室内没有剪刀,也无针线,大家靠一把铁片磨成的小雕刀,你一下、我一下地接连刻成这五颗星,然后再用剩饭粘在红绸上。经过通宵奋战,一面五星红旗终于做好了。何建明说:“这面红旗被罗广斌偷偷塞到了地板缝里,解放后才被人发现。”
像绣红旗一样,与小说《红岩》不一样的细节实在太多了。何建明举例,小说《红岩》中有个叛徒“甫志高”,是革命阵营里最令人痛恨的人物。“‘甫志高’原型蒲华辅在狱中叛变后,经受着良心的拷问和内心的挣扎,最后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走上刑场的,他比江姐的原型江竹筠还早十几天时间被敌人杀害了。”
英烈故事比影视剧更感人
何建明写过《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根本利益》等报告文学佳作,但他依然认为,此次写作经历更独特,他笑着说:“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天还黑咕隆咚,我就开始和这些革命先烈交融在了一起。”
“沉浸在历史中,江姐、许云峰就在我身边,他们是真实的,而不再是我曾经在影视、小说中看到的。”何建明说,他一写书,就把《绣红旗》这些经典场景抛在了一边,也把《红梅赞》的经典旋律忘在了脑后。“从写书的第一天,我就不看当下改编的红色影视作品了,太假!太虚!真正的革命英烈的故事不知道要感人多少倍,小说、影视根本没有表现出英烈的英雄气概。”反思这些影视作品,更让何建明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要带着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感写,要写经得起历史推敲的书。”
今年5月10日,何建明终于结束了这次激动人心的写作历程,也终于找到了寻找已久的答案。“忠诚与背叛——是每个革命者、每个共产党人都无法回避的选择,即使在和平时期,我们的内心和灵魂也时刻都在接受这样的拷问与考验。”
何建明如此发问:“严峻和严酷的现实随时可能出现在眼前,我们党的每一个成员能不能像那些为我们创造辉煌历史的先烈们一样,为了正义和理想,勇于奋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何建明深信,当这样的问号摆在面前时,自己更有了一种无法挥去的沉重,“正是这种,才使我拿起笔杆,再次去追索和寻觅先烈们的生命行踪,写就一部全新内容的红岩。”
经典记忆
当年在重庆“11·27”大屠杀中遇难的 1人中,绝大多数已经先后被确定为“革命烈士”,如邓惠中等杰出的共产党员还载入了中共党史。然而至今仍有 0多位遇难者却因种种原因没有被确定身份,他们或许永远成为“无名英雄”而长眠于九泉之下。
很多先烈身份的确定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张露萍受周恩来委派,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多年,获得大量绝密情报,但她一度蒙上了“叛徒”、“特务”阴影,蒙冤几十年,最后是叶剑英给她作证,才被追授为烈士。
胃肠敏感是什么意思
肠胃敏感什么意思
整肠生可以常温保存吗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的功效四磨汤是否适合婴儿
小孩鼻塞怎么办
上一篇:海蓝被时间追逐的我随笔
上一篇:杨柳最深的红尘遗忘散文